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9年7月.山东聊城某鸡场一群5400只粉壳蛋鸡75日龄时发生弧菌性肝炎,全程历时14天,由于发现及时和及早采取适当措施,共死鸡41只,死亡率为0.8%。虽未造成重大损失,但该病在本地很少发生,症状比较典型,现将本次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一、发病情况及临诊症状 本次发病前鸡群发育正常,75日龄前没有发生过其他传染病,成活率为98.6%。75日龄发病后至84日龄期间分别间歇性死鸡5、8、7、7、7、2、3只,76~80日龄喂的饲料中添加呋喃唑酮,85~89日龄无死鸡,但在90、91日龄又各死鸡1只…  相似文献   

2.
文摘     
文摘美国近年来的肉鸡市场简介美国肉鸡年产以4~6%的速度增长。1984年开始摆脱亏本的情况,连续10年给肉鸡生产者带来可观的利润。肉鸡生产年平均。po(美分/磅)1984年为4.7美分,85年为6.1,86年为12.7,8,7年为4.4,88年为8....  相似文献   

3.
动物宰前体内环境pH值一般为7.1~7.2,宰后随着时间和环境温度变化,其肌肉经历了未成熟。成熟、自溶、腐败四个时期,pH值发生以下变化:7.1~7.2(宰前)→7.0~6.2(未成熟期)→62~5.6(成熟期)→6.2~6.7(自溶期)→6.7以上即腐败期。如果宰后肉尸处理不当,出现非正常变化如酸败,pH值持续下降至3.5~5.0。品质不同,肉品pH值变化也有所不同。1 新鲜肉 包括未成熟期(热肉期、僵硬期)和成熟期的肉品。1.1 热肉期 宰后 1h之内,pH值7.0~6.5,肉尸温度较高,血液供氧…  相似文献   

4.
2001年6~7月开始,我市部分生猪出现伪狂犬病兰耳病并发现象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01年6~7月前,经查本市绝大多数猪场均已按规定对猪瘟、乙脑、细小病毒等主要疫病进行免疫。根据当时实验室诊断结果,认为2001年6~7月间猪的主要疫病为猪伪狂犬病,个别场有弓浆虫病可疑,基本排除猪附红细胞体病。因此,对猪伪狂犬、衣原体阳性猪场采取紧急免疫接种,继而结合相应药物治疗,疫情得到了相应的控制。由于当时检测本地“兰耳病”(PRRS)曾经为阴性,未对该病引起足够的重视。2001年12月初,某场又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5.
据不完全统计,我校附设兽医院近20年来,共收治肠阻塞病牛172头。现将诊断与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本病1年4季均可发生,其中以4~6月份最多,计87例,占50.6%;7~8月份最少,7例,占4.1%。其中壮龄和老牛占绝大多数,小牛很少。年龄记载...  相似文献   

6.
2002年2月中旬至4月间,我县某些鸡场陆续发现雏鸡群在刺种鸡痘疫苗(5~7天龄接种疫苗)4~7天后个别雏鸡出现以翅膀(多数在刺种部位)发生溃疡、腐烂为主要特征的流行性疾病,发病群体占饲养群体的18%,鸡只死亡率一般在1%~3%,最高达11%,据统计。在发病期间该县专业户所饲养的300多群约40余万只鸡当中有80群发病,死亡率平均为2%。初诊曾怀疑是某厂家提供的鸡痘疫苗有问题,后确诊证实为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现报道如下。一、流行情况该县鸡群一般在5天龄左右接种鸡痘疫苗,发病群体接种前未有发病症状,…  相似文献   

7.
2000年7月中旬,绵阳市三台某镇种鸡场的110~120日龄罗曼父母代蛋鸡,先后出现拉血样稀粪,并有部分死亡。通过现场综合诊断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鸡急性小肠球虫病,此与当地以往常见的盲肠球虫病不一样,现介绍如下。 一、发病情况及症状 该种鸡场于2000年3月下旬从四川省原种鸡场引进罗曼蛋鸡父母代种鸡苗2000余只,并按四川省原种鸡场制定的免疫程序进行鸡马立克氏病、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等疫苗的预防接种,该群鸡一直生长发育良好。7月初,当地连续降雨且气温在28~30℃之间,该场从7月…  相似文献   

