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SX1近交系小鼠是由昆明种小鼠经过连续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得到的品种,本试验观察并比较了SX1近交系小鼠和昆明种小鼠对^60Co的辐射毒性,指标包括LD50/30、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有核细胞数、骨髓细胞DNA含量和脾脏结节数。结果表明:与昆明种小鼠相比,SX1近交系小鼠的LD50/30较低,对^60Coγ射线较敏感;外周血白细胞数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骨髓有核细胞数和骨髓细胞DNA含量下降幅度大,并且恢复慢。结果提示,^60Co辐射对SX1近交系小鼠的毒性高于昆明种小鼠。  相似文献   

2.
分别利用241Am放射源和HI-13串列加速器产生的α粒子和7Li离子来模拟硼中子俘获治疗中的核反应产物,对DNA水溶液进行辐照,然后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DNA碎片进行观测,最后通过大量的统计分析获取DNA碎片长度、DNA形态的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表明:DNA碎片的平均长度随剂量的增大逐渐减小;线性和开环的DNA分子所占的比例随着剂量的增大逐渐增多;7Li离子比α粒子具有更强的相对生物学效应。   相似文献   

3.
脱氧核糖核酸(DNA)是辐射生物学效应最重要的靶分子,研究其电离辐射损伤具有重要意义。DNA双链断裂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原初损伤。此实验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重离子致DNA双链断裂。 首先设计了~(241)Am放射源辐照装置,用它产生的能量为5.48 MeV的α粒子(在水中的LET约为90 keV/μm),对大肠杆菌的超螺旋状ρ GEM-T质粒DNA进行了辐照。辐照剂量为1、4、8和12 Gy。  相似文献   

4.
辐射化学是连接辐射物理与辐射生物学的时空桥梁,其理论、模型和实验方法对促进辐射生物学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辐射诱导的化学变化不仅是辐射生物学效应的早期事件,在辐射诱导的DNA损伤与修复、生物辐射敏感修饰剂、辐射诱导的活性氧分子代谢和功能等研究领域都扮演重要角色。随着辐射生物学效应研究朝着系统辐射生物学方向发展,辐射生物学效应发生机理的精确研究和定量描述更需要辐射化学的方法和手段支持。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辐射生物效应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脱氧核糖核酸(deoxvribonucleic acid,DNA)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也是辐射生物学效应研究的最重要的靶分子,DNA的辐射损伤问题一直是分子放射生物学的中心课题。对DNA原初损伤谱的模拟和计算,是对辐射作用机理解释和预测的第1步,DNA损伤谱的理论模拟已成为本领域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辐照损伤的复杂程度对于细胞的修复、细胞凋亡以及放射治疗等等有很大的影响,因而DNA损伤的研究对于癌症的治疗、辐射环境的健康评估以及辐射防护等等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DNA链断裂是电离辐射的主要生物学效应之一,单链断裂由一次击中造成,所以与辐射剂量成线性关系,双链断裂可以一次击中造成,也可由两个位置相关的单链断裂迭加而成,所以与辐射剂量成线性——平方关系。已有各种理化方法能测定活细胞内的单链断裂和双链断裂数。细胞具有修复DNA链断裂的能力,但其机制远不如切除修复机制那么清楚。未修复的链断裂是致死的,被修复的单链断裂完全恢复DNA的正常结构与功能,被修复的双链断裂的生物学效应如何还不清楚。剂量率对辐射的生物学效应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用经~(60)Coγ射线照射10~6R的酒给大白鼠连续灌胃一年,给酒量分小剂量组(0.5 ml/只/次)和大剂量组(2ml/只/次),进行了体重、外周血象、肝功能、内分泌、免疫、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脏器系数等多项指标观察,结果表明,给大剂量的辐照酒组GPT阳性率明显低于非照酒组,其他各项指标,辐照酒组与非照酒组间无明显差异,证明辐照酒饮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小鼠30 d存活率实验和外周血白细胞、骨髓DNA含量、脾克隆形成单位及各脏器指数指标考察NO特异性清除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亚铁(Fe(DETC)2)对辐射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与单纯照射组相比,给予不同剂量Fe(DETC)2后,照射给药组小鼠30 d存活率、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DNA含量、脾克隆形成单位及各脏器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ETC)以300 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可使存活率提高约43%,白细胞数、骨髓DNA含量和脾克隆形成单位与单纯照射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提示,一氧化氮清除剂Fe(DETC)2对辐射损伤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类受到照射后,至少有173种蛋白质表达水平增加和磷酸位点发生改变。本文介绍了DNA修复相关蛋白质H2AX、ATM、CDKN1A、TP53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不同品质和不同剂量射线诱发这些蛋白质响应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0.
生物大分子DNA是生命信息的载体,是辐射生物学效应最重要的靶分子。为了进一步研究辐射致DNA损伤的机理,首先需要掌握观测DNA分子及其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s,DSB)碎片的技术。在大气状态下,使用先进的原子力显微镜(AFM)技术获得了3种经过提纯的DNA分子的直观图像;在水溶液中,利用~(241)Am-α源辐照装置对其中一种DNA分子进行了低剂量照射,利用AFM  相似文献   

