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研究山腊梅叶挥发油的镇咳、平喘、祛痰、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设置空白对照组、阳性组,山腊梅叶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采用氨水引咳法、气管酚红排泄法、二甲苯致耳肿胀法及碳粒廓清法观察各组给药方法对小鼠的镇咳、祛痰、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采用组胺引喘法观察各组给药方法对大鼠的平喘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山腊梅叶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明显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减少小鼠咳嗽次数(3min内),降低小鼠耳肿胀程度,增加小鼠吞噬指数(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山腊梅叶挥发油高、中剂量组能显著延长大鼠平喘潜伏期(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山腊梅叶挥发油高剂量组能提高小鼠气管酚红分泌量,增加小鼠廓清指数(P0.05)。结论:山腊梅叶挥发油具有良好的镇咳、平喘、祛痰、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暖木条荚蒾抗炎、镇咳祛痰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甲醛致小鼠足肿胀实验以及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渗透实验来观察暖木条荚蒾茎枝水煎液的抗炎活性,采用氨水致咳法和小鼠酚红排泌法研究暖木条荚蒾茎枝水煎液对小鼠的镇咳祛痰作用。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暖木条荚蒾茎枝水煎液高、中、低剂量组对小鼠的耳肿胀、足肿胀以及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均可抑制氨水所致小鼠的咳嗽反应,使咳嗽次数减少、引咳潜伏期延长,对小鼠气管痰液分泌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使酚红排泌量增加,且量效关系成正比,其中高剂量组抑制作用明显(P0.01)。结论暖木条荚蒾茎枝水煎液具有一定的抗炎镇咳祛痰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复方抗感滴丸的镇咳、祛痰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氨水致咳、二氧化硫致咳试验,观察复方抗感滴丸的镇咳作用;采用小鼠酚红分泌试验及家鸽气管纤毛运动试验,观察复方抗感滴丸的祛痰作用.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复方抗感滴丸高、中、低剂量组均可显著延长氨水或二氧化硫引发小鼠咳嗽的潜伏期,并减少咳嗽次数(P<0.05或P<0.01);高、中剂量组均能明显增加小鼠呼吸道内酚红的分泌量(P<0.01);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增加家鸽气管内碳末推进的距离(P<0.01).结论:复方抗感滴丸具有明显的镇咳、祛痰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芒果叶水煎液、去芒果苷芒果叶水煎液和芒果苷镇咳祛痰的药理作用.方法:分别采用浓氨水诱咳法、二氧化硫诱咳法、酚红排泌法观察三种药物的镇咳以及祛痰作用.结果:三种药物的高、中剂量均能极显著地抑制浓氨水及二氧化硫所致小鼠咳嗽次数,延长小鼠咳嗽的潜伏期:三种药物均具有祛痰作用,以芒果苷高剂量组尤为显著.结论:三种药物均具有镇咳祛痰作用,芒果苷高剂量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款冬花不同溶剂提取物的镇咳、祛痰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小鼠气管酚红排泌法分别研究款冬花醇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氯仿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水残余物高、低剂量的镇咳祛痰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正丁醇高剂量组、氯仿高剂量组(6g/kg)能显著减少小鼠咳嗽次数并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氯仿高剂量组(6g/kg)的祛痰效果较好,但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款冬花镇咳部位是正丁醇、氯仿部位,祛痰部位可能是氯仿部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镇咳、祛痰为药效学指标对比太白贝母和暗紫贝母的药理作用,为太白贝母的品质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浓氨水诱咳法建立小鼠咳嗽模型观察两种贝母的镇咳作用,采用酚红祛痰法观察祛痰作用。结果:太白贝母低剂量组对小鼠咳嗽反应潜伏期有延长趋势,并能显著减少小鼠的咳嗽反应(P0.05);太白贝母高、低剂量组增加小鼠呼吸道酚红排泌量作用显著(P0.01),暗紫贝母高剂量组祛痰作用明显(P0.05)。结论:在相同剂量下比较,太白贝母的祛痰作用优于暗紫贝母,镇咳作用无显著差异,但太白贝母减少小鼠咳嗽反应次数的作用相对为优。