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东营凹陷盐家地区沙四段上亚段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体内部结构特征认识不清的问题,在岩心精细观察描述的基础上,将东营凹陷盐家地区沙四段上亚段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体划分为11种岩相类型和13种岩相组合单元,并将其岩石结构类型归纳为3大类6小类。运用岩心刻度成像测井技术,建立典型岩相成像测井图版。以常规测井曲线重构岩性识别曲线,利用岩心、成像资料进行精细标定,建立典型岩石结构类型的岩性识别曲线量化识别模式;并运用该方法对盐家地区单井岩石结构特征进行测井识别,分析连井剖面的砂砾岩体岩石结构纵向展布特征,建立近岸水下扇不同亚相岩石结构垂向叠置模式。分析认为单期次砂砾岩体垂向为泥石流沉积、洪水沉积、正常牵引流沉积叠置的有序沉积旋回,向盆地方向呈楔形展布,纵向上向边界断层方向持续后退。  相似文献   

2.
玛北地区扇三角洲沉积广泛发育砂砾岩储集层,砂体类型多,控制因素不清,测井评价困难。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对不同沉积相控制下的岩石单元组合的岩石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和试油产能资料表明,岩石类型、分选特征以及胶结类型是控制储集层发育的主要因素,水下分流河道中的灰色含砾中粗砂岩至水上辫状河道褐色砂砾岩相,物性和储集性能呈逐渐变差趋势。提出了砂砾岩岩性岩相测井表征方法:利用电阻率成像测井资料识别岩石结构构造,进行砂砾岩沉积微相划分;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和电阻率成像测井资料识别岩性;利用中子—核磁有效孔隙度差值评价泥质含量、分选系数等岩性参数。该综合方法可用于砂砾岩储集层的划分及分类评价。  相似文献   

3.
电成像测井在砂砾岩体沉积特征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发育各种成因类型的砂砾岩体储集层,由于物源及沉积过程复杂,利用常规测井信息难以判识其岩性及沉积微相。以盐家油田沙四段上亚段砂砾岩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FMI)、岩心观察资料,利用岩心刻度FMI图像,分析总结砂砾岩体不同岩性、沉积构造及韵律等在FMI图像上的显示特征,并建立了具有地质意义的图像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常规测井、录井剖面及物性分析资料划分单井砂砾岩体地层的沉积旋回及沉积相,并确定了该区砂砾岩体的沉积相平面展布,为研究区沉积相编图及寻找有利油气储集带提供了依据。图9参15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盆地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沉积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储层发育于扇三角洲沉积环境,岩石类型复杂,储层的储集性能主要受不同沉积微相下岩性相的控制,然而沉积微相与岩性相之间的匹配关系复杂。因而,建立沉积微相与岩性相相匹配的沉积模式对该区储层主控因素的研究及储层预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岩心精细观察、薄片鉴定、测井及录井资料分析,结合研究区沉积背景和构造环境,在强调岩性相和沉积微相之间的配置关系并考虑沉积物的粒度、颜色、沉积构造、沉积微相及经历的成岩作用等特征的基础上,划分了11种主要的岩性相类型:水上泥石流砾岩相、水下主河道砾岩相、辫状河道砂砾岩相、水下河道砂砾岩相、水下泥石流砂砾岩相、平原河道间砂泥岩相、水下河道间砂泥岩相、水下河道末端砂岩相、河口坝-远砂坝砂岩相、前扇三角洲粉砂岩相和前扇三角洲泥岩相。在岩性相特征、剖面岩性相及剖面沉积相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沉积序列、沉积结构和沉积构造等特征,建立了能够反映研究区主要沉积环境及沉积特征的沉积微相与岩性相相匹配的沉积模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三叠系百口泉组各段沉积微相与岩性相相匹配的平面展布特征。百口泉组3个段在研究区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平原及前缘亚相。其中,百一段扇三角洲平原主要发育砾岩相,扇三角洲前缘主要发育砂岩相;百二段下部扇三角洲平原主要发育砾岩相,扇三角洲前缘以砂岩相为主、砂砾岩相为辅;百二段上部扇三角洲平原以砾岩相为主、砂砾岩相为辅,扇三角洲前缘以砂岩相为主、砂砾岩相为辅;百三段扇三角洲平原以砂砾岩相为主、砾岩相为辅,扇三角洲前缘以砂岩相为主、砂砾岩相为辅。  相似文献   

5.
