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针对低压管道输水灌溉中管径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折算年费用最小法设计管径的原理及方法、步骤,并给出了管径设计的实例。  相似文献   

2.
喷灌技术是典型节水灌溉应用形式之一,喷灌定义是将灌溉水通过喷灌设备组成的喷灌系统,形成一定压力后,由喷头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的水滴,落在地面土壤上。喷灌系统通常由水源工程、输配水管网和喷头3部分组成。文章阐述了系统中各部分的工程规划原则,工程布置形式,及管道系统设计,重点说明了管材、管径的选择及管道的水力计算。  相似文献   

3.
喷灌作为一种灌溉方式 ,它的发展并不是单单依赖于土壤 ,而是依赖于水源的输送及分布情况。喷灌是在压力作用下运用管道输水以及利用各种喷灌设备平缓地将水输送到丘陵或土地不平整地带 ,对作物进行地表灌溉。滴灌及多种微灌 (现在统称为微灌 )最初发展时的目的和喷灌相似是为了平缓地向不同特征的土地供水 ,例如 :果园、葡萄园、盆地等。1 喷灌喷灌技术已经使用了 1 0 0多年。 1 894年 ,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位农夫卡尔发明地表喷灌系统并在2 0世纪早期得以广泛应用 ,并获得专利权。喷灌设备发展迅速 ,其中最成功一种就是由费哥尔制造的。喷灌…  相似文献   

4.
┏━━━━━┳━━━━━━━┳━━━━━━━━━━━━┳━━━━━━━━━━━━━━━━━━━━━━━━━━━━━┳━━━━━━━━━━━━┓┃技术类型 ┃ 技术名称 ┃ 技术依托单位 ┃ 技术内窖及主耍技术指标 ┃ 适用范围 ┃┣━━━━━╋━━━━━━━╋━━━━━━━━━━━━╋━━━━━━━━━━━━━━━━━━━━━━━━━━━━━╋━━━━━━━━━━━━┫┃节水灌溉 ┃喷灌技术 ┃中科院水利部农田灌溉研 ┃ 喷灌是利用专门的设备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并喷射 ┃适应各种地形和土壤上 ┃┃ ┃ ┃ 究所 …  相似文献   

5.
选择富南灌区具有代表性的地块做为典型区,采用轻型卷盘式喷灌设备进行旱田灌溉设计,通过参数的计算,确定单井控制面积,配以潜水泵输水,达到灌溉时喷灌机所需要的工作压力,完成作物生长期的喷灌工作。  相似文献   

6.
常贵  单陆丹  张智韵 《治淮》2015,(4):30-32
本文以淮安地区水稻作物低压管道灌溉设计为研究方向,重点阐述管道输水灌溉管网优化设计方法,以管网年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管道输水灌溉管网优化设计模型,并采用界限流量法求解,推导出相邻管径的界限流量的计算公式,从而优化管径,对合理配套机泵、管道,减少工程投资、降低运行费用,持久发挥管灌工程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半山区倾斜平原上的自压喷灌是以山中高处的水源进入有较大落差的管道内形成的压力喷灌,既节省泵压设备投资,又不用电和柴油作动力,降低了工程造价和浇地成本。为适应目前农村中以户分散经营土地的特点,当灌溉区域内同期需浇作物面积大时用喷灌,当同期需浇作物面积小时也可采用管灌方式,在管灌出水口加“水流消力器”可降低对土壤的冲刷。塑料管应埋在冻土层以下的土层中,延长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8.
蓄流分离式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有效克服传统灌溉模式下灌水时间长、能源消耗过多、灌溉水温较低等弊端,通过供输水两套系统将灌溉水输送至蓄流灌水容器并借助灌溉水的自重作用自流灌溉而实现了供水与灌溉过程的彻底分离,即容器"蓄"水和自"流"灌溉的分离。文章以拜城县田间高效节水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为例,将该技术模式与传统(微喷灌、滴灌、渗灌)灌溉模式进行比较,节水增产效果显著,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计算机对气象、土壤、灌水数据的自动监测、理论计算、节水灌溉预报与喷灌的自动控制,使数据采集、灌溉预报、数据通讯、实时灌水融为一体,提高了喷灌节水的高科技含量,为我国传统的粗放灌溉走向现代的精确灌溉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与设备,为喷灌节水再上一个新台阶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正确合理的农田灌溉,就是按农作物的需要,适时适量地把水输配到田间,造成适于作物正常生育的水份、养料、通气、热状况等条件.因此它是确保农业增产的根本措施.而灌溉方式则是影响增产幅度的重要因素.现在广泛采用的畦灌、沟灌、漫灌等统称地面灌溉.喷灌是新的喷灌技术,是利用专门设备把有压水送到需灌地段并喷射空中,散成细小水滴洒落田间进行灌溉.灌溉系统由水源及其工程、输水渠、水泵、动力机、压力管道和喷头等部  相似文献   

