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铸造前纯钛和钴铬合金的耐腐蚀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纯钛和新配方钴铬合金在体外的电化学腐蚀性.方法:应用Tafel曲线电化学腐蚀测量法,将纯钛合金和新配方钴铬合金浸泡在人工唾液和自来水中,温度室温,pH值为6.8,测量试件的腐蚀电位、腐蚀电流密度和极化电阻.应用扫描电镜(SEM)观察试件表面形态变化.结果:纯钛和钴铬合金在人工唾液和自来水中的腐蚀性均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同种金属在人工唾液和自来水中的腐蚀性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纯钛金属表面的腐蚀痕迹比钴铬合金表面的腐蚀痕迹明显.结论:新配方钴铬合金比纯钛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而人工唾液比自来水对这两种金属的腐蚀性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钴铬合金、纯钛及高钴铬钼合金浸泡于不同氟浓度人工唾液发生腐蚀后表面形貌的改变,分析金属的耐腐蚀性。方法将3种金属试件打磨后浸泡于不同氟浓度(0%、0.05%、0.2%)人工唾液中,(37.0±1.0)℃浸泡3周,测量浸泡前后表面粗糙度并观察表面形貌。结果浸泡后金属表面粗糙度随氟浓度升高而增加。在含氟0.05%人工唾液中浸泡后,钴铬合金和纯钛的表面粗糙度与其浸泡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钴铬合金、纯钛与高钴铬钼合金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含氟0.2%人工唾液中浸泡后,3种金属的表面粗糙度较浸泡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种金属间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常使用含氟制品的患者不宜选用纯钛及钴铬合金修复体。口内有这3种金属的患者,不宜长时间使用高氟制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测纳米非晶金刚石膜对镍铬及钴铬两种非贵金属烤瓷合金在人工唾液中金属离子析出的影响。方法:制备镍铬合金、钴铬合金圆片形试件各24个,镍铬及钴铬合金试件随机分成a1、b1及a2、b2各两组,a1、a2组试件表面不镀膜,b1、b2组试件表面完整镀膜膜厚60nm,将a1、a2、b1、b2每组试件平分两半,分别置于pH值为6.8和4.0的人工唾液中浸泡7天,检测各组试件的金属离子析出量。结果:a1、a2组试件在两种人工唾液中表现出其所含各种金属离子的析出,在pH=4酸性人工唾液中浸泡后的离子析出量显著高于其在pH=6.8中性人工唾液中浸泡后的离子析出量(P〈0.05);b1、b2组试件在两种人工唾液中浸泡后,其离子析出量分别比a1、a2组试件显著降低(P〈0.01)。结论:镍铬合金、钴铬合金在中性和酸性人工唾液中表现出其所含各种金属离子的析出,在酸性人工唾液中其金属离子析出量显著增加;纳米非晶金刚石镀膜能显著降低镍铬、钴铬合金在中性和酸性人工唾液中的金属离子析出量,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相似文献   

4.
镍铬、钴铬合金和纯钛在人工唾液中的耐腐蚀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方法研究钴铬、镍铬合金和纯钛在人工唾液中的耐腐蚀性。方法:用电化学工作站测量出3种金属材料在人工唾液中的电化学阻抗谱(Bode图、Nyquist图),利用ZSimpWin软件对数据进行拟合分析,根据等效电路R(CR)拟合结果来评估3种金属的耐腐蚀性能。结果:从Nyquist图可见,3种材料的容抗弧半径大小依次为纯钛>钴铬合金>镍铬合金;从Bode图见,3种材料均为一个时间常数,即表面均是一个电容层。根据等效电路R(CR),3种材料的电容层无明显区别,但三者的阻抗值均很大,其中纯钛的阻抗值最大,钴铬合金的阻抗值居中,镍铬合金的阻抗值最小。结论:3种材料在人工唾液中均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其耐腐蚀性能顺序是纯钛>钴铬合金>镍铬合金。  相似文献   

5.
孙平  陆瑛  陈松 《上海口腔医学》2007,16(6):652-656
目的:评价钴铬、镍铬、含钛镍铬烤瓷合金在人工唾液中的耐腐蚀性能。方法: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法测定钴铬、镍铬、含钛镍铬烤瓷合金试件的自腐蚀电流密度、极化电阻、自腐蚀电位,并得出3种合金的极化曲线。应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SEM),观察实验前、后试件表面的形貌变化。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钴铬合金试件自腐蚀电流密度显著低于镍铬合金(P<0.05)及含钛镍铬合金(P<0.05);含钛镍铬合金试件自腐蚀电流密度低于镍铬合金(P<0.05)。钴铬合金试件的极化电阻显著高于镍铬合金(P<0.05)及含钛镍铬合金(P<0.05);含钛镍铬合金试件的极化电阻明显高于镍铬合金(P<0.05)。钴铬合金试件的自腐蚀电位高于镍铬合金(P<0.05)及含钛镍铬合金(P>0.05);含钛镍铬合金试件的自腐蚀电位高于镍铬合金(P>0.05)。FSEM显示,钴铬合金试样表面腐蚀较镍铬合金及含钛镍铬合金轻微。结论:钴铬烤瓷合金的耐腐蚀性优于镍铬烤瓷合金及含钛镍铬烤瓷合金,含钛镍铬烤瓷合金耐腐蚀性不及镍铬烤瓷合金。  相似文献   

6.
