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70%(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7.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疗效确切,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腹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47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损伤控制性手术,分析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腹部创伤中的临床疗效。结果:本次47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中有1例患者由于需要截肢而放弃手术外,出现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4.3%。出现1例胰瘘以及1例胆瘘患者,胰瘘患者治疗0.5 n后痊愈,胆瘘患者于治疗0.6 n后痊愈。其中1例合并颅脑损伤患者在术后出现了语言障碍,其余患者全部生存出院。结论: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患者造成的创伤,保留了患者机体的生理功能,降低了手术的风险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性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来我院接受严重腹部创伤的患者20例,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使用传统的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40%,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为3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重腹部创伤损伤经控制性手术治疗,提高了手术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且避免更多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陈红芳 《大家健康》2017,(12):61-62
目的:观察并探讨严重腹部创伤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护理效果.方法:应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的90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当作研究对象.随机将90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的45例患者接受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护理,对照组的45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护理.观察并对比2组的临床治疗、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苏醒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接受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惠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方案,观察组接受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PT水平以及SpO_2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APACHE-Ⅱ、PT低于对照组,SpO_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71%(5/34),低于对照组的31.03%(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能够提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6.
宋长福 《大家健康》2016,(7):281-282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腹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47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损伤控制性手术,分析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腹部创伤中的临床疗效。结果:本次47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中有1例患者由于需要截肢而放弃手术外,出现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4.3%。出现1例胰瘘以及1例胆瘘患者,胰瘘患者治疗0.5 n 后痊愈,胆瘘患者于治疗0.6 n 后痊愈。其中1例合并颅脑损伤患者在术后出现了语言障碍,其余患者全部生存出院。结论: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患者造成的创伤,保留了患者机体的生理功能,降低了手术的风险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损伤控制性手术,统计分析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是93.3%,对照组是76.7%,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3.3%,对照组患者是33.3%,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疗效理想,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8.
燕重远  鲁利斌  苏丰鸣  王观涛 《中外医疗》2012,31(27):53+55-53,55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严重腹部创伤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2例)接受损伤控制性手术,对照组(42例)接受常规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效。结果①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部严重创伤控制性手术(DCS)后ICU复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和评价2003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23例腹部严重创伤病人(传统手术组)和2008年1月-2013年1月36例腹部严重创伤(DCS组)采取损伤控制性手术的疗效。结果:传统手术组23例腹部严重创伤病人痊愈出院12例,死亡11例;DCS组36例患者均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其中痊愈32例,死亡4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部严重创伤及时采取DCS和有效地ICU复苏,能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王成  祝会斌  钟鲁黄  文军 《安徽医学》2009,30(10):1230-1231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在胸部严重创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施行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的严重胸部损伤17例患者。结果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存活的15例,除1例有脑部功能障碍外,其余生活质量良好,死亡2例。结论损伤控制性手术是胸部严重创伤或合并多发伤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吴畏  张建涛  王军堂  钱惠岗 《重庆医学》2018,(22):2972-2974
目的 通过回顾性的研究方法,评估损伤控制性手术对急性腹部创伤患者临床结局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急性腹部创伤患者[美国创伤学会器官损伤量表(AAST-OIS)分级大于或等于Ⅲ级]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8)与观察组(n=42).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了1期确定性手术,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了损伤控制性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100例急性腹部创伤患者中,AAST-OISⅢ级20例(20%),AAST-OISⅣ级24例(24%),AAST-OIS V级56例(56%).对照组有28例患者幸存,30例(51.72%)患者死亡.观察组有37例患者幸存,5例(11.90%)患者死亡.对照组有30例(51.72%)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有16例(38.10%)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观察组的死亡率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损伤控制性手术对急性腹部创伤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2):49-52
