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确保江苏省连云港市徐圩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水资源条件相匹配、产业布局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实现以水定产、以水定城,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规划实施的可行性,开展了规划阶段需水总量预测研究。根据现有资料及徐圩新区的实际情况,采用分类计算法预测徐圩新区需水总量,同时对江苏省工业园区实际用水量指标法、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法、单位用地用水量指标法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分类计算法计算结果与江苏省工业园区实际用水量预测结果基本一致,预测需水量基本合理;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法和单位用地用水量指标法推算的需水量不合理,不适用于徐圩新区。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南川工业园区规划需水总量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川工业园区规划需水总量预测分析为主要研究内容,采用居民生活用水定额法、人均综合用水定额法、人口综合用水指标法和土地综合用水指标法等4种方法进行需水总量预测。通过对4种方法计算结果合理性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居民生活用水定额法计算的指标更为详细,预测结果可能更接近工业园区的实际需水总量,为该工业园区规划布局的确定及审批奠定了基础,以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针对《溧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提取了与水资源密切相关的控制性指标内容,采用分类指标法和分项建设用地指标法,对溧阳市不同水平年各种来水频率下的规划需水量进行了预测;并对需水规模进行了合理性分析。通过比较,最终采用了分类指标法得到的需水预测结果:2020年和2030年溧阳市的需水总量分别为3.99亿m3和4.18亿m3。在此基础上,对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控制指标的相符性以及用水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需水规模符合相应控制指标的要求;②用水结构变化符合相应的控制目标;③需水预测结果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4.
雄安新区尚处在规划建设阶段,未来发展情景存在不确定性,预测不同发展情景下可能的用水强度及需水量对于指导新区建设发展、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从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用水效率模式和生态环境发展模式三个角度,对雄安新区发展情景进行了概化。结合《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通过借鉴国内新区以及国内外发达城市近年用水效率值、社会经济发展指标,预测了不同发展情景下新区近期和远期的各类用水强度指标以及相关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利用定额法预测了新区近期和远期的生活、工业和农业需水量。利用Tennant法和定额法预测了新区近期和远期的河道内外生态环境需水量。2022、2035年不同发展情景的需水总量分别在8~10、9~12 亿m3水平。在注重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严控用水强度可将用水总量控制在8~9 亿m3相对较低水平。严格控制生活、生产各类用水强度,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用水效率对于新区控制用水总量,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根据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总体规划成果,分别采用土地综合用水指标法、人口综合用水指标法及分类用地用水指标法,进行临空经济区河北省区域规划年需水预测,并对需水预测成果进行合理性分析,从而确定区域用水规模。  相似文献   

6.
《新疆托克逊工业园总体规划》提出的核心园区需水量,在规划阶段水资源论证中采用相关规范对需水指标进行复核。为使园区需水预测更加合理,文章分别采用"单位用地指标法"、"单位产品产量用水定额法"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法"对园区需水量复核分析。经对比分析认为"单位产品产量用水定额法"适用于本园区。  相似文献   

7.
工业园区类规划水资源论证,是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规划水资源论证管理的核心与难点。本文主要介绍了开展工业园区需水预测采用的分类指标法和综合指标法的主要内容和分析方法,结合规划水资源论证技术要求和合肥庐阳经济开发区实例,对其进行了需水预测,并从总量、用水效率与用水结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同类型规划水资源论证需求预测提供借鉴或参考。  相似文献   

8.
用水总量控制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之一,文章采用趋势分析法、灰色理论模型、相关分析法、规划值估计法、定额法等方法,对生活、工业、第三产业、建筑业、农业、生态环境用水量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表明预测成果基本合理,以此为依据确定山东省德州市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对地区年度用水总量进行合理考核评价是有效落实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的重要方式。为确保评价方法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本文从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4个方面的主要影响指标入手,分析各单项用水量的合理性,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用水总量合理性评价模型。选取萍乡市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本模型计算结果可信可行。  相似文献   