8.
我市奶牛场 2000年6~7月份突然死亡成年奶牛8头,后将病料送省畜牧兽医站化验室诊断,再结合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饲养管理等确诊为奶牛猝死症,现将发病情况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 该场存栏成年母牛356头,猝死症死亡8头,其中分娩后4天内死亡7头,临产前2天死亡 1头。其特点均为成年怀孕奶牛分娩前后发病,犊牛、育成牛不发病;发病牛与胎次无关,最小的为第2胎,最大的为第7胎;呈散发式,病年零星出现,集中在6~7月份。产后发病的7头,有5头发生产后瘫痪,经补钙后站立,2头体温稍高,用抗生素后体…  相似文献   

9.
鹧鸪饲养7~8个月达到性成熟,每年10月到第二年7月为产蛋期,产蛋量80~90枚。鹧鸪人工孵化期为23~25天,平均为24天。一、孵化方法鹧鸪孵化时采用炕孵、温床孵、机孵均可。孵化时应把“七关”:一是选蛋关。正常蛋表面带有大小不等的褐色斑,蛋壳呈黄白色,少量呈乳白色,蛋重20克左右,应防止畸形蛋和过小蛋入孵。二是摆放关。要大头向上。三是温湿度关。温度必须稳定在37℃~38℃,否则孵化率会降低。湿度1~7天为55%~60%,8~18天为50%~55%,19~24天为60%~70%,有利于幼雏出壳。…  相似文献   

10.
1997年1月—1997年12月笔者在对海原县关庄乡黄花棘豆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以及绵羊中毒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黄花棘豆的形态特征与生态习性 黄花棘豆为多年生草本。高达20~40cm,根粗壮,圆柱形,灰黄色。茎直立,多由基部分枝。奇数羽状复叶、长5~15cm,叶轴腹面具沟槽,具小叶17~29个,长8~20mm,卵形、长卵形成卵状披针形。总状花序腋生,呈圆筒形,具花10~50朵,密集于花序轴的顶部呈圆柱状。花期6~7月,果期7~9月。性喜光、湿润,较耐旱、耐寒、微耐碱。种籽繁殖。…  相似文献   

11.
1997年5~7月间,某屠宰场待宰生猪发生一种发病急、病程短、死亡快、病猪全身发红、死亡率高达100%的疫病。经诊断为猪巴氏杆菌、猪丹毒、猪瘟混合感染,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调进屠场一车猪(一般宰杀4~6天),进场1~2天后即有1~2头发病,病猪体温升...  相似文献   

12.
1发病情况某鸵鸟养殖场1997年7月存栏246只,肿瘤发病7只,肿瘤发病率2.9%。其中3月龄的1只,占发病数的14.3%;6~8月龄的4只,占发病数的57.1%;1岁以上的2只,占发病数的28.6%。7只肿瘤中,肿瘤在翅膀根底下的2只,在大腿上的2...  相似文献   

13.
生长肥育猪饲粮中适宜粗纤维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勇  朱宇旌 《饲料工业》1998,19(9):34-35
通过调节玉米、苜蓿草粉的添加量控制饲粮粗纤维水平,以5%、7%、9%三个粗纤维水平的饲粮饲喂生长肥育猪,试猪体重在20kg~35kg、35kg~60kg、60kg~90kg以及整个20kg~90kg体重阶段,生长表现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表观值,20kg~35kg阶段5%水平最佳;35kg~60kg阶段7%与5%水平接近;60kg~90kg阶段,7%水平最佳。整个20kg~90kg生长肥育阶段,7%水平最佳,5%水平与其接近,9%水平最差,7%水平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4.
1997年8月,贺州市某养猪专业户的仔猪阉割后出现寒战,共济失调,腹部、四肢皮肤有出血斑点。死后天然孔出血,尸僵不全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经综合诊断分析,确诊为链球菌病。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7月21日,该户从附近农户购进经猪瘟免疫的28~3...  相似文献   

