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980年1月~1988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79例双胎妊娠,其中第一胎儿为头位者(头/头、头/臂位)80%以上经阴道分娩,第一胎儿为臂位者50%以上行剖宫产术。剖宫产术的指征主要为胎先露异常,其次为妊高征,第三为骨盆因素及胎儿宫内窘迫。第一胎儿为臂位者剖宫产指征与单胎臂位相同,第二胎儿臂位者不必常规行剖宫产术。臂助产的新生儿窒息率最高,但与其他分娩方式相比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对222例臀位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提示:剖宫产构成比随孕周逐渐增加,不同孕周组,阴道分娩和剖宫产间均有极显著差异(P<0.05)。阴道分娩围产儿死亡率显著高于剖宫产(P<0.01)。阴道分娩新生儿并发症高于剖宫产(P<0.005)。本文详细讨论了臀位分娩方式的选择,提出剖宫产术的适应症为:足位、过期妊娠、胎儿体重在3500克以上,产道异常及严重的产科合并症。  相似文献   

3.
双胎妊娠114例分娩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14例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与胎方位,胎儿体重,孕妇合并症的关系,及其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表明,剖宫产率从头/头位、头/臀位、臀/头位、横位依次上升;新生儿死亡11例多为低体重、小孕周儿、分析认为,选择分娩方式,应从胎方位、胎儿体重、胎儿成熟度及孕妇合并症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4.
107例双胎分娩方式和围产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胎妊娠由于产力异常、胎位异常及各种并发症使难产及手术产率、围产儿死亡率均高于单胎妊娠。现将我院自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分娩的 10 7例双胎的分娩方式和围产儿做一次回顾性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我院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住院分娩总数 6 85 6例。其中双胎妊娠 10 7例 ,占15 .4 %。两者之比为 1:6 4 ,高于文献报道[1] 。1.2 统计学方法 χ2 检验。2 结果2 .1 双胎胎先露与分娩方式 第 1胎儿胎先露不正占 14% ,第 2胎儿胎先露不正占 39%。阴道分娩 4 9例 ,占 4 5 .8%。剖宫产 5 8例 ,占 5 4 .2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将我院130例双胎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产组及剖宫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产后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孕周及新生儿体重,剖宫产组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Apgar评分,阴道分娩组显著低于剖宫产组。经阴道分娩者第2个娩出胎儿评分≤7分者明显高于剖宫产术者。结论:双胎妊娠不是剖宫产的手术指征,正确选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头位妊娠脐带绕颈,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31例头位妊娠脐带绕颈的孕妇胎儿宫内窘迫时经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对新生儿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脐带绕颈的孕妇有55.98%经阴道顺利的分娩,对新生儿无明显的影响,另有44.02%的孕妇在产程中出现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比经阴道分娩对新生儿的影响较小。结论:脐带绕颈不是剖宫产的指征,但产程中出现胎儿宫内窘迫及时手术会明显降低新生儿的病残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将2002年1月~2005年12月双胎妊娠328例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分娩组围生儿死亡率显著高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双胎妊娠并发症多,对母儿危害大,剖宫产分娩对胎儿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分娩方式的正确选择。方法 总结我院 1997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5年间 99例双胎妊娠胎位 (或胎儿体重 )、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及并发症对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结果 第一胎为头位者剖宫产同阴道产相比 ,造成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性差异 ,第一胎非头位者 ,两者造成新生儿窒息率有显著性差异 ;一胎体重≥ 30 0 0 g时剖宫产同阴道产相比 ,造成新生儿窒息率有显著性差异 ,一胎体重 <30 0 0 g时 ,两者造成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性差异 ;妊高症等并发症对分娩方式的选择有重要影响。结论 双胎妊娠应结合胎位、胎儿体重及其孕妇的并发症情况 ,正确选择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9.
多胎妊娠的并发症多,早产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亦高,而多胎妊娠中最常见为双胎妊娠,本文就我院20年来50例双胎妊娠作一回顾分析探讨. 临床资料 1991~ 2010年我院双胎分娩总数为50例,占同期分娩总数21252例的0.23%. 胎方位与分娩方式:50例双胎妊娠中,双头位33例(66%),33例中剖宫产25例(75.6%);头臀位12例(24%),12例中剖宫产10例(83.3%);双臀位3例(6%),3例中剖宫产3例(100%);臀头位2例(4%),2例中剖宫产1例(50%).阴道产包括自然分娩、胎吸、臀位助产、臀位牵引和内倒转等助产术.  相似文献   

10.
孙德荣 《中原医刊》2005,32(8):21-21
目的探讨单胎臀位妊娠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将347例单胎臀位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的孕周、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体重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P<0.01),两组分娩早产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足月分娩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组显著低于阴道分娩组(P<0.05)。结论正确选择单胎臀位妊娠分娩方式,将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的最佳分娩方式。方法:将2000年1月-2004年12月276例双胎妊娠病例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周〈34周者。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率。双胎均为头位,分娩方式对新生儿影响不大,双胎中有一胎不是头位,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率显著高于剖宫产组。第2胎新生儿窒息率阴道分娩组显著高于剖官产组。结论:正确选择双胎的分娩方式,将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2.
伍秋菊  罗丽娟 《重庆医学》2022,51(3):472-474,478
目的 总结双胎胎头交锁阴道分娩的临床特点和相关诊疗方案,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剖析该院1例双胎胎头交锁阴道分娩的临床资料及诊疗过程,并复习2000-2021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结果 在双胎胎头交锁时,当臀位胎儿胎臀及胎体娩出后,医生协助头位胎儿胎头先娩出,再娩出臀位胎儿胎头,最后娩出头位胎儿胎体,两...  相似文献   

