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春阳 《华中建筑》2014,(7):187-191
城市园林绿地对于整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风景、形态、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然而目前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更重视园林绿地的生态、游憩功能,绿地系统中景观、文化、避灾功能规划意识淡薄。该文从城市园林绿地的发展历程入手,结合国内外案例探讨了功能型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概念,明确了目前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该文提出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性需要回归,回归绿地生态、绿地文化、绿地景观、绿地游憩、绿地避灾,使得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承载的生态改善、文化创造、环境美化、休憩娱乐、防灾避险五方面充分体现,让园林绿地成为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体系亟需绿地功能结构的构建:"景观结构+游憩结构+文化结构+生态结构+避灾结构",以期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体系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就是以尽可能少的土地、水、和财力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尽可能少的干扰来绿化和美化城市。在技术上,必须通过生态设计来实现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生态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遵循地方性、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本、让自然做功和显露自然。中国的园林传统从来都与节约无关,因为它的起源和本质就是贵族和士大夫的骄奢淫逸生活的场景,也是颓废文化最佳的温床。因此,城市园林绿地理论,亟需变故革新,首要的是续唱新文化运动之歌,彻底抛弃被奉为国粹的“造园”之术,面对重重的环境危机,回归生存的艺术,更应倡导“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的白话景观和白话城市,用节约和可持续的理念和生态科学知识,营建人地关系之和谐。  相似文献   

3.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城市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效应以及当前我国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中存在的生态误区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应结合区域的自然条件,保障绿地系统的生物多样化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李树华 《中国园林》2010,26(6):19-22
当前,建立低碳经济社会成为协调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基本途径,而对于城市环境问题的解决,生态城市建设成为一种新的理念和方法。首先提出了共生和循环是低碳经济社会背景下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基本思路;其次总结了共生型、循环型(生态型)城市环境建设的方针和生态修复的重要性;最后,概括了共生型、循环型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目标、规划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5.
剖析了城市节约型园林绿地的含义,即在城市环境条件下,运用最高效的投入和技术措施,保持后期养护管理中最少的资源消耗和成本投入,并长期而持续地获得最大生态、景观、社会服务等综合功能的绿地.结合丰台区东高地怡馨花园绿地雨水收集再利用的技术实践,从节约水资源角度探讨了实现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途径.指出在城市园林绿地中进行雨水收集再利用是非常必要、重要而切实可行的:雨水收集再利用的关键是运用高效的技术措施并满足城市园林绿地综合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园林绿地建设通过减少传统硬质地面覆盖、加大绿地建设面积、合理应用透水性铺装、科学施建相应设施等有效举措,很好地实现了降水的科学"排""蓄""滤""用",有效规避了传统建设方式所带来的雨水渗流途径被人为阻断、地下水无法及时补给、雨季城市内涝隐患等,对构建生态环保型城市大有裨益,因此愈发地被予以普遍关注与积极推广应用。本文结合笔者相应实践经验与多方所学,对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园林绿地建设展开细致探讨,以飨同行。  相似文献   

7.
冯玲 《浙江建筑》2012,29(8):62-65
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就是以尽可能少的土地、水和财力,选择对周边生态环境尽可能少的干扰来绿化和美化城市.从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现状出发,通过对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的设计理论、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意义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思考,从而总结出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低投入、高产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对北京市园林绿化工作倡导节约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强健 《中国园林》2006,22(12):54-57
园林绿化的节约问题是当前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园林绿化的健康发展都十分重要。要在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大力倡导节约理念,处理好园林绿化的生态、景观、文化、服务等各种功能体现以及对于园林美学认识与节约的关系,从科学建设城市绿地系统、保护现有绿化成果、最大限度发挥绿地综合效益、科学合理配置植物、采取各种节约措施等多方面入手,有力促进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中的节约。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与日俱增.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过程中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基本需求,还为后代创造了有利的发展条件.文章通过阐述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特点,分析我国当前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结合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具体要点,提出了实现可持...  相似文献   

