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PA-MSHA菌苗联合S-180瘤苗对荷瘤小鼠体外试验发现,PA-MSHA菌苗联合S-180瘤苗比单独用S-180瘤苗或PA-MSHA菌苗对荷瘤小鼠有更强的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和提高IL2产生的作用,提示联合瘤苗对显著提高荷瘤宿主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PA—MSHA菌苗联合S—180瘤苗对荷瘤小鼠体外试验发现,PA—MSHA菌苗联合S—180瘤苗比单独用S—180瘤苗或PA—MSHA菌苗对荷瘤小鼠有更强的增强小鼠腹腔MφIL1产生的能力,提示联合瘤苗能提高荷瘤宿主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10-羟基-2-癸烯酸(10-HDA)对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接种S180小鼠的瘤重、接种艾氏腹水癌小鼠的生存期及因荷瘤而降低的迟发型超敏反应为指标,观察腹腔注射10-HDA的作用。结果:10-HDA明显抑制S180实体瘤生长,延长艾氏腹水癌小鼠生存期,并能恢复小鼠因荷瘤而降低的迟发型超敏反应。结论:腹腔注射10-HDA对小鼠S180实体瘤及艾氏腹水癌具有抑瘤作用,并能恢复因荷瘤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后者可能与其体内抗肿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比观察了PA—MSHA、BCG分别联合S—180瘤苗对荷瘤Balb/c小鼠(接种1×107S—180活瘤细胞)的主动免疫治疗效果及对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A—MSHA单独治疗、与瘤苗联合治疗及BCG与瘤苗联合治疗均抑制局部移植瘤的生长(P<0.01),并可降低附近淋巴结转移率。免疫细胞活性测定表明:PA—MSHA联合瘤苗应用可显著增强小鼠腹腔MΦ细胞对S—180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P<0.01),并提高脾细胞自然增殖能力(P<0.01);BCG联合瘤苗则增强MΦ的抑制作用(P<0.01),但未见提高脾细胞的自然增殖能力(P>0.05)。由此可见,PA—MSHA较BCG更能有效地协同瘤苗,提高肿瘤的ASI效应。  相似文献   

5.
经基础研究和初步临床应用表明,PA-MSHA菌苗对肿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本文通过体外实验发现,该菌苗有刺激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并对NK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活性有增强作用,其刺激增殖和活性增强作用,在一定范围内与菌苗的使用浓度成正比关系。提示PA-MSHA菌苗可能是一种良好的诱导增强淋巴细胞和NK细胞功能活性的刺激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10-羟基-2-癸烯酸(10-HDA)对荷瘤小鼠的抑制作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接种S180小鼠的瘤重、接种艾氏腹水癌小鼠的生存期及因荷瘤而降低的 型超敏反应为指标,观察腹腔注射10-HDA的作用,结果:10-HDA明显抑制S180实体瘤生长,对小鼠S180实体瘤及艾氏腹水癌具有抑瘤作用,并能恢复因荷瘤致的免疫功能低下,后者可能与其体内抗肿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荷瘤小鼠体内硒水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和亚硒酸钠对这种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DAN荧光法、DTNB比色法及TBA荧光法分别测定荷瘤及正常小鼠体内微量元素硒的含量、GSH-Px活力及过氧化脂质产物MDA的含量。结果:发现荷瘤小鼠体内全血及肝组织中硒的含量、肝匀浆中GSH-px活力均明显低于正常小鼠。亚硒酸钠虽然在该实验剂量下对S-180肉瘤的生长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能纠正荷瘤小鼠全血及肝组织中硒含量的下降,增加全血及肝组织中GSH-Px活力,降低血浆中MDA的含量,对抗CCl4引起的肝组织中GSH-px活力下降。结论:亚硒酸钠能对抗肿瘤对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削弱作用,这时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荷瘤小鼠体内硒水平,谷胱甘肽过氧化和的酶(GSH-Px)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和亚硒酸钠对这种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DAN荧光法、DTNB比色法及TBA荧光法分别测定荷瘤及正常小鼠体内微量元素硒的含量、GSH-Px活力及过氧化脂质产物MDA的含量,结果:发现荷瘤小鼠体内全血及肝组织中硒的含量、肝匀浆中GSH-Px活力均明显低于正常小鼠。亚硒酸钠虽然在该实验剂量下对S-180肉瘤  相似文献   

9.