11.
石羊河流域井灌区管道灌溉系统优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斌  王以兵  丁林 《人民黄河》2012,(1):102-104
为了探求石羊河流域井灌区管道灌溉系统优化模式,对喷灌、滴灌、管灌等高效节水技术与变频调速技术进行配套,采用"恒压变量"研究方案对各灌溉技术间流量与压力协调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水泵的转速大于最低合理转速1 710 r/min时,在喷灌、滴灌、管灌3种工作条件下,水泵效率均较高,基本在高效区运行,同时也说明"恒压变量"一整套水泵调速工况点参数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正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
为了验证CFRP修复PCCP断丝管的效果,采用两根内径2.6m的PCCP,管A为原管,管B为在管芯混凝土内表面粘贴CFRP的加固管,在不同内压作用下进行断丝,研究最不利情况下PCCP断丝破坏特征。管A在内水压力0.9MPa,断丝40根时,断丝区管芯混凝土应变突增,出现宏观裂缝,发生脆性破坏;管B在同样内水压力断丝70根时,断丝区管芯混凝土微裂缝持续扩展,继续加压至0.95 MPa时,管芯混凝土出现宏观裂缝,而非断丝区管芯混凝土受断丝影响不大。试验结果表明粘贴在管芯混凝土内壁上的CFRP与PCCP结构联合承载,在管芯混凝土出现微裂缝后参与应力重分布,限制了管芯混凝土裂缝的开展,调整了管体结构的受力状态,CFRP补强加固PCCP断丝管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预埋式注灌装置对土体局部冲刷的原因,采用k-epsilon Realizable湍流模型和VOF多相流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在进口压强P=13.8 kPa这一物理试验工况条件下预埋式注灌装置充水过程中的水气二相瞬态流动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该工况条件下,0~0.9 s时段预埋式注灌装置出水流道内的水流为瞬变流,出水流道内压强大小随时间产生剧烈波动。各监测点的瞬时压强均大于进口压强,最大压强值是进口压强的3.27倍。出水孔流量变化规律与压强随时间变化规律一致,压强峰值对应瞬时流量峰值,为充水过程结束后恒定流出流量的1.66倍。充水过程中出水流道内反复出现的极端压强使孔口出流流量瞬时陡增,造成出水孔周围的局部土体严重冲刷。研究成果可为优化预埋式注灌装置结构体型,减少出流对果树根区土体冲刷提供指导,对预埋式注灌装置在干旱区节水灌溉领域进一步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节水灌溉的工程措施与技术方法很多,包括渠道防渗措施,低压管道输水,喷灌,微灌,滴灌,地下渗灌等,其方案优选应从自然因素,经济,管理,运行等多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其方法较多。文章阐述了模糊聚类模型在节水灌溉方案优选中的作用,并以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三次样条两次插值叠加法并结合单喷头水量分布可计算得到多喷头组合水量分布。为验证该方法的适用性及探究变间距条件下喷灌均匀度的变化情况,通过田间试验,得到ZY-2型单喷头水量分布及多喷头18 m×18 m组合形式下水量分布,计算了喷灌均匀度。利用MATLAB软件构建了喷头组合条件下水量分布的数值模拟模型,计算出不同组合模式下水量分布和组合喷灌均匀度。结果表明:模拟与实测喷灌水深的相对误差(RE)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8.49%和3.17 mm,组合喷灌均匀度的相对误差为1.85%,表明构建的模型能较准确地模拟不同喷头组合条件下的水量分布和组合均匀度; ZY-2型喷头在正方形21 m×21 m布置形式下,喷灌均匀度达到最高(0.873);在变喷头间距和变支管间距两种矩形布置时,喷灌均匀度整体上随着支管间距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但喷头间距增加时喷灌均匀度降低的幅度更大。研究结果可为优化喷头布置形式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根据华北半湿润偏旱井灌区节水农业综合技术示范区的建设实践,在河北平原三河井灌区,通过实时监测冬小麦田间土壤含水率,计算出其田间土壤含水量与田间持水量之差即为灌水定额;当实时监测的田间土壤含水率低于冬小麦适宜生长含水率高于凋谢系数时,便对监测地块进行灌溉。采用移动式管道喷灌或支管退行式畦灌模式进行冬小麦灌溉,使灌水定额控制在750m^3/hm^2以内,达到节水增产增收的目的,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灌区管道输水系统占地少,能减少灌溉水量的渗漏和蒸发损失,是农田灌溉实现节水、渠系输、配、灌水自动化的一条经济有效途径。该文针对灌区低压管道输水系统规划设计参数确定、管网布置、管材选择、附属设备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丘陵坡地发展滴灌,田间配水管网压力不均衡、灌水均匀度达不到要求的问题,结合广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发展的实践经验,提出管道变径的调压方法对支管的压力水头进行调节,并通过经验公式和试验分析管道变径调压方法的效果。结果:通过管道变径调压方法能有效地解决因地势高差引起的支管水压不均衡、灌水均匀度达不到要求的问题,且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可直接用于支管变径调压设计。  相似文献   

19.
为了检验张峰水库输水的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道的强度和严密性,该工程选择了一段直径为1 400 mm、长度达859.95m的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道进行静水压试验.叙述了具体的试验步骤和方法,试验压力为0.9 MPa.试验结果表明,该段管道的强度及严密性皆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井灌区喷灌与管灌的技术经济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首都经济的发展及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研究确定适宜的节水灌溉方式十分重要。在详细探讨喷灌和管灌系统技术经济性能的基础上,对喷灌和管灌系统技术经济性能指标进行了全面综合的分析和比较,提出了移动式和半固定式喷灌是北京市井灌区大田作物主推节水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