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平县白乐寨铜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与唐古拉—昌都—兰坪—思茅褶皱系的接触部位,矿区出露地层以三叠系中统牛上组和三叠系上统高山寨组为主,矿(化)体均产在一系列NW向的断裂构造破碎蚀变带内,并严格受蚀变带规模、产状、围岩蚀变发育程度等条件控制。矿床成因属热液充填—交代而成的热液脉状矿床。本文对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进行深入研究,对以后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矿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扬子准地台嵩明台凹与牛首山隆起的交汇部位,成矿地质条件较好。本文对矿区地层、构造、围岩蚀变、矿化带特征及矿体特征进行详细分析,进而对矿床成矿机理进行研究。矿床类型为碳酸盐岩容矿的非岩浆后生热液型铅锌矿床,地层、构造、矿化及围岩蚀变等找矿标志明显,研究结果为以后的地质勘查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工作区大地构造位置隶属华南褶皱系右江褶皱带册亨—望谟构造变形区,其位于右江褶皱带北缘凸起端(赖子山背斜近北端),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相毗邻。本区金矿成因为构造热液成矿,属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本文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以及地球化学特征、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前人资料,将塘新寨金矿初步定为卡林型金矿。  相似文献   

4.
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的上扬子台坳的西南边缘,凉山陷褶束之美姑凹褶束与雷波穹褶束的交接部位。矿区内断裂和褶皱较发育,矿区主要出露为蒿枝坝向斜的北西翼,阿则洛背斜的北翼。矿区内出露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P_2β),即玄武岩集块岩段,斑状、杏仁状玄武岩段和致密块状玄武岩段。Ⅰ号铅锌矿化体矿(化)体产于寒武系下统与震旦系灯影组接触带上,Ⅱ铅锌矿化体产于二叠系下统茅口组灰岩、白云、砂岩、页岩中,Ⅲ号铜矿(化)蚀变带赋存于峨眉山玄武岩的构造破碎带中。各矿化体找矿标志明显,研究结果对以后地质工作具有很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双牛棚金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和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两个Ⅰ级大地构造单元的接合部、道孚-康定三叉裂谷系的中心,也是南北向安宁河深断裂、北西向鲜水河深断裂、北东向茂汶深断裂和北川-映秀深断裂四大断裂带的交汇处。矿区出露志留系地层,断裂、褶皱构造较发育,岩浆岩以晋宁-澄江期重熔中酸性岩体-石英闪长岩为主。矿体呈较规则的陡倾斜脉状产出,矿石金属矿物以黄铁矿、褐铁矿为主,少量自然金;脉石矿物主要为长石、石英,成因类型为多期次矿液叠加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6.
大坪金矿位于扬子准地台的丽江台缘褶皱带,三级构造单元为点苍山—哀牢山断褶束,位于哀牢山深大断裂南段西侧的浅变质岩带内。矿区内沉积岩集中出露在勘查区的南西和中部地区,出露下奥陶统、中上志留统、泥盆系和第四系地层。岩浆岩主要为桃家寨闪长岩体和燕山期的二长花岗岩体。区域内构造以断裂为主,规模巨大的北西向红河深大断裂和哀牢山深大断裂控制着区域内变质岩、岩浆岩及金矿带的分布。本文初步分析了大坪金矿的矿床成因,该矿床属于剪切带控制下的中深中温热液金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7.
普查区地处柴达木准地台柴北缘残山断褶带东段,乌兰盆地南缘深大断裂南侧。区内出露地层为寒武系—奥陶系滩间山群变火山岩组绿片岩,圈定的矿体均受北西向构造破碎蚀变带控制。普查区南部出露大面积岩浆岩,区内闪长岩脉、花岗闪长岩脉、石英脉及由断裂构造产生的次级挤压蚀变带发育,总体成矿条件有利。夏乌日塔矿区为一多金属矿床,主要有Pb、Zn、Au、Ag、Cu等金属,对青海省乌兰县夏乌日塔多金属矿矿体特征及找矿标志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石海岩  严栋  唐彬元  赵萍  王真  罗永统 《黄金》2020,41(1):24-29
叉叉龙洼北地区多金属矿床位于鄂拉山华力西期-印支期多金属成矿带,带内已发现多处矿床(点),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区内已圈出矿化蚀变带6条,矿体14条,矿体一般呈脉状,赋存于鄂拉山组地层中,北北西向、北西向断裂为主要的控矿构造,断裂形成的破碎蚀变带为矿体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空间。鄂拉山组地层,北北西向、北西向断裂及破碎蚀变带,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为主要的地质找矿标志;土壤综合异常为重要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具有低阻高极化的激电异常为重要的地球物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
鄂拉山构造带区域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发育,成矿背景良好,三叠纪鄂拉山组地层是研究区内主要的含矿岩层。北西—北北西向断裂构造是区内重要的导矿、控矿构造,矿床属火山喷发期后热液型矿床或次火山岩有关的热液型矿床。矿体露头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和矿化体关系比较密切的构造是北西向、北东向断裂构造蚀变带,该两组断裂构造是重要的间接找矿标志,研究结果对以后的地质找矿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南庄旺一带蚀变、矿化主要受NW向及其次级断裂构造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高温热液矿床,矿区内发现多条矿化蚀变带,其中以Ⅱ号蚀变矿化带为主,Ⅱ号矿化蚀变带位于北西向断裂构造带,长1900米,宽10-40米,最宽处可达100余米,总体走向325°,北东倾,倾角70°左右,局部地段近于直立或反倾。矿石类型主要为金属硫化物-破碎带蚀变岩型。  相似文献   

11.