茶色素(TP—91)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从湖北绿茶提取的茶色素(TP-91)进行了多项指标观察的抗肿瘤实验。研究结果发现;(1)TP-91具有抗癌作用,对小鼠S-180的抑瘤表达43%;(2)TP-91对荷瘤宿主的血液凝固性、CAMP、免疫和SOD均有影响,给药后血液凝固性下降、CAMP升高、SOD活尾高、外周血TI林巴细胞百分率上升,以及肿瘤间质肥大细胞数增多;(3)微量元素分析,检出TP-91含有硒、锗等20种元素。本文为茶色  相似文献   

10.
绞股蓝总皂甙与阿霉素,5—氟尿嘧啶联用的抑瘤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患有进展期S180肉瘤的小鼠进行的重复实验证实,绞股蓝总皂甙(GP)对S180肉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肿瘤生长延缓,肿交谈坏死率(肿瘤坏死面积TNA/肿瘤癖面积TTA×100%)显著增加,瘤周期内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明显增多,荷瘤鼠脾重明显增加,脾白髓动脉周围淋巴鞘显著增大,阿霉素(ADM)或5-氟尿嘧啶(5-Fu)与GP联用后,上述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其分别单用,且GP能明显减轻阿霉素,5-氟尿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细胞因子基因转染瘤苗治疗肿瘤的效果,本实验观察了联合应用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转染瘤苗和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转染瘤苗治疗黑色素瘤实验性肺转移小鼠的效果,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荷瘤小鼠的肺转移结节数显著地少于单用瘤苗治疗组,其存活期也显著长于单一瘤苗治疗组,其脾脏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天然杀伤细胞(NK)活性、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活性以及IL-2和TNF分泌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单一瘤苗治疗组水平。实验结果说明,IL-2基因转染瘤苗与IL-6基因转染瘤苗联合应用后,能更有效地激活免疫功能达到更佳的抗肿瘤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弓形虫疫苗pcDNA3.1-P30-P22免疫小鼠后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方法雌性BALB/c系小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2只,第1组为pcDNA3.1-P30-P22免疫组,第2组为空质粒pcDNA3.1对照组,第3组为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免疫组经肌内注射免疫,于免疫后4周和8周,分别取小鼠的注射部位肌肉、血液、肝脏及脾脏抽提组织DNA,并以此为模板进行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免疫后4周,免疫组小鼠的上述器官均扩增出P30-P22基因片断,对照组均未扩增出相应片断,与预期结果相符;免疫后8周,仅免疫鼠血液扩增出上述特异性片断。结论弓形虫DNA疫苗pcDNA3.1-P30-P22免疫小鼠后,重组质粒能被多个组织摄取,但在不同组织中存留的时间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GM-CSF基因转导的肿瘤细胞免疫小鼠的抗肿瘤效果。方法:用电穿孔法将小鼠GM-CSF的表达质粒导入RMA淋巴瘤细胞,经G418筛选后,将GM-CSF高表达克隆(RMA-GM)细胞皮下接种C57BL/6小鼠,观察成瘤性,以及经丝裂霉素-C处理灭活的RMA-GM细胞免疫小鼠,观察抗肿瘤作用。结果:RMA-GM细胞免疫小鼠及亲代肿瘤细胞攻击后与对照组相比,肿瘤生长速度减慢,小鼠生存期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表达乙型肝炎病毒 (HBV)S蛋白的重组质粒pCR3 .1 -S作为基因疫苗 ,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 2 (rhIL - 2 )作为佐剂对其诱导BALB/c小鼠产生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剂量IL - 2作为佐剂 ,生理盐水作为对照 ,测定不同免疫组的血清抗HBs、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淋巴细胞杀伤活性 ,比较不同免疫组间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差异。