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茧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1月-2008年1月我院收治的7例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患者术前均误诊,全组患者手术见全部或部分小肠被一层灰白致密的纤维膜包裹,行纤维膜切除及肠粘连松解术,病理诊断为纤维结缔组织,全组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腹茧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影象学检查对本病术前诊断很有价值,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术中尽可能切除包膜,松解粘连,预防小肠梗阻。  相似文献   

2.
腹茧症13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茧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减少误诊。方法分析13例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9例诊断为肠梗阻,1例诊断为急性阑尾炎,1例诊断为直肠癌,2例诊断为肠扭转。13例均行手术治疗并确诊为腹茧症。结论反复出现急性或慢性肠梗阻症状,而又无其他原因解释或合并腹部包块者,应考虑腹茧症的可能。术前行影像学检查对本病诊断很有价值。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茧症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997~2010年我院11例腹茧症临床病例。结果 11例患者均表现为肠梗阻,行腹平片、腹CT等检查,梗阻原因未确诊。全部术中证实为腹茧症。10例一次手术后成功,另1例行二次手术后治愈。随访一年无复发。结论对反复不明原因肠梗阻,应结合腹CT等改变,考虑有腹茧症可能。手术是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茧症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2例女性患者,18~31岁。1例原发性不孕8年,另1例下腹隐痛5d。2例均无明显其他病史,B超发现附件囊肿,给予手术治疗。结果这2例患者术后诊断腹茧症。结论慢性局限型腹膜炎是腹茧症无明显既往病史的原因。小肠的细长管状通路特点是发现腹茧症以小肠最常见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茧症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分析1999-2007年间收治的5例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5例患者经胃肠减压、抗炎、补液、解痉等治疗后未见缓解,后经手术确诊。手术切除纤维包膜、松解粘连、解除包膜对小肠的压迫、解除梗阻,并行小肠折叠排列术,术后5例全部治愈。结论腹茧症的病因不明,术前诊断困难,术前放射学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很有价值,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茧症的临床表现和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2012年收治的15例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有肠梗阻症状,经保守治疗无效行剖腹探查肠粘连松解术、肠排列术;1例行阑尾切除术,术后效果满意。结论:腹茧症术前诊断困难,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探讨腹茧症的发病原因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1例原发性腹茧症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本院患者为45岁男性,反复腹痛腹胀一年,右下腹可扪及一较大质软包块,经非手术治疗可消失,彩超及CT等提示包块内为肠管,剖腹探查见小肠及系膜自Treiz韧带至回盲部被一灰白色致密纤维外壳包裹,大网膜缺如,乙状结肠受压,近段结肠扩张。原发性腹茧症术前诊断困难,多因肠梗阻手术确诊。  相似文献   

8.
刘茂春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0):1520-1520
腹茧症临床不多见.文献中几乎均以各种不同类型的肠梗阻行手术治疗时确诊,并根据术中所见肠梗阻类型采取不同手术方式。笔者1987年3月~2002年8月经治腹茧症3例.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总结 11例肠道蛔虫症的声像图特征 ,旨在探讨B型超声对肠道蛔虫症的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本组为我院 1996年 2月至 2 0 0 2年 10月间诊断为肠道蛔虫症的患者 11例 ,其中女 5例 ,男 6例 ;年龄 6~ 47岁 ,均因急性腹痛做腹部超声检查 ,发现结肠蛔虫症 4例 ,小肠蛔虫症 7例。其中伴肠管普遍淤张者 3例 ,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检查诊断为蛔虫性肠梗阻。使用仪器为美国DiasonicSynergy彩色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 3 .5MHz ,经腹直接扫查 ,典型声像图拍片记录。2 结果本组 11例患者均因急腹症来做超声检查 ,临床症状以下腹部阵发性绞痛…  相似文献   

10.
腹茧症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茧症的病因及诊治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5例腹茧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性1例,女性4例。所有病例均手术治疗并确诊。术前2例诊断为慢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2例诊断为低位小肠梗阻。1例术前考虑为腹部包块性质待查。结论 该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需手术及病理确诊。包膜切除,肠粘连松解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王芬  罗丽丹  郭勤  贾燕  沈守荣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3):1978-1979
目的:提高对腹茧症(AC)的认识及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例A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为腹胀、进食后呕吐、肛门排气排便减少.CT均提示系膜及腹膜广泛增厚,密度增高,部分小肠扩张.1例胸腹水涂片见核大、深染细胞,有轻度异型性;1例行腹膜穿刺活检;另1例行盆腔肿块及腹膜穿刺活检均示增生的纤维组织内可见异型腺体,结合免疫组化考虑低分化腺癌.均行腹腔镜探查,手术中发现全部或部分小肠被一层乳白色或黄白色包膜包裹,病理报告为纤维组织AC合并低分化腺癌.结论:AC临床表现无特殊性,常伴有小肠梗阻症状,术前诊断困难,上消化道造影、CT检查及腹腔穿刺活检对诊断有帮助,需手术及病理确诊.  相似文献   

