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对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行业和BOT市场现状的分析,从5个方面阐述城市污水处理行业BOT合同签订应注意的问题:水量与水质指标、各专业接口的确定、三通一平后地面标高、污水处理收费及支付、不可抗力影响,强调城市污水处理行业BOT合同应从法律和技术两方面入手,全面深入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2.
自贡市污水处理厂实施BOT的实践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自贡市污水处理厂实施BOT的实践,总结了相关的经验,分析了城市污水处理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政策法规、观念、管理障碍,指出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行业应建立和完善适应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和金融财政体系。  相似文献   

3.
西朗污水处理厂BOT项目的水质、水量在线监管经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广州市首家采用BOT方式建设和运营的西朗污水处理厂,应用在线监测技术监测进出水水质、水量的变化情况。探讨了如何使这一监测手段能够更加有效地应用于市政污水处理行业,以及在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经验,为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行业应用在线监测的监管手段提供了重要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4.
BOT项目基准收益率的确定和政府保证责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保证城市污水处理BOT项目的市场效率,实现政府及运营商的双赢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只有在市场有效的情况下,才能使BOT项目污水处理价格合理,才能平衡政府、最终消费者和运营商之间的利益.其中决定污水处理价格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运营商的期望投资收益率,而该收益率与政府能否提供合理的保证责任及市场是否有效密切相关.笔者在一个较为有效的市场机制下探讨了城市污水处理BOT项目的平均基准收益率和为提高市场有效性政府应该承担的基本保证责任.  相似文献   

5.
公私合作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模式是发达国家为了重建政府财政、提高政府部门效率,尝试推行的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公共服务质量的的制度安排。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行业公私合作PPP主要分类模式BOT、TOT等的实际应用情况,并在制度建设、政府监管和风险控制等环节上,提出优化当前城市污水处理行业PPP模式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据北京新闻媒体报道 日前,北京桑德环保产业集团与湘潭、荆州、荆门、九江、江阴、格尔木、南昌等城市和上海金山区、大连金州区正式签约,由桑德集团用BOT方式为这些城市进行污水处理。此前,桑德已用此种方式启动了北京肖家河、通州区两个大型市政污水处理项目。  相似文献   

7.
丁琳  康健 《中州建设》2003,(3):32-33
2002年12月,威望迪水务又谈成一笔投资。它与珠海市政府签定了一个合同期为32年的污水处理合同:威望迪水务成立一家独资公司,管理TOT(转让、运营和转让)和BOT(建造、运营和转让)项目。  相似文献   

8.
在污水处理项目中,以BOT方式投资的占有很大比重。通常人们认为BOT是一种收益稳定、风险很小的投资,容易忽视其投资风险。分析了污水处理BOT项目所具有的决策、建设、运营和财务等方面的主要风险,其中既有一般项目共有的风险,也有污水处理项目特有的风险,并对一些主要风险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提醒投资者加强风险管理,避免和减少相应损失。  相似文献   

9.
从运营监管角度分析了污水处理BOT/TOT项目固定资产折旧及折旧费的用途等有关问题,指出了固定资产折旧问题对于污水处理BOT/TOT项目的重要意义,以及目前运营监管中设备管理方面的不足之处.在介绍了有关部门加强设备监管、确保更新重置资金的有益尝试和探索之后,对如何确保污水处理BOT/TOT项目正常运营所需的设备更新重置资金,提出了管理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毛学明 《中华民居》2011,(7):128-129
BOT融资模式作为政府与项目公司合作经营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一种特殊运营模式,是解决我国当前市政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水污染严重这一矛盾的有效办法。但污水处理BOT项目投资额大、回报率低、经营期长、相关利益方多而复杂、特别是其产品(处理后的排放水)的市场价格受公众利益影响,而生产成本却受市场调节的矛盾导致项目在未来运行中的风险增加。因此,在正式投入项目前对污水处理BOT特许经营项目的风险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和防范策略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reports on a nationwide field survey of wastewater plants under build–operate–transfer (BOT) contracts in China. The survey yielded information on contracting parties, size, duration and location of 37 BOT contracts. The key findings are that municipal governments feature as first parties to BOTs, and that many second parties are domestic rather than international entities. Municipalities favour BOT contracts because of familiarity with infrastructure BOTs and the access they offer to the capital market. A subsample of five BOT contract documents was examined. Gaps in contract specifications included clauses allocating responsibility for defects in plant design and environmental incidents, and coverage of commercial risk. Many of the BOT contracts examined qualify as public–public partnerships rather than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PPPs) in the classic sense of the word. This dampens the risk of contract failure.  相似文献   

12.
张曦  林榕  薛祥英 《建筑经济》2005,(12):26-28
本文通过对既有BOT项目特许权合同的归纳、分析和总结,提出BOT项目特许权合同应具备的合同框架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详细介绍了国内外有关污水处理工程招投标的界定条件、相关法规和方法,并指出了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招投标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结合不同案例分析了技术方案的重要性、过低标价带来的隐患以及通过低价抢标带来的后果,并对我国招投标市场的日趋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污水再生利用水质标准和处理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出水具有水量、水质稳定可靠的特点,对其进行再生回用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缓解水资源紧缺.简述了我国污水再生利用的现状,从农田灌溉、城市杂用、工业用水、环境用水和地下水回灌等五方面介绍了我国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相关标准,分析了再生水处理的各种技术,并提出了实施污水再生利用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家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事业,但与国营企业相比,我国民营企业发展BOT项目还存在明显劣势,BOT项目的风险管理是民营企业的挑战。对民营企业投资的某污泥处理BOT项目出现的争议进行分析,发现该项目存在着公共部门协调能力、费用支付、项目变更、技术创新及过程控制、费用计算方式等主要风险。结合BOT项目的风险管理理论和特点、风险分担原则和目标、民营企业的常见劣势,进一步揭示民营企业在政治风险、建造风险、运营风险、市场和收益风险、金融和法律风险等方面的管理和分担失误,最后提出民营企业发展BOT项目的风险管理建议。为今后民营企业参与类似BOT项目,在风险管理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新明  张书凤 《山西建筑》2006,32(1):213-214
从风险的角度建立了一个BOT项目特许权期限决策模型。通过该模型讨论了项目建设成本、贴现、项目风险等因素对BOT项目特许权期限的影响,并提出了政府在选择特许权期限方面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假设政府部门和私营企业以BOT(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运营-移交)模式合作建设一个新的交通项目,建立一个多阶段博弈模型研究了交通类BOT 项目合同设计问题,考虑了4 个重要的决策变量:特许经营期长度、服务价格、建设质量和项目能力(或容量)。通过逆向求解法得到了BOT 项目合同设计的最优解,分析了特许期的长度对私营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最优收费价格及交通项目最优建设质量的影响。分别从社会福利最大化和私营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得出了最优的特许期长度,并对模型进行了拓展,研究了交通拥堵状况对交通类BOT 项目合同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水务融资模式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发行股票、合资、发行市政债券、BOT等各种水务融资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BOT模式仍不失为目前城市水务投融资的较优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