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金属硝酸盐为原料,柠檬酸为络合剂,乙二醇为分散剂,用柠檬酸溶胶_凝胶法制备了Co2-W型六角晶系铁氧体.采用TG-DTA、XRD、SEM研究了样品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和晶化过程.结果表明,煅烧温度低于1200℃时,产物为M晶型的铁氧体;煅烧温度为1250~1300℃时,生成单一的W型铁氧体;温度1350℃时,产物中生成了少量M晶型铁氧体.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W晶型逐渐纯化,保温时问超过5h时,产物中生成了少量M晶型铁氧体.当铁含量为15.1,450℃预处理3h后,在1250~1300℃下煅烧3h,可得到完整的Co2-W型铁氧体.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在低温下一步合成了纯相尖晶石结构的锰锌铁氧体(Mn0.5Zn0.5Fe2O4)纳米颗粒。其结构、形貌和热分解过程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TG-DSC分析仪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pH=7.0、柠檬酸与金属离子摩尔比为1∶1和柠檬酸的浓度为0.7mol/L的条件下,金属的硝酸盐和柠檬酸形成的干凝胶可通过自燃烧过程一步合成出平均粒径约为60nm的纯相Mn0.5Zn0.5Fe2O4铁氧体纳米颗粒。经过400℃煅烧后,颗粒粒径增大,衍射峰变窄,强度增加,晶型更趋于完整。  相似文献   

3.
废旧锌锰电池制备锰锌铁氧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席国喜  李伟伟  乔祎  路迈西 《材料导报》2007,21(7):145-146,149
以硝酸溶解废旧碱性锌锰电池所得的溶液为原料,以酒石酸为凝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具有尖晶石结构的Mn-Zn铁氧体.借助XRD、TEM等手段对所得样品的晶态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并用DTA-TG手段对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VSM手段检测了产品磁性能.研究表明:适宜的制备条件为pH=5、酒石酸与总金属离子的摩尔比为1.4:1、煅烧温度600℃、煅烧时间2h;所得产物基本为球形,具有颗粒粒径小、分散均匀、磁性能优良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活性炭负载Co0.8Zn0.2Fe2O4铁氧体的制备及电磁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活性炭负载纳米钴锌铁氧体复合吸波材料研究。以柠檬酸为络合剂制备Co0.8Zn0.2Fe2O4铁氧体溶胶,加入活性炭于溶胶中,经浓缩制得活性炭/钴锌铁氧体凝胶,再经过低温煅烧,制备出形态和结构理想的活性炭负载钴锌铁氧体复合材料;详细地考察烧结温度、煅烧时间及活性炭与铁氧体的配比等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的形态和结构的影响;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能量散射X射线荧光光谱(EDX)对制备出的复合材料进行形貌、结构及组成表征分析。采用波导法在8.2~12.4GHz波段对活性炭负载纳米钴锌铁氧体复合材料进行电磁参数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活性炭负载纳米钴锌铁氧体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电、磁损耗角正切值,其吸波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尖晶石型铁氧体Co1-xZnx Fe2O4.利用XRD、SEM表征了纳米颗粒的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样品为尖晶石型铁氧体,形貌呈圆球状,粒径均匀,直径约为50nm.通过考察样品对甲基橙的降解情况研究了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经过A位Zn离子掺杂的Co1-xZnxFe2O4样品光催化活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棒状纳米钡铁氧体的制备及镧掺杂对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制备工艺和掺杂对纳米钡铁氧体形貌及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与燃烧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了BaFe12O19及掺镧钡铁氧体棒状纳米粒子.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和磁强样品振荡计(VSM)对BaFe12O19及掺镧钡铁氧体的结构、形貌及磁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对几个主要参数的摸索,得出制备棒状钡铁氧体的最佳工艺条件:pH值为4,煅烧温度为850℃,煅烧时间2h.该条件下制得的BaFe12O19样品分散均匀,呈棒状,直径约为50nm,长径比为6:1,矫顽力高达43460e;采用同样的方法,对钡铁氧体进行了稀土镧元素掺杂,所得掺镧钡铁氧体粒度在纳米范围,也呈现明显的棒状.另外,通过掺杂稀土元素镧使钡铁氧体的成相得到改善,对钡铁氧体的磁性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溶胶-凝胶法合成锂离子筛前驱体LiMn2O4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溶胶 凝胶法、以柠檬酸和乙二醇作为聚合反应的单体合成了正尖晶石结构LiMn2 O4的前驱体 ,研究了反应物摩尔比、pH值及焙烧温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并通过XRD、IR和SEM等方法研究了柠檬酸螯合法合成正尖晶石结构LiMn2 O4 的溶胶 凝胶过程 ,探讨了反应机理。研究表明白 ,在Li/Mn摩尔比为 0 6、pH值为 3 0及焙烧温度为 6 0 0℃时 ,合成的正尖晶石结构LiMn2 O4 的前驱体具有较好的晶粒结构 ,其一次粒子直径大多在 1 0 0nm以内。  相似文献   

