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通过DSC、XRD和偏光显微镜研究了线形聚丙烯/长链支化聚丙烯共混物的结晶行为、结晶结构和结晶形态。研究结果表明:长链支化聚丙烯的结晶温度比线形聚丙烯提高10℃左右;共混物的结晶行为与长链支化聚丙烯类似,所形成的球晶多而小;由于结晶温度提前,长链支化聚丙烯的作用类似于结晶成核剂,率先形成的晶核具有物理交联点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共混物的熔体强度。对于配比为80/20的线形聚丙烯/长链支化聚丙烯共混物,由于长支链的存在,降温速率越慢,结晶温度越高。结晶过程中并未发生结晶结构和结晶形态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长链支化聚丙烯制备的成熟技术;阐述了长支链对聚丙烯熔体弹性影响的机理;分析了长链支化对聚丙烯结晶行为和流变行为的影响。当前的研究表明:长支链可以显著提高聚丙烯的熔体弹性。电子束辐射进行聚丙烯的长链支化受到辐射温度、辐射剂量以及辐射的条件和后处理工艺的强烈影响;反应挤出进行聚丙烯的长链支化受到过氧化物用量及其分子结构的影响。长链支化聚丙烯的结晶行为和流变行为与线形聚丙烯存在明显差异,其初始结晶温度要高于线形聚丙烯10℃左右;流变行为表现出显著的“应变硬化”现象,从而可以有效地保证挤出发泡过程中气泡增长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反应挤出制备高熔体强度P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反应挤出方法制备高熔体强度聚丙烯,通过凝胶渗透色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偏光显微镜等研究了改性产品的结构与性能,并进行挤出发泡应用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特殊的过氧化物引发剂和支化促进剂,与聚丙烯基础树脂共混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连续反应挤出,可以直接制备具有长链支化结构的聚丙烯,熔体强度提高300%;挤出发泡试样泡孔均匀,发泡倍率达到50倍,具有较好的可发性能。  相似文献   

4.
利用反应挤出法制备了长链支化聚丙烯,采用旋转流变仪和毛细管流变仪对纯聚丙烯及其改性聚丙烯进行测试,用流变学理论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丙烯加入支化剂后,产生了长支链,分子量增大,分子量分布变宽;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支化剂量的增大,其支化程度增加;在低频处,能模量G'比损耗模量G″对长支链的出现及量变更敏感;加入支化剂后熔体强度明显增大,且支化的程度越高熔体强度越大,可拉伸性变小,能有效地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的拉伸流变测量技术研究了长链支化聚丙烯(PP)的拉伸流变行为。结果显示,在瞬态拉伸流变试验中,线型PP不表现出应变硬化,而长链支化PP及线型和长链支化PP的共混物则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硬化行为,且应变硬化程度随长链支化PP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用熔融纺丝(Rheotens)法得到了长链支化对熔体强度和可拉伸性的影响,比较了长链支化和线型PP拉伸流变性能的温度敏感性,给出了拉伸应变速率对长链支化PP拉伸黏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在过氧化物和官能团丙烯酸单体共存的情况下通过反应挤出的方法对聚丙烯进行长链支化改性,通过引入一种支化促进剂抑制反应挤出过程中的β-断裂和交联。对制备的长支链聚丙烯进行了流变学研究。研究了原料聚丙烯种类、过氧化物的类型和浓度对挤出物熔体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过氧化物引发剂和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存在下,利用反应挤出法制备了长链支化聚丙烯(LCB-PP)。采用熔体流动速率(MFR)仪、旋转流变仪和熔体强度测试仪对纯聚丙烯(PP)及其改性PP进行测试与表征。讨论了不同的过氧化物引发剂对改性PP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过氧化苯甲酰时,改性PP具有较高的熔体强度、较低的MFR,并且在低频处储能模量增大。同时发现,随温度的升高,改性PP的熔体强度逐渐降低,但升高到一定温度后,熔体强度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从聚丙烯挤出发泡体系的性能包括聚丙烯熔体的黏弹性、发泡剂的溶解度和扩散系数、聚丙烯的结晶行为和成核剂的性能以及聚丙烯挤出发泡的气泡成核机理和气泡增长机理系统介绍了聚丙烯挤出发泡中的一些关键技术。研究表明:具有显著应变硬化行为和高熔体强度的长链支化聚丙烯是获得优质PP发泡材料的前提;发泡剂的溶解度和扩散系数、聚丙烯的结晶行为和成核剂的种类和性能对发泡材料的泡孔密度、泡孔尺寸和泡孔尺寸分布有显著影响;气泡成核和气泡增长机理对于聚丙烯挤出发泡的配方设计、工艺确定和设备选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线形聚丙烯中加入双官能团丙烯酸酯类单体,经小剂量γ射线高能辐照,制备了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研究了其拉伸流变行为及其在挤出发泡方面的应用。Rheotens拉伸流变测试表明,辐照改性后由于形成了长支化分子结构,聚丙烯的熔体强度、拉伸黏度显著提高,具有明显的应变硬化特征。实验表明,ZnO可明显降低AC发泡剂分解温度,缓和分解放热;在辐照改性制备的高熔体强度聚丙烯中加入AC/ZnO复合发泡剂,可挤出发泡得到泡孔尺寸较为均一、分布均匀、具有闭孔结构的发泡材料。  相似文献   