利用岩心、钻井、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对牛庄洼陷东坡沙四上亚段储层沉积相、微相特征等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认为,牛庄洼陷东坡沙四上亚段纯上次亚段沉积时期主要发育2种沉积相类型,即北部物源体系控制下的湖底扇沉积和南部物源体系下的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扇沉积,储层主要为湖底扇、滑塌浊积扇的辫状水道微相沉积,其中湖底扇为该区最主要的沉积类型.根据不同沉积微相测井响应特征对沉积相在平面上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研究区沉积模式和储层分布控制因素进行了总结,对该区下步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民丰地区沙三下和沙四上、下段总体以近岸水下扇沉积为主,通过对工区内4口资料较全的井(丰深1、丰深3、丰8、永920)进行单井相分析,形成了对民丰地区沉积作用较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沉积构造、岩石微相特征及垂向序列的组合关系,识别沉积微相类型及其与测井曲线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各种类型微相的测井相模式或岩-电模型.利用岩-电关系,进行全区的测井相分析,再利用测井相模式来解释沉积微相,从而研究砂砾岩体的剖面演化特征和平面展布规律.  相似文献   

7.
松辽盆地敖南地区泉四段三角洲沉积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精细岩心观察为基础,在松辽盆地敖南地区泉四段识别出了块状泥砾岩相、槽状交错层理砂岩相等6种岩相类型,上述岩相类型构成了浅水三角洲平原亚相和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等2种岩相组合形式。结合典型单井沉积微相分析,阐明了研究区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以及纵向演化规律,为该区的储层预测提供了一定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8.
测井资料沉积相分析在砂砾岩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砂砾岩体沉积的特殊性,测井资料沉积相分析在砂砾岩体沉积相研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FMI资料能够准确地识别砂砾岩体的沉积构造、岩石结构和沉积韵律性等特征,常规测井曲线则能够很好地区分各种类型的岩性.采用交会图分析技术和贝叶斯聚类分析方法,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划分岩性的类型,由FMI资料描述各种岩相的岩石组合(成分、结构)、沉积构造、粒度和沉积韵律性等特征.针对水下冲积扇环境的砂砾岩体沉积,总结出15类岩相模式,并通过同岩心资料的对比分析,总结了各类微相的岩相特征,作为测井资料划分沉积相的依据.该方法己成功地应用于东营凹陷某区块的沉积相分析中.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苏南地区盒8段是苏里格气田重要的储集层,为搞清研究区目的层的岩相特征及沉积模式,对22口井的岩心进行了观察描述,共识别出8种岩相和4种岩相组合类型,并根据测井曲线的形态特征、接触关系等,对167口井的测井曲线进行了分类,建立了测井相模板;结合岩相和测井曲线特征,又划分出8种沉积微相。最后总结出4种岩相组合在沉积模式中的分布特征为:组合类型A分布于北部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组合类型B分布于北部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和前缘的过渡带,组合类型C分布于南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的河道发育区,组合类型D分布于西南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的深湖区。  相似文献   

10.