8.
为了制备性能良好的钴铁氧体及改善其磁性能,通过改进的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成功地制备了钴铁氧体(CoFe2O4)及掺镧(La)钴铁氧体纳米粒子.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能谱分析(EDS)、振动样品磁场计(VSM)对所得粒子进行了结构、形貌、成分及磁性能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得钴铁氧体粒度均匀,且成相温度较低,500℃煅烧1h时平均粒径12nm左右;通过掺杂稀土镧元素对所得铁氧体的相结构有较强的影响,所得掺镧钴铁氧体与目标产物一致;所得钴铁氧体具有较高的矫顽力(737.33Oe),并且通过稀土元素镧的掺杂提高了钴铁氧体的矫顽力.  相似文献   

9.
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Ca3Co4O9粉体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a3Co4O9 粉体,通过差热分析(TG DTA)、红外光谱(FT 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选区电子衍射(SAD)、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TEM)、能谱(EDX)等手段对Ca3Co4O9 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干凝胶的煅烧温度在750~900℃之间,时间2h,可制备纯相Ca3Co4O9 粉体。该粉体为粒径100~200nm 的片状单晶。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胶凝胶法与后期煅烧处理相结合,制备了几种锂锌铁氧体材料.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随煅烧温度的提高,材料体系的平均粒径增大至几个微米,但最终的晶相与预定结果有所差异.按Li0.35Zn0.3Fe2.35O4组分配料,并在1100℃下煅烧所得的铁氧体a1,相对于其它样品,在0.5~3GHz上具有较好的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11.
以金属硝酸盐为原料,利用柠檬酸溶胶一凝胶自燃法制备出的SrZn2-xCoxFe16O27纳米六角铁氧体.利用XRD、TEM及VSM等对样品的粒径,分散性,物相组成及磁性能进行表征并讨论.结果表明,制备出的样品为单一的W型铁氧体,分散性良好,粒径在30~60nm;Sr-W铁氧体磁性能(饱和磁化强度Ms、剩余磁化强度Mr及内禀矫顽力Hc)随着Co含量的上升有不同的变化趋势,Ms、Mr及Hc分别在x=0.6、0.4与0.2时有最大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柠檬酸法制备出球形和棒状的纳米SrFe12O19颗粒,粒径为30~100 nm.并对其制备工艺进行研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主要考察了PH值、用水量、柠檬酸用量、煅烧时间、煅烧温度对粒子的粒径与性能的影响.利用TEM、XRD和IR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确定出制备分散均匀、粒径较小的纳米SrFe12O19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柠檬酸与金属离子的摩尔比为1∶1,PH值为6,用水量为120ml,且在900℃下煅烧2h.并利用VSM对最佳工艺下的SrFe12O19的磁学性能进行研究,得出SrFe12O19的Hc为2456.3Oe,Ms为30.5 emu/g.  相似文献   

13.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稀土W型六角铁氧体Ba0.8La0.2Co2Fe16O27粉晶,用DSC-TGA、FT-IR、XRD、SEM分析了样品的形成过程、微观形貌、粒径和晶体结构,根据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的样品在2~18GHz微波频率范围的电磁参数计算了电磁损耗角正切及微波反射率.研究结果表明, 煅烧2h能得到单一的W型相Ba0.8La0.2Co2Fe16O27 ;晶粒为六角块状结构,大小均为200nm左右;Ba0.8La0.2Co2Fe16O27样品厚度为1.9mm时,12GHz位置处吸收峰为16.2dB,10dB频宽为4.0GHz;微波吸收主要由磁损耗引起.  相似文献   

