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合树脂牙周夹板的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应用复合树脂牙周夹板固定松动牙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不锈钢丝复合树脂制成牙周夹板。固定松动牙共165例,结扎固定后1个月复查以后每隔3个月或半年复查,临床观察结扎固定后的临床症状,牙松动度,牙周袋情况及咀嚼功能。摄X线片,观察牙槽骨情况而判断效果。结果 效果满意,临时性夹板成功率达100%,半永久性98.6%,永久性96.8%。结论 复合树脂牙周夹板固定松动牙是治疗牙周病的方法之一,操作简单,效果较好的实用技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钢丝结扎-光固化Dyract夹板固定松动牙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应用钢丝结扎,光固化单组分复合体(Dyract)夹板固定松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不锈钢丝,光固化Dyract制成牙周夹板,固定松动牙共46例。结扎固定后1个月,以后每隔3~6个月复查,观察固定后牙的松动度、牙周袋情况、咀嚼功能和牙槽骨情况。结果 经2~5年的追踪观察,有效44例,总有效率95.6%,无效2例,占4.4%。结论 钢丝结扎-光固化Dyract夹板固定松动牙是治疗牙周病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牙周夹板是一种治疗、固定松动牙的矫治器,可将多数松动牙连结在一起,或将几个松动牙固定在另外几个牢固的基牙上,成为一个新的咀嚼单位,可增强松动牙的牙周组织对各个方向(牙合)力的抵抗能力,使患牙得到生理性休息,有助于牙周组织的修复和愈合。常用牙周夹板有结扎法、连续带环夹板、舌侧粘合剂固定夹板以及可摘式和固定式恒久夹板。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牙周夹板是利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与牙釉质良好的粘  相似文献   

4.
前牙外伤的治疗方法多采用牙弓夹板栓丝法结扎固定,往往引起牙周械肿、牙齿错位或伸长,常由于固定不牢或根本无法固定而不得不采用镶牙方法来补救前牙缺失。作者4年来对13例前牙外伤患者利用方丝托槽固定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颌间结扎钉进行颌间牵引固定的疗效。方法:对63例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患者随机采用牙弓夹板或颌间结扎钉进行颌间牵引固定,比较操作时间、治疗后牙周指数、张口度、咬合关系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采用颌间结扎钉治疗的患者咬合关系、骨折愈合及张口度与采用牙弓夹板的患者无明显差别,其操作时间较采用牙弓夹板明显缩短,牙周健康指数明显好于采用牙弓夹板的患者。结论:颌间结扎钉操作简单省时、易于保持口腔清洁,是较理想的颌间牵引固定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树脂-结扎丝和牙弓夹板在外伤性前牙松动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87例外伤性前牙松动患者,共101个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树脂-结扎丝和常规牙弓夹板进行单颌固定,记录病人牙齿受伤及固定情况,半年后的临床疗效和牙髓、牙周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病例牙齿在临床疗效、牙髓活力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牙龈、牙周袋的形成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树脂-结扎丝是一种牙周刺激小,美观,高效的外伤性前牙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7.
不同方法固定外伤性松动牙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金属丝结扎法、牙弓夹板法、钢丝-釉质黏合剂法、方丝弓正畸法4种固定方法治疗外伤性松动牙的疗效,寻求一种较为美观有效的固定方法。方法选择因外伤导致牙齿Ⅱ~Ⅲ度松动的病人146例共计243颗患牙,随机采用金属丝结扎法、牙弓夹板法、钢丝-釉质粘合剂法及方丝弓正畸法进行固定,观察疗效。结果使用钢丝-釉质粘合剂法与方丝弓正畸法的两个治疗组与其他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钢丝-釉质粘合剂法较为美观。结论钢丝-釉质粘合剂固定法是一种无牙周刺激性,更清洁、更美观、更高效的松动牙或脱位牙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可摘式钛合金牙周夹板对慢性牙周炎松动牙的临床固定效果。方法 将30例需做可摘式牙周夹板的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15人。即实验组:制作钛舍金牙周夹板23件,固定松动牙115颗;对照组:制作钴铬合金牙周夹板2l件,固定松动牙106颗。戴用夹板前后均以LHLY型牙动度位移测量仪记录患者牙齿松动度数值的变化,用以比较两种牙周夹板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分别在戴用牙周夹板1月、3月、半年、1年后进行复查,用测量仪所测牙齿松动度数值均较治疗前不同程度减小,临床有效率均为93%。但钛合金夹板和钴铬合金夹板对牙周病松动牙的固定疗效比较无差异。结论 可摘式钛合金牙周夹板对牙周病松动牙有良好的临床固定效果,是牙周病治疗理想的修复方法。但是钛合金夹板是否比钴铬舍金夹板对牙周病松动牙的固定疗效更好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连续嵌体固定夹板治疗后牙牙周病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对牙周病患者的修复治疗,通常采用联冠固定夹板,结扎丝树脂固定夹板,铸造或弯制卡环可摘牙周夹板来固定松动牙,以达到治疗牙周病和恢复咀嚼功能的目的。而用连续嵌体来固定松动牙,治疗牙周病,还未见有报道。本文通过6例使用连续嵌体夹板,治疗后牙牙周病松动牙,与13例联冠固定夹板、结扎丝树脂夹板、可摘式夹板的病例结果比较。经2-3年的临床追踪观察发现,采用连续嵌体固定夹板,在自洁性、美观性、舒适性以及牙龈萎缩和牙周病的持续治疗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松动牙固定效果牢固,保持时间长。  相似文献   

