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田二次开发要求寻找油田开发中后期潜力层及厚层层内剩余油挖潜,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分层测压技术采用电缆传输方式将带有封隔器的仪器送入目的层位,依据自然伽玛校深定位,利用单层封隔技术、泵抽技术和电子传感技术,可逐层对目的层进行测试,取得测试单层的地层压力、流体温度、含水率等数据和产层流体样品,快速提供产层详实的动态资料,为制定下一步油田开发调整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机械找、堵水是油田开发过程中进行分层开采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正确认识地层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传统的机械找堵水工艺存在找水、堵水工艺分开进行,使找堵水作业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长、堵水有效率低。本项目通过研究开发找堵水一体化工艺管柱、多级封隔器的设计、优化与改进、分层找堵水工具的合作研发、相关智能控制技术的配套完善,分别在沙埝、高徐等油田进行了现场应用,在工艺上取得了成功,实现了油井在生产状态下进行找水、堵水的一体化、并实现了不动管柱调层。新型机械分层找堵水工艺开发与应用,进一步提升了江苏油田找堵水工艺技术水平,为江苏油田非均质注水开发油藏在中高含水期的剩余油挖潜、提高区块采收率提供了全新的技术保障,分层测压资料的录取为深化油藏认识、加强油藏动态管理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支持,确保非均质油藏实现“稳油控水”和“降本增效”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3.
AFT是一种寻找采油井内可动剩余油的新技术。采用测井电缆将分层测压取样仪送至井下,通过一对可调控封隔器实现测试不同厚度的单个目的层或层段,利用自排液泵抽取地层内原状流体样品,录取目的层或层段系列压力资料,得到分层储能参数和可动剩余油信息。油田应用结果表明:在多层合采的高含水油井中,利用该技术可找到数量可观的潜力油层;根据AFT测试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堵/隔水措施,增油降水效果显著。AFT技术为高含水油井精准找剩余油、精细挖潜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压控开关找堵水工艺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现行找堵水工艺存在的问题,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和北京华油奥依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出压控开关找堵水工艺技术。该技术的YKKG压控开关通过接收地面加压指令进行开关动作,实现井下任意分卡层段的开启或关闭,在正常泵抽状态下可获得任意层段(或组合层段)的产量和含水数据,直接实施找堵水工艺,实现在生产状态下分层试采(配产)、分层试堵。该技术在1个区块适当分布,还可清楚地掌握该区块的剩余油分布情况,为制定开采方案提供依据。通过18口井的现场试验,验证了压控开关找堵水工艺技术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取得了增油、降水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种油气田开发过程中,油井正常生产状态下,运用井下智能开关器对油井进行分层开采、分层测试、堵水调层及任意层多层合采的工艺技术。该技术主要由智能开关器和智能分层开采及遥控调层工艺两部分组成。分层开采管柱采用丢手方式或整体管柱下入井中,用封隔器将井下各层位封隔,管柱上对应的每一个目的层位安装一套智能开关器,智能开关器能够按照预先设定的时序,或根据地面遥控发送编码指令工作,打开或关闭层位的进液通道,实现油井的分层测试、分层开采、堵水调层及任意层多层合采,同时开关器内置或外挂的压力仪还可获得油层的压力恢复和压力降落曲线。  相似文献   

6.
河南油田经过40余年的开发,已经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储层非均质严重,油层水淹状况复杂,剩余油潜力的认识与挖潜难度大。针对以上问题,研发了以压控循环注水开关器、磁控循环注水开关器及智能找堵水开关器为核心工具的自动循环分层周期注水、智能分层找堵水工艺技术。该技术在河南油田推广应用61井次,累计增注5.9×104 m3,控制无效注水6.6×104 m3,增油6 310 t,降水17.7×104 m3,创效益1231万元,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细分层周期注水投捞调配工作量大、找堵水工艺工序复杂和地层认识准确率低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郐凤彩 《石油仪器》2007,21(6):60-62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油井多级机械找堵水工艺方法——内压控制法。该方法具有准确判断高含水油井的油水层,实现分层高效开采的特点。该工艺管柱由多级封隔器、防大修安全器、助解器、内压控制找水开关等组成,可一趟管柱完成自下而上、逐级按序实现油井找水、堵水作业,具有适应性强、换层施工方便、安全可靠、找水直观并能测得各地层压力、含水率、产能等资料,可实现6层逐级逐层找水、堵水作业,大大减少起下管柱次数,可长期工作于产油量高的油层。  相似文献   