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复方抗感滴丸的镇咳、祛痰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氨水致咳、二氧化硫致咳试验,观察复方抗感滴丸的镇咳作用;采用小鼠酚红分泌试验及家鸽气管纤毛运动试验,观察复方抗感滴丸的祛痰作用。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复方抗感滴丸高、中、低剂量组均可显著延长氨水或二氧化硫引发小鼠咳嗽的潜伏期,并减少咳嗽次数(P<0.05或P<0.01);高、中剂量组均能明显增加小鼠呼吸道内酚红的分泌量(P<0.01);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增加家鸽气管内碳末推进的距离(P<0.01)。结论:复方抗感滴丸具有明显的镇咳、祛痰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青梅复方口服液镇咳、祛痰的作用。方法:采用氨水引咳法、小鼠酚红排泌法建立小鼠咳嗽、致痰模型,观察青梅复方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给药的镇咳祛痰作用。结果:青梅复方口服液能明显减少小鼠2 min内咳嗽次数(P﹤0.05或P﹤0.01),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P﹤0.05),促进酚红分泌(P0.05)。结论:青梅复方口服液具有镇咳祛痰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毛大丁草叶对小鼠的镇咳、祛痰作用。方法: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对照组、复方甘草液组、急支糖浆组及毛大丁草叶低、中、高剂量组,分别采用氨水诱咳法、酚红排泌法观察不同剂量毛大丁草叶醇提物的镇咳、祛痰作用。结果:毛大丁草叶醇提物可明显抑制氨水所致小鼠的咳嗽反应,使咳嗽次数减少、咳嗽潜伏期延长,对小鼠气管痰液分泌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使酚红排泌量增加。结论:毛大丁草叶醇提物对小鼠具有明显的镇咳、祛痰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鸡树条果两种提取物的抗炎、祛痰、镇咳作用。方法制备鸡树条果水提物和醇提物,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致耳肿胀法和腹腔毛细血管渗透法,祛痰实验采用气管酚红排泌法,止咳实验采用浓氨水引咳法,观察鸡树条果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抗炎、祛痰、镇咳作用。实验小鼠分正常对照组、水提物与醇提物高、中、低(12.8,6.4,3.2 g/kg)剂量组及吲哚美辛组(0.0094 g/kg)、麻杏止咳片组(0.8 g/kg)。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鸡树条果水提物与醇提物中(6.4 g/kg)、高(12.8 g/kg)剂量组对二甲苯所致的耳肿胀和冰醋酸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均能增加气管内的酚红排泌量,均能延长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和减少咳嗽次数(P0.01,P0.05)。结论鸡树条果具有较好的抗炎、祛痰、镇咳作用,水提物的抗炎效果优于醇提物。  相似文献   

11.
生品和蜜炙款冬花不同提取物的镇咳祛痰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款冬花生品与蜜炙品不同溶媒提取物的镇咳、祛痰作用.方法:镇咳实验: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空白、阴性(溶剂)对照、阳性枸橼酸喷托维林对照组(0.01 g·kg-1)、生品和蜜炙款冬花(按生药量计,下同)水提物高、低剂量组(6.20,3.10 g·kg-1)、醇提取物高、低剂量组(6.0,3.0 g·kg-1)、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提取物高、低剂量组(0.5,0.25 g·kg-1).给药体积为25 mL·kg-1,连续ig给药5d,然后观察25%浓氨水定量喷雾后出现咳嗽的潜伏期及2 min内的咳嗽次数.祛痰实验: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阴性、阳性氯化铵对照组(0.16 g·kg-1)、生品和蜜炙款冬花水提物高、低剂量组(2.70,1.35 g·kg-1);醇提物高、低剂量组(3.0,1.5 g·kg-1)、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提取物高、低剂量组(0.25,0.125 g·kg-1).给药体积为25mL· kg-,连续ig给药3d,毛细玻管法记录末次给药后2h大鼠痰液分泌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生品和蜜炙款冬花醇提物镇咳效果显著,咳嗽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咳嗽次数明显减少(P<0.01).两者水提物也有部分镇咳作用.与模型对照组痰量相比,蜜炙款冬花水提物高、低剂量组,生款冬花乙酸乙酯提取低剂量组,蜜款冬花乙酸乙酯提取物高剂量组痰量明显增多(P<0.05).此外,生款冬花各溶媒提取物组小鼠体重下降显著(P<0.05).结论:款冬花具有镇咳、祛痰作用.其镇咳成分极性较大,易溶于水和乙醇;祛痰成分极性较小,脂溶性较大.生款冬花各溶媒提取物可能具有一定毒性.  相似文献   

12.