FMI资料在罗家-垦西地区沉积相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艳  金强  王居峰 《新疆石油地质》2005,26(3):304-306,330
在胜利油田罗家-垦西地区利用岩心刻度微电阻率成像测井(FMI)资料,对比分析了FMI动态图像形状和颜色所反映的岩性、沉积构造、岩石结构特征、沉积韵律性等地质特征,与常规测井资料有机结合分析了砂砾岩地层沉积特征。在此基础上,划分了6种主要岩相,建立了岩相划分模式,并进行了单井沉积微相分析。克服了FMI资料解释地质现象存在的多解性,扩大了FMI资料的地质应用范围。为砂砾岩储集层规律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微电阻率成像测井(FMI)资料,并结合岩心、常规测井、地质资料,对东营凹陷北带东段盐家油气田进行了砂砾岩地层沉积旋回的划分和沉积亚相及微相特征的提取,总结了该区电成像图像形态及颜色所反映的岩性识别模式、沉积构造识别模式和沉积亚相识别模式,为该区砂砾岩体沉积相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综合运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测井分析及录井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准噶尔盆地中部Ⅰ区块三工河组低渗透储层的沉积特征和成岩作用特征进行研究,划分出7种岩相类型和7种成岩相类型。将岩相类型与成岩相类型进行合理组合,共在研究区划分出12种沉积成岩综合相类型。在此基础上,利用自然电位、自然伽马、声波时差、密度、补偿中子及深感应电阻率测井曲线的组合特征,采用Fisher典型判别建立各沉积成岩综合相的定量判别函数、建立了测井参数交会图版、标定了单井沉积成岩综合相,并对识别结果进行了检验。将薄片鉴定与测井识别结果相结合,对单井沉积成岩综合相类型进行精细划分,对研究区储层沉积成岩综合相类型的分布规律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3.
主要通过卡6井区卡001井、卡002井、卡003井及卡6井所取的岩心详细观察描述,从岩石学特征入手,结合测井资料及地震资料,分析出侏罗系齐古组J3q与储层有关的砂砾岩相、含砾砂岩相、不等粒岩屑砂岩相、较纯砂岩相、粉砂岩相、泥岩相等六种主要的岩相类型,并指出它们在纵向上的沉积序列特征及特殊沉积构造特征,继而划分了沉积相类型及展布,得出侏罗系齐古组J3q储集层沉积相为扇三角洲相。分析出了储集层砂体展布及分布规律特征。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东营凹陷民丰地区古近系沙四段—沙三中亚段砂砾岩扇体类型认识的不统一,在工区26口取心井岩心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地震、测井、录井及沉积物粒度特征等资料,对民丰地区沙四段—沙三中亚段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及深水浊积扇等砂砾岩扇体的沉积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民丰地区沙四下亚段底部和沙三中亚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沙四下亚段中上部、沙四上亚段和沙三下亚段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深水浊积扇在各个时期均有发育,但规模较小。在识别不同层段砂砾岩扇体类型的基础上,综合民丰地区各时期构造活动特征、边界断层形态、气候条件、水体深度及湖盆的"敞-闭"状态等,分析了不同时期主要沉积相的沉积演化及分布特征。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断陷湖盆演化过程中"板式高角度断层-铲式高角度断层"继承性控制的陡坡带砂砾岩扇体的沉积演化模式,旨在对类似地区的油气勘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粒度分析、测井资料解释等方法,对胜坨地区坨76块沙四段上亚段砂砾岩体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岩相类型包括砾岩相、砂岩相、泥岩相和混合岩相;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以宽缓上拱式、低斜两段式为主;沉积构造主要发育了平行层理、粒序层理、韵律层理等层理构造,冲刷面和截切构造等层面构造,重荷模、滑塌变形和泥岩撕裂屑等变形构造.在沙四段上亚段沉积时期,受陈南断层和胜北断层形成的断阶古地貌控制,坨76块砂砾岩体为来自北部陈家庄凸起,沉积于胜北断层下降盘而紧邻断层分布的湖底扇.湖底扇可划分为内扇、中扇和外扇3个亚相,研究区主要钻遇中扇和外扇沉积,中扇是湖底扇沉积的主体,可进一步划分为辫状水道、水道间和水道前缘微相,其中辫状水道沉积为主要油气储集砂体.  相似文献   

16.
