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3 毫秒
1.
阮蒙蒙  任丽娜  成健 《护理研究》2011,25(18):1641-1642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术前套管针静脉穿刺中的镇痛效果,探讨其用于套管针穿刺镇痛的最佳用法。[方法]随机选取术前需行套管针静脉穿刺者120例组成实验组、40例组成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在穿刺前30 min、45 min6、0 min于穿刺部位涂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照组涂以护手霜。观察各组病人行套管针静脉穿刺的疼痛情况,并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镇痛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其中实验C组的镇痛效果最好。[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能有效减轻术前静脉套管针穿刺的疼痛感,且以穿刺前60 min用药的镇痛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小儿手术病人静脉穿刺术的减痛护理效果。方法将小儿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实验组术前30~60min采用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穿刺部位进行涂抹。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并对两组疼痛程度及穿刺前后血压、心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静脉穿刺疼痛程度及静脉穿刺后血压、心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穿刺前涂抹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符合病人对健康、舒适的要求,体现了现代护理走向人性化服务的宗旨,解除了以往由于静脉穿刺疼痛给病人带来心理上的不良影响,为治疗疾病提供了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3.
恩纳乳膏用于静脉穿刺止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恩纳乳膏用于静脉穿刺的止痛效果。方法 将 8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 40例 ,实验组患者在静脉穿刺前 60min涂抹恩纳乳膏 ,观察疼痛的程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疼痛有明显改善 (P <0 .0 5 )。结论 恩纳乳膏可减轻静脉穿刺引起的疼痛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应用于小儿术前静脉留置针穿刺的镇痛效果.方法 随机将92例手术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6例,实验组于术前1h在穿刺部位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照组常规消毒穿刺,采用FLACC评分法和观察患儿心率的变化评估小儿疼痛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儿行留置针穿刺时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相似文献   

5.
董莹 《当代护士》2018,(2):158-160
目的观察局部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减轻患者术前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的效果,增加患者满意度,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选取需要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手术患者84例,其中44例为观察组,先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于穿刺处皮肤,穿刺部位均为左手头静脉距离腕关节近心端,然后按照常规留置针穿刺方法穿刺留置套针;40例为对照组,则按传统静脉留置针操作标准操作。在操作结束后运用数字疼痛分级法、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和疼痛护理满意度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和记录,应用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研究调查数据显示,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穿刺后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舒适度和疼痛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减轻手术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镇痛效果明显,不仅降低患者疼痛程度还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和疼痛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穆丽  甄长溪  杨雪晶  窦志霞 《全科护理》2016,(27):2816-2818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凝胶涂抹对术前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影响及效果。[方法]选择手术前静脉留置针穿刺保留且意识清楚病人1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在静脉留置针穿刺前以2%盐酸利多卡因凝胶涂抹皮肤,2min后再行穿刺置管术;对照组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两组病人一次穿刺成功率、病人的疼痛度、满意度。[结果]两组病人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时疼痛度和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静脉穿刺置管时应用2%盐酸利多卡因凝胶涂抹皮肤能缓解穿刺时疼痛,提高病人满意度,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减轻术前静脉留置针穿刺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骨科住院须行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静脉留置针穿刺前,观察组在穿刺部位涂抹1.5 g/10 cm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照组按照常规静脉操作。应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和FIACC评分法对患者在穿刺时的疼痛反应进行评分。结果利多卡因组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和FLACC评分法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在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前在穿刺区域涂抹利多卡因乳膏,能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恩纳霜做皮肤表面麻醉剂能否解除术前静脉留置针穿刺时的疼痛,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应用恩纳霜能否解除静脉输入刺激性药物引起的疼痛,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方法留置针穿刺前60 min用恩纳霜涂抹穿刺部位2.5 cm×3.5 cm,并用3M敷贴覆盖,穿刺时揭开敷贴清理局部皮肤除去恩纳霜,常规消毒,穿刺置管.每次输入刺激性药物前40 min在穿刺部位上方沿血管走向1.5 cm×7 cm涂抹恩纳霜.结果术前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达100%,穿刺镇痛效果显著.结论恩纳霜对静脉输入刺激性药物引起疼痛镇痛效果满意,解除疼痛引起血管痉挛,有效保护血管,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延长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老年患者静脉套管针的穿刺成功率。方法选择行静脉套管针穿刺术、年龄为65~85岁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常规操作;观察组,对护士进行系统培训后进行操作,统计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穿刺成功率(98.41%vs.81.09%)及患者满意度(98.41%vs.75.68%)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对护士进行系统培训是提高老年患者静脉套管针穿刺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恩纳霜做皮肤表面麻醉剂能否解除术前静脉留置针穿刺时的疼痛,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应用恩纳霜能否解除静脉输入刺激性药物引起的疼痛,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方法 留置针穿刺前60 min用恩纳霜涂抹穿刺部位2 5 cm×3 5 cm,并用3M敷贴覆盖,穿刺时揭开敷贴清理局部皮肤除去恩纳霜,常规消毒,穿刺置管。每次输入刺激性药物前40 min在穿刺部位上方沿血管走向1 5 cm×7 cm涂抹恩纳霜。结果 术前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达100%,穿刺镇痛效果显著。结论 恩纳霜对静脉输入刺激性药物引起疼痛镇痛效果满意,解除疼痛引起血管痉挛,有效保护血管,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延长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11.