Li H  Du H  Gao M  Chen C  Lin Y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1,29(5):481-484
目的 以电化学方法比较3种整铸支架活动义齿常用金属试件的耐腐蚀性.方法 将钴铬合金、含钛镍铬合金、纯钛3种试件置于pH为6.8的人工唾液中,通过电化学线性扫描技术获得Tafel曲线,比较腐蚀电位、腐蚀电流;通过X射线衍射(XRD)仪观测腐蚀前后试件的表面物相结构;以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金属表面形貌的改变和差异.结果 含钛...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两种抛光方法对纯钛和钴铬合金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方法:将纯钛和钴铬合金各分为3组,除一个对照组外,其余两组分别进行机械法和化学法抛光。记录试件抛光后的减重率(wt%),测量表面粗糙度Ra值,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试件表面形态变化。结果:同种金属经过不同抛光处理后,减重率和表面粗糙度Ra值都有显著差异(P〈0.01),且纯钛和钴铬合金分别经过同种抛光处理后,减重率和表面粗糙度也均有显著差异(P〈0.01)。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化学抛光后钴铬合金表面更加光滑,均匀一致。结论:与纯钛相比,钴铬合金更容易抛光,且化学法比机械法更易于获得良好的金属表面。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模拟口腔环境下,研究牙科用铬合金(钴铬合金和镍铬合金)在pH值为7和5的人工唾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方法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法,测定铬合金在pH值为7和5的人工唾液中自腐蚀电位、自腐蚀电流密度,与含钛元素镍铬合金进行比较分析;并用电化学阻抗谱研究铬合金的腐蚀机制和耐腐蚀性能。结果钴铬合金的自腐蚀电流密度低于含钛元素镍铬合金和镍铬合金,阻抗值高于含钛元素镍铬合金和镍铬合金;而镍铬合金自腐蚀电流密度高于含钛元素镍铬合金,阻抗值略低于含钛元素镍铬合金。随pH值下降,合金表面自腐蚀电流密度均升高,阻抗值均降低,但钴铬合金的变化幅度最小。结论钴铬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优于镍铬合金和含钛元素镍铬合金;随pH值下降,合金耐腐蚀性能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不同pH值与不同浓度氟离子(F-)对HBIC种植体和常用的四种冠修复金属材料在人工唾液中电化学腐蚀的影响.方法 将5种口腔常用金属,金合金(Au)、镍铬合金(NiCr)、钴铬合金(CoCr)、铸造纯钛(Ti)、HBIC种植钛材(H-Ti)分别置于不同pH值与含和不含F-的人工唾液中,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法测得其自腐蚀电位和自腐蚀电流密度,分析材料的耐腐蚀性.结果 金合金、钴铬合金、镍铬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随着H+的浓度增加而变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铸造纯钛及种植钛材在酸性含氟人工唾液中的腐蚀电流密度和自腐蚀电位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对金合金的耐腐蚀性影响不明显.结论 pH的改变以及含氟环境会加剧种植体及其常用上部冠修复材料的电化学腐蚀性,金合金与纯钛的耐腐蚀性能较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镍铬合金、钴铬合金、纯钛在茶多酚人工唾液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方法 将3种铸造合金分别浸泡在人工唾液以及浓度为1.25、2.50和5.00 g/L茶多酚人工唾液溶液中,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法检测其自腐蚀电流密度(Icorr)、腐蚀电位(Ecorr)和极化电阻(Rp)等指标.结果 与人工唾液中Icorr相比、镍铬合金在1.25 g/L茶多酚人工唾液溶液中的Icorr显著增大(P < 0.01),且随着茶多酚浓度升高,Icorr逐渐减小、Rp逐渐增大.钴铬合金在4种溶液中的腐蚀速率明显不同(P < 0.01),在1.25 g/L茶多酚人工唾液溶液中的腐蚀速率显著小于在人工唾液中.纯钛在4种溶液中的腐蚀速度显著小于其他两种金属(P < 0.01).结论 有饮茶习惯的患者不宜选用镍铬合金制作修复体,而佩戴有钴铬合金或纯钛修复体的患者可适量饮茶,但无论哪类患者,都不建议饮浓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在人工唾液中氯离子浓度升高的条件下,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法研究镍铬合金、钴铬合金和含钛镍铬合金的耐腐蚀性能的变化。