14.
六角晶系钡铁氧体与锶铁氧体吸波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柠檬酸盐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六角晶系钡铁氧体BaFe12O19与锶铁氧体SrFe12O19.采用XRD、AFM、TEM研究了产物的粒形、粒径与矿物组成.结果表明,铁氧体的平均粒径为50nm.采用网络分析仪分别测试了0.1~6GHz内铁氧体的介电常数、磁导率与12~18GHz内吸波涂层的微波损耗.结果表明,钡、锶铁氧体的介电常数虚部形态与损耗角正切形态基本相同,但钡铁氧体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具有较多的损耗角正切峰值,钡铁氧体的吸波性能优于锶铁氧体.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Zn2+含量对CoZn铁氧体结构和磁性的影响,以正硅酸乙酯和硝酸盐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Co1-xZnxFe2O4/Si O2(0≤x≤1)复合材料。利用XRD、TEM、VSM和M ssbauer效应分析了样品的结构、形貌和磁性。结果表明,经900℃热处理后,Co1-xZnxFe2O4/Si O2复合材料中Co1-xZnxFe2O4为晶粒分布均匀的尖晶石铁氧体结构。Zn2+替代Co2+后引起Co1-xZnxFe2O4晶格膨胀。随Zn2+含量的增加,样品的矫顽力减小,而比饱和磁化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样品从磁有序状态转变为顺磁状态。Zn2+的掺杂对Fe3+核处的s电子密度有较大的影响,对尖晶石结构对称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中国粉体技术》2015,(2):47-50
采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制备尖晶石型铁氧体粉体,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粒度分析仪表征产物的粒径大小,研究烧结温度和升温速率对铁氧体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步升温的方式更有利于形成粒径小且均匀的铁氧体粉体,得到的产物粒径约为300 nm;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铁氧体颗粒的粒径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850℃为最佳烧结温度,适用于制备颗粒均匀、粒径小的尖晶石型铁氧体粉体。  相似文献   

17.
M型钡铁氧体(BaFe12O19)具有原料便宜、化学稳定性优异、矫顽力和磁能积较高、单轴磁晶各向异性以及化学稳定性优异等优点,因而被广泛用作微波毫米波段材料、微波吸收材料和高密度垂直磁记录介质等.研究了溶胶-凝胶法和自蔓延法相结合制备M型钡铁氧体(BaFe12O19)粉末过程中,起始溶液的组成、前驱体溶液pH值、烧结温度和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对产物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粉末的结构、形貌以及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前躯体溶液pH值为7.0,柠檬酸与金属离子摩尔比为2:1,自蔓延燃烧后的粉体在烧结温度1 180℃煅烧,能够形成单一、均匀的M型钡铁氧体.所制备的M型钡铁氧体的最佳磁性:饱和磁化强度(Ms)64.53 emu/g,剩余磁化强度(Mr)28.21 emu/g,矫顽力(Hc)2.696 kOe.  相似文献   

18.
肖利  方正  李元高  张全茹  王少芬 《材料导报》2004,18(Z1):147-149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具有尖晶石结构的钴铁氧体.经激光粒度仪、XRD、TEM、VSM等方法测定,结果表明产品为平均粒径50~60nm的CoFe2O4尖晶石相,外观近似球形,分散性较好,组成均匀,矫顽力及比饱和磁化强度分别为78kA/m和72Am2/kg,该法制备的纳米粉体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19.
严密  赵娣  胡军 《功能材料》2005,36(12):1852-1854,1858
用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制备(Ni0.21Zn0.58Cu0.23)Fe1.95O4铁氧体,研究了煅烧工艺对(Ni0.21Zn0.58Cu0.23)Fe1.95O4铁氧体品质因数及相关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730℃煅烧可以有效地降低不充分燃烧中出现的杂质相,促进烧结过程中的固相反应,形成高密度和理想显微组织,提高磁性能。在1MHz频率下,煅烧样品的品质因数高达135,为未煅烧样品的4倍多。  相似文献   

20.
以硫酸加双氧水溶解废旧锂离子电池所得的溶液为原料,以酒石酸为凝胶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具有尖晶石结构的钴铁氧体,借助于XRD、振动样品磁强计对样品的结构和磁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制备钴铁氧体的适宜条件为:酒石酸和总金属离子的比例为2:1,pH值=8.2,煅烧温度为500℃,煅烧时间为2h.所得样品的剩余磁化强度为23.5kA·m-1,饱和磁化强度为67.7kA·m-1,矫顽力为45.2kA·m-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