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回顾分析222例行131 I治疗的Graves病患者,评估各临床指标对预后的影响及131 I治疗对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TPO)、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影响。方法比较222例患者131 I治疗后半年的临床效果,根据治疗后甲状腺功能评估,将患者分为治疗后甲亢组、正常组、甲减组;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性别、病程、发病年龄、甲状腺重量、摄碘率、治疗前 TRAb水平与疗效之间的关系;分析131 I治疗对 A‐TPO、TRAb、IL‐17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前甲状腺重量、TRAb水平为影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108、8.917,P值分别为0.0094、0.0411);A‐TPO值在治疗后转归为甲减组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甲亢组和正常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TRAb值在治疗后转归为甲亢组和甲减组患者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正常组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P>0.05);IL‐17值在131 I治疗前后各组均无明显变化( P>0.05)。结论甲状腺重量越大、治疗前TRAb的水平越高,131 I治疗失败的可能性越大;治疗后半年A‐TPO升高明显者更容易发生甲减;治疗后 TRAb、IL‐17水平与预后的关系不明确。  相似文献   

2.
潘伟  莫江萍 《重庆医学》2016,(20):2823-2826
目的:探讨老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131I治疗的临床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初次就诊的150例老年DTC患者,按照行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术后是否接受131I清甲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次131I治疗后6个月进行疗效评价。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131I清甲治疗临床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类型、病程、原发病灶分布、手术方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0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观察组临床治愈、临床有效和临床无效亚组患者年龄、病程、原发病灶、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和甲状腺癌肿瘤分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性别、肿瘤类型、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TG)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原发病灶、TG水平和肿瘤分期与131I清甲治疗DTC临床疗效相关(P<0.05或P<0.01)。结论术后131I治疗对老年DTC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临床疗效与DTC患者年龄、病程、原发病灶情况、患者清甲治疗前血清TG水平及DTC肿瘤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碳酸锂联合^131I治疗的Graves病患者不同时期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评价治疗效果。方法将肾功能正常的68例Graves病患者分为A组(^131I+碳酸锂)、B组(^131I),于^131I治疗0、14d和6个月回访,测定FT3、FT4和TSH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两组治疗早期甲状腺激素水平、临床症状、体征及早发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有明显差异,而治愈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肾功能正常时,使用碳酸锂联合^131I治疗Graves病,可以减少^131I剂量,改善治疗初期甲状腺功能,减少早发甲低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s,ATD)停药时间对Graves病患者甲状腺24小时摄131I率(24-h RAIU)及131I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266例Graves病患者分为3组,未服药组60例,他巴唑组(MMI)137例,丙基硫氧嘧啶组(PTU组)69例。用药组按131I治疗前停药时间分为3-7d组、8-14d组、15-30d组。所有患者131I治疗前进行甲状腺RAIU及FT3、FT4的测定,131I治疗后随访6-24个月。结果 MMI组和PTU组各停药时间段24-h RAIU与未服药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两组FT3及FT4值均低于未服药组(P〈0.001)。MMI各停药时间组及停用PTU 8-30d者131I疗一次治愈率与未服药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停用PTU 3-7d组其治愈率明显低于未服药组(P〈0.05)。结论131I治疗前停用ATD至少3-7d甲状腺24-h RAIU已明显升高,FT3及FT4水平仍然较低,是适合131I治疗的最佳停药时间。131I疗前应用PTU会降低131I治疗疗效,MMI对131I疗效果影响不大。建议对131I疗前服用PTU的Graves病患者停药时间较短时应考虑增加131I的治疗剂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后血清TNF.仅和瘦素(LE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初诊32例Graves’病女性患者^131I治疗前后及30例健康女性血清TNF-α和LEP含量进行测定。