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60Co γ射线照射对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活性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60Co γ射线照射对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活性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和照射组,照射组细胞分别用60Co γ射线5Gy、10Gy、20Gy单剂量照射心肌细胞,照射后48h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60Coγ射线照射对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照射后48h及120h用结晶紫试验及MTT试验检测照射后心肌细胞活性变化,结果照射组LDH浓度明显高于未照射组,且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升高。照射后48h凋亡细胞较对照组升高,凋亡细胞比例与照射剂量呈正相关。结晶紫试验及MTT试验均提示照射后48h照射组心肌细胞活细胞活性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照射后120h照射组活细胞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与照射剂量相关。结论60Co γ射线单剂量照射可直接损伤心肌细胞,降低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活性,促进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一定剂量的x射线照射后双核淋巴细胞微核率作为检测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生物学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CB法微核实验,检测人外周血离体培养24h后以0.5~4 Gy剂量X射线照射后的微核率,计算修复能力指数(DRC),建立以公认的辐射损伤模型和双核微核为观察终点的检测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的一种新方法。结果 CB法微核实验结果显示照射剂量和淋巴细胞微核率存在较紧密的相关性。随着辐射剂量增加,细胞微核率增大,细胞内微核个数增多,细胞死亡数亦增加。0.5 Gy剂量x射线照射后微核率明显增大,与0 Gy剂量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P=0.03),阅片结果显示,两组实验的细胞死亡数较少,差异不明显。结论 从微核率,微核个数,死亡细胞数综合考虑,在实例验证基础上,本实验条件下,可选择0.5 Gy剂量X射线照射以检测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大小。  相似文献   

3.
低剂量辐射对脐血LAK细胞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低剂量辐射对脐血LAK细胞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影响。方法 新鲜分离的脐血单个核细胞用重组白细胞介素2培养72h获取LAK效应细胞,在培养48h时给予1次不同剂量(分别为62mGy,124mGy,186mGy,248mGy)的γ射线照射,应用^3H-TdR释放实验测定LAK体外杀伤肿瘤靶细胞(K562,HL-60)活性。结果 脐血LAK细胞对K562和HL-60的杀伤活性与成人外周血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接受低剂量辐射的脐血LAK细胞K562和HL-60的细胞毒性显著高于非照射对照组(P<0.01)。结论 脐血可作为LAK细胞的一个良好来源。低剂量辐射可增强脐血LAK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从而可能用于清除微小残留病变及在脐血移植时增强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体外细胞共培养技术模拟体内肺组织微环境,探索树突状细胞(DC)在辐射损伤细胞的抗原提呈作用。方法 60Co γ射线照射的小鼠肺上皮细胞(MLE-12)与骨髓来源DC和/或脾T淋巴细胞培养48 h,流式细胞术检测DC细胞共刺激分子CD80/86和抗原肽识别复合物MHC Ⅰ/Ⅱ表达水平,T细胞活化标志CD69/28/152表达水平以及CD4+和CD8+亚群细胞数。结果 60Co γ射线照射的MLE-12细胞凋亡率呈剂量依赖性增高,明显刺激DC细胞CD80/86和MHC II表达,但对T细胞无直接活化作用;6 Gy照射的MLE-12细胞与DC细胞和T淋巴细胞共培养48 h,T细胞CD69和CD28表达增加,CD4+和CD8+亚群细胞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DC细胞出现CD86和MHCI特异性高表达。结论 辐射损伤细胞可刺激DC细胞抗原提呈功能,并对T细胞进行活化。  相似文献   

5.