10.
夏繁荣 《建筑知识》2014,(5):217-217
本文结合总结国外生态园林先进思想,分析了未来城市园林绿地建设将融入多学科的理论和思想;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将趋近生态化,形式趋于自然化的理念。提出我国在园林建设中要充分体现当地自然特色,挖掘乡土植物,发挥生态效益,以人为本,构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园林绿地。  相似文献   

11.
关伟锋  高宁  周辉 《山西建筑》2009,35(20):358-360
针对我国城市水资源紧缺、城市园林绿地灌溉用水量逐年增加、城市生态环境用水供需矛盾突出的现实,提出园林绿地景观建设的生态化设计与节水,同时以西安城市为例,研究了绿地生态设计与节水的具体方法与措施,从而完善城市绿地节水性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12.
铁铮 《华中建筑》2006,24(1):102-103
绿色生物工程措施是整治现代城市环境恶化的根本措施。而这种工程必须由绿色植物的种植工程来完成。也就是必须靠植物造景、造园、造绿地。而不能用铺装广场、道路、建筑、雕塑、构建物等来替代。现代城市园林绿地生态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绝对不能用“景观设计”类的名词所取代。因为。城市园林绿地生态系统工程的大部分重点工程与景观无关。  相似文献   

13.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以一定的科学、技术与艺术规律为指导,因地制宜地选择城市园林绿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形成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创造出卫生、舒适、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所以,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围绕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创造良好人居环境的主题,坚持政府组织、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注重生态、节约、环保的原则;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实现绿地数量、质量和空间结构的整体优化;建成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生态良好、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塑造城市个性特色,构建城市绿色生态系统,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城市绿地系统研究正从城市园林绿地向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的生态绿地转型.应用城市绿地系统有机进化论,以上海市为例,从生态网络规划的角度,探讨对城市绿地系统进化具有决定意义的基础动力、公共政策、城乡关系、内部结构、资源利用方式等基因及其变异对城市绿地系统进化的影响.以期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有机进化论的理论体系,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6.
全省城市园林工作会议典型经验之二 2010年是信阳市城市园林绿化大事多、喜事多的一年,城市园林绿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本年度,信阳市中心城区新增绿地254m^2,改造提升绿地87万m^2,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增至42.38%、建成区绿地率增至36.91%、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3.91m^2,居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17.
张波 《中国园林》1991,7(3):42-45,60
本文试图通过城市小街景、小绿地、小游园“三小”绿地景观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地位分析,探讨在当今城市建筑密度大,用地紧张,扩大绿地面积困难而严峻的情况下,“三小”绿地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丰富园林景观,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实现城市园林化目标的作用与必要性,提出“三小”绿地的配置原则与园艺手法。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园林顺应经济与社会发展大潮和城市化的进程,呈现了史无前例的繁荣.作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不仅为城镇及其周边通过绿化植树,浸润了大面积的绿色,同时为城镇营造了美好和谐的人居环境,展示并表达了城市文化的巨大魅力,为国人和世界所瞩目.这其中,人民群众对建设美好家园的极大热情和政府对城市园林的领导和管理相结合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政府通过政策、方针、法规、制度、规划、路线和措施相联系,共同引导和把控城市园林的发展轨迹. 规划建设城市绿地是人类在认识城市、规划城市的过程中最伟大的发现和最重要的进步之一.绿地维系着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景观文化,是城市中人与自然融合的载体,是实现美丽中国和中国梦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9.
袁恒华 《山西建筑》2005,31(3):212-213
从生态学的角度探讨了现代城市园林绿地的发畏状况,阐述了景观生态与现代园林城市的关系,指出景观生态学为城市园林绿化系统的规划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王福兴 《城乡建设》2021,(13):58-59
福建省是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其中涵盖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示范区.近年来全省开展间绿透绿活动,大大提升景观效果,还给植物一个合理生长空间. 一、城市园林绿化过度密植的原因分析 (一)房产销售需要 城市不同绿地类型有不同目标定位,最典型过度密植如道路、房地产绿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