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42例临床疗效观察孟冬梅1袁成录1周莉2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获得性出血性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血栓形成与出血倾向并存。由于基础疾病不一,DIC本身又复杂多变,治疗过程较为复杂。我们将42例不同病因导致的DIC病人的治疗结果报告...  相似文献   

2.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七例报告陈维英(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239001)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简称DIC),是由多种因素引起凝血机制异常的综合征。发病迅速,病情复杂、死亡率高,应引起临床上重视。现将诊治7例DIC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初...  相似文献   

3.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性肾炎10例体会曾自栋,魏玉珍中国第一冶金建设公司职工医院肾内科(430081)关键词环磷酰胺/治疗应用,狼疮性肾炎我科于1992年1月至1993年12月,应用大剂量环磷酰胺(CTX)静脉冲击加激素标准疗程治疗10例重症狼疮性肾炎...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性肾炎并发狼疮性脑的疗效及副作用,以求最佳冲击治疗方案。方法:对14例狼疮性脑病患者进行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并以6例狼疮性脑病患者用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为对照。结果:治疗组11例有铲,3例无效,其中1例死亡。对照组1例有效,5例死亡。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性脑病效果显著,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5.
大剂量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黄荣桂,王耀国,陈玲玲,蔡锦良关键词:环磷酰胺,狼疮性肾炎狼疮性肾炎(LN)临床表现复杂,治疗效果欠佳。近年来有人提出采用大剂量环磷酰胺(CTX)间歇冲击治疗[1]。我院1990年8月~1994年8月运用大剂量CTX静脉冲...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感染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例单金坤沈洪王宁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10029)关键词胆道感染并发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西医结合疗法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以下简称DIC)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可表现为出血、休克或低血压、栓塞、溶...  相似文献   

7.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0例分析(摘要)陶培军龙红1987年1月~1996年12月,我们抢救了10例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病人,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人10例,年龄24~36岁,均为初产妇,妊娠26~44周,单胎9例,双胎1例。临床表现以皮...  相似文献   

8.
环磷酰胺与白细胞介素Ⅱ联合治疗狼疮性肾炎(附3例报告)①邓方磊(衡阳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衡阳,421001)环磷酰胺联合白介素2治疗狼疮性肾炎,降低了环磷酰胺的毒性,避免了医源性感染,改善了狼疮性肾炎的预后。现将我们治疗的3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例1...  相似文献   

9.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霉菌感染李兆华,庞玉英,武文廉,李舜华,王晓薇,易永林(哲里木盟红十字中心血站,长春白求恩医大第一临床学院)目前,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死因仍是出血和感染,由于血小板的输注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治疗新进展,使出血而致死亡逐渐减少。但...  相似文献   

10.
高涤 《河北医学》1998,4(4):69-71
产科急性DIC的急救与护理(266042)山东青岛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高涤马会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病理生理过程,是凝血机能异常的综合征[1]。产科DIC以产科并发症引起最为常见,且多为急性,母婴死亡率极高。现将我院自199...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4例活动性狼疮性肾炎应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观察疗效及副作用。结果:缓解率90.63%,活动控制平均所需时间37.2±18.5d,副作用比常规环磷酰胺隔日疗法少(P〈0.05~P〈0.01)。结论:对狼疮性肾炎,宜首选环磷酰胺冲击治疗。  相似文献   

12.
应用反式维甲酸(Retinoticacid,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但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者,病死率仍很高。M3a、M3b及早幼粒细胞数高、低均可并发DIC。诊断确立之后,应立即口服RA,同时使用肝素治疗DIC,根据凝血时间(CT)调整肝素用量及间歇时间,使CT维持在20~30min,肝素用至出血症状停止和DIC指标恢复正常,再减量维持1~2周,必需输血时,同时加用肝素,以防止促进DIC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产科DIC的诊治体会王倩1李秋1邵克文2(1泰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2710002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简称DIC)是产科领域中一种严重而凶险的并发症。病情进展迅速,有时为瞬间。高凝和纤溶界限不明,几乎是同时存在。本组总结出以尽...  相似文献   

14.
刘月美 《医学文选》2001,20(2):174-175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由多种疾病引发的血管内凝血的病理过程。如果由于某些产科因素所致,则称为产科DIC,发生率约为分娩总数的0.1%。现将我院1995年1月至2000年11月收治的8例产科DIC病人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年间我院产科分娩2612例,中、晚期妊娠引产(包括死胎、过期流产) 2576例,共5188例,发生DIC8例,发生率为0.15%。8例中年龄22~40岁,平均30.4岁;初产妇3例,经产妇5例。孕周为10~42周,其中<28周1例,28~<37周…  相似文献   

15.
产科DIC诊断和治疗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科DIC诊断和治疗应注意的问题中国医大科学第二临床学院(110003)王德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简称DIC),它不是一个独立疾病,而是许多疾病发展中一个严重的病理过程。如果由于产科某些因素所致,则称产科DIC。产科DIC在临床并非罕见,严重威胁着孕产...  相似文献   

16.
陈宏  余元龙 《广州医药》2000,31(2):74-76
目的:探讨消化道癌术后继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消化系癌术后继发DIC患者23例进行分析。结果:本组DIC中高凝血期9例,消耗性低凝血期9例,消耗性低凝血期12例,继发性纤溶亢进期2例。治愈6例,死亡17例。结论:消化系统癌继发DIC死亡率高,术后预防和早期(高凝期)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采用持续性非卧床式腹膜透析(CAPD)治疗肾小球肾炎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30例,进行了临床观察。原发病有急进性肾炎12例,狼疮性肾炎9例,急性肾小球肾炎3例,系膜增殖性肾炎5例,IgA肾病1例。本组病例均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CAPD治疗,平均腹透日为(477±44.8)天。并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强的松1mg/kg/d,甲基强的松龙05~1.0g或地塞米松60~80mg/d,冲击治疗,或加用环磷酰胺02~0.4g。每1~2周冲击3天。冲击后按常规治疗,另外口服潘生丁、保肾康,部分患者加用中…  相似文献   

18.
对24例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表明,产科DIC的发病率为0.78‰,其中初产妇为0.81‰,经产妇为0.53‰.引起产科DIC的主要病因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9例)、胎盘早剥(4例)和死胎(2例)。主要诱因有宫缩过强(7例)和剖宫产(7例)。动态观察阴道流血性质,可作为血液学指标检出前诊断产科DIC的辅助指标。对产科DIC者在积极治疗病因的同时,配合小剂量肝素或硫酸鱼精蛋白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狼疮性肾炎(LN),已被公认为LN的首选治疗方法。1991年5月~1997年10月,我科应用CTX冲击治疗LN48例,结果显示CTX冲击治疗副反应发生率低于以往隔日疗法,疗效更佳。现报道护理体会。1临床资料48例均符合美国风...  相似文献   

20.
罗萍  徐杰 《河北医学》1999,5(7):34-35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它是由许多致病因素导致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中产科并发症尤为多见,常发病急骤,病势凶险,严重危害母婴身体健康。本文就DIC14例病人回顾如下:1一般资料1.1枣庄市立医院1986年1月至1996年8月期间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