8.
针对以往堵水工艺不能满足特高含水期有效分层控制、长期动态调整及产液测调和油藏地质分析对分层含水、分层压力参数的需求问题,创新了机、电一体智能化的设计思路,研究成功了采油井分层监测及产液控制技术,解决了分层产量"均衡开采"的长期有效测控、常规环空含水测试工艺无法实现分层管柱内测试及"停层不停井"分层压力测试问题,形成了完善配套的"测、调、控"一体化分层配产工艺,实现了分层产量调整及多参数动态监测。分层流量测试范围5~160 m~3/d,测试精度3%,压力测试精度0.05%,含水率测试精度3%。为特高含水期复杂油藏精细地质分析提供了更加精准的分层产液、含水和压力等数据,有利于提高剩余油挖潜程度。  相似文献   

9.
井下智能找堵水分层采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一种井下智能分层采油技术,一趟管柱实现井下找水、堵水、生产、调层、测试等多项功能。用封隔器将井下各层位封隔,管柱上对应的每一个目的层段安装一套智能开关器。找堵水过程中井下智能开关能按照设定的时间顺序自动打开或关闭油层,实现油井的找水、堵水措施,达到任意选层开采,降水增油的目的。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内置压力计可连续监测分层压力资料,分析油层分层参数(分层压力、渗透率、污染系数)等资料,为精细掌握油藏动态特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分层压力测试资料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庆油田是多油层非均质油田,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做好分层压力监测对于提高油田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油层压力监测和控制在油田开发的整个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反映油藏驱动能量大小及分布的重要指标,在实施有效的油藏管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压力监测的主要技术方法是压力恢复测试,目前的常规恢复测试技术只能取得油水井的笼统地层压力,无法取得分层段地层压力.笼统地层压力是各层压力的综合结果,是井下各层之间的流动状态达到动态平衡的最终表现.随着油田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层间矛盾日益突出,解决这些矛盾的关键在于了解各个开发层段的地层压力状况,这是常规笼统压力恢复测试无法做到的,因而把分层测压技术投入到开发中势在必行.结合萨中开发区的实际,2002年选取部分长期关井的油井进行分层测压,充分发挥动态监测资料在油田开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分注井层段压力测试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常规试井只能求取全井的地层压力及平均地层参数,且易受多层因素的影响,资料失真,不能及时掌握分层压力、分层段地层参数和分层段吸水状况,制约了对注入水前缘的判断.分注井层段压力测试技术,开发了适应偏心注水管柱直接测试分层压力的小型存储压力计及配套的测试仪器和工具.使用专用钢丝投捞工具将测压堵塞器投入偏心配水器偏孔内,测出被封隔器封隔层段内的压力变化,应用不稳定试井方法,获取层段地层压力、污染系数等地层参数,从而及时调整层段配注量,满足地质配注要求,使部分受效油井动液面回升.  相似文献   