13.
影响臀位妊娠结局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臀位妊娠情况下.影响母儿结局的因素及合理分娩方式的选择原则。方法 对单胎臀位妊娠36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找出影响单胎臀位妊娠结局的因素。结果 剖宫产组新生儿需转NICU率、新生儿并发症率、围产儿死亡率均较阴道分娩组低(P〈0.05)。剖宫产组产妇产后出血率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阴道分娩组高(P〈0.01),足月妊娠度剖宫产对臀住妊娠的新生儿有利.而剖宫产对母亲来说则是不利因素。结论 臀位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应全面考虑围产儿及母亲因素,结合产妇及家属的意愿来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臀位妊娠情况下,影响母儿结局的因素及合理分娩方式的选择原则.方法对单胎臀位妊娠36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找出影响单胎臀位妊娠结局的因素.结果剖宫产组新生儿需转NICU率、新生儿并发症率、围产儿死亡率均较阴道分娩组低(P<0.05).剖宫产组产妇产后出血率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阴道分娩组高(P<0.01),足月妊娠及剖宫产对臀位妊娠的新生儿有利,而剖宫产对母亲来说则是不利因素.结论臀位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应全面考虑围产儿及母亲因素,结合产妇及家属的意愿来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头位分娩中羊水胎粪污染与孕周、脐带异常、新生儿窒息以及分娩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2年12月三年间头位分娩的362例羊水胎粪污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羊水胎粪污染与过期妊娠、脐带异常等高危因素密切相关,提高了新生儿窒息率和手术产率,但不是胎儿宫内窘迫的绝对标志。结论:对产程中羊水Ⅱ~Ⅲ度粪染者,应加强监护,综合胎心变化,产程进展、有无高危因素等而决定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臀位妊娠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及合理分娩方式的选择原则及护理体会.方法 对单胎臀侠妊娠5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剖宫产组围产儿结局均较阴道分娩组好(P<0.05).剖宫产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阴道分娩组高(P<0.05).结论 足月妊娠及剖官产对臀位妊娠的新生儿有利,而剖宫产对母亲来说则是不利因素.臀位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应全面考虑围产儿及母亲等因素来决定.  相似文献   

17.
152例双胎妊娠并发症及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善双胎妊娠新生儿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0月至2003年10月住院分娩的152例双胎妊娠的临床资料。包括并发症对新生儿的影响;分娩时孕周、方式、胎方位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新生儿分娩顺序及两个胎儿出生间隔时间与新生儿窒息关系。结果各种并发症对新生儿造成的影响绝大多数为早产儿。孕周≤34周分娩的新生儿与孕周34~37周分娩的新生儿预后有显著差异。非头/头位的双胎妊娠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的新生儿预后有显著差异。头/头位双胎妊娠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的新生儿预后无明显差异。第一个出生的新生儿窒息发生较第二个低。两个出生间隔时间≤15分钟,第二个出生的新生儿窒息率较低。结论双胎妊娠要积极预防并发症,从而降低早产儿的出生,特别是阻止胎龄≤34周的早产儿出生。非头/头位孕周>34周的终止妊娠时以剖宫产为宜,两个胎儿出生间隔时间尽可能≤15分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臀位产围产儿并发症及分娩方式进行分析 ,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方法 :对 4 34例单胎臀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单胎臀位产围产儿死亡率与单胎头位产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臀牵引较臀助产新生儿窒息率相比 ,差异显著 (P <0 . 0 1)。结论 :做好孕期保健 ,及时发现胎位异常并矫正胎位 ;对足先露、骨盆狭窄、过期妊娠、胎儿体重 >35. 0 0g、羊水少、脐带先露等应放宽剖宫产指征。有条件阴道分娩者应尽量阴道分娩 ,非紧急情况不做臀牵引 ,提高阴道助产技术 ,降低围产儿发病率及死亡率 ,降低臀位产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9.
虞晓燕 《广西医学》2012,34(6):797-798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的并发症和分娩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双胎妊娠8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双胎妊娠容易并发早产、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等情况.82例双胎妊娠中剖宫产65例(79.27%),阴道分娩17例(20.73%),其中阴道臀位助产5次,164例围产儿中死亡7例(4.27%).结论 做好孕期保健,可更好地防治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78例分娩方式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秘建军 《海南医学》2010,21(3):74-75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妊娠再分娩的合理分娩方式,降低剖宫产率,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对78例剖宫产后妊娠再分娩患者,依据不同分娩方式,对结局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78例产妇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其中阴道试产57例,占73.08%。试产成功48例,成功率为84.21%;试产未成功的9例改为剖腹产。再次剖宫产21例,手术产率为26.92%。手术指征为胎位异常、胎儿窘迫、骨盆狭窄、巨大儿等。结论严格把握阴道试产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严密观察产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多数可经阴道安全分娩。阴道分娩与再次剖宫产相比,利大于弊,在能够很好地排除阴道分娩的禁忌证后,应该给予试产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