松辽盆地扶余油田泉四段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岩心和测井资料为基础,从岩石类型、泥岩颜色、粒度以及沉积构造等特征入手,对松辽盆地南部 扶余油田泉四段 4 个砂岩组的沉积微相展布特征及沉积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研究区为曲流 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包括三角洲分流平原和三角洲前缘 2 个沉积亚相,发育分流河道、天然堤及决口扇 等 12 种沉积微相。 根据不同微相的测井相特征,研究了小层沉积微相平面分布规律,并建立了浅水三角 洲沉积模式,研究了其沉积演化特征,为研究区的剩余油挖潜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断陷湖盆陡坡带砂砾岩体沉积期次的划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地震、测井及钻井信息,建立以三维地震资料的层序地层解释为基础,以岩心、成像测井资料作标定,以单井测井信号小波变换分析为核心的砾岩体沉积旋回划分技术。利用成像测井资料进行沉积旋回识别的关键在于合理实现“图像”与“岩相”的转换,并利用岩心资料对地层成像测井图像进行刻度,消除地质解释的多解性,建立不同类型的岩相模式。通过地震约束和岩心、成像测井标定下的测井信号多尺度、高分辨率的小波变换分析,可将一维测井信号变换到二维时频域,便能很好地反映信号的周期特征和局部异常,进而为砂砾岩体的旋回划分和内部结构解剖提供技术支持。对济阳拗陷车镇凹陷陡坡带古近系巨厚砂砾岩体的实际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对于用生物化石或测井组合法难以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的砂砾岩发育区的沉积期次划分和内部结构解析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蠡县斜坡高阳地区沙一下亚段油气资源丰富,是近年来主要的勘探层系。为进一步落实沙一下亚段沉积相展布特征,明确下一步勘探开发方向,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及三维地震等资料,对沉积相标志、类型、分布及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蠡县斜坡高阳地区沙一下亚段广泛发育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存在细砂岩、粉砂岩、泥岩3类岩性,可划分出9种岩相类型;②沙一下亚段测井相类型多样,主要发育箱形、钟形、指形、漏斗形及平直形5种;③在地震剖面上,沙一下亚段表现为小型叠瓦状前积和隐性前积2种反射特征;④高阳地区沙一下亚段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水下分流间湾4种微相,沉积微相特征及演化规律与湖平面升降密切相关,不同时期沉积微相分布与演化特征各异。在上述沉积特征研究基础上,建立湖盆萎缩期和湖盆扩张期2种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模式,可为类似区域油气勘探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东营凹陷盐家地区砂砾岩体沉积期次精细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营凹陷盐家地区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简称沙四上亚段)重力流舌状体式叠覆沉积的砂砾岩体不具备“层状”地层特征,应用常规方法进行沉积旋回划分和对比很难保证时间上的等时性。针对该问题,引入天文地层学中气候旋回受天文周期驱动的理论,研究砂砾岩体的形成条件及控制因素,对砂砾岩体进行时间域的等时性控制,然后在相同的时间域内进行旋回界面的识别与旋回对比。通过对研究区砂砾岩沉积进行米兰科维奇旋回特征分析,确定研究区地层旋回主要受偏心率周期控制,并计算得出第一优势旋回厚度为151.7 m和第二优势旋回厚度为61.4 m。以米兰科维奇旋回分析结果为主,同时结合层序地层学基准面旋回理论,根据岩心和成像测井相层序分析,确定地层划分方案,将研究区沙四上亚段划分为4个四级层序和11个五级层序。以优势旋回频率信息对测井曲线进行滤波处理,同时根据基准面旋回特征,以滤波后的曲线为依据进行地层旋回的横向对比,建立了地层旋回对比格架,实现砂砾岩体沉积期次的精细划分与对比。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卡6井区卡001井、卡002井、卡003井及卡6井所取的岩心详细观察描述,从岩石学特征入手,结合测井资料及地震资料,划分出与储集层有关的砂砾岩相、含砾砂岩相、不等粒岩屑砂岩相、较纯砂岩相、粉砂岩相、泥岩相等6种主要的岩相类型,并指出它们在纵向上的沉积序列特征及特殊沉积构造特征,继而划分了沉积相类型及展布,得出下第三系紫泥泉子组(E1-2z)、安集海河组(E2-3a)储集层沉积相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通过大量的储集层物性分析化验资料的研究,指出储集层物性特征,并对储集层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