女贞叶提取物及其成分熊果苷祛痰、镇咳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恩户 《江苏中医药》2005,26(11):69-70
目的:探讨女贞叶提取物及其成分熊果苷的祛痰、镇咳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气管酚红法、大鼠毛细玻管法观察女贞叶提取物、熊果苷对气管分泌的影响,采用氨水、二氧化硫引咳,观察药物的镇咳作用。结果:女贞叶提取物和熊果苷均可增加动物气管分泌,延长氨水引咳潜伏期、减少3min内咳嗽次数,延长二氧化硫致咳潜伏期,并与已知中成药及西药作用相当。结论:女贞叶提取物具有祛痰、镇咳作用,熊果苷是女贞叶提取物祛痰、镇咳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3.
维药家独行菜子镇咳、抗炎及抑菌作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维吾尔族传统药材家独行菜子水提物的镇咳、抗炎作用及其水提物、醇提物的抑菌作用.方法 以不同溶剂分离家独行菜子各组份,并以氨水引咳法探讨其水提物的镇咳作用;同时以二甲苯致炎法探讨其水提物的抗炎作用;通过抑菌实验探讨其水提物、醇提物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结果 家独行菜子水提物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能明显延长咳嗽潜伏期、降低每分钟咳嗽次数,及抑制鼠耳肿胀作用(均P<0.05);且家独行菜子水提物、95%乙醇提物、甲醇提物对4种细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结论 家独行菜子水提物具有显著的镇咳、抗炎作用,水、醇提物均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维药神香草水、醇提物及乙酸乙酯萃取物的镇咳、祛痰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气管酚红排泄法考察其镇咳、祛疾作用.结果:阳性对照组和神香草不同提取物给药组对浓氨水致小鼠咳嗽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能延长小鼠咳嗽反应的潜伏(P<0.05),能明显提高小鼠呼吸道酚红排泌量(P<0.05).其中神香草乙酸乙酯萃取物的作用更显著,并呈剂量依赖趋势(P<0.05).结论:神香草乙酸乙酯萃取物镇咳、祛痰作用比其水、醇提取物更显著,推测神香草乙酸乙酯萃取物可能是其主要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15.
枇杷花镇咳祛痰和抗炎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探讨枇杷花的镇咳、祛痰和抗炎的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氨水致咳法、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法。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枇杷花水提液高剂量的作用较好(P<0.01);枇杷花醇提液高剂量有明显的祛痰效果(P<0.01);枇杷花醇提液高剂量对抑制小鼠耳肿胀作用最强(P<0.001)。结论枇杷花具有较好的止咳、祛痰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晓芳  张倩  吴文倩  刘春宇 《中成药》2013,35(1):167-169
目的探讨枇杷花醇提物的止咳、祛痰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氨水喷雾法,记录小鼠咳嗽潜伏期以及3 min内的咳嗽次数;采用枸橼酸喷雾法,记录豚鼠咳嗽潜伏期以及5 min内的咳嗽次数;采用气管酚红法,比较各给药组之间酚红排泌量的差异;采用辣椒素刺激C-纤维释放P物质,观察枇杷花醇提物外周镇咳作用机制。结果枇杷花醇提物明显减少小鼠和豚鼠的咳嗽次数(P<0.01);明显延长咳嗽潜伏期(P<0.01)。枇杷花醇提物能显著增加小鼠酚红排泌量(即气管段排痰量)(P<0.05)。枇杷花醇提物对C-纤维释放P物质的释放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枇杷花醇提物具有止咳、祛痰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降低C-纤维释放P物质达到止咳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花生壳醇提物和木犀草素进行镇咳、祛痰及平喘作用的比较研究。方法:浓氨水引咳法、小鼠酚红祛痰法、豚鼠离体气管条法,观察花生壳醇提物和木犀草素的镇咳、祛痰及平喘作用。