刘斌  侯玮玮  王燕玲  王敏  张红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3):4725-4727
[目的]研究重离子和X射线辐照对人舌鳞癌Tb细胞周期影响的规律。[方法]采用X射线和离子束分别辐照人舌鳞癌Tb细胞,X射线照射剂量为0、2、4、6、8Gy;重离子照射剂量为0、0.5、1、2.0、4.0Gy。PI荧光探针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剂量组受照后在6h、12h、24h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人舌鳞癌Tb细胞在X射线照射后,2.0Gy组激活G1期检测点,而4.0、6.0、8.0Gy组激活G2期检测点。重离子照射后,Tb细胞G2/M期阻滞明显增加,阻滞程度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并且0.5、1Gy组细胞在12~24h时间点出现"崩溃"现象,细胞阻滞解除;2Gy和4Gy组细胞表现为明显的G2/M阻滞,未出现"崩溃"现象。在2Gy辐照时对细胞G2期阻滞率达到70%,相当于6GyX射线辐照。[结论]重离子和X射线对人舌鳞癌细胞周期影响不同,小剂量重离子束具有较高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热休克预处理对X射线诱发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的影响。方法 在42℃、5% CO2培养箱中对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热休克处理90min。将细胞样本分为:对照组,热休克组,照射组,热休克+照射组,每组6个平行样本。每组样本再分成两组细胞,其中一组细胞加入终浓度为0.1mmol/L的6-TG,另一组不加6-TG。每组细胞经不同剂量(0.5Gy、1.0 Gy、1.5 Gy、2.0 Gy、2.5 Gy、3.0 Gy)X射线照射并恢复培养3h,6h,10h后,用多核细胞法检测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结果 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接受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恢复3h,6h,10h,热休克+照射组细胞hprt基因突变率与照射组细胞hprt基因突变率相比明显下降(P < 0.01)。结论 热休克预处理对X射线所致细胞hprt基因突变具有保护效应,对X射线所致细胞hprt基因突变的保护作用在低剂量照射比高剂量照射时更为明显,其保护效率与照射剂量之间为负相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低剂量X射线辐照对A549细胞凋亡的适应性反应及时间效应,并初步探索适应性效应的可能机制。方法 分别用X射线50 mGy、200 mGy、500 mGy照射A549细胞,间隔3 h、6 h、12 h、24 h、48 h后,用20 Gy的效应剂量照射,检测细胞凋亡;并检测初始剂量和效应剂量间隔照射6 h的细胞周期分布及DNA损伤。20 Gy及0 Gy照射组为对照组。结果 低剂量间隔3 h、6 h、12 h、24 h后再接受20 Gy照射,50 mGy~20 Gy、200 mGy~20 Gy、500 mGy~20 Gy 3组的细胞凋亡率均分别显著低于20 Gy组(P < 0.05);间隔48 h,50 mGy~20 Gy、200 mGy~20 Gy、500 mGy~20 Gy 3组的细胞凋亡率与20 Gy组无显著性差异。低剂量照射与效应剂量间隔6 h,50 mGy及200 mGy叠加20 Gy效应剂量组,G0/G1期细胞百分数显著低于20 Gy剂量组(P < 0.05),50 mGy~20 Gy、200 mGy~20 Gy组G2/M期细胞百分数显著降低(P < 0.05),500 mGy~20 Gy组G0/G1及G2/ M期细胞百分数与20 Gy照射组无统计学差异。与20 Gy组相比,3个低剂量叠加20 Gy组细胞及DNA损伤程度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剂量X射线照射能诱导A549细胞凋亡的适应性反应,且与初始剂量和效应剂量间隔的时间有关,适应性效应可能与低剂量X射线引起的细胞周期改变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60Co γ射线部分照射人离体血对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影响.方法 用2Cy 60Co γ射线37℃照射人离体周围血,以不同比例与未照射血混合后进行培养,44 h后加松胞素B,72 h收获,制片并分析微核率.结果 微核率随照射血比例的增加而增加,与单纯照射组相比,混合照射血的微核率高.1.0:1.0比例混合估算出的剂量为1.29 Gy,大于实际的1 Gy,0.5:1.0比例混合估算出的剂量为0.91 Gy,也大于0.50 Cy,而在1.0:0组,照射剂量与估算剂量基本一致.结论 微核率随照射血比例的不断增加而增加,为微核率作为估算局部照射剂量的生物学指标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低剂量重离子辐射(LDR)对小鼠造血系统的适应性反应特征。方法对小鼠给予大剂量(2.0 Gy)12C+6射线照射前预先采用0.050,0.075 Gy 12C+6离子束全身照射,其中一批小鼠24 h处死,测定外周血指标、脏器系数、骨髓细胞微核率、骨髓DNA含量;第二批小鼠接受大剂量(2.0 Gy)全身辐照后观察其30 d存活情况。