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贤》2013,(2):58-60
一位年过八旬的美国学者,在10年之前,立下志向要写一本向美国人介绍亚洲重要发展的图书。最后,他把目光锁定在了邓小平身上。他认为,亚洲的重点在中国,而对中国现代进程影响最大的,正是邓小平。他花掉了10年时间,写出来一本《邓小平时代》。这位学者,就是美国哈佛大学荣休教授、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义。  相似文献   

2.
十年前,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一本《谁来养活中国?》遭到中国社会和舆论的普遍反驳,但接下来的事实却让中国人对他刮目相看。十年后,这位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从中科院研究生院副院长手中接过聘书,正式成为该校名誉教授。今年,他又推出了《地球不堪重负:水位下降、气温上升时代的食物安全挑战》一书,书中谈了他对中国食物安全形势的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3.
孟红 《党史文苑》2014,(8):14-18
有世界"史库"之称的《时代》周刊自1923年3月3日创刊以来,就对报道中国有着浓厚的兴趣。它的主要创办者、老板亨利·卢斯是美国在华传教士的后代,在山东出生并长大。在执掌《时代》周刊的数十年间,他与中国的这一历史渊源和其传教士家庭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刊物对中国的关注,这一特点也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4.
美国人的中国观在中国近代社会的不同时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他们经历了从尊敬到轻视再到同情等几个时期。他们从最早接受欧洲人对中国的看法和评价,到认为中华帝国在鸦片战争之后变得沉沦和腐朽,进而得出中国人迷信、落后、封闭、软弱和怯懦的结论。他们对中国人的性格和道德进行了贬低式的评价。《中国总论》较为全面、在某些方面较为客观的反映了美国人的中国观。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地》、《西行漫记》向美国阐释了一个真实客观的中国,极大地改变了美国人的中国观。  相似文献   

5.
郑金刚 《党课》2014,(18):101-104
1946年10月,国共两党谈判破裂,中国内战烽烟渐起。就在美国华府大多数军政要员都乐观地认为得到了美国大力援助的国民党政权很快就能赢得胜利之际,曾在中国抗戡期间任《时代》周刊驻华记者的自修德和贾安娜出版了《中国的惊雷》一书,将中国国民党政权的腐败客观、全面地展现在美国公众面前,引起了人们对华府政策的一片质疑。  相似文献   

6.
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创办于1923年。该杂志辟有“封面人物(或专题)特写”,并配有一篇重磅文章。从1951年到1975年,周恩来六次登上《时代》封面。从《时代》封面看周恩来,就像在观看一部由美国人为周恩来拍的蒙太奇式的老电影。那么,在这面“西洋镜”里,周恩来是什么样子呢?  相似文献   

7.
“中国朝着世界大国方向的崛起是可以被管理的。这不一定会引发德国和日本当年崛起带来的恐怖。为中国的崛起干杯吧。”1月11日,提前出版的一期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文章,少见地为中国崛起“欢呼”起来。许多专家指出,每期发行量高达500多万的《时代》周刊,相当程度上代表着美国甚至西方主流社会的声音。《时代》杂志的报道表明,“中国威胁”以及“遏制中国”,已经不是西方看待中国“最时髦的词汇”,取而代之的是“中国的责任”或“中国的崛起可以管理”之类的字眼,实际上已经接受中国的崛杞。但也有分析指出,中国和西方未来“竞争”的磨合期仍将是长期的。《时代》周刊的文章同时称,“(对中国崛起)也不要感到过于安逸”。  相似文献   

8.
全家福     
张健 《党课》2009,(2):100-101
1984年美国《时代》周刊有一期的封面照片是这样的: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手里拿着可口可乐,面露微笑,下面配有一行很醒目的文字一中国的新面貌。这张照片很好地表现了中国正在开放,人们正在迎来新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红岩春秋》2013,(1):12-13
他是美国人,32岁开始学汉语,如今82岁的他早已是“汉语跟英语一样好”;他刚出版了《邓小平时代》,此前还写过《重整旗鼓:重建美国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0,(2):21-22
美国《时代》周刊近期揭晓的2009年度人物,除美国联邦储备局主席本·伯南克、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外,还有一个群体赫然当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工人。与此同时《时代》还刊登了4名中国女工的照片,她们是来自深圳的一家光电科技产品企业的女作业员。  相似文献   

