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文山 《长江建设》2008,(10):33-34
居民对住宅需求已逐渐从“居者有其屋”的普通住宅转向了“居者优其屋”的有益身心健康的绿色住宅;优美的园林绿化环境已成为住宅小区最基本的要素,并且直接关系到小区的整体水平及质量。同时它又是房地产开发商是否能够经营成功的一个极重要的因素,对商品住宅的销售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1.“住改商”的背景及当前相关政策研究 “住改商”是“住宅改商用”的简称,指城市物业业主将属居住用途的房屋改作商业用途或办公用途房屋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居住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居民对住宅需求已逐渐从"居者有其屋"的普通住宅转向了"居者优其屋"的有益身心健康的绿色住宅;优美的园林绿化环境已成为住宅小区最基本的要素,并且直接关系到小区的整体水平及质量。同时它又是房地产开发商是否能够经营成功的一个极重要的因素,对商品住宅的销售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郑洁 《长江建设》2004,(2):45-45
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里弄,都已成为这些城市独特的文化景观。武汉也有风格独特的市民聚居的建筑“里分”。武汉近代里分住宅,主要指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在武汉较普遍建造的一种多栋联排式住宅,它较集中分布在汉口的江汉区、江岸区以及武昌沿江工业区地段,是近代武汉的一种主要居住建筑类型。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住宅的建设一直是城乡建设的热点,住宅建设也从一开始对量的追求逐渐过渡到对质的追求,特别是住房制度的改革,人们对住宅的使用功能、舒适度以及环境质量更关心。当前我国住宅建设面临着两个过渡:一是在居住水平上由“生存型”向“小康型”过渡;二是在住房制度上由福利分配制向商品住宅过渡。对住宅的使用者的每一个家庭来说,都各有其独特的个性。用另一种尺度来规范社会的人居空间,是无法令人接受的,因而生活的客观性和理性要求我们应正视,住宅需要有个灵活性。  相似文献   

6.
从研究人的居住行为和心理需求入手,以提高使用质量和功能质量为目标,对错层式住宅和复式住宅作了一些探讨,创造了一个楼中楼的空间序列,符合住宅的生态标准,充分体现了小康住宅“三分离,三分区”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7.
住宅建设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它涉及到每个居民的切身利益,而住宅设计最终是为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使人们能更好地实现他们的个人与社会活动。因此.适应与满足人的需求是住宅设计的最基本要求。通过对住宅设计理念和方法等方面作一些新的探讨,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对住宅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郭城志  郭容 《长江建设》2012,(5):126-127
住宅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产物,它的发展受到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在建国初期,受到当时社会及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居住问题并不是国家建设发展的重点。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实的要求,国家开始大量投资进行住宅建设,人们的居住条件和环境逐步得到改善。特别是近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住宅需求量增加,城市住宅的建筑设计也显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9.
住宅建设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它涉及到每个居民的切身利益,而住宅设计最终是为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使人们能更好地实现他们的个人与社会活动。因此,适应与满足人的需求是住宅设计的最基本要求。通过对住宅设计理念和方法等方面作一些新的探讨,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对住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王茹 《山东水利》2003,(2):46-46
老年问题涉及到于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个人,特别是老年住宅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建立我国老龄者居住建筑体系,刻不容缓。本文初步探讨了我国新世纪的养老模式,并简要介绍了老年住宅的分类、现状和特点,提出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发展适应老年社会的住宅,建立宜人的老年居住环境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居者美其屋抓住六要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居者美其屋”是“与时俱来”的社会时尚,是居者“与时俱进”的不懈追求。室内装潢设计要抓住空间、色彩、光影、装饰、陈设、绿化等6大艺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热水器等家用电器已进入一般家庭,住宅设施正逐步走向现代化、电气化。因此,改善居住环境,完善住宅使用功能.已成为人们非常迫切的愿望。如何满足家居用电的需要,在使用中既要求安全可靠又能满足一定时期发展的住宅供电系统,为业主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空间,是电气设计和安装需探讨的一个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现对住宅电气设计和施工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居者有其屋:新加坡住宅建设奇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军 《中华建设》2005,(6):64-65
新加坡保障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权益。政府规定了购买或租用国家营建住宅即组屋的条件,这个条件是以每个家庭的月收入3500新元。这基本上保证了80%以上中等收入的家庭能够得到廉价的组屋。而20%有较高收入的家庭则需自己购买标准较高的共管式公寓,或标准更高的置地住宅,即花园式住宅,为了照顾低收人家庭购买组屋,政府还有大量补贴。对购买三房式以下住宅的常常是低于半价出售;四房式住宅也可降价15%出售;五房式住宅也稍有优惠。这样,保证了绝大多数低收人家庭部有购买住宅的能力。实在无力购买的,如月收人少于800新元者,政府还允许租用组屋。“安得广厦千万问,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新加坡建屋局将杜甫的诗句作为局训,其住宅建设经验已为发展中国家纷纷仿效。  相似文献   

