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武汉阅马场首义广场隧道工程为依托,以排桩+钢支撑支护结构为主要研究目标,采用解析法和数值模拟法对该工程中的排桩+钢支撑支护结构的位移变形和弯矩进行模拟计算,并与实测位移进行比较.对比分析计算结果,研究分析了排桩+钢支撑支护结构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桩身侧向位移和受力弯矩的分布规律及特点.  相似文献   

2.
结合实际工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TS对悬臂式排桩支护结构的内力、位移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得到了悬臂式支护结构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桩身侧向位移和受力弯矩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3.
根据某一水闸基坑开挖工程,在排桩桩体内埋设测斜仪、钢筋应力计对非等长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特性进行了现场观测,采用规范法讨论了后排桩不同嵌固对前、后排桩的变形、内力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等长双排桩桩顶位移、桩身剪力、弯矩与传统等长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规律一致;增大后排桩的嵌固深度,前、后排桩的桩顶位移均减小;前排桩桩身剪力、弯矩减小,后排桩增大,但当嵌固深度超过桩长3/4时,前、后排桩的桩顶水平位移、桩身剪力、弯矩减小或增大趋势均不明显;研究成果为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建华 《砖瓦》2024,(2):156-158
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情况对基坑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为了进一步掌握建筑基坑施工过程中基坑支护结构在不同因素影响下的受力变形情况,通过建立数值模型,从支护桩桩长、桩径、桩间距三个方面计算了支护桩的桩身弯矩和水平位移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基坑深度的增大,不同长度、桩径围护桩桩身弯矩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呈现出波动变化的规律;当支护深度大于10m时,随着支护深度的增加,且不同桩长、桩径下桩体弯矩间的差距也逐渐变大,而不同桩径下桩体的弯矩值基本一致;随着支护深度的增大、不同桩长、桩间距下桩体的水平位移基本保持一致,均表现为桩身先向基坑内侧移动,位移达到峰值逐渐转向基坑外侧,但桩体的水平位移随着桩径的增大而减小;当支护桩支护深度达到某一值后,提高桩长和桩径能够增加桩身弯矩,且增大桩径能够控制桩体变形。  相似文献   

5.
田野  陈国  宋志  张涛  柳瑶  田浩  高雨 《建筑施工》2021,43(6):983-986
为避免支撑的大量使用造成的资源浪费和固体废物污染,开展了倾斜双排桩、倾斜桩多级支护的工程应用研究.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支护结构内力、位移及整体稳定性,通过对比分析及监测结果验证,探讨倾斜桩及其与多级支护结构组合支护的工程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倾斜双排桩及倾斜桩多级支护相较于传统垂直双排桩,能显著减小基坑位移、提高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其中,倾斜桩多级支护平台设置连梁时,对于关联式破坏的分级支护具有更好的位移和稳定性控制效果;倾斜双排桩桩身弯矩显著小于垂直双排桩桩身弯矩,但弯矩形态较接近,分级支护平台取消连梁时,具有更小的桩身弯矩,工程应用中可采取结构措施,平衡位移、弯矩及整体稳定性间的关系;通过现场位移监测,倾斜桩支护结构位移总体小于垂直桩.  相似文献   