结果32例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血清LEP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TNF-α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131I治疗血清FT3,FT4和sTSH恢复正常后,其血清LEP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NF-α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测定血清LEP可作为判断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效果的指标;在^131I治疗前后测定Graves’病患者TNF-α可反映其体内的免疫状态,可能与其发病机制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血浆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水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别于治疗前后对43例甲亢患者(观察组)与43例健康人进行甲状腺激素、空腹血糖、血浆Ghrelin、身体成分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甲亢患者血浆Ghrelin水平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年龄、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体重、体质量指数(BMI)、体脂比例、血浆Ghrelin及超敏促甲状腺素(S—TSH)均低于对照组,而血清游离T3(FT3)、游离T4(FT4)、及空腹血糖(FPG)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观察组治疗后体重、体脂比例、BMI、Ghrelin以及S—TsH均增高,FT3、FT4及FPG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l或P〈0.05);血浆Ghrelin水平与体脂比例、S—TSH均呈显著正相关(r=0.26,P〈0.05;r=0.29,P〈0.01),与FT3、FT4均呈显著负相关(r=0.42,r=0.38,P〈0.01)。结论:甲亢患者血浆Ghrelin水平随甲亢病情变化而变化,与体脂比例、s—TSH呈正相关,与FT3、FT4呈负相关,对甲亢病情的评估及疗效的判定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131碘(131I)治疗Graves病患者的临床实践经验,并验证多次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对391例(485人次)Graves病患者采用131I治疗。患者根据131I治疗次数分为四组,对各组患者131I治疗剂量及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超敏促甲状腺激素(sTSH)水平以及甲状腺最高吸131I率、甲状腺体积和甲状腺上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PSV)等实验室指标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391例Graves病患者中,行1、2、3、4次131I治疗的人次数分别为391、72(18.41%)、19(4.86%)和3(0.77%)。不同治疗次数组组间FT3 、FT4和sT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31I治疗剂量、甲状腺最高吸131I率、甲状腺体积及PS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多,甲状腺最高吸131I率逐渐下降,而131I治疗剂量明显上升。各组患者在行131I治疗后均未发生白细胞减少及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结论 131I治疗对Graves病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杨龙  张玉林  金福强 《重庆医学》2015,(33):4655-4657
目的:探讨IL‐6、IL‐10、血清磷脂酶A2(PLA2)在颅内感染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100例颅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100例颅内感染患者中,30例治愈(A组),52例好转(B组),18例病情加重或死亡为预后不良组(C组)。检测受试者不同时间点血清IL‐6、IL‐10、PLA2水平。结果颅内感染组感染后1d血清IL‐6、IL‐10、PLA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IL‐6、IL‐10水平均在感染后7d出现明显变化(P<0.05),感染后7dB、C组IL‐6、IL‐10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且C组IL‐6、IL‐10水平高于B组(P<0.05);A组IL‐6、IL‐10水平在感染后7d开始下降,B组在感染后14d开始明显下降,C组则一直处于上升趋势。3组PLA2水平均在感染后3d出现明显变化(P<0.05),感染后7d后变化幅度加大(P<0.05),感染后7dB、C组明显高于A组(P<0.05),且C组高于B组(P<0.05);A组PLA2水平在感染后7d开始下降,B组、C组PLA2水平在感染后14d开始明显下降。结论IL‐6、IL‐10、PLA2等指标与颅内感染的发生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甲硫咪唑联合小剂量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39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131I治疗,观察组给予甲硫咪唑+小剂量131I治疗,观察2组患者甲状腺素水平、临床疗效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发生率。结果观察组24h摄131I率为(79.67±6.94)%,有效半衰期(Te)为(4.3±0.5)天,临床总有效率为96.5%(84/87);对照组24h摄131I率为(59.83±5.23)%,有效半衰期(Te)为(2.9±0.6)天,临床总有效率为69.3%(36/5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减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硫咪唑联合小剂量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TNF-α和IL-6与Graves病发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60例Graves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纯131I治疗组(78例)和联合治疗组(131I+碳酸锂)(82例),同时选取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个月的甲状腺功能指标(FT3、FT4、TSH、TRAb)及细胞因子(TNF-α、IL-6)水平,并评价TNF-α和II-6与甲状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Graves病患者治疗前血清FT3、FT4及TRAb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TSH水平明显降低(P<0.05),同时其血清细胞因子TNF-α和IL-6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6、12个月上述各项指标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其中,联合治疗组较单纯131I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Graves病患者治疗前及单纯131I治疗后3、6、12个月,血清TNF-d与TRAb成正相关(r=0.852、0.745、0.683、0.732,P<0.05);Graves病患者治疗前及联合治疗后3、6、12个月,血清TNF-α与TRAb成正相关(r=0.972、0.853、0.658、0.682,P<0.05),同时治疗后血清IL-6与TRAb也成正相关(r=0.823、0.783、0.792,P<0.05).