结果 抗HBsELISA滴度 ,IL - 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淋巴细胞增殖指数、淋巴细胞杀伤率 ,IL - 2  1 0 0 0U/ (只·次 )组、IL - 2  2 0 0 0U/ (只·次 )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而IL - 2  50 0U/ (只·次 )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一定剂量的IL - 2作为佐剂可增强HBV基因疫苗的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CFW小鼠S-180实验研究中,证明给小鼠右腋部皮下接种S-180瘤细胞后,随着肿瘤生长,动物腹腔细胞和局部淋巴结细胞的CMC和ADCC活性都下降,厌氧棒状杆菌菌苗治疗能抑制小鼠肿瘤生长,同时增强腹腔细胞和淋巴细胞的CMC和ADCC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GPI-CD80融合蛋白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纯化的GPI-CD80蛋白与HepG2细胞共培养后用丝裂霉素灭活,制成肿瘤疫苗.设单纯丝裂霉素灭活的HepG2细胞为对照疫苗.将两组疫苗与裸鼠脾淋巴细胞共培养,MTT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IL-2、IFN-γ量的变化;乳酸脱氢酶法检测CTL的活性变化;将两组疫苗接种于荷瘤裸鼠,测量裸鼠肿瘤体积的变化.结果 脾淋巴细胞经肿瘤疫苗刺激后,OD值、IL-2、IFN-γ的量和CTL的活性均高于对照疫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荷瘤裸鼠平均肿瘤体积小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GPI-CD80融合蛋白能够抑制荷瘤裸鼠瘤体的生长速度,其机制可能与诱导T淋巴细胞增生、刺激细胞因子IL-2、IFN-γ的分泌、增强CTL活性等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磷酸钙与不完全弗氏佐剂混合作为乙肝核酸疫苗的佐剂能否提高乙肝核酸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将乙肝核酸疫苗与磷酸钙形成共沉物,再与不完全弗氏佐剂混合免疫小鼠,不同时间内观察小鼠外周血中HBsAg与抗一HBS的变化,从而观察小鼠的免疫应答。结果:两种佐剂能提高乙肝核酸疫苗的免疫效果。结论:核酸疫苗免疫中使用佐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血吸虫DNA疫苗联合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从多个单价DNA疫苗的联合、单价DNA疫苗与细胞因子的联合、多价DNA疫苗的联合以及DNA疫苗与蛋白疫苗的联合4个方面,对血吸虫病DNA疫苗联合免疫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小鼠肥大细胞瘤基因疫苗的免疫治疗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α-病毒RNA复制酶对基因疫苗的免疫学效应的加强作用,寻找更好的基因疫苗形式。方法:将小鼠肥大细胞瘤P815的肿瘤特异抗原PIA基因克隆到含SFV的RNA复制酶的真核表达载体pSMART2a中,以此作为肿瘤基因疫苗,观察该疫苗对P815种植瘤的防治作用、特异细胞毒T淋巴细胞激活和抗体的生成情况。结果:该重组基因疫苗在体外有很好的表达,注射后CTL的最大杀伤率为60%,而普通载体疫苗形式pCI-neo/PIA则只有40%的杀伤活性;在观察期限内,前者的动物成瘤率和动物生存率分别为20%和40%。后者则分别为60%和20%。两种情况下都不能检测到任何特异抗体的产生。结论:α-病毒RNA复制酶对基因疫苗的免疫学效应有加强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用正交试验研究霍乱弧菌粘附于小鼠小肠粘膜的影响因素,建立霍乱弧菌小鼠小肠粘附免疫抑制试验,比较了霍乱几种疫苗免疫程序.据初步结果,认为该法有可能用于筛选霍乱有效免疫制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