10.
几种牙周夹板治疗中晚期牙周病的疗效比较王涪华,姚翠竹,黄国兴济南市空军济南医院(250031)近8年来,我们根据不同层次病人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材料与方法制作牙周夹板矫治松动、移位的前牙共59例。其中A组:尼龙丝结扎加EB树脂固定夹板23例78牙(尼龙...  相似文献   

11.
牙周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牙周病到了晚期患者牙齿会出现松动,甚至脱落。我们对68例老年人牙周病的松动前牙,采用尼龙丝结扎加光固化树脂夹板固定,配合牙周综合治疗,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尼龙丝复合树脂牙周夹板与可摘式牙周夹板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牙周夹板是用以固定松动牙治疗牙周病的一种矫形修复,目前临床开展的牙周夹板固定的方法较多,本文就尼龙丝树脂夹板和可摘义齿夹板两种固定方法作比较: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高强纤维牙周夹板固定重度牙周炎松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30例重度牙周炎患者的104颗患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15例,58颗患牙)和对照组(15例,46颗患牙).实验组在基础治疗后,以高强纤维牙周夹板固定松动患牙;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后,以结扎丝牙周夹板固定松动患牙,经过3个月~1 a的临床观察,检查记录松动患牙的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程度(attachment loss,AL),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和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4项牙周指标,以及固定夹板的完好率.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固定6个月后,PD、AL较固定前显著改善(P<0.05);SBI、PLI在固定3、6、12个月后,与固定前比较无显著差异.对照组固定6个月后,PD、AL较固定前显著改善(P<0.05),SBI、PLI在固定6个月后高于固定前(P<0.05).固定后3个月,牙周各项指标在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固定6个月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D、AL无显著差异,对照组的SBI和PLI较实验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强纤维牙周夹板用于重度牙周炎松动牙固定疗效确切,对维持牙周健康有利,不妨碍菌斑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粘接性夹板固定慢性牙周炎患者松动患牙前、后龈沟液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和血链球菌的数量变化及牙周状况,以期为评价临床疗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19例(76颗松动患牙),记录比较牙周治疗前(基线)、经牙周基础治疗后,采用粘接性牙周夹板固定修复后3、6、12个月的牙周状况(菌斑指数,探诊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变化;采用电化学测菌法检测龈沟液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和血链球菌的数量变化;评估患者对夹板固定后美观、功能等方面的满意度。结果:经统计学分析,牙周夹板固定后各时间点的牙周临床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牙龈卟啉单胞菌、血链球菌数数量较初诊基线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夹板固定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牙周夹板的美观、咀嚼、发音及舒适的满意度为84.2%以上。结论:慢性牙周炎经牙周基础治疗后,采用粘接性牙周夹板可有效固定松动患牙,使之恢复咀嚼功能;加强口腔健康指导,定期实施牙周维护是影响其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SuperBond C&B粘结系统对牙周炎松动前牙及后牙作松牙固定后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与结扎丝复合树脂夹板、百强纤维夹板的各自临床特点。方法: 经牙周基础治疗后,松动Ⅱ°~Ⅲ°的前牙(41人,228牙),随机分组,制作 SuperBond(A组)、结扎丝复合树脂(B组)、百强纤维(C组)牙周夹板,分别对3组固定后1月、3月的夹板状况、牙周指数、患者主观感受进行比较。松动I°~Ⅲ°的后牙(6人,10牙)经SuperBond C&B固定后3月的夹板状况。结果: 对松动前牙,固定后1月、3月时A组的夹板粘结断裂率高于B组和C组(P<0.005),3月时A组的牙石指数、牙龈指数低于B与C组(P<0.05),3月时PD、AL、切割功能无显著差异。对于松动后牙,SuperBond固定后1月、3月夹板断裂率较高。结论: SuperBond C&B粘结系统用于固定松动前牙有更为美观、舒适的优势,可用于暂时固定松动后牙。  相似文献   