结论 Graves病患者血清TNF α和IL-6水平与甲状腺功能密切相关,可作为评判Graves病患者131I联合碳酸锂治疗效果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131Ⅰ治疗Graves病合并周期性麻痹的疗效。方法 对48例Graves病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进行131Ⅰ口服治疗,每克甲状腺组织给予131Ⅰ治疗剂量为3.70MBq,于服131Ⅰ后3个月、6个月、1a复查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测定血钾和观察周期性麻痹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la Graves病总治愈率为72.9%、95.8%、100%,周期性麻痹总治愈率为58.3%、79.2%、100%。6个月时治愈率明显高于3个月时(X^2=16.294,X^2=14.737,P〈0.05)。结论 131Ⅰ治疗Graves病合并周期性麻痹疗效较好,尽快治愈Graves病是控制周期性麻痹发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131I治疗Graves病后甲状腺缩小程度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131I治疗Graves甲亢患者甲状腺体积缩小程度及相关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方法:对首次接受^131I治疗的190例Graves甲亢患者,随访观察3个月,详细记录其治疗前后3个月临床及相关检查资料。采用x^2检验、方差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单因素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甲状腺最高吸^131I率(辟0.033)、^131I治疗前甲状腺重量、服用^131I剂量及患者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情况、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等因素与^131I治疗后甲状腺体积缩小程度有关(P〈0.05)。(2)多因素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未服抗甲状腺药的患者比服用药物的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正常3倍者较其余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患者的甲状腺体积缩小较为明显。结论:^131I治疗后甲状腺体积缩小程度与患者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情况、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甲状腺最高吸^131I率、^131I治疗前甲状腺重量以及服用^131I剂量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Graves病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Graves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栓塞剂的选择。方法:33例采用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A组用无水乙醇、超液化碘油、明胶海绵栓塞;B组用褐藻胶微球(AMG)栓塞,观察治疗前和栓塞后各时段T3、T4、TSH、TGA、TMA、甲状腺体积的变化,比较A、B两种栓塞剂的治疗效果,治疗前与栓塞后各时段T3、T4甲状腺体积的变化。结果:33例Graves病患者栓塞后3天T3开始下降,2周达正常水平(P<0.05,P<0.001),T4 2周明显下降(P<0.001),观察半年,T3、T4均正常范围。栓塞后1周、1月至3月内甲状腺体积逐渐缩小(P<0.05,P<0.01,P<0.01),TSH、TGA、TMA无明显变化。A、B两组之间各时段T3、T4甲状腺体积等变化无显著差异。B组术中痛苦少,术后反应轻,有效率78%,A组术中反应比B组重,有效率64%,但A、B两组疗效无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Graves病有效率与手术或^131I放射治疗相当,而痛苦小,适应证广,并发症少,两种栓塞疗效无明显差异,以B组术中术后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优甲乐联合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甲亢患者^131碘治疗后早发甲减的疗效及对永久性甲减的控制效果。方法经临床和实验室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明确诊断的^131碘致早发甲减患者96例,随机分成(A、B和C)3组,每组32例,分别采用甲状腺素片、优甲乐和两者联合治疗,各组患者均在替代治疗后第2、4、6和8周行血清FT3、FT4、TSH测定,并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12周后停药3周再行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和SPECT甲状腺显像。结果治疗后FT3、FT4和TSH全部恢复正常者3组分别为:31.13%、34.3%和59.4%,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SPECT显像正常者C组为71.9%,明显高于A组的37.5%(P〈0.01)和B组43.8%(P〈0.05);高FT3血症发生率A组明显高于B组和C药组(P〈0.05);高FT4血症的发生率B组和C组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对^131碘致早发甲减的替代治疗,甲状腺素片和优甲乐联合使用可能更有利于早期稳定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使甲状腺细胞得到保护而影响早发甲减的预后恢复,降低永久性甲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3):21-24
