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是利用基因组序列的信息和高通量的系统分析技术,在基因组水平研究其结构和组织与植物功能在细胞、有机体和进化上的关系。水稻作为最重要的模式作物,应该成为我国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的主攻方向。通过建立从结构基因组学到功能基因组学,直至将功能基因组的信息和知识用于开发改良植物的完整研究体系和队伍,使我国在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整体水平上取得与我国头号水稻种植大国相称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基因表达的三维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类基因组草图及拟南芥菜和其它模式生物基因组全序列的公布极大地推动了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 ,也为生物的品种改良及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奠定了基础。如何对天文量数据进行信息化处理 ,并将所得信息转入功能、应用研究是我们面对的新问题。我们将细胞特异性表达启动子与可诱导系统相结合 ,建立起可用于植物转基因表达时、空、量三维调控的基因开关系统 ,为功能基因组研究及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植物代谢实施精确调控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农林科学     
<正>破译鹅掌楸基因组南京林业大学施季森教授团队与国内科学家合作,揭示了木兰类物种中国鹅掌楸的基因组组装,从全基因组水平解析被子植物的系统演化,确定了以鹅掌楸为代表的木兰类植物在被子植物中的演化地位,相关论文发表于Nature Plants。该研究基于全基因组研究,从分子水平揭示了鹅掌楸为代表的木兰类植物形成于单、双子叶植物分化之前。为解决长期困扰学术界关  相似文献   

4.
2003年9月美国国立人类基因组研究所(National Human Genome Research Institute,NHGRI)启动了DNA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DNA Elements,ENCODE)计划以鉴定人类基因组的所有功能组分。其目的是寻求新一代DNA研究技术对人类基因调控序列在全基因组的水平上研究的应用。由于目前基因组研究中的重点——蛋白编码区仅占人类基因组中DNA的1.5%,全面了解基因组转录水平的调控成为系统生物学的核心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5.
付可聪 《科技风》2011,(17):208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取景的方式,对泰安市具有代表性的绿地的绿化树种选择、植物配置模式、绿化现状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目前泰安市绿化树种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绿化树种的应用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茶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具有育种周期长、无性系种苗繁育系数低等特点。中国农业科学院曾建明副研究员长期致力于茶树品种改良工作,先后作为主要完成人育成3个国家审(鉴)定茶树新品种,他还积极推进良种的繁育推广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稻(籼稻)基因组“精细图”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筹)主要完成人:杨焕明,于军,汪健等详细内容请见本刊2003年第1期29页。完成单位: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主要完成人:孔祥银,张永莲等(1)发现大鼠生殖系统中的一个抗菌肽基因附睾功能基因组研究,既能揭示附睾在精子成熟、储存和防御中的作用机制,为雄性生殖调控理论的发展和突破不断作出原创性贡献,又能为男性避孕药的研制、男性不育症的诊治和日趋严重的性疾病传播防治等提供理论指导。张永莲研究组在大鼠和猴附睾一系列新基因(全长cDNA)中发现一个大鼠Bin…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阐明启动鸟类基因组计划的创意,探讨鸟 类基因组计划研究成就可能对整个生命科学研究和全球动物生产的巨大影响。建议在我国尽 快启动鸟的基因组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7):11-I0005
我国科学家在人类个体基因组研究领域又取得一项重要成果。今天,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主导完成的“基于全基因组组装数据检测人类基因组结构变异(SVS)”的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学术杂志《自然·生物技术》上在线发表。  相似文献   

10.
水稻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完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世界约一半以上人口的主要口粮。水稻作为禾本科植物基因组研究的模式作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率先完成了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的第4号染色体全长序列的精确测序,该成果已在英国的《自然》杂志发表。本文简要报告水稻基因组测序的意义和目前我国在这一领域已取得的进展,并着重介绍水稻基因组4号染色体精确测序和分析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rDNA在重楼属Paris L.中的分布规律,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对4种重楼属植物 的18-26S rDNA进行了定位。所有植物均为二倍体,基因组由A、B、C、D和 E5条染色体构成。(1)滇重楼P.polyphylla var.yunnanensis:2n=10=6m+4t,C和D染色体的 短臂上各有1个18-26S rDNA位点;(2)长柱重楼P.forrestii:2n=10=6m+4t,B染色体的长臂 、C和D染色体的短臂上各有1个位点;(3)五指莲P.axialis:2n=10=6m(2sat)+4t(2sat) +1-2B,C和D染色体的短臂上各有1个位点;在有1个B染色体的细胞中,B染色体没有信号点, 而有2个B染色体的细胞中,只有1个B染色体上有信号点,表明B染色体上有基因存在且其分裂 不均等;(4)大理重楼P.daliensis:2n=10=4m+2sm+2st+2t,C染色体的短臂上有1个位点。1 8-26S rDNA位点不仅出现在染色体的次缢痕上,也出现在非次缢痕位点。另外,4个种中C染 色体短臂末端均有18-26S rDNA。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土壤分形维数是否会影响草原植物生长,本文多角度地剖析了草原土壤分形维数与植物生物量的相关性。2012年在锡林浩特地区采集了88个土样,分别计算分形维数值,采用线性回归、相关性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土壤分形维数与土壤各粒级颗粒含量、植物生物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土壤分形维数与粗砂粒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与细砂粒含量不相关,与粉粒、黏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土壤分形维数对于各粒级含量的反映程度不同,主要反映黏粒含量;②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和适应方式,将草原植物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功能群,生活型功能群中多年生丛生禾草、小半灌木、一、二年生植物的生物量与土壤分形维数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45,0.674,0.238,P<0.05),说明土壤分形维数可以表征这三类功能群植物的生物量累积情况;生态类型功能群中,旱生植物、旱中生植物与分形维数并无直接相关性,而旱生植物生物量与黏粒含量呈正相关,旱中生植物生物量与粉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鉴于颗粒含量与分形维数间的关系,即其生长与土壤分形维数呈正相关,多年生根茎禾草、多年生杂类草、中旱生植物、中生植物的生物量与土壤分形维数并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徐惠  孙健 《软科学》2001,15(4):62-65
新型创业小组(NVG)是近年来在西方流行的一种新型公司创业投资方式,本文将对其与传统的公司内部发展(ICD)和风险投资(VC)两种公司创新模式加以比较,结合NVG的运作机制,总结出该种模式的优点,以期对我国公司的创新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对海南岛13种菊科植物进行了染色体研究,对其中9种植物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为: 树菊Tithoni-a diversifolia A.Gray,2n=34=26m+8sm(2sat);鳢肠Eclipta prostrata(L.)L.,2n=22=18m+4sm;金腰箭Synedrella nodiflora(L.)Gaertn.,2n=40=6m+30sm(2sat)+4st;三叶鬼针草黄花类型Bidens pilosa L.(yel-low flower),2n=72=46m+26sm(2sat);羽  相似文献   