结果:花生壳醇提物能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和减少咳嗽次数,而木犀草素无明显作用;花生壳醇提物及木犀草素能明显增加小鼠呼吸道酚红的排泌量;花生壳醇提物对乙酰胆碱及磷酸组胺致痉的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有明显的解痉作用,且作用优于木犀草素。结论:花生壳醇提物有明显的镇咳、祛痰及平喘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全国桔梗主产区不同产地桔梗的镇咳祛痰作用,为客观评价桔梗质量和种植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浓氨水喷雾致咳实验、小鼠气管酚红排泄实验,观察不同产地桔梗水提物对小鼠咳嗽和气管分泌物的影响。结果:内蒙赤峰产桔梗药材最低镇咳、祛痰有效剂量为0.2 g·kg-1,在此给药剂量下,内蒙赤峰产桔梗可显著减少小鼠咳嗽次数(P<0.01),并可显著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P<0.01),四川、陕西商州、重庆产桔梗可明显减少小鼠咳嗽次数(P<0.05),四川、陕西商州、内蒙赤峰产桔梗可明显增加小鼠酚红排泄量(P<0.05)。结论:桔梗具有明显镇咳、祛痰作用,内蒙赤峰产桔梗镇咳、祛痰作用明显强于其它产地桔梗。  相似文献   

19.
小叶榕水提物和醇提物止咳平喘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对小叶榕水提物和醇提物止咳平喘作用进行比较研究。方法:以小白鼠制作动物咳嗽模型,采用浓氨水喷雾致咳法,以咳必清为阳性对照药,观察小叶榕水提物、醇提物的止咳作用;以豚鼠制作动物哮喘模型,采用磷酸组胺喷雾致喘法,以氨茶碱为阳性对照药,观察小叶榕水提物、醇提物的平喘作用。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小叶榕醇提物0.09g/kg、0.18g/kg、0.36g/kg组均能明显延长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P<0.05或P<0.01);小叶榕水提物0.18g/kg、0.36g/kg组亦能明显延长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P<0.01),与小榕叶水提物同剂量组相比,醇提物高剂量在延长咳嗽潜伏期、中剂量组在减少咳嗽次数方面作用优于水提物(P<0.05或P<0.01)。小叶榕醇提物0.09g/kg、0.18g/kg、0.36g/kg组明显延长豚鼠哮喘的潜伏期(P<0.05),小叶榕水提物0.09g/kg、0.18g/kg、0.36g/kg亦能明显延长豚鼠哮喘的潜伏期(P<0.05),醇提物延长豚鼠哮喘的潜伏期数值要高于水提物,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叶榕水提物、醇提物均有明显的止咳、平喘作用,且醇提物的作用稍强于水提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蒙药复方沙棘颗粒剂的止咳、化痰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中药阳性对照组(治咳枇杷露组),西药阳性对照组(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复方沙棘颗粒剂高(1.3 g·kg^(-1))、中(0.625 g·kg^(-1))、低(0.325 g·kg^(-1))剂量组和复方沙棘口服液组,连续灌胃7 d。分别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研究蒙药复方沙棘颗粒剂止咳作用,小鼠气管酚红排泌法研究蒙药复方沙棘颗粒剂化痰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蒙药复方沙棘颗粒剂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能显著延长浓氨水致咳的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对氨水致咳的潜伏期影响不明显;蒙药复方沙棘颗粒剂高剂量组能显著减少浓氨水致咳的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蒙药复方沙棘颗粒剂中、低剂量组对氨水致咳的咳嗽次数影响不明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蒙药复方沙棘颗粒剂高、中、低剂量组的酚红分泌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蒙药复方沙棘颗粒剂具有明显的止咳、化痰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