目的 观察并分析131I治疗Graves病后甲状腺功能及骨代谢相关指标变化,评价131I治疗Graves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Graves病患者120例,均予以131I治疗,为治疗组;另取同期与我院体检中心检查的正常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治疗组治疗前、治疗1、3、6、12个月后血清及对照组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骨代谢指标(TP1NP、β-CrossLaps、N-MID、PTH、Ca2+)和各甲状腺功能指标(FT3、FT4、TSH、TRAb)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甲状腺功能指标(FT3、FT4、TSH、TRAb)及骨代谢指标(TP1NP、β-CrossLaps、N-MID、PTH、Ca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予以131I治疗1年后甲状腺及骨代谢指标趋于恢复正常(P0.01);多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甲状腺功能指标与患者BMI、酗酒及骨代谢指标明显相关。结论131I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改善Graves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及骨代谢水平,治疗时应及时检测骨代谢水平变化,降低Graves病患者骨质疏松及骨折发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131I治疗Graves病的远期治疗效果。方法 随访 1989年 1月~ 1994年 12月间在本科行放射性131I治疗的 173例患者 ,并于 2 0 0 0年 1~ 3月复查血清FT3、FT4 、TSH。按131I治疗时患者的病程分为A(病程短于 1年 )、B(1~ 5年 )、C(6~ 2 0年 ) 3组。结果  (1)疗效 :173例患者一次治愈 15 6例 ,治愈率90 % ;未愈 17例 ,其中 11例接受第 2疗程治疗 ,9例治愈 ,第 2疗程治愈率为 82 %。 (2 )甲状腺机能减退 (甲减 )发生率 :复查时 ,一次治疗后共有甲减 16例 ,永久性甲减率为 9%。 (3)剂量 :平均每疗程131I剂量为 2 15 .93MBq(92 .5~ 4 0 7MBq) ,治愈组、未愈组和甲减组之间剂量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4)病程与疗效 :结果显示病程中等组 (1~ 5年 )疗效最佳 (87.5 % )。结论 131I对Graves病的远期疗效较佳 ,特别适于病程 1~ 5年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在不同性别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6月诊断为甲亢的门诊及住院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健康者9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游离甲状腺三碘原氨酸(FT3)水平及血清尿酸(UA)水平。[结果]观察组男性、绝经前及绝经后女性FT3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男性、绝经后女性U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绝经前妇女U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男性、绝经前妇女及绝经后妇女FT3水平与UA水平呈正相关( P <0.05)。[结论]甲亢患者 UA水平相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加强对患者UA水平监测,对积极预防痛风及心血管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 1 995— 1 997年门诊和住院确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亚临床状态患者 1 1 6例 ,随机分 A组和 B组。 A组给予禁食高碘食物 ,B组作为对照组饮食习惯不变。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 TSH、FT3 、FT4 、甲状腺吸13 1I率。随访时间为 4年。随访期间每 6个月测定一次血清 TSH、FT3 、FT4 ,若血清 TSH、FT3 、FT4 有异常者再测定甲状腺吸 13 1I率。结果 :禁食高碘食物组 ( A组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患病率比对照组有降低趋势 ,χ2 =5 .0 6,P<0 .0 5。结论 :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高危人群 ,尤其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亚临床状态患者 ,禁食高碘食物可以延缓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患者血清IL-17水平,探讨IL-17在GD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148例GD患者分为3组:GD未治疗组(A组,70例)、131I治疗后GD控制组(B组,41例)和GD未控制组(C组,37例),另取32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IL-17,电化学发光法检测FT3、FT4、TSH、TRAb。结果 GD患者的血清IL-17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分组比较:IL-17在A组最高,C组次之,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B组最低,稍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GD患者血清IL-17的表达水平与FT3、FT4、TRAb的浓度呈正相关,与TSH浓度呈负相关(均为P〈0.05)。结论 IL-17可能在GD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GD患者血清中FT3、FT4激素分泌增加可能与IL-17的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131I治疗前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的变化及与早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早发甲减)发生的关系。方法对81例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依据TGAb、TPOAb水平分为阳性组(A组,46例)和阴性组(B组,35例),分别检测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FT3、FT4、促甲状腺激素(TSH)、TGAb、TPOAb水平。结果A组治疗前后TGAb、TPOAb抗体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早发甲减发生率47.8%;B组治疗后较治疗前TGAb、TPOAb水平明显升高(P<0.01),早发甲减发生率22.9%,两组131I治疗后早发甲减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甲减患者TSH水平与TGAb、TPOAb呈显著正相关(r=0.405,0.378,P=0.026,0.035),与甲状腺大小有一定的相关性(r=0.366,P=0.051)。结论治疗前高水平的TGAb、TPOAb早发甲减发生率明显增高,尤其是甲状腺较小者。TGAb、TPOAb阴性者131I治疗后抗体水平升高,其机制有待进一步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