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力驱动平衡压力式泡沫比例混合装置是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新型的泡沫比例混合装置,具有可靠性更高、泡沫液储量范围更大等优点.阐述了装置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总结了装置具有的特点,并结合装置在大连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工程消防设计的应用,提出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2.
卡吉尔(Cargill)公司投资2200万美元在美国芝加哥建设的可再生生物基多元醇装置于2008年7月10日奠基。该装置将生产卡吉尔公司专有的大豆基多元醇,用于替代石油基化学品,以生产聚氨酯产品,包括家用软垫、床垫泡沫、汽车座垫和建筑保温。预计该新装置将于11月投运。  相似文献   

3.
泡沫玻璃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保温隔热材料,在国内外的石化装置中,泡沫玻璃在硫磺回收装置硫磺池中的应用并不多见。介绍了阿尔及利亚国家石油公司某硫磺池的设计基本数据和材料的技术参数,详细阐述了泡沫玻璃的材料特性和应用范围,并对泡沫玻璃施工的主要流程、施工主要控制点和质量控制、硫磺池的烘衬过程进行了具体说明,为泡沫玻璃在石化装置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泡沫油流变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常规原油流变特性测试系统基础上,研制了泡沫油流变特性测试装置,实现了不同实验条件下泡沫油流变特性的测试和泡沫油图片的动态观察。实验装置包括泡沫油生成系统、流变特性测试系统和图像采集系统。从采集到的泡沫油图片可以看出,气泡在原油中高度分散,形成了稳定的泡沫油流动状态。泡沫油黏度影响因素分析表明,随着气泡等效平均直径的增大,其对泡沫油黏度的影响逐渐增强;泡沫油黏度与泡沫质量近似呈线性正相关关系;泡沫油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逐渐降低,表现出明显的剪切变稀特性,且随泡沫质量增大,泡沫油流动特性指数减小,即泡沫油的非牛顿特性强于活油。  相似文献   

5.
CO_2泡沫压裂液的流变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型多功能泡沫回路(MPFL)装置研究了泡沫压裂液的流动行为特征,获得了不同CO_2泡沫质量压裂液的流变参数,并使用RS75控制应力流变仪研究了CO_2泡沫压裂液的粘弹性能,分析了泡沫质量与表观粘度、粘弹性、微观结构、支撑剂沉降速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MPFL是开展泡沫压裂液研究的良好专用装置,FL-36起泡剂具有良好稳泡能力,研究的泡沫压裂液具有低密度、低滤失量、流变性能好、携砂能力强、低伤害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多孔介质中流动泡沫结构图像的实时采集与定量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健  李振泉  杜庆军  周康  郭平  鹿腾 《石油学报》2012,33(4):658-662
在泡沫驱替实验系统基础上,研制了多孔介质中流动泡沫结构图像的实时采集实验装置,实现了在高压实验状态下岩心出口端以及中部测压点处流动泡沫微观结构的实时动态观察和图像采集。该实验装置包括气液注入、泡沫渗流模拟、图像采集和产出流体分离计量系统。同时建立了相应的泡沫结构图像处理和定量表征方法,定义了泡沫等效直径、体积比例频度分布、分布密度和非均匀度等特征参数,可对渗流过程中泡沫结构变化规律进行定量描述和统计。研究表明,泡沫体系在岩心中是逐渐趋于分布均匀和稳态的过程。泡沫驱替稳定后,距离入口端越远,泡沫体积越小,均匀度越高,泡沫越稳定,且封堵压差也越大。  相似文献   

7.
针对天然气井泡沫排水采气工艺效率低的问题,基于COMSOL软件,建立了井筒内气体-泡沫流耦合模型,对泡沫排水采气井液相滞留器和二次发泡装置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表明:在波浪形滞留器结构中,液相稳定后,不会在气相携带的影响向下运移,体系内产生相对稳定的动态体系,流动阻力相对较低,具有很强的存水能力;气体经过强化发泡结构进入液相时会产生气泡,脉冲梯形发泡器的发泡效果最好。通过泡沫排水采气井强化起泡室内实验,对比分析加入强化排采装置前后井筒内液面高度随时间的变化,验证了强化排采装置的实用性。该强化排采装置可实现高效的泡沫排水采气,对天然气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高温高压下井筒内泡沫钻井液的实际作业情况,设计了一套新型的泡沫流体流变性测试装置,使用这套装置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在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及分析。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温高压下井筒内泡沫钻井液实际作业情况,设计了一套新型的泡沫流体流变性测试装置,使用这套装置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在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及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从焦炭塔内泡沫层形成及衰变理论机制出发,分析了渣油原料组成、焦化产物以及操作条件对泡沫层的影响,提出了抑制泡沫层的方法并展望了延迟焦化焦炭塔中泡沫层的研究前景。延迟焦化装置的进料组成可决定泡沫层性质,焦化反应产物和操作条件对泡沫层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泡沫钻井在欠平衡钻井工艺中占有重要地位,能解决低压、低渗、易漏地层的钻井难题。研制了泡沫钻井与井筒多相流动试验装置,该装置由井筒模拟系统、起升装置、供液系统、供气系统、采集系统等组成。模拟井筒采用透明有机玻璃材料,实现了试验过程可视化。对装置流体进行实时压力、流量检测,进行泡沫钻井试验定性和定量分析。试验表明,该装置能清晰观察泡沫携带钻屑及钻铤处流体对井壁的冲蚀过程,实时检测钻井液的黏度、流速、密度、剪切力等参数,定量分析钻井液对钻进过程的影响特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气井泡沫排水采气人工加注费用高、劳动强度大的问题,研制了自动投棒装置和自动注剂装置,并进行了气井泡沫排水数字化配套技术研究及应用。自动投棒装置主要由壳体、电磁头、转盘、储棒筒等组成,投棒过程安全可靠;自动注剂装置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逆变器,柱塞泵、药剂箱及远程控制器等组成,它与数字化远程控制系统配合,通过站控软件发送指令,可实现泡排剂远程控制自动定量加注。86口井的现场应用情况表明,设备性能稳定、自动化程度高,累计增产气量810万m3,年节约生产运行成本210万元。该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泡沫排水采气效率,为泡沫排水采气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本发明涉及分离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消除脱硫胺液发泡的泡沫分离装置和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消除脱硫胺液发泡的泡沫分离装置,包括发泡单元、泡沫传输单元及消泡存储单元,发泡单元设置于泡沫传输单元的一侧,并与泡沫传输单元连通;消泡存储单元设置于泡沫传输单元的另一侧,并与泡沫传输单元连接;发泡单元包括提升泡沫表面积的微气泡发生器和提升分离时间的沉降分离器,沉降分离器的一端与泡沫传输单元连通,微气泡发生器设置于所述沉降分离器的另一端。  相似文献   