11.
费芸 《红岩春秋》2014,(5):34-36
正白修德本名西奥多·H·怀特(Theodore Harold White),是出生在美国的犹太移民第二代,在哈佛大学念书时曾师从著名汉学家费正清。抗战时期,白修德曾在重庆国民政府任宣传部顾问,也是美国《时代》周刊驻重庆记者,采写了大量关于中国战场的报道,访问延安后写出影响巨大的名著《中国的惊雷》。在抗战期间所有驻华美国记者中,白修德被认为是最倾向中国  相似文献   

12.
一提起《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无论中国人还是美国人都会想到埃德加·斯诺。斯诺是中国人民的诚挚朋友,他对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怀有坚定不移的信心,他数十年如一目,为促进中美关系正常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增进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倾注了毕生的心血,被称誉为“中美人民间的活桥梁”。  相似文献   

13.
叶茂 《廉政瞭望》2013,(10):26-26
与中国相似,美国的主流社会也会在政治、文化、传媒等层面进行一些先进人物的符号灌输,以体现其主流价值观。例如,《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就常常是一些人们争相追捧的社会标杆,据分析,按出现次数,排名第一的是商业领袖,其次是政治领袖,再次是科学家。近日,美国《时代》杂志评选出了美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20大人物。记者也进行了分析一其中有4位总统、7位科学发明家、2位文体界人士、2位社会活动家、1位商业领袖,这些精英由于为社会注入了强大创造力,或缔造了历史而当选,让人并不感到意外。  相似文献   

14.
报刊文摘     
1986年1月6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照片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该年度首期的封面上,成为《时代》周刊评出的1985年“年度人物”。1985年度的遴选于11月间就开始了。最先被提出来的人物有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南非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黑人主教图图,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以及美国总统里根。但在《时代》周刊高级编辑会议的讨论中,这些人物都没有得到高级编辑们的普遍支持。这时,邓小平的名字被提了出来。正巧,《时代》周刊首席驻外记者邓肯刚从北京回来,编辑会议于是请他发表意见。邓肯谈了四个方面的…  相似文献   

15.
《理论与当代》2009,(11):52-53
金旼旼在9月10日的《新华每日电讯》上介绍:世界经济论坛8日发布了《2009—2010全球竞争力报告》,美国不再是蝉联多年的全球竞争力排名冠军,而瑞士跃居第一。美国排名下滑,既有次贷危机的短期影响,也有根本性的收支失衡原因,还反映出商业团体对后危机时代?政府一市场”关系的担忧。美国最大的问题是其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不同程度地参与全球化。中国自1999年11月与美国签定《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定》起,已加快了融人全球化的步伐。全球化将给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带来什么机遇和挑战?全球化时代,我们党如何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如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这是时代向全党提出的重大问题。一、全球化时代党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问题全球化对国家社会生活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要求党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一是提高驾驭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初建阶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1,(7):123-123
日本《朝日新闻》的调查结果显示,半数美国人认为,今后中美关系比美日关系更重要。共有1009名美国人接受此次问卷调查。对于“你认为中国和日本哪个国家对美国更重要”的问题,50%的受访者回答“中国”,只有33%的受访者选择“日本”。  相似文献   

18.
《党史纵览》2002,(7):34-34
1986年1月6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照片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该年度首期的封面上,成为《时代》周刊评出的1985年“年度人物”。  相似文献   

19.
一、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预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世纪之交的中国现代化战略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的战略家、观察家及国内学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有不同的预测,形成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21世纪是中国世纪。1993年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载文《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以及1993年4月世界银行发表《世并经济展望与发展中国家》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将超过美国,以一个超级经济大国的面貌出现。另一种观点,是以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亚洲和中国经济增长极限论。1994年,他在《美国外交》杂志上发表的《亚…  相似文献   

20.
《理论与当代》2009,(2):54-54
2009年1月,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总统奥巴马定于当地时间20日宣誓就职。犹如100多年前在时代风口浪尖上演绎风云激荡的林肯,奥巴马手按《圣经》,让全美国充满期待,也吸引了全球人的目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