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研究闭式热源塔冬季无霜工况下的传热过程,利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闭式热源塔冬季无霜工况下的动态传热传质模型。将实验数据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溶液出口温度的均方根误差为0.201℃。通过实验与模拟方法分析了机组变负荷运行时闭式热源塔的动态换热特性,结果表明:当热泵机组变工况运行时,闭式热源塔作为取热装置,可为机组蒸发器提供温度相对稳定的热源;此外,与传统空气源热泵相比,闭式热源塔在低温高湿环境下的结霜风险更小,节能潜力更大。  相似文献   

2.
闭式热源塔换热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闭式热源塔热泵实验系统,实验研究了不同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溶液流量、风量下闭式热源塔换热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闭式热源塔的总吸热量在7 kW以上,总吸热量随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溶液流量增大而增大,注重潜热能的利用能有效地增加总换热量;热源塔能效比随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溶液流量增大而减小,在满足吸热量的前提下应减小风机转速以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3.
在沈阳某节能建筑中,空气–土壤源双热源热泵系统有效地利用光伏板的光热转换部分热量作为空气源,避免了空气源热泵在严寒地区应用的结霜问题,减少了土壤源热泵的布井面积。利用TRNSYS软件建立仿真模型,选取系统的主要模块,对双热源热泵运行性能进行冬夏两季模拟分析,结果证明双热源热泵比单一土壤源热泵系统运行更稳定且COP值更高,更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闭式热源塔内宽翅片盘管在结霜工况下的换热性能,本文对宽翅片盘管内部的热湿交换过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稳态的数值模型。并利用Matlab自编程序,分析了结霜工况下不同翅片间距对盘管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翅片间距为2.0 mm时,盘管具有最佳的换热性能,在满足换热量的前提下,应优先选取大翅片间距来降低设备成本。  相似文献   

5.
通过焓差试验台和热泵性能测试系统,对热泵空调器在冬季低温工况下的运行特性进行研究,获得了压缩机吸气,排气压力、蒸发温度、制热量、COP的变化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室外换热器结霜,压缩机性能降低、换热器前后空气焓差的减小是造成制热量衰减的主要原因;结霜的程度不但与环境气温有关,还受相对湿度的影响;适合定频机正常工作的环境温...  相似文献   

6.
闭式冷却塔的热力特性分析及数值求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顺流式、逆流式闭式冷却塔热质交换的数学模型,采用四阶Runge-Kutta方法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模拟并分析了两种不同运行方式下闭式冷却塔内冷却水温度、喷淋水温度以及空气比焓的分布。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具有防霜功能的低温空气源热泵系统新流程,开展了防霜低温空气源热泵样机在低温环境下不同喷气增焓运行模式的对比特性以及结霜工况下防霜特性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喷气增焓运行模式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以及系统供热性能系数;同时,防霜盘管能够有效延缓热泵机组结霜现象,但必须合理平衡供热量和防霜热量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可靠性和高效运行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闭式热源塔冬季工况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自编程序,对上海冬季工况下闭式热源塔的吸热能力进行了模拟。研究表明:在冬季工况下,上海地区闭式热源塔的换热能力主要受湿球温度的影响,在11月的吸热能力最优,1月的吸热能力最差,相差26%,3月的吸热能力波动最大。当相对湿度低于50%时,闭式热源塔以干工况运行,理论防霜区时间占整个供暖期的67%,因此,研究降低闭式热源塔的防霜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空气源热泵结霜工况数学模型的建立和理论求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结霜工况下空气源热泵集中动态参数模型,将结霜过程分解成密度项的累计和霜层厚度项的累计。根据该模型选择某种热泵进行了计算,得到了该热泵在结霜工况下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风冷热泵供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我国长江流域气候条件下风冷热泵(空气热源冷热水机组)的环境适应性和工作特性,开发了风冷热泵变工况运行特性的计算机模拟软件,详细讨论了环境温度、湿度、同冷器结构和迎面风速对机组干冷却工况、结露工况和结霜工况热负荷的影响,得出了不同条件下空气干湿冷却转变曲线,提出了环境温度大于4℃和环境温度小于4℃两种地区机组的不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替代工质的空气源热泵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华根  束鹏程  邢子文 《暖通空调》2006,36(1):60-62,54
测试了热泵系统在典型空调工况下采用R22的替代工质R134a,R404A,R407C时的制热量、功耗和COP。结果表明R407C的性能与R22比较接近,是R22比较理想的替代工质。  相似文献   

