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传感器网络汇聚数据包路由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移动目标跟踪应用对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性能要求,提出了一种汇聚数据包路由协议,用于由目标区域到sink节点的汇聚数据包路由.协议采取基于sink节点的贪婪转发策略,通过减少通信跳数,减少了数据包从目标节点到sink节点的端到端传输时延;协议以节点能量和距离的综合函数作为转发代价,使其具有较高的能量效率;只要求节点维护自身状态信息,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仿真实验表明,协议能够满足目标跟踪应用对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路由策略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网络局部信息的路由策略.利用网络节点在网络中的局部邻居节点的静态信息,引入网络节点队列的动态信息来进行路由选择,节点在对数据包进行路由选择时能正确根据网络静态信息和实时动态信息进行路由.仿真实验证明提出路由策略的有效性,即当控制参数α=-1.0时,网络中的负载均匀分布在各个节点上,而不会拥挤在度大的节点,从而有效抑制了网络拥塞.  相似文献   

3.
深入挖掘卫星运行的规律性和星际链路连接的规则,提出了两阶段最优路径路由算法,算法将路由选择分为静态路由策略与在线路由修正两个阶段,静态路由策略给出不考虑网络流量分布时,数据包选择最少跳数下最短路径的路由选择原则,以虚拟节点的划分屏蔽了卫星网络的拓扑变化;在线路由修正阶段实时监控网络流量分布信息,在静态路由策略的基础上完成路径选择的调整,以达到保证一定QoS的情况下使得全网吞吐量最大的目的,通过仿真,证明本算法在降低运算复杂度、路由开销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充分利用无线通信信道的广播特性,提出了一种分簇的移动Ad hoc网络后择路由(opportunistic routing)协议.该协议在转发数据包时,首先向相邻节点广播该数据包,然后在正确接收到数据包的节点中选择一个合适的节点转发.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克服无线信道质量不稳定的缺点,同时利用了传统的路由协议无法利用的长距离不稳定链路.仿真实验表明,这种路由协议可以大大减少数据包在网络中的转发次数,提高了整个网络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5.
为减轻节点不相交多路径路由负载和解决路径间的耦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定向天线的最小能量节点不相交多路径自组网路由算法(RMENDMRDA).初始时该算法应用优化波宽选择算法确定定向天线的最小扇形覆盖区域,从而节省能量消耗,在选择累计能量最小的节点不相交多路径时采用链路可靠性选择算法,以满足链路的可靠性要求.分析及模拟结果表明,该算法路由负载更小、路由发现频率更低.与源传输能量选择路由算法和节点不相交多路径路由算法相比,RMENDMRDA的数据包投递率提高了18%,路由负载降低了24%,节省能量约8%.  相似文献   

6.
在网络节点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JXTA基于洪泛的路由策略会使得网络中出现很多冗余的数据包,致使网络拥塞、路由效率低下,难以适应复杂的网络环境。结合蚁群算法和随机游走算法提出了一种动态路由算法,该算法对路由解析请求信息的转发规则做出改变,减少路由解析请求信息的转发数量,从而对JXTA的路由策略进行改进。利用Peersim网络模拟器进行了网络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路由算法可以明显减少冗余数据包的数量,有效提高了JXTA网络的路由效率。  相似文献   

7.
DTMSN中现有基于历史记录路由策略所评估的投递率不能准确反映节点近期投递能力的变化情况.据此,提出一种根据节点能耗和队列占用评估的投递率进行数据包转发决策的路由策略.针对高投递率节点能量消耗过快问题,使用基于信用激励的机制实现投递率和能效的权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节点能耗和队列占用评估投递率的路由策略在投递率性能上优于现有的基于历史记录的路由策略,信用激励模型能够在较高投递率的情况下有效控制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8.
该文分析了低轨卫星网络中TCP报文盲目重传的原因,采用预切换方法,提出了避免了报文盲目重传路由策略.采用OPNET仿真软件对改进的策略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路由策略能够有效避免LEO卫星网络中数据包盲目重传,改善了TCP连接性能,并且与地面Internet网络具有很好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9.
一种用于MPRN的多播路由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采用按需路由发现策略的移动分组无线网多播路由协议.协议采用了基于网格的方案.在协议中不需要维护全局的路由信息,通过按需路由发现过程,动态更新路由信息和建立多播转发组.多播数据包在转发组成员间进行有限泛洪,使协议能够降低带宽的占用及减少路由更新信息的传播.仿真实验说明,协议在带宽较窄、多播组成员数量变化较大的移动分组无线网环境中,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由于DTN(delay tolerant networks)缺乏稳定的端到端传输路径,为了提高其路由协议的传输效率,减少网络延迟和开销,主要采用增加冗余数据包副本的办法.而传统的DTN路由协议往往无法有效地控制数据包副本的数量,最终导致路由性能下降.由于DTN网络中的节点具有社会属性这一特点,使得节点的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稳定性.首先分析了节点之间信息交换关系,证明DTN中存在二分图的性质.其次提出DTN网络中基于二分图的路由选择和具有时间因素的最优路由算法,最后给出了模拟仿真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ZigBee网络的路由效率,降低节点能耗,提出一种基于节点移动性的路由选择策略.ZigBee网络同时支持基于地址分配的分层路由和基于路由请求的路由方法.该策略根据网络中节点移动性的变化,自适应选择路由方法.节点通过自身邻居参数改变识别位置变化,避免了网络中额外的数据传输流量.经仿真测试,相对于原有的单一方法路由方案,基于节点移动性的路由选择策略具有更高的路由效率,提升了ZigBee网络的路由性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移动机会网络中转发节点选择和数据包管理不合理问题,提出基于转发效用和拥塞感知的机会网络路由算法.建立转发效用模型,根据移动机会网络的机会接触特性定义节点接触概率和节点接触活跃度;建立节点拥塞感知模型,定义节点区域拥塞系数;将转发效用和节点区域拥塞系数用于数据包转发过程和数据包管理过程,提出节点接触概率的转发节点选择...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大型网络,校园网的路由设计与实现是保障网络稳定性和扩展性的关键。合理的协议选择与设计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网络的性能、稳定、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本文结合学校网络实例探讨校园网的路由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4.
现有容错路由技术大多依赖重路由的解决方案,通过绕行方式避开故障区域,导致故障周围出现流量拥塞;无关路由算法尽管降低了路由开销,但其容错能力有限。针对存在故障节点或故障链路的片上网络,在网络资源受限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不需要提前构建绕行路径的无虚通道低开销无关容错路由策略(OFTR)。当检测到当前节点与目标节点对之间无故障时,采用FTOE-APA规则路由数据包,实现了路径选择的多样性;当检测到节点或链路故障时,根据源节点、当前节点以及目的节点的相对位置关系动态修改输出端口的优先级,使数据包可以通过最短路径转发,最大限度地减少重路由。OFTR路由策略通过改进的奇偶转向规则和动态改变输出端口的优先级既避免了网络死锁,又降低了数据包进入故障周围的概率。仿真结果表明:OFTR路由策略降低了网络平均延迟,节约了网络开销,与其它确定性容错路由算法相比,饱和吞吐率平均提高了8%以上。  相似文献   