15.
披碱草属与大麦属系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禾本科中,披碱草属Elymus L.为多倍体属,约含150余种;大麦属Hordeum L.具二倍体和多倍体,约有40余种,该两属均广泛地分布于全球温带地区。该两属,尤其是披碱草属的系统分类较为困难。基于形态学的传统研究认为这两个属的系统关系较远,而细胞学研究的资料却表明,披碱草属的H染色体组起源于大麦属。笔者对来源不同的披碱草属和大麦属的物种进行了远缘杂交,并对其属间杂种F1的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配对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若以披碱草属作母本,该两属有相对较高的杂交亲合力,通过对杂种幼胚进行分割和离体培养,也能获得杂种F1植株。属间杂种植株的形态介于双亲之间,但更接近于披碱草属,杂种的生殖器官发育不健全,而且所有的杂种F1均完全不育。细胞学的观察结果表明,这两个属间的杂种F1通常具有较低的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配对数,但有较大的变异。通过笔者的工作及掌握的形态学和细胞学的资料分析认为:披碱草属和大麦属的亲缘关系较为复杂,不能一概而论。含H染色体组的披碱草属和大麦属物种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但这两个属中所含的H染色体组已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分化;不含H染色体组的披碱草属及大麦属的物种具有较远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珠蕨属的分类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产珠蕨属Cryptogramma R.Br.的分类进行了修订,承认2种1变种,即稀叶珠蕨C.stelleri(Gm l.)Prantl,高山珠蕨C.brunoniana Wall.ex Hook.&Grev.和珠蕨C.bru noniana var.sinensis(Christ)G.M.Zhang。将峨眉珠蕨C.emeiensis Ching&K.H.Shing并入高山珠蕨。同时对该属的系统位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描述了四川无心菜属(石竹科)一新种——道孚无心菜Arenaria dawuensis A. J. Li&Q. Ban。该种具纺锤形根,聚伞花序,花柱2,线形而与纟遂瓣无心菜A. fimbriata(E. Pritz. )Mattf. 相近,但叶匙形,萼片边缘具长缘毛,花瓣短于萼片,顶端细流苏状而不同。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在广西发现的2个百合科蜘蛛抱蛋属Aspidistra新种,即乳突蜘蛛抱蛋A. papillata G. Z. Li和环江蜘蛛抱蛋A. huanjiangensis G. Z. Li&Y. G. Wei。乳突蜘蛛抱蛋与大花蜘蛛抱蛋A. tonkinensis(Gagner. )F. T. Wang&K. Y. Lang近缘。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花单生;花被裂片两侧彼此覆盖;柱头盾状,边缘3裂,上表面具3条辐射状沟缝。不同点是:乳突蜘蛛抱蛋植株较大花蜘蛛抱蛋的粗大;叶柄较粗;叶片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花被阔钟  相似文献   

19.
The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 (CRISPR)-associated protein 9 (Cas9) genome editing system is a powerful tool for targeted gene modifications in a wide range of species, including plants. Over the last few years, this system has revolutionized the way scientists perform genetic studies and crop breeding, due to its simplicity, flexibility, consistency and high efficiency. Considerable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optimizing CRISPR/Cas9 systems in plants, particularly for targeted gene mutagenesi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a number of important challenges ahead, including methods for the efficient delivery of CRISPR and other editing tools to most plants, and more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sequence knock-ins and replacements. We provide our viewpoint on the goals, potential concerns and future challenge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plant genome editing tools.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产于贺兰山的顶冰花属(百合科)一新种——贺兰山顶冰花Gagea alashanica Y. Z. Zhao & L. Q. Zhao。该种因柱头头状,鳞茎外皮上端向上延伸成圆筒状,抱茎,无附属小鳞茎,植物除基生叶外,茎上具有3-4枚附生叶,无明显总苞片而与新疆顶冰花G. neopopovii Goloskokov相似,但基生叶2枚,半圆筒形;鳞茎外皮向上延伸较短,长约2. 5cm,易于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