结果与大剂量直接照射组相比,0.050Gy低剂量照射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升高,骨髓DNA含量升高,小鼠骨髓细胞的微核率降低(均P〈0.05~0.01),其余指标无统计学差异。0.075 Gy低剂量照射后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与照射对照组比较有一定下降,其余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低剂量碳离子束照射能拮抗大剂量照射后引起的骨髓细胞损伤,对造血组织产生适应性反应,对重离子治疗肿瘤及放射防护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低剂量重离子辐射(LDR)对小鼠造血系统的适应性反应特征。方法对小鼠给予大剂量(2.0 Gy)12C+6射线照射前预先采用0.050,0.075 Gy 12C+6离子束全身照射,其中一批小鼠24 h处死,测定外周血指标、脏器系数、骨髓细胞微核率、骨髓DNA含量;第二批小鼠接受大剂量(2.0 Gy)全身辐照后观察其30 d存活情况。结果与大剂量直接照射组相比,0.050Gy低剂量照射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升高,骨髓DNA含量升高,小鼠骨髓细胞的微核率降低(均P<0.05~0.01),其余指标无统计学差异。0.075 Gy低剂量照射后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与照射对照组比较有一定下降,其余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低剂量碳离子束照射能拮抗大剂量照射后引起的骨髓细胞损伤,对造血组织产生适应性反应,对重离子治疗肿瘤及放射防护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对60Coγ辐射诱发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inese hamster fibroblast cell line,CHL)染色体畸变和小鼠骨髓微核形成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CHL细胞(±S9)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辐射模型组,TP保护组(分别加TP12.5、25、50 μg/ml)6组,除空白和阳性对照组外均给予2 Gy 60Co γ照射后继续培养24 h,常规制备染色体,观察畸变类型并计算畸变率。50只KM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辐射模型组,TP保护组(高、中、低剂量分别于照射后给TP725、145、29 mg/kg灌胃),每组10只,给药后14天给予6 Gy 60Co γ照射,24 h后处死动物,取双侧股骨,行骨髓涂片和姬姆萨染色,计数含微核嗜多染红细胞(polychromatic erythrocyte,PCE)数。结果 中、高剂量组TP(25、50 μg/ml)可显著降低60Co γ诱发的CHL染色体畸变率,S9不影响CHL细胞染色体畸变形式和畸变率。高、中剂量TP保护组(725、145 mg/kg)小鼠PCE微核率与辐照模型组相比较,相差显著(P<0.05)。结论 茶多酚能部分对抗60Co γ辐射诱发的CHL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形成,对染色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60>Co γ射线引起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中p65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 按处理方法不同将人肺腺癌A549细胞分为假照组、单纯照射组、GSH组、GSH+照射组.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p65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中p65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定位变化.结果 <'60>Co γ射线照射后,p65蛋白在细胞核中的表达量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加逐渐增多;GSH+照射组与单纯照射组相比,细胞核中p65的表达明显减少;但p65在细胞总蛋白中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到单纯照射组与假照组比较,细胞核内p65的表达量增多;GSH+照射组细胞核内p65的表达量相对单纯照射组明显减少.结论 γ射线照射后人肺腺癌A549细胞核内p65的表达量增多,但GSH可以减少p65在细胞核内的表达,抑制p65的入核.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CD20单抗美罗华(R)对X射线所致人Burkitt淋巴瘤细胞系Raji细胞损伤的影响及与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关系。