10.
为做好珠三角典型城镇中长期需水预测,以小榄镇为研究对象,以广东省最新用水定额为依据,在合理预测区域经济社会情况以及对比分析用水量趋势和用水效率的基础上,采用分类指标法预测了小榄镇2025年和2030年的需水量,并总结了区域中长期需水预测中人口、经济社会指标确定依据以及用水定额指标选取原则。  相似文献   

11.
采用分项用水量定额法对区域内的需水量进行预测,并采用地均综合指标法复核需水预测成果。经过进行供需平衡分析,各水平年均不缺水,工程建设用水有保证。  相似文献   

12.
需水量预测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每种方法的预测结果都具有误差。以清河区及开原市为研究对象,采用行业分项需水预测法、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预测法、单位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预测法等三种方法,预测清河区及开原市需水量,对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确定合理的需水量。  相似文献   

13.
从克拉玛依市水资源供需现状出发,采用定额法对克拉玛依市2020和2030年水资源进行供需平衡分析研究,并对需水预测结果与克拉玛依市"三条红线"用水总量控制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克拉玛依市水资源可供水量可以满足克拉玛依市2020和2030年需水要求,用水总量符合克拉玛依市"三条红线"用水总量控制指标要求,据此提出克拉玛依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建议,为克拉玛依市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定额法、趋势分析法、年均增长率法、回归分析法等需水预测常用的方法,对泉州市城镇居民综合生活用水进行预测分析,经多种预测结果比较得出泉州市2030年城镇居民综合生活需水量为8.62亿m 3。其中定额法、回归分析法预测结果较好,趋势分析法和年均增长率法更常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预测。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推进,居民综合生活用水量的影响愈加多元化、横向化,建立多元回归预测分析模型来预测用水量是很好的选择,该研究可为其他城市预测规划水平年居民生活用水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通过产业政策、相关规划、用水总量指标控制、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现有水源工程及项目可持续性等方面分析取水的合理性,通过用水规模、灌溉方式和制度、用水指标及节水潜力等方面分析用水的合理性,最后给出核定取用水量。  相似文献   

16.
开展水库工程取用水合理性分析,对确保水库工程所在区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优化配置,实现节约、保护和治理的综合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为此,结合六盘水盘州市龙山水库工程取用水合理性分析典型实践案例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熟悉工程概况,首先从龙山水库工程取用水与相关政策、规划符合性分析、水资源开发条件符合性分析及配置符合性分析(主要包括水资源配置符合性和“三条红线”符合性两方面)等三方面实施龙山水库工程取水合理性分析;同时着重围绕需水预测(主要包括彝人谷旅游需水量预测与工业需水量预测)、供需平衡分析(包括一次平衡分析和二次平衡分析)及用水合理性分析(包括用水效率分析及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析)等进行龙山水库工程用水合理性分析。可为类似水库工程取用水和理性分析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是“三条红线”的重要指标,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基础工作。通过分析8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及各水资源二级区用水总量、各行业用水量、用水效率和水平的变化趋势,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和用水定额预测了2020年和2030年长江流域用水需求,分析了各产业用水量变化趋势,提出了长江流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有关分析研究成果可为水资源合理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韩江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的研究思路与研究重点进行分析与探讨。指出韩江流域水量分配的研究思路是制定水量分配总量控制指标、制定公平合理的水量分配方法、建立水量分配与水量演算模型以及解决水量分配的协调问题;水量分配方案的研究重点包括现状用水的合理性分析、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预测、可分配水量与水量分配总量控制指标、水量分配的技术方法、特殊时期的用水规则、水量水质控制指标以及水量分配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达性分析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根据区域人口、经济发展指标,对规划年进行需水预测。依据区域用水总量和效率控制指标、区域地下水取用水总量和水位管控要求等,结合区域功能定位、产业布局,核定了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进一步简化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审批程序以及提高审批效能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沧州渤海新区核心功能区用水以工业用水为主,而其所在地——沧州地区淡水资源匮乏的特点,通过调研国内类似区域用水量情况,采用单位面积用水量法对核心功能区需水量进行预测,并对核心功能区水资源的分配利用进行论述。为满足沧州渤海新区用水需求,建议规划时综合考虑利用地表水、外调水、再生水及海水淡化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