14.
路庄 《中华建设》2007,(6):53-54
在“一寸土地一寸金”的今天,“底商”作为一种新的建筑集合体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由于其比居住建筑走俏而倍受开发商们的青睐。然而笔者在日常的消防安全工作中,发现底商的消防安全状况令人担忧,潜伏着火灾隐患,火灾所造成的损失近年来明显增大。现在人们所说的“底商”,是指由底部商业营业用房与上部居民住宅组成的多层民用建筑。由于其商业营业用房上部一般都住着几十户乃至百余户居民,一旦商业营业用房部分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 ,住宅设计应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精神生活需求。通过住宅功能空间分析 ,住宅功能空间组合及现代住宅设计的发展趋势预测 ,提出了一些看法 ,并以设计实例介绍了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16.
生态住宅设计,指的就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建筑技术科学、人工环境学、生态学及其它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健康、环保、高效、美观的居住环境的一种设计实践活动。这里所说的“生态”绝非一般意义的绿化,而是一种对环境无害而又有利于人们工作生活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古语云:“财润屋,德润身”,在初步在到小康水平、“居者有其屋”已成为现实的今天,装点家居、美化环境已成为时尚,不论居室大小,住在融入了自己设计理念、经过精心装扮的自由空间,其乐也融融。  相似文献   

18.
商业住宅综合体的系统有多种方式,但超高层住宅群的特殊性其系统选用需要考虑经济性,管理方便以及对居住环境的影响,以某个商业住宅综合体为例通过对比给排水各系统确定方案.消防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系统,主要对比了消防转输水箱设置的不同位置对系统和环境的影响;给水系统主要结合当地自来水公司要求对比了重力及变频加压系统,通过对比最终确...  相似文献   

19.
对推进中小套型住宅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占世良 《中华建设》2006,(10):18-19
近年来,为促进房产地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其中一个重要的调控政策,就是增加中小套型住宅的供应。本文就推进中小套型住宅建设谈一点个人的初步认识。 一.推进中小套型住宅建设的重要意义 住宅套型的选择,对于住宅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套型不仅反映着居民的居住水平和住房消费观念,同时也反映一个国家对居民住房建设的政策取向。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全力推进中小套型住宅建设,将中小套型作为住宅市场的主导产品,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渊  张小玥  周莹 《中华建设》2013,(4):112-113
一、住宅区位概述住宅区位,不仅仅是指住宅在城市区域(空间)中所坐落的地理位置,而且包括由该位置出行的便捷程度(即通达性),以及居住在该位置所获得的非经济方面的满足程度。国内外关于居住环境评价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但主要研究集中在人居环境的评价和分析,较少涉及到居住环境的区位评价。区位优势度可以理解为住宅所在的地理位置在交通、环境、生活、教育、安全等方面的客观优越程度,及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