15.
从闽南农家随机抽测结果;从初生至24月龄丹闽F1公、母牛各阶段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分别比同龄闽南黄牛相应提高30.5%~57.7%、7.4%~11.9%、7.4%~21.3%、4.1%~21.7%和33.3%~64.0%、6.4%~14.7%、11.1%~22.9%、4.3%~18.5%。尤以36月龄的丹闽F1母牛体尺、体重增长最为明显,其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分别比同龄闽南黄牛提高80.0%、15.3%、18.9%、23.0%。丹闽F1在农家粗放饲养条件下,第一胎泌乳期平均为210天,产乳1500~1700kg,泌乳初期日产10~12kg,最高可达20kg,平均乳脂率5.3%,乳浓味香.平均16月龄丹闽F1公牛在日喂2.Okg混合料、3kg氨化稻草的饲养条件下,屠宰率为53.5%、净肉率为43.6%、胴体产肉率为81.5%。丹麦红品种是改良沿海城镇闽南黄平的较理想组合之一.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肉仔鸡表现为渗出性素质的病例较为少见,但农业部动检所动物疫病诊疗中心在2001年3~5月间,连续收诊10多例。出现这种较普遍的营养性疾病,较为奇怪,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本病,将诊断和治疗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调查发病的肉鸡场分布在青岛、烟台、潍坊等地,均多饲喂某饲料厂的5%预混料,使用该厂某个料号的饲料7~10天出现病例。发病日龄多在15~35日龄,死亡率为1.5%~10%,表现为胸部、腿部、颈部皮下有绿色渗出液(皮下水肿)发病后立即用维生素E和亚硒酸钠治疗效果显著。其中潍坊一家养…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五常市某个体养鸣莺专业户,饲养1000对鸣莺,自繁自养,种莺正常。每次雏莺饲养至7~8日龄时大批死亡,死亡率高达85%,此种情况持续1年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经我教研室综合诊断为硒维生素E缺乏症。关于鸣莺这类玩赏动物缺乏硒维生素E报道很少。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和症状  1996年底到1997年11月间,鸣莺饲喂玉米面和菜叶,雏莺通过母莺喂食,每批雏莺在7~8日龄大批发病和死亡。症状为精神不振,缩颈,拱背,站立不稳,常倒卧一侧,两腿发生痉挛性收缩,摇头或上下左右扭转,鼻流粘液性分…  相似文献   

18.
感染鸡传染性贫血病毒雏鸡局部体液免疫球蛋白含量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日龄雏鸡感染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后,对其泪液、气管液、肠液和胆汁的IgG、lgM、IgA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感染雏鸡泪液、气管液、肠液和胆汁的免疫球蛋白含量均程度不同地低于未感染CIAV的对照雏鸡,其中泪液的IgG、IgM、IgA含量分别在14~35日龄、7~28日龄、21~28日龄明显减少(P<0.05或P<0.01);气管液的IgG、lgM、IgA含量分别在14~35日龄、7~21日龄、14~21日龄明显减少;肠液的IgG、IgM、IgA含量分别在7~28日龄、7~14日龄、7~28日龄明显减少;胆汁的IgG、IgM、IgA含量分别在7~28日龄、7~28日龄、14~28日龄明显减少。由此表明,感染雏鸡眼部、呼吸道和消化道局部体液免疫功能呈现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19.
1发病情况邵东某饲料有限公司猪场饲养368头良杂猪,体重均在35~65kg,于2002年5月31日不同程度的发病,发病率100%,自用磺胺-6甲、新诺明、地塞米松、血虫净、先锋霉素、558、青霉素治疗均无明显效果,至2002年6月9日死亡67头,死亡率18%。邵东县雨市镇云山村养猪大户宁某饲养185头猪,体重均在35~70kg,于2002年7月2日开始有183头猪发生附红细胞体病,发病率为98%,宁某用558、磺胺-6甲、青、链霉素、安乃近治疗,疗效不佳,至2002年7月9日死亡23头,死亡率为13…  相似文献   

20.
1 发病情况该实验牧场饲养2~3周岁的海×荷杂种1代牛。1996年6月中旬,因天气炎热,气候干旱少雨,气温较高,阳光强烈,沙土飞扬和蚊蝇活动频繁。在此其间牛发生本病,且传播迅速。在天然草场放牧牛共25头,发生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牛17头,发病率为68%。病牛角膜混浊或形成白翳的有6头,占发病牛的357%。2 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为2~7天,多数双眼发病,单眼发病者较少。左眼先发病,后波及右眼。病牛患眼初期畏光,流泪,眼睑红肿,血管充血,结膜潮红,眼球突出,角膜呈明显的凸起。2~3天后,眼分泌物变成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