14.
CO2泡沫压裂液的流变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大型多功能泡沫回路(MPFL)装置研究了泡沫压裂液的流动行为特征,获得了不同CO  相似文献   

15.
空气泡沫钻井模拟试验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携岩和有效消泡是空气泡沫钻井安全、优质、高效钻进的重要保障,而模拟试验装置是开展相应研究的关键设施和必要手段。设计了空气泡沫钻井模拟试验装置,并就试验装置的设计思想、设计原则、主要结构参数及研制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该泡沫钻井试验装置可以观察不同气液比条件下的泡沫流动状态、环空压力损失,可以进行垂直井、大斜度井以及水平井空气泡沫携岩方面的试验研究。可以考察风量、风压、泡沫性质对机械消泡装置消泡效率的影响规律,为机械消泡装置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针对近井地层的堵塞问题,提出了一种泡沫吞吐排砂解堵物理技术。该技术应用于现场后,可以通过解除近井地层伤害来提高油井的产能,增产效果明显。但因对该技术的研究手段较少,因此设计了一套可用于研究泡沫吞吐排砂解堵技术的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可模拟油藏的压缩性及井筒的储集作用,并可使泡沫混合均匀。  相似文献   

17.
泡沫钻井液密度—压力—温度关系测定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介绍了地层条件下测定泡沫钻井液密度的装置的设计思路,建立测定泡沫钻井液密度-压力-温度关系的方法,测定和分析了泡沫钻井液密度与压力、温度关系的方法,测定和分析了泡沫钻井液密度与压力、温度关系。描述了泡沫钻井液在钻井过程中保护油层的机理,提出了现场应用的简便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8.
经过消化吸收引进的国外带胶囊的压力比例混合装置,进行了新型压力比例混合装置的研究试制,并将其用在大庆油田某油库消防系统改造工程设计中。该装置与国产一般压力比例混合器相比,解决了灭火后的泡沫不能继续使用和混合器灭火后期,水和泡沫液比例失控的问题。该装置具有节省光沫液泵、操作简单、易实现自动化等优点。通过冷试,技术性能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模拟评价起泡剂在温度压力下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的装置,并利用该装置评价了压力、温度、井深段对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室内评价结果表明:在温度压力条件下,压力对起泡剂的起泡性无明显影响,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较大,随着压力的升高而更加稳定;温度对起泡剂的起泡性影响有限,对起泡剂的泡沫稳定性在135℃以下影响较小,在135℃以上影响较大,表现为泡沫稳定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井深段对起泡剂的起泡性无明显影响,对于泡沫稳定性略有影响。应用室内评价结果,在T-19井开展了现场试验,获得成功,产气量和产水量增加,油套压差大幅降低,证实了室内评价方法和数据可靠性,可指导现场泡沫排水作业。  相似文献   

20.
盛强  郭平  陈静  杜建芬  王玉华 《特种油气藏》2012,19(4):122-125,157
为了评价泡沫在多孔介质中的稳定性,借助可视化微观模型驱替装置,利用图像采集系统,通过对大量图片进行分析,研究了水湿和油湿介质中不同压力下单一泡沫体系、复合泡沫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稳定性以及泡沫的形成与衰变机理。结果显示,单一泡沫体系和复合泡沫体系在水湿介质中形成的泡沫稳定性均较好,泡沫形成较为容易;同等条件下泡沫体系在油湿介质中泡沫的形成较水湿介质中困难,泡沫稳定性较水湿介质中差;压力相同时,水湿介质和油湿介质中添加了高聚物的复合泡沫体系比单一泡沫体系泡沫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