10.
《塑料》2015,(3)
对聚丙烯T30s接枝交联复合改性制备高熔体强度聚丙烯(HMSPP)进行了研究,分别由正交实验和曲面响应分析可知,BPO对乙烯基长链不饱和硅烷交联改性T30s粒料和粉体制备HMSPP熔体强度的影响最显著;在粒料反应中通过优化实验,得到的HMSPP熔体强度为19.9 c N;在粉体反应中,通过优化实验,得到的HMSPP熔体强度为21.1 c N。二乙烯基苯(DVB)作为助交联剂可有效提高HMSPP的熔体强度,St对PP链断裂抑制较明显。交联改性中聚丙烯WB130的加入可使改性制得的HMSPP熔体强度显著提高,当WB130加入量为40%时,熔体强度可达34 c N。  相似文献   

11.
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综述了国内外熔体强度聚丙烯(HMSPP)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重点介绍了为获得长链支化的高熔体强度聚丙烯一般采用的方法,如树脂掺混,射线辐射,化学交联和聚合过程中引发接枝等,并简述了国外高熔体强度聚丙烯在熔融热成型,挤出涂布和发泡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聚丙烯共混体系结晶行为及发泡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均聚聚丙烯(PP-H),嵌段共聚聚丙烯(PP-B)及其共混体系为研究对象,以超临界CO2为发泡剂,选择典型工艺条件进行发泡实验,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偏光显微镜研究共混前后样品的结晶行为和球晶形貌,通过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间接表征其熔体强度,然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泡样品的泡孔形态,比较其发泡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共混比例为70∶30的PP-H/PP-B共混体系中,由于结晶温度较高,PP-B不仅可以作为结晶成核剂,细化球晶并提高结晶密度,而且还可以作为物理交联点,提高体系的熔体强度。这两方面的改变有效地改善了共混体系的发泡性能,使其泡孔尺寸显著减小,泡孔密度有所提高并且没有明显的泡孔塌陷。  相似文献   

13.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核磁共振分析仪、旋转流变仪和Rheotens熔体拉伸流变仪分析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长链支化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的分子结构与流变特性.结果表明,相对分子质量高、高相对分子质量拖尾和长链支化,可导致聚乙烯(PE)的零切黏度增加、特征松弛时间延长、松弛谱峰变宽、熔体强度提高...  相似文献   

14.
曹贤武  王小林  朱旭  瞿金平 《塑料》2012,41(1):55-57,23
将尼龙66( PA66)、普通聚丙烯(PP)、POE-g-MAH共混,改善聚丙烯的熔体强度,应用熔体强度测试仪直接测量了改性PP的熔体强度,并对改性PP的红外光谱及微观形态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聚丙烯的熔体强度,其改性效果与PA66和POE-g-MAH的用量及配比有关.  相似文献   