12.
理论分析了R32作为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制冷剂的可行性,并设计搭建带有喷气增焓装置的实验系统,分别充注R32和R410A制冷剂进行性能对比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本实验系统R410A的最佳充注量为1.4 kg,R32的最佳充注量比R410A减少约25%,且名义工况下R32热泵系统的COP要高出R410A热泵系统约4.2%;低温工况下,采用双级压缩系统的压缩比最高在3左右,有效缓解了常规热泵系统低温工况下压缩比过高的问题;低温工况下,R32热泵系统的COP明显高于R410A热泵系统。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空气源热泵的低温适应性,采用共沸工质R410a、变频压缩机和带经济器的补气增焓技术,通过在焓差实验室不同环境温度、不同频率、不同进水温度下运行特点实验验证新型热泵在大负荷和低气温条件下可靠运行,得出机组运行性能曲线并分析原因,为低温型热泵在华北乃至东北市场广泛应用带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To achieve high heat pump efficiency, groundwater heat pump (GWHP) system uses groundwater, which is relatively stable AT temperature compared with outdoor air, as a heat source.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meet annual heating and cooling loads using only groundwater as a heat source.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operation method of GWHP systems,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a system utilizing both groundwater and air sources according to the building load conditions. Furthermore, during intermediate seasons (such as spring and autumn) with reduced heating and cooling loads, GWHP system is less efficient than air source heat pump (ASHP) system according to temperature conditions. In order to more efficiently use GWHP systems,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a system which utilizes both groundwater and air sources according to temperature conditions and building loads. This research has developed a GWHP system that employs a hybrid heat pump system with groundwater wells using dual groundwater and air heat sources. In this paper, the annual performance of the developed system has been calculated, and several case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the effect of introduction location, refrigerant and pumping rate. Furthermore, the coefficient of system performance and the effects on underground environments have been evaluated by real-scale experiment using two wells.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采用冷却塔作为辅助换热设备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方法,并从空调负荷计算、地源热泵主机选型,土壤换热系统设计,冷却塔选型以及冷却塔的运行策略等方面介绍了该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思路,以期为以后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间接式污水源热泵机组节能技术,包括提高压缩机效率,改善压缩机工作条件,减小传热温差,引射回油/液等。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与普通污水源热泵机组相比,间接式污水源热泵机组夏季制冷工况下性能系数可提高20%左右,冬季制热工况下性能系数可提高17%左右。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地铁站冷却塔设置难题,提出了一种采用低速电机驱动旋转布水装置的间接蒸发冷却器,在两种布置方式下,对其换热性能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并运用正交实验法对较优布置方式下影响换热器换热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布置方式下,喷嘴与蒸发冷却器的间距、两组换热管束间距均存在最佳值,喷嘴双侧旋转布水优于单侧旋转布水;换热器平行气流布置且喷嘴双侧旋转布水为较优布置方式,此时,换热器换热量随喷水量、转速、空气速度、冷却水进口温度的增加以及喷水温度、空气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其中,冷却水进口温度对换热器换热影响最为显著,其他因素对其换热的影响从主到次顺序为:喷水量、空气温度、空气速度、喷水温度、转速、冷却水流量。  相似文献   

18.
向阳  杨露露  吕怿非  卢军  袁琳琳 《煤气与热力》2021,41(3):29-34,10043
针对制热工况,建立横流热源塔传质传热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的计算准确性进行实验验证。选取重庆、长沙、杭州、西安、南京、青岛6座城市作为计算对象,分析计算热源塔显热换热量、潜热换热量的影响因素以及一定计算条件下的显热换热量、潜热换热量。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偏差很小,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可信。进口防冻液温度的影响:当防冻液、空气质量流量一定时,6座城市的显热换热量、潜热换热量均随进口防冻液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进口防冻液温度相同时,显热换热量、潜热换热量由大到小的城市均为重庆、长沙、杭州、南京、西安、青岛。防冻液质量流量的影响:重庆、长沙、杭州、南京、西安、青岛的进口防冻液温度分别选取-4、-8、-9、-11、-12、-14 ℃,空气质量流量一定时,6座城市热源塔显热换热量、潜热换热量均随防冻液质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但潜热换热量增大幅度非常小。空气质量流量的影响:重庆、长沙杭州、南京、西安、青岛的进口防冻液温度分别为-4、-8.-9、-11、-12、-14℃,防冻液质量流量一定时,6座城市热源塔显热换热量、潜热换热量均随空气质量流量增大而增大。空气质量流量对重庆热源塔潜热换热量的影响最明显,其次分别为长沙、杭州、南京、西安,对青岛热源塔潜热换热量的影响微弱。一定计算条件下,6座城市热源塔显热换热量差别比较小,而潜热换热量差别明显,室外空气含湿量越大的城市热源塔潜热换热量越大。  相似文献   

19.
针对空气源热泵在寒冷地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结霜、压缩机液击等问题,在传统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基础上,在热泵蒸发器前串联空气预热器。以兰州地区为例,阐述了采用这一新型方式的系统优缺点及其在兰州地区推广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表明:当室外冷空气温度低至冬季最低气温时,该系统可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提高热泵的运行稳定性,节能经济性可观,解决了冬季运行难的问题,为寒冷地区热泵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设计并构建了一种新型空气源热泵辅助加热太阳能热水系统,该热水系统可根据气候条件分别以单一的太阳能热水器模式、单一的空气源热泵模式及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耦合模式运行.在昆明地区气候条件下,对空气源热泵辅助加热太阳能热水系统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分析了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系统的热力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热泵空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