11.
DNA是生命信息的载体,是辐射生物学效应最重要的靶分子。研究DNA辐射损伤机理,需掌握观测DNA分子及其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s,DSB)碎片的技术。在大气状态下,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技术获得了3种经提纯的DNA分子的直观图像。在水溶液中,利用^241Am-α源辐照装置对其中一种DNA分子作低剂量照射,首次获得了DNA双链断裂碎片的AFM图像。为研究不同类型辐射-特别是重离子辐射-导致的DNA双链断裂几率的统计模型,做了技术准备。  相似文献   

12.
为考察恶性肿瘤细胞的分次照射效应,选取5种具有高辐射抗性的恶性肿瘤细胞系分别进行单次和分次的γ射线照射,比较它们的剂量存活曲线的α/β值及D50、D10值。结果表明,D50的分次照射效应的高-低排列次序为:SMMC-7721、HeLa、A549、HT29和PC3细胞,D10的分次照射效应的高.低排列次序为:SMMC-7721、HeLa、PC3细胞、A549和HT29细胞。5种肿瘤细胞的α/β值的低.高排列次序为:SMMC-7721、PC3、HeLa、A549和HT29细胞;除PC3细胞外,其余四种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和分次效应均与α/β值相关,α/β值越小,细胞越不敏感且分次效应越明显。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差异较大,其修复功能和分次照射的生物学效应也有相应的差异,部分肿瘤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和分次照射的生物学效应与其修复能力相关,单次照射剂量存活曲线的参数α/β值可作为检测肿瘤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和分次照射的生物学效应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X射线照射对EL-4细胞内NF-κB的DNA结合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电泳移动变化分析(EMSA)及免疫组织化学(IHC)的方法分别检测了2Gy和0.075GyX射线照射的EL-4细胞内转录因子NF-κB的DNA结合活性的时程变化和p65亚基胞浆胞核分布情况及NF-κB抑制因子IκBα水平的时程变化。结果表明,2Gy和0.075Gy X射线照射均可诱导NF-κB p50/p50和p50/p65的DNA结合活性增强,但两种二聚体在两种剂量照射后的结合活性比值不同。0.075Gy照射诱导p50/p65活性增强为主,2Gy照射诱导p50/p50活性增强为主。2Gy和0.075Gy均诱导p65核转位增多和IκBα的先降解后表达增多,但程度不同。提示不同剂量照射引起的转录调节变化不同,因此引起不同的细胞效应。  相似文献   