12.
针对河南油田高含水开发后期细分开采的需求,如何准确、及时、经济有效地录取到分层的压力,对指导开发方案的部署显得愈来愈重要。对近几年油田开展试验的油井及常关井分层测压技术、注水井分层测压技术、环空不停抽分层测压技术进行了应用评价,并提出了利用不同的分层测压技术进行多级找堵水与测压一体化、在线对封隔器验封等拓展技术应用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陈堡油田非均质油藏多数油井含水高、井斜大、多层合采,传统的找堵水工艺工作量大,作业效果不明显。开展了找堵水一体化工艺技术研究,主要进行了找堵水一体化工艺管柱的设计、多级封隔器组合优化和分层找堵水工具的引进与完善。在陈堡油田4口井的现场应用中,找堵水一体化技术实现了大斜度油井生产状态下的分层求产和分层测压,一趟管柱可完成多层找水、堵水,取得了良好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分层注水是大港油田目前最主要的注水方式,它对油田开发解决层间矛盾具有非常重要作用。而分层测压技术在油田开发后期中作用日益显现。为了充分发挥注水井分层压力资料在缓解层间矛盾措施中的作用,通过所测分层压力资料进行精细解释,获得各偏心配注层段的地层有效渗透率、表皮系数、压力等参数,为采油厂优化注水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通过介绍利用堵塞式压力计对桥式偏心注水井进行分层测压工艺,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注水井分层压力资料在大港油田羊二庄区块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前使用的油井地层测压技术已跟不上油田细分开采技术的变化,无法监测到各生产层的分层压力。为此,开发了抽油机井过环空直读式分层测试技术。该技术采用直读式分层测压仪,可从油井偏心环空下入,进入丢手测试管柱,逐层测试压力。工作筒的桥式通道设计,可为其他产液层提供通道。在测取目的层压力的同时,不会影响其他层的正常生产。在X124井采用该分层测试技术后,含水质量分数由94%降为90%,日产油量由1.1 t升为1.9 t;解决了长期以来测压占产的问题,为试井解释对油层进行精细描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剩余油潜力主要分布在流动单元内部及其间的岩性段中,具有“薄、散、小、差、低”的特征,当采用常规的补孔、卡封、压裂、酸化、堵水等措施不能再经济有效地挖掘井筒周围的剩余油潜力之后,接下来可考虑开采层的重复利用。文中以双河油田为例,探讨了油田开发后期开采层重复利用的必要性,实现途径有机械卡封层释封,已堵水层的解堵和重射,大段封堵层选择性射孔等。  相似文献   

17.
油藏由于地层渗透率的不同,注入水在纵向不能均匀注入油层。开发中在注水井上采取了分层注水,仅根据压力资料不易确定整个系统的平均渗透率、井壁阻力系数和油藏压力。为此,从测试工艺和解释方法上研究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分注井层段压力测试技术。分注井层段压力测试技术是利用油田分层注水的分层管柱,研究开发了适应偏心注水管柱直接测试分层压力的小型存储压力计及相应的配套测试仪器和工具。研究出一次试井过程中,应用同时测得多层不稳定压力资料来确定各注水层段地层参数的方法。通过5口井11层次的现场试验研究,一次测试成功率85%,平均测试成功率90%,测试结果可信度90%以上。证明了其工艺的可行性,为油田分注井测取层段压力提供了一项行之有效的工艺测试方法,为分注井搞好注水结构调整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濮城油田西区沙二上2+3油藏为大厚层、严重非均质块状油藏,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使储层孔隙结构改变.注采失调,油藏层间和层内矛盾突出,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表现为高渗透层采出程度高、含水高,二、三类层动用程度低、剩余可采储量较大。因此,在油藏精细描述和剩余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地质开发方案,开展了应用分层技术测试XP2—89、濮2—283、濮2—138井3口井的小层启动压力,通过测试成果量化认识层间非均质性,确认潜力层。通过将测试成果应用于区块改造、井网重组细分、认识剩余油分布,以及濮城南区沙二上2+3油藏的分注分采治理.油藏地层压力回升.动液面和生产压差相对稳定,地层能量保持与利用状况得到改善,达到了控水增油的目的。该技术对高含水油藏后期注水开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是重新识别油藏的又一工艺思路,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油田开发后期开采层的重复利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玉梅  张德芳等 《河南石油》2002,16(6):29-30,42
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剩余油潜力主要分布在流动单元内部及其间的岩性段中,具有“薄,散,小,差,低”的特征,当采用常规的补孔,卡封,压裂,酸化,堵水等措施不能再经济有效地挖掘井筒周围的剩余油潜力之后。接下来可考虑开采层的重复利用,文中以双河油田为例。探讨了油田开发后期开采层重复利用的必要性,实现途径有机械卡封层释封,已堵水层的解堵和重射,大段封堵层选择性射孔等。  相似文献   

20.
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开采阶段,高含水井的低效产水始终制约着油田开发效果,也是影响成本收益的一大问题.采用压电控制开关找堵水工艺,目的在于利用这种机电一体化产品,对井下不同渗透率的组合层段进行分别开关控制,以实现在正常生产状态下的分层试采(配产)、分层试堵.由于这种工艺是通过接收地面打压指令进行开关动作,实现井下任意分卡层段的开启或关闭,所以具有工艺简单、费用低的一系列特点.另外在井正常生产状态下也可获得任意层段(或组合层段)的产量和含水数据,相当于直接进行了堵水工艺,所以见效快.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压电控制开关找堵水的实用性和可靠性,见到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