方法 测定三种铬合金在氯化钠浓度分别为0.9%、2%、3%的人工唾液中的自腐蚀电位、自腐蚀电流密度,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随着氯离子浓度升高,三种铬合金的自腐蚀电流密度均增大,腐蚀速度加快。钴铬合金受氯化钠浓度的影响最小。结论 在高氯环境中,三种铬合金腐蚀性能均降低,但钴铬合金耐腐蚀能力相对较强,这将影响它们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口腔内3种合金共存下的离子析出及表面粗糙度的改变,为临床合金修复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制作镍铬合金、钴铬合金和金银钯合金标准试件,分为镍铬合金(N组)、钴铬合金(C组)、金银钯合金(A组)、镍铬合金与金银钯合金(NA组)和镍铬合金与钴铬合金(NC组)5组。浸泡于标准电解质溶液(T=37 ℃,pH=2.31)中,每组平行重复4次。7 d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各组浸提液中离子析出量;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各组试件表面形貌,测量表面粗糙度。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析出的镍离子量N组为(1.32±0.03) μg/cm2, NA组为(2.13±0.07) μg/cm2,NC组为(1.53±0.08) μg/cm2,NA组、NC组均显著多于N组,NA组显著多于NC组(P<0.05);析出的铬离子量N组为(0.06±0.01) μg/cm2,NA组为(0.08±0.01) μg/cm2,NC组为(0.05±0.01) μg/cm2,NA组显著多于NC组(P<0.05)。镍铬合金的表面粗糙度N组为(4.60±0.16) nm,NA组为(5.37±0.08) nm,NC组为(5.04±0.15) nm,NA组、NC组均显著大于N组,NA组显著大于NC组(P<0.05)。镍铬合金与金银钯合金或钴铬合金共存时,析出的镍离子量比其单独使用时明显增多,其表面粗糙度明显增大;镍铬合金与金银钯合金共存时比镍铬合金与钴铬合金共存时析出的镍、铬离子量多,镍铬合金的表面粗糙度也大。结论:临床上应尽量避免在患者口腔内同时应用镍铬合金与金银钯合金,或镍铬合金与钴铬合金,尽量避免贱金属的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两种低贵金属合金的腐蚀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评价两种牙科低贵金属合金的腐蚀性能。方法 运用动电位极化技术评价了Au -Pd -Ag ,Ag -Pd ,两种低贵合金的腐蚀性能并与Co -Cr ,Ni-Cr,Cu -Al以及Au -Pt合金比较。试验介质为fusayama人工唾液 (37 C ,pH =5 ) ,采用电子能谱扫描分析腐蚀产物。结果 自腐蚀电位EocAu-Pd -Ag和EocAg -Pd分别为 - 2 6mv ,40mv远比Ni-Cr合金 (Eoc =- 2 2 3mv)、Co -Cr合金 (Eoc =- 16 5mv)为正 ,但低于传统Au -Pt合金。极化曲线表明电位一定时 (<6 0 0mv)Au -Pd -Ag合金 ,Ag -Pd合金的电流密度比Cu -Al合金与Ni-Cr合金低 ,与传统Au -Pd合金接近。ESCA腐蚀产物拟合结果表明Au -Pd -Ag合金、Ag -Pd合金腐蚀主要以Ag为主 ,而Au、Pd均无化合物形成。结论 两种低贵合金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低贵合金腐蚀主要以Ag相腐蚀为主  相似文献   

14.
牙用镍铬合金表面不同涂层电化学腐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电化学腐蚀法测试镍铬合金表面不同涂层在中性及酸性环境中的抗腐蚀性能.方法:分别以中性和酸性人工唾液为电解液,测量不同涂层的镍铬合金试件电极的自然腐蚀电位Ecorr、极化电阻Rp.结果:在中性和酸性人工唾液中,无论镀膜与否的镍铬合金的自腐蚀电位(Ecorr)均为正值,不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和电偶腐蚀.结论:氮化钛膜、电镀金膜、金泥涂层及金瓷涂层的镍铬合金具有较强抗腐蚀性和美观性,可提高基体金属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探讨白色念珠菌和变形链球菌对钴铬合金和镍铬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方法 将10 mm×10 mm×2 mm的钴铬合金和镍铬合金试片高度抛光后分别浸泡于实验组(A组:白色念珠菌组,B组:变形链球菌组)及对照组(C组:BHI培养液组)中8周,应用电化学法测定各组试件片的自腐蚀电流(Icorr)及极化电阻(Rp),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形态。结果 电化学法显示钴铬合各组的Icorr依次为A组>B组>C组,Rp结果显示A组corr>钴铬合金,而Rp<钴铬合金,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色念珠菌、变形链球菌对钴铬合金和镍铬合金有腐蚀作用,相同条件下钴铬合金耐腐蚀性能优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