15.
给出基于核心交换机、出口路由器等设备,并采用静态路由、策略路由、地址转换、自动侦测、负载分担等技术的多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网络出口接入方案,研究了如何避免网络瓶颈,优化网络服务质量.测试数据表明,服务器在做多出口发布后,数据包丢包率减小,平均延时减小,路由跳数减少,网络服务质量明显改善.园区网网络服务质量和健壮性也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多层网络能更好地反映真实世界中许多系统的结构和特征,近年来已逐渐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基于层间节点的度-度相关性,提出了一种层间中间度耦合方式,目的是在较低的层间耦合成本下提高网络传输容量.在最短路径和有效路由这两种经典的路由策略下,分别验证了中间度耦合方式的有效性.与同配耦合、异配耦合和随机耦合这3种耦合方式相比,中间度耦合方式可以使网络中流量的分布更加均匀、网络传输容量的提升更大,并可有效降低数据包在网络中的平均传输时间.数据包采用有效路由策略传输时,在较低的耦合概率下,中间度耦合方式更能明显地提高网络的传输容量;同时,仿真发现均匀的网络拓扑结构具备更高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软件定义网络中,通过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 NFV)可以有效地优化中间盒的部署以及数据包的路由,但是受中间盒之间存在的依赖关系约束,不适当的部署策略会为运营商带来额外的路由成本,降低资源利用率。为此,文章建立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提出一种服务链感知精准算法用于计算受中间盒依赖关系以及链路带宽约束的最小路由成本。该算法首先基于中间盒的依赖关系构造有向层级图,然后从该层级图中的源点到终点之间的最短路径中筛选出满足带宽要求的链路作为数据包的路由。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快速获取最优解,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在移动Ad Hoc网络(MANET)中,基于拓扑的路由协议所建立的路由会发生断链,经常要进行路由维护;而基于位置的路由算法不需建立和维护路由,但是它必须要有位置服务来获得目的节点的位置信息.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置和拓扑信息的混合路由算法,该算法利用链路的建立过程来获得部分节点的位置信息,不需要专门的位置服务.当所建立的链路断开时,如果有目的节点的位置信息,则源节点可以用基于位置的策略来直接发送数据包.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减少了路由维护的次数,不仅降低了路由开销,而且提高了路由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路由优化是基于直接路径比间接路径理想的假设,但这个假设并非一定成立,而且路由优化还会引起数据包失序,降低网络性能.提出一种基于时延的移动IPv6路由优化机制.该机制通过对RRP过程中的HoT消息和CoT消息加盖时间戳,由移动节点测量直接路径和间接路径传输时延并决定是否进行路由优化.同时,通过在间接路径发送结束标识LAST消息及计时器机制避免路由优化产生的数据包失序.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本机制性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多路径路由方法在复杂网络中的负载不均衡、吞吐量低、网络时延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DN的自适应多路径负载均衡策略(SDN based adaptive multipath load balancing,SDN-AMLB).利用SDN获取全局网络视图的能力,在控制层结合Adaboost算法进行自适应路由计算实现重路由,计算过程中根据网络节点负载、链路负载和数据包大小进行自适应评估并更新路径表,将评估结果引入模型更新分类器参数,通过Mininet工具进行模拟.结果表明SDNAMLB可提高全网数据传输效率和吞吐量,实现网络负载均衡,满足复杂网络环境中用户对网络传输、时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