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曼平  张志明 《机械》1992,19(3):35-37
凹曲面零件(材料为42CrMo)是我厂引进德国产品中的关键零件之一,几何尺寸如图1所示,热处理要求:①心部及螺纹处硬度HV_(10)250~300;②凹曲面(即点划线部份)渗氮硬度HV_(10)>400,层深0.40~0.60mm。德国是采用软氮化处理,而我厂无软氮化设备。为此,我们利用现有设备进行了离子渗氮工艺试验。  相似文献   

2.
离子氮化是利用气体辉光放电原理,使氮原子离子化而渗入金属表面的一种先进的化学热处理工艺,它涉及真空技术、电真空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化学以及金属物理等许多领域。全国目前有离子氮化设备900余台,而用得比较好的不到30%;上海有离子氮化设备30余台,在使用的不多,用得较好的不过几台。这说明在提高离子氮化质量方面,我们还要下一番苦功,才能使这些昂贵的设备真正化为生产力。本刊今发表此文,是作者多年实践的总结,可供读者参考。本文分两期连载,下期主要内容是关于离子氮化的工艺参数及其侧量和控制以及零件装炉前后的准备和处理等。  相似文献   

3.
生产力是促进劳动力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促进科技进步的动力之一,航海科技的发展带动了船舶技术的迅速发展,船舶上运用了越来越多的电气系统,电气系统是一套十分繁琐高规格的系统。电气系统的完善程度决定船舶能否安全运转与正常运行,这就要求了需要对船舶的电气系统定期检查并进行技术更新,但是在船舶实际运行的过程中,电气系统还是会出现故障,因此维修需要分析每次故障出现的原因,为以后设备出现故障能及时解决做好充足的准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船舶制造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电气系统也发生了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船舶电气维修的难度,本文主要阐述了船舶电气设备常见的故障以及维修方法,希望对船舶行业的发展和电气设备的维修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我国第一台自动化离子氮化炉 一机部机床研究所和北京电炉厂合作研制的LD-25 Z自动化离子氮化炉,最近已通过国家鉴定。 新型离子氮化炉炉压的控制、调节和记录等都是自动的,程序控制简单、灵敏、可靠;快速电子开关和自动电源予热阴极具有自己的特点。此外,还可应用所研制的炉压自动控制、快速电子开关等新技术改装现有的离子氨化设备,以提高设备性能。 核设备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如下:额定输出直流电压为0~1000伏,额定输出直流电流为25安;整流变压器容量为26千伏安;工作室尺寸为φ800 × 800毫米;极限真空度为 5 ×10-2 (30分钟) ;最高工作…  相似文献   

5.
离子氮化处理被世界公认为是提高模具寿命的最有效的工艺方法之一,通过离子氮化处理不仅可显著提高模具的使用性和工作寿命,而且对模具的维修、保养以及模具修复等方面,辉光离子氮化都具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6.
辉光离子氮化是一种把等离子技术应用到化学热处理领域的新工艺,在实际应用中已显示出其独特的效能。我国拥有的离子氮化炉数量较多,但由于质量不稳定,经常发生故障,使大量的设备闲置,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们使用的KHLD-A型离子氮化炉,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故障,主要是真空系统故障和电器控制系统故障。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炉温均匀性是目前离子氮化设备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生产上应用的离子氮化设备主要有钟罩式、通用式和井式等三种不同类型,其中以钟罩式居多数。由于炉体结构上的特点,一般钟罩式离子氮化炉都程度不同的存在着上面温度低,下面温度高的现象。炉温均匀性直接影响着另件的温度均匀性,因而影响着另件的氮化质量。国内有些单位在提高炉温均匀性方面做了不少试验研究工作。北京机床研究所对深井式离子氮化炉炉温均匀性进行了试验研究[1]芜湖重型机床厂和上海机制工艺研究所在炉顶上部加辅助阳极和隔热屏对提高炉体上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烟台冷冻机总厂用自制的HLD-30辉光离子氮化炉对冷冻机阀片进行离子氮化处理的情况。处理后的阀片减少了变形,提高了表面硬度和耐磨性,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文中对离子氮化设备及其基本原理,离子氮化工艺和效果进行了叙述,并讨论了阀片离子氮化的变形问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7MnCr5退火钢进行离子氮化研究,简化了离子氮化预先热处理工艺,对设备进行优化,改进传统控制方式,合理匹配工艺参数,使用多点测温精确控制,成功的将离子氮化引入到汽车齿轮热处理的生产中,实现了大批量、自动化、连续式生产.该技术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以往离子氮化小批量、人工控制的模式,同时生产效率高,周期短,耗能少,质量稳定,整个过程中无废弃污染物排放,安全环保.  相似文献   

10.
辉光离子软氮化是在辉光离子氮化和气体软氮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工艺,它具有辉光离子法的生产率高、劳动条件好、表面质量好的优点,又有软氮化法可处理各种钢铁材料的特点。我们主要是研究了45钢的离子软氮  相似文献   