15.
熊茂林  张丽叶 《塑料》2003,32(1):77-81
以两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为辐照敏化剂,在氮气保护下,通过60Co γ射线的引发作用将普通线性聚丙烯进行增感辐照改性。研究了辐照聚丙烯的熔体流动速率、熔体强度、分子量及其分布,结晶度以及结晶温度随辐照敏化剂含量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增塑剂和抗氧剂对辐照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普通聚丙烯中加入1.0%的两官能度辐照敏化剂,在氮气氛围中,在1kGy剂量,6kGy/h剂量率条件下辐照,可以显著提高辐照聚丙烯的熔体强度;GPC测试结果表明:辐照聚丙烯的重均分子量和Z均分子量在辐照敏化剂含量为1.0%时达到最大值,分子量分布最宽;DSC分析显示:聚丙烯增感辐照后结晶温度明显提高,但结晶度未有明显变化;增塑剂的加入改善了辐照聚丙烯的流动性;抗氧剂使辐照聚丙烯的熔体强度、分子量及其分布,以及结晶温度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聚乳酸(PLA)作为吹膜材料所存在的缺点。同时分析和总结了提高PLA熔体强度和韧性的方法和机理,指出:提高熔体强度的改性方法包括共聚改性和支化反应;增韧改性方法可概括为增塑改性、共混改性和复合改性。  相似文献   

17.
敏化辐射法制备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汪永斌  王峰  张丽叶 《上海塑料》2004,(1):15-20,35
以敏化辐射法制备了高熔体强度聚丙烯(HMSPP),并研究了制备工艺与HMSPP结构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普通聚丙烯中加入双官能度敏化剂SR213,再经60Co—γ射线辐射后,可以制得具有长链支化结构、微凝胶含量的高熔体强度聚丙烯。这种聚丙烯克服了普通聚丙烯熔体强度方面的缺陷,其拉伸、冲击等力学性能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并且凝胶含量很小,能满足进一步成型加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秦江雷  高俊刚  姚子华 《塑料工业》2005,33(Z1):150-153
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共聚聚丙烯(cPP)与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共混物熔体的流变行为.讨论了共混物的组成、切应力和剪切速率对熔体流变行为和熔体粘度的影响.测定了不同配比共混物熔体的非牛顿指数.结果表明共混物熔体属假塑性流体,但共混体系粘度随LLDPE加入量的增加变化不大.DSC结晶曲线及扫描电镜(SEM)照片表明,LDPE的加入使cPP的结晶温度变化不大,但对晶体形态有一定影响.LLDPE对cPP有一定的增韧改性作用,当LLDPE质量分数为15%时,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增幅在40%左右,而拉伸强度保持率为80%.  相似文献   

19.
秦江雷高俊刚  姚子华 《塑料工业》2005,33(B05):150-153,161
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共聚聚丙烯(cPP)与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共混物熔体的流变行为。讨论了共混物的组成、切应力和剪切速率对熔体流变行为和熔体粘度的影响。测定了不同配比共混物熔体的非牛顿指数。结果表明:共混物熔体属假塑性流体,但共混体系粘度随LLDPE加入量的增加变化不大。DSC结晶曲线及扫描电镜(SEM)照片表明,LLDPE的加入使CPP的结晶温度变化不大,但对晶体形态有一定影响。LLDPE对CPP有一定的增韧改性作用,当LLDPE质量分数为15%时,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增幅在40%左右,而拉伸强度保持率为80%。  相似文献   

20.
将尼龙6(PA6)、普通聚丙烯(PP)以及POE-g-MAH三元共混,改善聚丙烯的熔体强度。应用熔体强度测试仪直接测量了改性PP的熔体强度值,并对改性PP的动态流变特性、红外光谱以及微观形貌特点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聚丙烯熔体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