鹤庆锰矿区小天井矿段位于鹤庆县城南西方向。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西缘与三江褶皱系接合部,丽江台缘褶皱带西南端近南北向-北东向与近东西向构造线交错的黑泥哨褶断区,该区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为锰矿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宁蒗县培德矿区钛铁砂矿位于扬子准地台丽江台缘褶皱带内,钛铁砂矿体均覆于辉绿岩体之上,区内构造活动强烈。通过分析研究认为,宁蒗培德地区的辉绿辉长岩风化壳为该区寻找钛铁砂矿的有效地段且有良好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县深泥田金矿位于大瑶山成矿带,主要赋存于北西向和近东西向构造破碎蚀变带中,矿石类型主要为构造角砾岩型和压碎岩型矿石。通过研究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确定矿区金矿的形成受寒武系小内冲组、北西向、东西断裂控制,成因类型上可划分为中低温热液型金矿。通过对深泥田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研究,总结矿床成因和主要控矿因素,上述研究对矿区外围及深部找矿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吉土落达铅锌矿矿区位于著名的"三江"构造成矿带,康滇地轴中段东侧,大地构造位置为扬子地台陆块西缘凉山陷褶束宁南凹褶束。矿床产于震旦系灯影组的上部白云岩内,区域性大断裂四开—交际河断裂从矿区内通过,区内的铅锌矿体产出特征严格受地层、构造控制。矿床成因为中低温热液充填型。提出了矿区地层、岩性、构造、围岩蚀变、地貌等找矿标志和下一步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5.
茶溪金矿是在中元古界冷家溪群浅变质岩系中发现的破碎蚀变岩带型金矿床,笔者在讨论成矿地质背景基础上,对矿床地质及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研究。矿脉体赋存于冷家溪群浅变质碎屑杂砂岩、绢云母板岩、砂质板岩、硅质绢云母板岩中,受区域北东向断裂及西侧北西向次级断裂构造控制。矿床成因为破碎带石英脉型,同时指出了找矿标志和进行了矿区找矿潜力分析,对矿区下步找矿指明了方向,对同类型金矿床找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黔西北铅锌成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康滇地轴东侧,属扬子准地台成矿区的上扬子成矿亚区,是川、滇、黔铅锌多金属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省色居河铅锌矿是黔西北铅锌成矿区的组成部分之一。然而,前人对色居河铅锌矿区的地质特征、成矿远景总结分析较少。本文在系统收集前人资料基础上,借助本人之前在本区域所做过的工作成果与认识,认为该区地表矿化蚀变带较多,矿化连续;1:5万水系沉积物圈定的铅锌异常沿色居河逆断层(F1)呈条带状、串珠状分布;且色居河SJH-Ⅰ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不规则团块状产于色居河逆断层(F1)的破碎带内,或上盘的层间破碎带及次级断裂中。显示了该区铅锌矿应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化蚀系沉逆断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陕县车宝玉金矿位于华北地台南缘的崤山隆起,崤山地区是河南省重要的有色金属及贵金属成矿区。车宝玉矿区矿体主要赋存于北东向、北西向和近东西向构造破碎带,严格受断裂带控制;围岩蚀变与金矿化关系最为密切的蚀变是硅化、碳酸盐化。矿区构造蚀变破碎带较多,地表剥蚀程度浅,深部找矿也有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安王山金多金属矿床位于北秦岭成矿带中段。矿区内发育3条北西向强变形带,其内已圈定7条矿体,矿石类型以构造蚀变岩型和含金石英脉型为主,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围岩蚀变有硅化、绢云母化、早期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等。矿体产于北西向强变形带中,并受到北东向断裂控制的石英正长岩脉和含硫化物石英脉的叠加改造,初步分析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型。北西向强变形带、石英正长岩脉及地表强烈蚀变组成的"红带"是重要的地质找矿标志,Au、Ag、As、Pb、Zn、Cu等元素形成的综合异常为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9.
该区大地构造位置为华南板块南华活动带的来宾凹陷带与大瑶山隆起带的交接部位,寒武系呈近东西向褶皱,断裂构造则以北东向为主,区内铅锌矿为主要矿产。本文对矿区地层、构造特征、围岩蚀变及赋矿层位以及矿床及矿体地质特征进行详细分析,进而对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深入研究,对以后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辽宁凤城庙西沟位于中朝准地台(Ⅰ级)、胶辽台隆(Ⅱ级)、营口~宽甸台拱(Ⅲ级)、凤城凸起(Ⅳ级)西部、草河口复向斜南翼(Ⅴ级)。属于东西向构造与北东向构造交接复合部位。本文通过详细阐述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等,分析矿体地质特征及矿石结构、构造,提出找矿标志。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古元古界辽河群下元古界辽河群里尔峪组、高家峪组以及第四系,北西向发育的断裂构造为该区成铁钴矿体的重点地段,硅化、黄铁矿化等蚀变也与成矿关系密切,推测该区矿床成因为充填交代热液型铁钴矿。地表露头、转石,地层,地球物理热液蚀变等找矿标志明显,研究结果对以后的地质找矿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