方法 Raji细胞与低浓度H2O2或美罗华(终浓度20mg/L)孵育24h后,给予X射线照射;Raji细胞经美罗华联合不同浓度H2O2处理,常规培养48h,采用SRB法检测细胞存活,AO/EB双染观察细胞凋亡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动态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结果 联合美罗华后,Raji细胞对X射线诱导的细胞死亡分数明显提高,美罗华+照射组和照射组的ID50分别为2.80 Gy、5.08 Gy;20μM或40μM的低剂量H2O2也可以提高Raji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并呈现浓度依赖性。与单照射组相比较,美罗华+照射组在处理后24h,出现明显细胞凋亡,可被抗氧化剂NAC部分抑制。美罗华联合照射组ROS产生明显高于单照射组,同时,美罗华可增加Raji细胞对不同浓度H2O2所致氧胁迫的敏感性,表现为细胞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增加。结论 美罗华可以增加耐辐射的淋巴瘤细胞系Raji细胞对X射线的敏感性,ROS作为细胞内外重要的信号分子,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含人IL-2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IL-21)联合γ射线照射对子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重组腺病毒Ad-IL-21于体外转染子宫颈癌Hela细胞,转染后6 h进行6Gy 137Cs γ射线照射,用MTT方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Hela细胞的生长曲线、抑制率及细胞周期。结果 Ad-IL-21基因组、照射组和基因联合照射组对Hela细胞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联合照射组的抑制效应最强(44%),明显高于Ad-IL-21组和照射组。联合照射组Hela细胞出现明显的G1期阻滞,G1期细胞所占比例最高,达到88.9%,S期细胞最少(1%)。结论 IL-21基因联合γ射线照射对子宫颈癌的抑瘤作用具有协同效应,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天然植物提取物清除自由基及抗辐射损伤能力,为筛选有效的电离辐射防护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对维生素C(VC)和5种天然植物提取物清除羟自由基和氧自由基的能力进行比较,根据实验结果选择茶多酚(TP)单独和联合VC作用评价抗辐射功能.动物实验设对照组、辐照组、TP组(2.5、25和250mg/kg),TP+VC组(2.5+2.5、25+25、250+75mg/kg);存活实验小鼠以6.0Gyγ射线照射,白细胞计数实验以3.5Gy γ射线照射.结果 VC和5种天然植物提取物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依次为VC、TP、大蒜素、刺五加苷、螺旋藻、枸杞多糖,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依次为VC、TP、大蒜素、螺旋藻、刺五加苷、枸杞多糖.6.0Gy γ射线照射后,存活率由高至低依次为对照组、TP高剂量、TP低剂量、TP中剂量、TP+VC中剂量、辐照组、TP+VC低剂量、TP+VC高剂量;3.5Gy γ射线照射后,各个给药组对照射后小鼠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均有明显影响.结论 大剂量γ射线照射后,小鼠的存活率和白细胞数目均下降;一定质量浓度的TP可明显提高小鼠的存活率,TP可能是通过清除自由基来达到抗辐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莲房原花青素(LSPC)的抗辐射作用。方法:80只小鼠分4组,实验组分别连续灌胃不同剂量(50、100、200mg/kgbw)的LSPC15d后,接受60Co-γ射线8.0Gy照射后,一半动物观察平均存活时间和30d存活率。另一半动物于照射后不同时间检测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含量。结果:小鼠经8.0Gy60Co-γ一次全身辐照后,100、200mg/kgbwLSPC组能使小鼠平均存活时间分别提高49.2%和58.3%,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各组小鼠的保护指数均大于1.0;外周血像于照后21d基本恢复正常,且以200mg/kgbwLSPC组效果最佳。结论:LSPC对8.0Gy60Co-γ射线亚急性辐射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鲨鱼软骨粘多糖对γ射线损伤雄性小鼠免疫器官及生殖器官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5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低(0.5g/kg·d)、中(1.0g/kg·d)、高(2.0g/kg·d)三个剂量鲨鱼软骨粘多糖组,每天一次灌胃给药,给药体积为0.4ml/20g,灌胃2周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均以剂量率为0.83Gy/h的60Coγ射线进行一次全身照射,照射剂量为5Gy。