颈外静脉留置针应用于大量输液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比较经颈外静脉输液与四肢浅静脉输液在大量输液中的应用及优越性。方法  60例经颈外静脉穿刺并留置针为实验组 ,60例经四肢静脉穿刺并留置针为对照组 ,记录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留置时间、液体流速及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 93 .3 % ,对照组为 88.3 % ,P<0 .0 1 ;实验组平均操作时间 2 .6min,对照组为 3 .1 min,P<0 .0 1 ;实验组平均留管时间为 1 2 0 h,对照组 61 h,P<0 .0 1 ;实验组并发症为 6.7% ,对照组为 2 8.3 % ,P<0 .0 1 4,留置套管针最大流速可达 97ml/min[1 ] ,能满足重危病人快速补液的要求。结论 实验组较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 ,节省时间和人力 ,留置针时间长 ,并发症低 ,病人痛苦少 ,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选择正确的浅静脉穿刺拔针按压时机.方法 对400例浅静脉穿刺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采用先按压再拔针;对照组采用拔针的瞬间开始按压或边拔边按压.对两组发生的疼痛、皮下瘀血、穿刺点出血等不良反应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7号静脉穿刺针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2.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套管穿刺针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0%,对照组56.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浅静脉穿刺的拔针应采用拔针后按压,可以减轻不良反应,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硬膜外麻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硬膜外麻醉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干预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病人术前及术中的血压、心率,术中疼痛程度及术后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病人术中血压、心率波动幅度小,疼痛程度较轻,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人性化护理用于硬膜外麻醉手术病人可以稳定血压、心率,减轻病人的疼痛程度,并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申益香 《全科护理》2009,7(33):3028-3029
[目的]探讨无痛技术在上肢浅表静脉穿刺中的作用。[方法]将住院病人进行分组,单日为实验组,双日为对照组,共穿刺200例次。两组均选用相同的上肢浅静脉,由专人操作。双日组采用传统的穿刺方法,单日组采用“无痛技术”操作法。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病人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病人对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无痛技术可以减轻静脉穿刺带给病人的疼痛,增加舒适感,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提高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痛技术在上肢浅表静脉穿刺中的作用.[方法]将住院病人进行分组,单日为实验组,双日为对照组,共穿刺200例次.两组均选用相同的上肢浅静脉,由专人操作.双日组采用传统的穿刺方法,单日组采用"无痛技术"操作法.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病人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病人对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无痛技术可以减轻静脉穿刺带给病人的疼痛,增加舒适感,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提高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陈凤  林娟 《全科护理》2021,19(6):773-775
目的:探讨手术室-病房一体化术前访视在日间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接受手术时间顺序将某三级甲等医院200例日间手术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术前访视模式,观察组病人采用手术室-病房一体化术前访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术前访视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血压、心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前访视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1 d 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麻醉诱导时血压和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1 d病人满意度调查中对手术室护士基础护理、专业技能、人文关怀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病房一体化术前访视模式可降低日间手术病人焦虑情绪,缩短术前访视时间,有利于降低因生理应激反应而导致的术中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提高日间手术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联合骨内注入利多卡因用于经皮椎体成形术术中的镇痛疗效.方法 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术行(PVP)治疗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为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利多卡因 氟比洛芬酯组(LF组),术中在套管针放入和骨水泥放入时,用口述分组评分法(VRS)评分评估两组病人的疼痛程度,同时记录骨水泥放入前1min,放入后1、2、5min的心率和血压的变化,术后评估病人对止痛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套管针插入时,LF组镇痛效果优于F组病人,而骨水泥放入时,两者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骨水泥放入前后的心率和血压变化无明显差异,LF组病人的满意度优于F组(P<0.05).结论 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联合骨内注入利多卡因的方法可减轻经皮椎体成形术病人术中的疼痛.  相似文献   

18.
静脉快通道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静脉快通道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应用,并比较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对病人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ASA体格状况为I、II级,在腹腔镜下行择期单纯胆囊切除手术的病人,随机等分成两组。实验组(静脉全麻组):麻醉诱导采用咪唑安定0.04mg/kg,瑞米芬太尼2μg/kg,异丙酚2mg/kg,阿曲库铵0.6mg/kg诱导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采用瑞米芬太尼0.1μg/(kg·min)、异丙酚80~120μg/(kg·min)、阿曲库铵8~10μg/(kg·min)全部采用微泵注射。对照组(吸入麻醉组)麻醉诱导同实验组,麻醉维持采用安氟醚,阿曲库铵8~10μg/(kg·min)微泵注射。两组病人的麻醉深度维持在心率、血压于术前±20%。手术结束后采用Steward评分方法,10min内评分在4分及以上者送回病房,否则送入ICU;记录两组病人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及其他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人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无明显差异;实验组10min内评分在4分及以上者有43人,对照组为31人,两组相比,P<0.05;实验组术后恶心呕吐12例,对照组27例,P<0.01。结论静脉快通道麻醉可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术后尽早苏醒,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并减少进入PACU或ICU机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静脉输液患儿心理状况及输液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86例静脉输液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静脉输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两组均护理至静脉输液治疗结束;比较两组接诊时间、输液等候时间、拔针时间、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依从性、穿刺疼痛度[采用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穿刺前后心理状况[采用儿童焦虑量表中文版(SCAS)]、输液期间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输液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接诊时间、输液等候时间、拔针时间及穿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穿刺成功率、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FLAC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穿刺后,两组SCAS评分低于穿刺前(P<0.05),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输液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静脉输液患儿护理干预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可有效缩短静脉输液治疗时间,减少风险事件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外周静脉穿刺镇痛的时效性.方法 将160例麻醉前进行外周静脉穿刺的手术患者,分成者观察组4组,对照组1组,每组32例.观察组分别在穿刺前15 min、20 min、25 min、30 min在穿刺点涂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照组按静脉穿刺常规操作.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进行疼痛评分,比较各组患者外周静脉穿刺的疼痛评分.结果 观察组2(即穿刺前20 min涂药)镇痛效果最佳,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外周静脉穿刺前20 min按成人量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能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穿刺时造成的疼痛感,具有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