14.
以拟南芥(Columbia生态型)为材料,利用氩离子束辐照干种子,通过对存活率、根长、下胚轴长和株高的测定来研究不同剂量的氩离子束辐照对拟南芥的生物学效应。结果显示,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大,拟南芥的根长、下胚轴长和株高都呈现出下降趋势;但存活率在低剂量辐照时无显著变化,高剂量辐照时逐渐降低。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对氩离子辐照后拟南芥的DNA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个处理组和对照组之间的相似性系数在0.556~0.944之间,并且相似性系数与剂量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对照组与处理组之间的差异体现为扩增条带数目的减少和增多以及条带亮度的不同。综合分析表明,氩离子束辐照拟南芥干种子产生显著的当代损伤效应,较高剂量下会抑制生长发育,同时引起基因组DNA一定程度的多态性变化。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电子束和氮离子、氢离子注入处理普通鸡冠花干种子,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诱变处理均能显著抑制鸡冠花植株的生长、发育,并能有效地诱发花性状变异,变异株率可达0.5%—2%。电子束处理鸡冠花干种子的半致死剂量(LD50)经测定为1.2kGy左右;离子注入处理的半致死剂量随注入离子种类不同而不同,N 注入的半致死剂量(LD50)为1.6×1017/cm2,H 注入的半致死剂量应低于1.6×1016/cm2。鸡冠花干种子电子束处理的适宜剂量为1.5kGy左右,离子注入处理的适宜方法是N 1.6×1016/cm2。同时鸡冠花对高剂量辐照较不敏感,是一种耐强辐照的资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了(1)99mTc-抗粒细胞单克隆抗体 BW250/183的制备方法及其体内生物学分布;(2)99mTc-BW250/183 骨髓免疫显像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3)99mTc-BW250/183 骨髓免疫显像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1)1 例志愿者注射 Tc-BW250/183 后于不同时相行全法: 99m身显像并抽取静脉血,计算各器官的放射性分布百分比及血液动力学参数;(2)8 例再障患者 Tc-BW250/183 显像与 Tc- 99m 99m硫化锝胶体骨髓显像进行对比, 并与对照组骨髓免疫显像定量指标对比分析;(3)14 例恶性肿瘤患者 99m Tc-BW250/183 骨髓免疫显像与 Tc-MDP 骨显像、X 线和/或 MRI 检查对比。 99m结果: 研究显示 99m Tc-BW250/183 是一种安全、理想的骨髓显像剂;骨髓免疫显像能够真实反映全身骨髓的功能状态及局部骨髓改变,在再障及确定恶性肿瘤骨转移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辐射生物效应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也是辐射生物学效应研究的最重要的靶分子,DNA的辐射损伤问题一直是分子放射生物学的中心课题。对DNA原初损伤谱的模拟和计算,是对辐射作用机理解释和  相似文献   

18.
比较研究了 89.63 MeV/u 的碳离子束和 6 MeV 的 X 射线照射 Lewis 肺癌细胞所致的细胞克隆存活和DNA 损伤效应,以探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细胞辐射敏感性及重离子束治疗肿瘤的优势.结果表明,在 10%细胞存活水平上碳离子束的相对生物学效应(Relative biological effectiveness,RBE)值达到1.77.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损伤 DNA 尾部百分含量(Tail DNA,TD)和Olive尾矩(Olive tail moment,OTM)的剂量效应曲线表明,X射线的剂量效应曲线为线性,而碳离子束诱导出-个包含线性和指数项的双阶段效应曲线.碳离子束辐照剂量大于8 Gy后TD和OTM都存在饱和效应.在2 Cy的剂量点,高传能线密度(LET)碳离子束比X射线产生更低的存活分数和更高的初始 OTM.本研究提示:在Lewis肺癌细胞中,碳离子束照射比x射线产生更为强烈的细胞致死和DNA损伤效应,可使肿瘤治疗具有更高效率.  相似文献   

19.
线粒体基因组及其在辐射生物学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粒体DNA是人类细胞中唯一核外遗传物质,缺乏组蛋白的保护和DNA修复系统,对辐射等氧化损伤更敏感。综述了近年来线粒体DNA与辐射敏感性、辐射剂量效应关系、辐射致突变以及肿瘤等领域的探索性研究,并就线粒体DNA研究技术在辐射生物学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作者分别从小牛脾脏和猪血浆中提取了粒细胞生成抑制因子(GIF)和血浆非特异性免疫抑制蛋白、(PNIP),并对它们的生物学活性进行检测。GIF能够明显抑制BaBL/C小鼠骨髓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GM-CFU),但对小鼠脾脏细胞及小鼠淋巴瘤L5178Y细胞的~3HTdR掺入无明显作用;PNIP能够显著地抑制C57BL/6J小鼠脾脏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同时也能够抑制小鼠淋巴瘤L5178Y细胞和人淋巴瘤Raji细胞的生长,但对非淋巴细胞系列的Hela细胞和Vero-E6细胞则无明显作用。GIF和PNIP均可使相应靶细胞的辐射敏感性降低。经GIF处理的骨髓细胞,受照射后其GM-CFU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经PNIP处理的L578Y细胞受照射后其细胞生存率和~3H-TdR掺入率亦均较对照组为高。组织抑制因子的辐射防护作用与它们作用于靶细胞的时间和浓度以及照射剂量的大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