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丽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9):2990-2991
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之间的分离.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是眼外伤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包括眼球顿挫伤引起的视网膜裂孔及脱离、眼球开放性损伤或眼内异物直接损伤视网膜而引起的视网膜脱离及各种眼外伤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引起的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由于严重的眼外伤同时造成眼部多组织严重损伤和破坏,使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病理变化较为复杂,增加了手术难度,预后较差,常导致伤眼的视力功能的丧失甚至眼球萎缩,因此,手术前后合理、到位的护理干预是保证患者及时治疗,安全度过手术期,预防并发症发生,顺利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之间的分离,可分为裂孔性、渗出性以及牵引性三大类。其中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是眼科常见病症,能严重影响视力,如未能及时、正确的治疗,甚至会造成严重视觉功能丧失,手术是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患者均采用巩膜外加压+冷凝+放液手术治疗。这里主要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事实证明护理在视网膜脱离患者系统诊疗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发生视网膜脱离后,感光上皮层营养缺乏,如不及时复位,神经上皮层则变性萎缩,可造成视功能永久性损害[1]。大部分视网膜脱离需要实施手术治疗,随着视网膜脱离手术的不断改进,对护理的要求也不断提  相似文献   

4.
许晖  岳军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4):3795-3796
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1].视网膜脱离后色素上皮易游离、萎缩,视网膜得不到脉络膜的血液供应,如不及时治疗[2],视网膜就会变性和萎缩,视力就不易恢复.通常视网膜脱离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者90%以上都可查到裂孔,因此多称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发病的原因与年龄、遗传、高度近视、玻璃体液化等有关,继发性者是由于眼内炎症渗出、玻璃体增殖机化的牵拉和肿瘤引起,多无裂孔.视网膜脱离是常见的致盲眼底病之一,多见于40~70岁的人,好发于近视眼,近视度数越高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危险性越大.我们通过对经手术治疗的视网膜脱离患者提供术前术后的卧位指导及相关护理,来探讨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所采取的相应护理措施及对手术疗效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的色素上皮层与神经上皮层之间的分离,分为渗出性、牵引性及裂孔性3类,其中比较常见的是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对视力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若延误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法不正确,甚至会导致严重视觉功能丧失,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采用巩膜外加压+冷凝封闭视网膜裂孔+玻璃体腔内注气或切割,围手术期采取周密的护理对手术的成功和预后十分重要,可提高治愈率。现对我院2009年1—8月行眼球外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的40例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3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病因不清,是以后极部视网膜感觉神经层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层浆液性脱离为特征的疾病,通常累及黄斑部,激光治疗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本文总结我科2002年5月至2005年11月用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3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梁玫 《医药世界》2009,(1):42-42
视网膜脱离是由于高度近视、玻璃体混浊、眼底出血、玻璃体积血、眼外伤等引起的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之间的分离。对28例视网膜脱离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魏颖  李玉娟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5):112-113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78例(78眼)高度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术前正确指导,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指导患者保持一定的体位,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术后高眼压者7例,对症处理得到控制,出院时视网膜全部复位。结论:对高度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加强对症治疗与护理,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赵秉水  魏景文 《天津医药》1997,25(4):243-244
当前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为治疗一般巩膜扣带术难以治愈的各种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开辟了有效的治疗途径。我院从1993年2月至1994年11月为74例各种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了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吕杰  吕莹 《中国医药指南》2012,(26):288-289
目的探讨独眼视网膜脱离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方法我院眼科就诊的独眼视网膜脱离患者64例,38例患者采用巩膜外垫压,冷凝以及加压治疗;26例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加眼内激光光凝加惰性气体或硅油充填术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64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以及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60例患者视网膜完全复位,裂孔完全封闭,视网膜下无明显的积液;2例患者的视网膜下存在少量的积液,不需治疗,1个月后患者的积液自行消失;2例患者术后由于视网膜增殖而再次发生视网膜脱离,再次使用手术治疗后,视网膜复位。结论对于独眼视网膜围手术期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正>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本身组织中的神经上皮和色素上皮层脱离,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或渗出性、牵引性和实体性视网膜脱离[1]。视网膜裂孔是视网膜脱离发生的主要因素,所以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又称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继发性视网膜脱离多无破孔,故又称为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发病初期,患者眼前多有漂浮物、闪光感或幕样遮挡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波及到黄斑部,视力下降的程度不同,甚或仅存光感[2]。视网膜脱离后如不及时重定复原,视力将不易恢复。对于手术治疗的视网膜脱离患者采取积极的围术期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脱离 ,色素上皮层在视网膜外层与脉络膜毛细血管间的物质交换中 ,以及在视网膜光感受器的正常功能维持上 ,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视网膜脱离后 ,脱离处的视网膜外层 ,特别是光感受器层 ,就会发生代谢和功能的异常 ,从而引起视网膜电图的改变。本文通过对 6 8例视网膜脱离病人进行全视野闪光视网膜电图 (FERG)的检测和观察 ,发现b波振幅的高低与视网膜脱离的范围、持续时间及手术效果密切相关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来源  6 8例因单眼视物变形、眼前黑影飘动、视力下降等原因…  相似文献   