16.
牙周夹板固定与非固定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牙周夹板固定和非固定两种方法治疗牙周病,经过两年的临床观察,统计分析两种方法的优劣。材料及方法门诊选取67名患者,临床上确诊为成人牙周炎,年龄在18~60岁之间,经基础治疗控制炎症后患牙仍有松动的一组前牙或者个别牙,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的1/2~3/4,包括牙周病前牙移位,经正畸治疗已基本复位的Ⅱ°~Ⅲ°松动的患牙。有牙髓症状的要进行牙髓治疗。调牙合解除早接触。将患牙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牙周夹板固定,另一组不采用夹板固定。其余维持治疗两组相同。牙周夹板固定方法:前牙采用钢丝“8”字结扎,光敏树脂固定,后牙采用牙合…  相似文献   

17.
联合铸造嵌体在松牙固定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海英  庄健 《口腔医学》1998,18(2):88-89
松牙固定术是挽救因外伤、晚期牙周炎所造成的多数牙松动的一种牙周矫形治疗.目前常采用的有结扎法、根管内固定等多种方法.本文介绍联合铸造嵌体固定松动牙的方法,总结报告了临床观察结果,认为该法操作方便、舒适、美观、对牙齿损伤小、固定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罗启德 《口腔医学》2015,35(10):870-873
目的 观察Super-bond C&B粘结邻间隙固定前牙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口腔科门诊因外伤导致牙齿Ⅱ~Ⅲ度松动或牙完全脱位的病人179例共计474颗患牙,采用Super-bond C&B粘结邻间隙(E)固定外伤严重松动或脱位牙,并与常规金属丝结扎法(A)、牙弓夹板法(B)、钢丝釉质粘合剂法(C)、片段方丝弓技术松牙固定法(D)在牙周健康和固定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疗效。结果 E组的牙龈指数(GI)和龈沟出血指数(SBI)均显著低于A、B、C、D组(P<0.01);固定疗效优于A、B、C、D组(P<0.01)。结论 前牙外伤的固定治疗,Super-bond C&B邻间隙粘结法是一种牙周刺激小,疗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两种方法固定外伤松动恒前牙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比研究扁钢丝+树脂夹板、固定矫治技术固定外伤松动恒前牙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恒前牙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扁钢丝+树脂夹板固定法和固定矫治技术固定法,对比观察两种方法后,外伤牙松动的变化以及牙周检测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外伤松动牙,经固定治疗后松动度均明显下降,达到固定效果。使用两种固定方法后患牙松动度的下降值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别;两组固定方法的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在统计学上差别显著(P〈0.01),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扁钢丝+树脂夹板固定法是一种牙周刺激性小,易于清洁,疗效可靠的松动牙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舌侧固定保持器固定松动前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5例因牙周病或创伤导致前牙松动的患者,首先进行龈上洁治及龈下刮治等牙周基础治疗并调,治疗3个月后前牙仍松动者采用直径0.0195英寸三股弹性不锈钢麻花丝及流动树脂进行尖牙到尖牙间固定,每3个月复诊,根据牙周状况选择相应治疗方法(如洁治和/或刮治甚至牙周手术等),观察12个月。采用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以及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25例患者中有2例因树脂部分脱落需要重新粘接,所有患者观察期间松动牙均变得稳固,咀嚼效率明显提升,治疗1年内的成功率为92%。问卷调查显示患者对舌侧固定保持器固定效果满意。结论舌侧固定保持器作为牙周夹板固定松动前牙效果可靠、操作简单、美观经济,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