6.
《工业建筑》2021,51(8):141-147,38
针对浅基坑工程中,单排桩或双排桩支护体系存在支护薄弱或过度支护的问题,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比研究了常规单排桩和齿状竹桩分别与土钉组成的复合支护体系的受力特点,分析不同复合支护结构下桩体受力、地表沉降、桩顶水平位移和土钉轴力的分布及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齿状排桩复合支护结构中桩体承担荷载较大,最大正弯矩为263.04 N·m,最大负弯矩为198.25 N·m,但仍远小于单排桩复合支护结构的弯矩最大值。同时齿状排桩支护结构对桩顶位移的约束能力要优于单排桩支护体系。而两种支护结构下的土钉轴向应力均呈"中间大,两边小"的分布规律,且新型支护结构中的土钉的极限抗拔力较大。初步表明齿状排桩-土钉复合支护体系可应用到浅基坑支护中,支护效果比传统单排桩复合支护体系好,满足基坑开挖的临时性支护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基坑支护设计中,现有的计算方法很难真实地反映桩撑支护体系在实际开挖和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排桩内力的分布与演化规律。因此,依托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河工大地铁车站实例基坑工程,通过实测基坑开挖和主体结构施工过程排桩钢筋应力,反算得到各个工况下的桩身弯矩。分析桩撑支护体系中排桩在施工全工程中弯矩的分布和演化规律,发现桩身弯矩在主体结构施工和支撑拆除阶段会发生重新分布。将支护排桩弯矩实测值与计算值进行对比,发现实测值略小于增量法计算结果,而经典法结果相差较大,说明对于桩撑支护体系增量法计算结果更为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兰州地区土钉加桩锚组合式支护结构在降水作用的结构性能。文中以兰州某深基坑工程为研究背景,采用PLAXIS 2D对基坑工程进行了考虑降水和未考虑降水两种工况的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上部土钉墙、下部桩锚支护结构体系在开挖支护过程中,两种不同的支护体系中土钉墙部位整体位移较大,桩锚支护部位整体位移较小;在未考虑降水作用下桩身嵌固段弯矩比考虑降水作用下的大,开挖深度范围内桩身最大弯矩数值小于考虑降水作用下桩身弯矩数值;基坑地表竖向沉降影响范围约为1.5倍基坑深度的范围内;滑动面绕过排桩桩底形成了贯通的滑动区。  相似文献   

9.
以合肥东怡金融广场基坑支护设计为例,支护结构采用排桩+内支撑支护垂直开挖,桩间土旋喷桩支护,支护体系外侧设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管井降水,基坑内管井疏干排水,内支撑刚度采用协同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基坑工程中支护桩的受力特性,将传统的直立悬臂桩背向基坑倾斜一定角度,形成基坑支护倾斜悬臂桩,可以更好地承担水平荷载,减小水平位移和变形。通过模型试验的方法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倾斜悬臂桩的桩顶水平位移、桩后土体沉降和桩身弯矩进行研究。试验共进行3种不同工况下的模拟,分析倾斜悬臂桩在不同倾角不同布桩方式下的受力特性。分析结果显示,同等条件下,倾斜悬臂桩较传统直立桩相比,可以有效减小桩底水平位移和桩后土体沉降;桩身弯矩会因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大而增加,桩身的正弯矩峰值接近负弯矩峰值,斜桩的最大弯矩值显著小于直桩支护形式下的弯矩峰值。  相似文献   

11.
田野  宋志  张涛  张松波  陈剑雄 《建筑技术》2021,52(11):1288-1291
以武汉深厚淤泥质地区"前斜后直"倾斜桩基坑支护为例,通过有限元分析,对比"前斜后直"与垂直双排桩支护结构位移、弯矩变化,探讨"前斜后直"倾斜桩基坑支护位移及内力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前斜后直"双排桩位移最大值明显小于垂直双排柱的最大位移,且随基坑开挖深度加大,"前斜后直"双排桩位移控制作用更明显.倾斜支护结构有较好的降低桩身及连梁弯矩的作用,"前斜后直"支护结构中后直桩弯矩总体小于前斜桩弯矩.随基坑开挖深度增加,斜桩支护中桩身及连梁弯矩降低作用更加显著.现场监测表明,"前斜后直"倾斜桩在武汉深厚淤泥质地区的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苏州太仓恒大童世界的基坑项目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拱形双排桩支护结构,为分析该新型支护结构的特点,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进行了受力变形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双排桩的桩顶沉降、桩顶水平位移、以及冠梁和重要支撑的轴力,并据此分析双排桩的桩身弯矩和桩身变形特性。工程实践和监测数据表明:拱形双排桩支护体系在软土地区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具有进一步推广价值。前排桩承受的弯矩大于后排桩,可以根据弯矩值适当优化前后排桩的配筋量。并建议进行更加细致的开挖分区和加快底板浇筑等施工措施,有助于控制支护结构的变形。该工程的相关设计和监测成果可供类似的基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排桩复合土钉支护结构是近年来在基坑工程实践中得到成功应用的一种新型支护形式,为研究其受力变形机理,在工程案例分析基础上,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排桩复合土钉支护结构三维数值模型,模拟基坑分步开挖工况,对排桩侧移、坑后地表竖向沉降、坑底土体隆起变形、土钉轴力及桩身弯矩等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排桩复合土钉支护结构中土钉起着“弱锚杆”作用,相对于纯排桩支护结构,改变了排桩的变形和受力性状;相对于纯土钉支护结构,排桩复合土钉支护结构中土钉轴力峰值较小且靠近基坑侧壁,土钉受排桩-面层系统的拉拔作用,钉头处轴力较大。研究成果可为排桩复合土钉支护结构的设计、施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郑州市某深基坑工程的施工全过程进行现场监测,通过分析坡顶水平位移、冠梁水平位移和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等监测数据,研究土钉墙-桩锚-内撑复合支护体系的变形规律;结合工程实例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将实测数据和数值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及参数适用性,进而总结了内支撑位置、锚索锁定值对支护结构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土钉墙-桩锚-内撑复合支护体系中坡顶水平位移主要由上部土钉墙控制;该体系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曲线大体呈P形,最大位移出现在内支撑附近,产生于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形成强度之前;随内支撑标高上移,桩身最大位移点向基坑底面方向移动,在复合支护体系中内支撑标高的确定应以基坑外被保护对象的位置为依据;桩身最大水平位移所在位置随锚索锁定值的增大而下移,且最大水平位移值减小;当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时,可以通过适度增大锚索锁定值来控制支护结构水平位移。  相似文献   