于辐照前1d,辐照后3d、14d测定小鼠体重、外周血白细胞数,辐照后14d测定小鼠胸腺指数,脾指数,骨髓有核细胞计数、睾丸重量指数,精子总数及精子畸形率。结果 鲨鱼软骨粘多糖可使辐照后3d中、高剂量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辐照后14d,中、高剂量组小鼠的胸腺指数、骨髓有核细胞数及精子总数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小鼠的脾指数及睾丸重量指数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中、高剂量组的精子畸形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鲨鱼软骨粘多糖对辐射损伤小鼠的免疫器官及生殖器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用冻融的自身胃癌抗原冲击树突状细胞(DC),体外观察其对自身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自身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方法从胃癌手术切除肿瘤周围转移引流淋巴结,提取单个核细胞,将贴壁生长的细胞用细胞因子基因重组粒巨集落和生长因子(rhGM-CSF)、基因重组白介素4(rhIL-4)、以及基因重组α-肿瘤坏死因子(rhTNF-α)联合诱导培养DC,然后用经冻融制备的自身肿瘤细胞抗原冲击DC并作用CIK细胞,最后检测CIK细胞体外杀伤三种靶细胞(自身胃癌细胞、K562和SGC-7901细胞)的活性。结果经细胞因子联合诱导培养后,DC含量明显增高,CD1a/CD14和CD80/CD86阳性细胞比刚分离的单个核细胞明显增多。DC和CIK细胞共同培养后,CIK细胞高表达CD3+CD56+。负载胃癌抗原冲击的引流淋巴结DC活化的CIK细胞,杀伤自身肿瘤细胞活性达78.6%,而单纯CIK细胞为35.2%,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K562和SGC-7901细胞杀伤活性二者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肿瘤周围转移引流淋巴结贴壁细胞在体外能定向诱导扩增出大量DC;胃癌抗原负载的DC和CIK细胞共同培养,可明显提高CIK细胞对自身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19.
薯莨和五倍子鞣质对辐射暴露小鼠的防护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薯莨鞣质和五倍子鞣质对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4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茶多酚组(阳性对照组)、五倍子鞣质组和薯莨鞣质组。给予单次8.0 Gy 60Co γ射线照射(剂量率2.0 Gy/min),照前2h及照后18h分别各灌胃给药一次,测定30d存活率、平均存活时间及保护系数等,空白对照组佯照射。结果 单纯照射组小鼠照后16d内全部死亡,平均存活时间(12.0±2.45)d。薯莨鞣质组、五倍子鞣质组和茶多酚组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26.25±7.13)d、(21.88±8.89)d和(23.25±9.33)d,与单纯照射组相比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 < 0.01或P < 0.05)。结论 薯莨鞣质和五倍子鞣质可提高8.0 Gy 60Co γ射线照射小鼠30天存活率,对γ射线辐射损伤具有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方格星虫多糖对亚致死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尼尔雌醇组及低(100 mg/kg·d)、中(200 mg/kg·d)、高(400 mg/kg·d)三个剂量方格星虫多糖组,每天一次灌胃给药,尼尔雌醇组照射前一天给予尼尔雌醇3.3 mg/kg灌胃,照射后0.5 h再次给予1.67 mg/kg尼尔雌醇灌胃。灌胃2 w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均以剂量率为0.8 Gy/min的60Coγ射线全身照射一次,照射剂量为5.0 Gy。于辐照后3 d、14 d测定小鼠体重、外周血WBC,辐照后14 d测定小鼠胸腺指数,脾指数,骨髓细胞和脾细胞DNA含量,血清SOD和MDA含量。结果γ射线全身照射后第3天,方格星虫多糖低、中剂量组小鼠外周血WBC数明显升高(P〈0.05)。照后第14天,低剂量组小鼠外周血WBC数显著增高(P〈0.01),中、高剂量组脾脏重量指数明显升高(P〈0.01和P〈0.05),中剂量组脾脏DNA含量明显增高(P〈0.01);低、中剂量组骨髓细胞DNA含量明显增高(P〈0.05);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小鼠血清SOD活力明显增强,血清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方格星虫多糖对亚致死剂量γ辐射损伤小鼠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