11.
离子氮化工艺在我国应用和发展的时间还很短,但由于它比普通气体氮化明显地缩短了周期、氮化层性能好、工件变形小等优点,所以发展是很快的。今年四月在北京召开了一机部离子氮化经验交流会。会议广泛交流讨论了试验、应用离子氮化工艺及设备的经验,并进行了综合分析,现将综合分析材料发表,供大家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2.
船舶电气系统图是船舶电气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同时也是船舶设计送审阶段的一份重要图纸。电气系统图反应了用电设备和电网之间的关系,信号信息以及电缆型号都可以通过系统图直观体现出来。国内大部分船厂与设计院通常都使用CAD设计绘制电气系统图,随着厂家对船舶配备要求不断增加,市场对船型多样性及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对船舶电气系统图进行深入开发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考虑到绝缘故障的存在会影响电气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为提高电气系统绝缘故障诊断的性能,对电气系统绝缘故障诊断技术进行了研究:引入小波包分解技术,划分电气系统绝缘故障信号的频带,通过重构电气系统绝缘故障信号的特征矩阵,得到电气系统绝缘故障信号的特征向量,提取出电气系统绝缘故障信号的特征参数;利用电气系统中绝缘设备的电流基波频率和极对数,计算绝缘设备的脉振磁势,考虑到绝缘设备的安装会影响电气系统绝缘装置的气隙磁导,通过计算电气系统绝缘设备的磁力,完成对电气系统绝缘故障信息的分析;根据电气系统运行稳定性的约束条件,计算电气系统的电压波纹含量,基于电气设备的电容充电时间常数,引入兆欧表实现电气系统绝缘故障的诊断。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在电气系统绝缘故障诊断中可以提高召回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介绍DC24V内燃机车电气系统的组成,各个系统控制技术要求及参数。DC24V内燃机车电气系统由24V直流供电系统、PLC控制装置、柴油机控制、传动箱控制、制动控制、冷却系统控制、辅助设备供电电路和照明电路组成,该电气系统满足了整车的运行要求,工作可靠、高效、经济。  相似文献   

15.
离予氮化技术的历史、发展及展望张元昌,徐在峰1离子氮化技术的发展历史离子氮化在现有氮化技术中,是一种最先进的表面硬化技术,如今已成功地应用于机器制造业以及各种机械零件和工模具制造业。早在六十多年前,德国著名物理学家Wwhnelt就曾推断:如果使普通的...  相似文献   

16.
离子氮化     
氮化是提高钢铁零件耐磨性、疲劳强度、抗蚀性的一种化学热处理方法。随着生产的发展,氮化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是就现在应用最广泛的气体氮化法来说周期太长,氮化后工件表面易形成一层脆性层,影响氮化质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人早在20年代就开始进行了试验研究,近年来在国外生产中应用了离子氮化。有些国家已有了离子氮化的专业工厂;使用的离子氮化炉最大的长10米,直径最大的为3米,容积最大的为12立方米;处理的最大件重2吨;处理的零件有挤压缸体、蜗杆、枪炮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辉光离子氮化具有表面硬度高,硬度梯度好、无脆性、省氨等优点。所以离子氮化工艺已经受到普遍的重视,发展很快,但目前普遍存在着测温比较困难、炉温不均匀、工艺参数难以选定等问题,使不少设备未能投入生产。我厂离子氮化炉在80年上马之后,虽经多次调试,但氮化质量时好时差很不稳定。在测温方面,由于采用了热电偶模拟工件测温,基本上解决了问题。在炉温均匀性方面,根据调试结果来看,主要与装入炉内工件有关,只要保证同炉装入的工件大小、形状、长短一致,并采取一定措施后,也是可以保证的。所以,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电梯制动失效原因分析及检验对策解析为重点进行阐述,主要提出了电气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制动器曳引力出现异常,缺少对应的制动力等问题,对应的提出检查电气系统设备,做好机械检查,高效完成电梯的维护工作等检验对策。  相似文献   

19.
由于现代化建设对工程机械设备,尤其是更具复杂化的工程机械电气系统提出更加安全可靠的要求,需要全面了解工程机械电气系统,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对工程机械电气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并熟悉工程机械电气系统常见故障,本文首先介绍了工程机械电气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然后分析工程机械电气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接着阐述工程机械电气系统中常见的故障和检测与诊断方法,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从而确保工程机械电气系统得到安全可靠的运行。  相似文献   

20.
目前离子氮化存在三个问题。1.如何在低氮浓度下进行氮化;2.氮化时的正确测温;3.碳氮共渗处理技术。对SUS304与420钢在各种条件下进行离子氮化,然后进行耐蚀性与导磁性试验,结果发现不锈钢在离子氮化之后,表面层虽明显硬化,但却失掉了原来的耐蚀性与非磁性。在非氧化性酸性溶液中进行耐蚀试验,与未经处理的材料相比,离子氮化后的耐蚀性要差得多,而且这一倾向是随氮的渗入量增加而下降得越显著。导磁率亦是如此。为此,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