13.
陈丽  袁小丽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3):3627-3628
视网膜脱离是一种严重的、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主要发生于高度近视、眼外伤后、白内障术后,且双眼发病率高。视网膜脱离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及时正确的手术方式对视网膜脱离的治愈致关重要,而术后护士的专科护理及出院宣教也是术后治疗的关键之一。现将我科2008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00例视网膜脱离术后护理干预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在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视网膜脱离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所有患者给予玻璃体切割手术,在围手术期对照组给予常规整床护理,治疗组加用积极地针对性护理.结果 干预后视力均有明显改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组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能有效提高视力,针对性护理的应用能有效改善不良心理情绪.  相似文献   

15.
复杂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了配合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的开展,探讨复杂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系统的护理措施,达到巩固手术疗效,促进康复的目的。方法 对37例(37只眼)复杂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结果 35例患者视网膜平伏,2例术后视网膜裂孔经激光封闭后达到解剖复位,36例视力提高,1例视力无改变:2例出现短暂眼压升高,2例前房出血经对症处理后吸收,无其他严重并发平发生。结论 复杂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术前术后护理,尤其是术后特殊卧位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和病情观察,对巩固手术疗效,促进病人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梁光琼  李海燕  唐莲生 《贵州医药》2009,33(11):1051-1052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病人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之一,手术操作复杂,术后反应重,视网膜脱离复发是视网膜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病人的心理和术后体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此,如何做好病人的临床观察及积极有效的护理,最大限度提高手术成功率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现对我科125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病人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3 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观察2015年1~12月41例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4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视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平安度过围手术期,无出血、眼内炎等并发症。结论术前心理护理、生活指导、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重视体位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指导,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医护之间密切配合,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视网膜脱离门诊手术患者自我护理方法,保证门诊手术治疗效果,以达到降低患者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的目的 . 方法运用护理学新理论-自我护理对45例视网膜脱离门诊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自我护理技能培训,训练前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患者个性化自我护理技能训练内容,术前向患者讲解视网膜脱离及手术治疗相关知识,术前、术中、术后配合知识,术后饮食与活动应注意的问题,然后让患者复述知识重点,模仿训练内容.从手术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手术治疗费用来评估自我护理的成效. 结果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4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术后无并发症,视网膜平伏,视力提高:视力0.01~0.1的29只眼,0.2~0.3的7只眼,0.5以上的5只眼,指数视力4只眼.视网膜脱离门诊与住院手术费用比较,门诊手术费用比住院手术费用降低28%. 结论自我护理作为护理学的新理论应用于视网膜脱离门诊手术患者,能提高患者术后自我照顾能力,保证手术疗效,降低手术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9.
陈月仙 《江西医药》2012,47(1):91-92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指因视网膜裂孔的形成.液化的玻璃体经裂孔进入视网膜下而引起的视网膜脱离。常需采取手术方法封闭裂孔.使视网膜复位.而手术前后采取正确的体位.将对促进视网膜的复位及视功能的恢复起到积极作用。我院自2002年至2003年共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人70例.根据临床手术方法不同,采取多种体位护理方法.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显微外科手术已成为眼科手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眼科领域最重要的进展之一。视网膜脱离是我国致盲的主要眼疾之一,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采用玻璃体切除、气体填充术大大提高了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成功率。由于此类手术操作复杂,术后反应重,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较大。而精心、细致、有效地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视网膜脱离复位率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