目的 研究严重多发伤合并腹部创伤行损伤控制性外科技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合并腹部创伤患者80例,依据患者意愿及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损伤控制性外科技术治疗组(DCS组,n=40)和早期全面治疗组(ETC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乳酸清除时间、体温、凝血酶原恢复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DCS组患者的乳酸清除时间、体温、凝血酶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ETC组(P0.05),输血量显著少于ETC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17.5%(7/40)、7.5%(3/40)均显著低于ETC组27.5%(11/40)、30.0%(12/40)(P0.05)。结论严重多发伤合并腹部创伤行损伤控制性外科技术治疗较早期全面治疗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肝脏创伤疾病的临床状况。方法:本研究中所讨论的45例患者均随机选取于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严重肝脏创伤疾病患者中,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所选45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两组讨论,对照组23例,研究组22例,对照组接受一期确定性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损害控制性手术治疗,治疗后,总结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疗效,研究组90.91%比对照组78.26%明显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治疗严重肝脏创伤疾病时,针对符合损伤控制性手术指征的患者,积极地依据其状况给予相应手术治疗,建议可将损害控制手术方式作为首选方式之一,此方式治愈率高,提升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外科治疗腹部外科危急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腹部外科危急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损伤控制性外科治疗;根据损伤严重度评分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损伤严重度评分24分为A组、25~34分为B组、35分为C组;对比分析三组患者预后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80例腹部外科危急重症患者经过损伤控制性外科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2.50%(34/80),病死率为26.25%(21/80),随着损伤严重度评分的增大,患者确定性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延长、输血量增多、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升高,A组、B组及C组三组患者的预后观察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损伤控制性外科治疗腹部外科危急重症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改善预后,通过损伤严重度评分,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判断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在肝胆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肝胆外科损伤患者100例,均为舞钢市人民医院普外科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Ⅰ期手术(对照组,n=50)与损伤控制性手术(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率为12%,临床病死率为2%,明显低于对照组4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救治肝胆外科严重创伤患者可降低并发症率,防控死亡事件,对保障获得良好预后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16.
王勃   《中国医学工程》2014,(12):35-35
目的考察损伤控制技术在骨创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72例骨创伤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其中观察组36例开展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对照组36例行常规创伤手术。结果随访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为83.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4.147,P=0.012)。结论损伤控制技术对提升骨创伤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有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CT诊断腹部创伤的诊断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评价的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11月我院收入并通过CT诊断的80例腹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2例采取平扫之后增强扫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部分进行全腹扫描观察患者腹膜后、肠道及实质脏器损伤情况。根据诊断结果,采取保守治疗29例,手术治疗51例,。对照患者病理确诊情况和CT诊断结果,得出CT诊断正确率。结果:在51例经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有48例的治疗结果与CT诊断结果相符,比较CT诊断结果中腹腔内器官组织、腺体等损伤情况与临床治疗结果,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诊断的正确率达到94%。仅有3例患者因腹部多发性损伤,特别是血管损伤,诊断结果略有偏差。结论:结合患者情况合理地应用CT扫描技术进行腹部创伤诊断,正确率高,诊断效果良好,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18.
谢德贵  孙勇 《重庆医学》2015,(7):975-977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创伤性肝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3年1~12月彭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采取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的严重创伤性肝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例患者均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方案,其中20例患者痊愈,再次手术后出现胆瘘1例,肝脓肿2例,后期通过抗炎、引流和营养支持及科学预后护理等措施均治愈,1例患者由于同时伴有横结肠及十二指肠破裂,术后因器官衰竭死亡。结论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在治疗严重创伤性肝破裂的临床疗效显著,虽然该手术治疗方案可能会对患者的经济和身心上带来较大的影响,但鉴于其后期的治疗效果和恢复情况,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简雪姣 《基层医学论坛》2013,(30):4018-4019
目的探讨严重肝创伤患者行损伤控制性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2012年3月收治的40例严重肝创伤行损伤控制性手术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观察低体温、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等,并注意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结果有37例患者痊愈(92.5%),3例患者死亡(7.5%);有4例重度代谢性酸中毒患者经过治疗得到了好转。结论及时有效的护理对严重肝创伤行损伤控制性手术患者的恢复可起到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急救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损伤控制外科技术(DCS)在严重腹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DCS纳入标准入组的109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应用包括迅速控制出血和污染、临时关闭腹腔等简单快速手术,经ICU复苏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实施确定性手术.结果 该组病例中93例患者复苏后情况良好,APACHE Ⅱ评分明显低于复苏前,经过顺利,痊愈出院.16例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或严重脑外伤.复苏期患者pH、PT、T扣SO2监测指标与一般腹部损伤患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损伤控制性外科技术应用于严重腹部创伤急救能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间、减轻创伤应激、快速纠正创伤三联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严重腹部创伤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