12.
肠梗阻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原因多为粘连、肿 瘤、肠套叠等,已为我们所熟悉。我院遇见6例少见原 因的肠梗阻,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男4例,女2例,临床上均诊断为肠梗 阻,其中胆石性肠梗阻3例,腹茧症(腹膜包裹症)1 例,全小肠扭转1例,重金属中毒(铅中毒)1例。临床  相似文献   

13.
肠梗阻目前仍是腹部外科常见病,本文报道我院1年来经治几种少见特殊原因的肠梗阻:腹茧症、十二指肠旁疝、闭孔疝,并作简要分析。腹茧症例1 男性,61岁,反复中下腹痛伴恶心呕吐两年,发作时下腹部常触及肿块,解痉治疗能缓解。1h前因腹痛剧烈,呕吐频繁入院。患者两年前曾车祸致骨盆骨折,后腹膜血肿。体检:痛苦貌,屈曲体位,下腹有15×6cm2横形包块,未见蠕动波,压痛明显,轻度肌卫;肠鸣音5次/min,未闻及气过水音;肛检(-)。腹透未发现液气平面。术见:全部小肠被一层纤维膜像茧样包裹呈横形椭圆形包块,包裹膜有淡血性液体,小肠间和其系膜间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肠梗阻应用64层螺旋CT小肠成像诊断的临床价。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临床病理检查和手术治疗确诊为小肠梗阻患者的多层CT小肠成像图像资料,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分析小肠梗阻位置和原因。结果 60例小肠梗阻患者中小肠肿瘤14例,肠粘连37例,阑尾炎2例,小肠扭转5例,肠系膜血管栓塞并发肠梗阻2例。行手术治疗47例,对照手术结果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病因诊断准确率91.67%(55/60)。结论 64层CT小肠成像是临床诊断小肠梗阻无创,安全的技术,对于明确小肠梗阻位置、原因及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腹茧症目前病因不明,误诊率极高,多在术中确诊。在诊治方面多有争议,处理不当将致严重后果。其临床所见多以小肠或(和)盆腔脏器被一层茧状纤维膜包裹为典型特征,治疗以手术为主。近几年腹茧症发病有增加趋势。自2004-2010年,我院共收治4例腹茧症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茧症的诊治方法。方法通过分析本科收治的一位腹茧症患者诊治经过。结果术中见腹腔容积较正常小,未见大网膜,胃及结肠位于腹膜后,小肠被纤维膜包裹,术后患者康复出院。结论腹茧症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机械性肠梗阻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的机械性肠梗阻患者的螺旋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机械性肠梗阻中肠粘连6例,肠扭转1例,肿瘤8例,腹外症1例,粪石1例,肠套叠2例,炎症2例。结论CT对肠梗阻的病因、部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对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8.
李爱君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305-305
通过对2例腹茧症合并腹腔内隐睾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疗经过的分析,提示对于反复发作肠梗阻伴有隐睾的患者应考虑到腹茧症的可能。腹茧症病因与先天性腹膜及大网膜发育不良、睾丸下降不全有关。  相似文献   

19.
任秀萍 《淮海医药》2007,25(6):525-526
近年来,不孕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但腹茧症引起的原发不孕临床罕见,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本文对我院2005年收治原发不孕合并腹茧症2例临床病例进行分析,以探讨原发不孕合并腹茧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和处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肠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14例病例并结合文献报道,分析小肠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小肠腺癌以肠梗阻的症状为主要表现,原发性小肠平滑肌肉瘤和恶性淋巴瘤则以腹痛、腹块为主要表现;从出现首发症状到发现病变的时间为1.5~24个月;检查手段以CT、血管造影及小肠镜为优,B超和钡剂小肠造影诊断价值有限;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化疗或放疗可作为手术后辅助治疗,本组根治切除率为78.6%。结论小肠原发性恶性肿瘤早期诊断较困难,检查以CT、血管造影及小肠镜检为主,根治性切除为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