15.
结合呼和浩特市某住宅小区二期工程的实际工况需求,在基坑不同部位设置了排桩或排桩+锚索混合的支护形式,并阐述了基坑支护的设计方法,通过基坑监测表明,该支护方式各监测点累计沉降、位移值均在允许范围内,支护方案符合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了积累珠海地区软土深基坑设计和施工经验,依托某深基坑支护项目对常用支护方案进行对比,利用理正深基坑计算软件选定钻孔灌注桩加混凝土内支撑方案;同时,采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对基坑进行整体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分析了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桩桩身和桩后土体的水平位移、坑底隆起量、周边地表沉降量、支撑轴力及支护桩弯矩等变...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桩锚式支护桩的内力和变形特性,对桩身钢筋应力和圈梁的侧向位移进行了监测,得到了桩身的弯矩分布图和侧向位移分布图.监测结果表明: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基坑内侧的最大弯矩逐渐增大,而且其作用位置向下偏移;设置锚杆改变了桩身弯矩的分布特征,最大弯矩的数值减小,其作用点位置下移,桩身的侧向位移显著减小;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开挖的空间效应显著,基坑测试段中部的桩身弯矩较其他部位桩身的弯矩值大,且支护段中部的侧向位移最大;基坑开挖至基底后,桩身负弯矩的最大值发生在坑底内侧附近,本次测试结果可为桩锚支护结构的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结合郑州市地铁车站桩撑支护结构实例工程,对支护排桩钢筋应力和变形进行监测,通过钢筋应力反演出桩身弯矩,发现桩身弯矩的最大值和反弯点位置随着基坑的开挖而下降。对地铁车站标准段基坑建立数值分析模型,模拟基坑开挖过程,重点分析支护排桩的弯矩和位移,结合实测结果和理正计算结果发现基坑开挖面以上弯矩绝对值为基坑开挖面以下嵌固端的1.5~2倍,建议在基坑支护设计中可对支护排桩配筋做变截面处理。  相似文献   

19.
悬臂式排桩支护结构位移和弯矩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武汉阅马场交通综合整治工程首义广场隧道工程为项目依托,以悬臂式排桩支护结构形式为主要研究目标,分别采用解析法和数值模拟法对武汉阅马场交通综合整治工程首义广场隧道工程中悬臂式排桩支护结构的位移和弯矩进行计算,并相互间进行结果的对比分析,研究分析了悬臂式支护结构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桩身侧向位移和受力弯矩的分布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20.
依托宜春市东方红小区(C21)建设工程项目,对基坑周边环境及地质情况进行充分调研,通过方案比选,选择"单排悬臂排桩"支护与土钉墙支护组合支护技术,排水采用管井降水与排水沟组合排水方式,并且采用理正基坑支护设计软件F-SPW7.0对"单排悬臂排桩"支护参数进行了验算,结果表明基坑桩身位移、地表沉降、整体稳定、抗倾覆、抗隆起均满足设计要求,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