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3):208-210
目的:探讨吸入不同浓度的气态甲醛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影响。方法:将30只性成熟期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甲醛染毒1~4组,每组6只。对照组小鼠吸入空气,其他4组小鼠吸入的空气中甲醛的浓度分别为(0.18±0.06)mg/m~3、(0.55±0.13)mg/m~3、(1.08±0.27)mg/m~3、(4.14±1.68)mg/m~3,每天染毒8 h,共30 d。染毒结束后检测小鼠血清性激素水平、计算睾丸脏器系数、进行精子计数和精子畸形率检测。结果:各剂量甲醛染毒组小鼠与对照组相比,在血清性激素水平、睾丸脏器系数以及精子数量上无明显差异,但在精子形态上甲醛染毒3组、4组小鼠精子畸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相关性检验显示,甲醛染毒剂量与精子畸形率呈显著正相关(r_s=0.784,P<0.05)。结论:亚急性吸入1 mg/m~3或以上浓度的甲醛可能造成雄性小鼠生殖系统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和染色体的影响。方法骨髓细胞微核试验,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3个实验组分别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0mg/kg、20 mg/kg、40 mg/kg,于染毒后24 h、48 h取小鼠胸骨髓,计数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骨髓染色体畸变试验,16只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30 mg/kg,连续5 d染毒,第5 d 染毒后6 h取双侧股骨骨髓,计数小鼠染色体畸变率,评价环磷酰胺对小鼠的毒性作用程度。结果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各剂量组骨髓细胞微核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染色体畸变率亦高于对照组,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可诱导小鼠染色体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异丙莠对雄性小鼠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致突变作用.方法 将体质量20~26 g(精子畸形实验小鼠为15~18 g)健康小鼠125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蒸馏水)、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和异丙莠染毒3个剂量组(剂量分别为30.0、60.0、120.0 mg/kg),分4次腹腔注射染毒,每次间隔24 h,观察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外周血微核率、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精子畸形率以及睾丸染色体畸变率.结果 异丙莠染毒120 mg/kg剂量组骨髓微核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异丙莠染毒60、120 mg/kg剂量组外周血微核发生率和精子畸形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异丙莠染毒各剂量组致骨髓染色体和睾丸染色体畸变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 异丙莠对小鼠体细胞和生殖细胞均具有致突变性,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和生殖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无花果水提取液对环磷酰胺诱发微核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无花果水提取液对环磷酰胺诱发微核的拮抗作用。方法将70只小鼠(♂♀各半)随机分为5个不同浓度实验组(400mg/ml、200mg/ml、100mg/ml、50mg/ml、25mg/ml),1个蒸馏水对照组和1个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灌胃,1次/d,连续5d,5个浓度组和阳性对照组分别于第4天,第5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30mg/kg)于第1次注射后30h后处死小鼠,摘眼球取血,采用小鼠淋巴细胞微核试验,观察无花果水提取液对环磷酰胺诱发的微核率的影响。结果在50~200mg/ml的浓度范围内无花果水提取液能降低环磷酰胺诱发的外周淋巴的微核率(P<0.05)。结论无花果水提取液有拮抗环磷酰胺诱发微核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的影响。方法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DBP染毒剂量为500mg/kg(低剂量组),1000mg/kg(中剂量组)和2000mg/kg(高剂量组),以及阴性对照组(玉米油)和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40mg/kg),每只小鼠计数1000个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和每个剂量组的小鼠计数1000个精子的形态。结果中、高剂量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且各剂量组微核率随染毒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呈现剂量-反应关系(r=0.937,P<0.01);中、高剂量组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剂量组精子畸形率随染毒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呈剂量-反应关系(r=0.904,P<0.01),畸形精子中以无钩为最多,其次是香蕉形、尾折叠、双头,分别为4.5%、3.09%和1.32%,结论DBP染毒在一定剂量下对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呈现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进行了苯系混合物对仔代行为发育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Wistar大鼠于妊娠6~15天吸入不同浓度的苯系混合物(高浓度组苯86.39mg/m~3,甲苯1069.97mg/m~3,二甲苯985.57mg/m~3及低浓度组苯43.82mg/m~3,甲苯111.65mg=/m~3,二甲苯92.76mg/m~3和对照组)每天4小时,可致F_1代仔鼠生长发育迟缓、行为异常;且致仔代情动性出现变化,探究行为和活动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工作场所空气中苯与其他苯系物浓度的相关性,为职业卫生现场检测和预防职业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张家港市2011-2014年使用含苯系物(甲苯、二甲苯或苯乙烯)油漆、涂料的工业企业工作场所空气中苯与其他苯系物浓度,采用Spearman秩相关探讨苯与其他苯系物(甲苯、二甲苯或苯乙烯)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2011-2014年其他苯系物(甲苯、二甲苯、苯乙烯)工作场所空气中浓度范围为1.2~1 381.3 mg/m~3,平行检测的苯浓度范围为0.6~74 mg/m~3;甲苯浓度范围为1.2~931.9 mg/m~3,平行检测的苯浓度范围为0.6~45.2 mg/m~3;二甲苯浓度范围为3.3~1 381.3 mg/m~3,平行检测的苯浓度范围为0.6~74 mg/m~3,苯与其他苯系物、甲苯、二甲苯工作场所空气中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系数分别为0.316、0.166、0.469,P0.05)。结论张家港市使用油漆涂料的工业企业工作场所空气中苯与苯系物浓度、苯与甲苯浓度、苯与二甲苯浓度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报道63名苯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变化,发现笨暴露者微核率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且接触相似浓度水平的笨作业者微核率变化存在着性别差异,女工徽核率高于男性工人(P<0.01),差异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9.
对南京市大气中臭氧(O_3)的污染状况及人体接触健康效应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南京市各功能区大气中 O_3浓度范围从未检出到0.069mg/m~3。臭氧灯室、紫外灯室 O_3浓度分别为1.289mg/m~3和0.245mg/m~3,复印机室 O_3浓度在0.01~0.03mg/m~3之间.O_3接触组主观症状的出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_3接触组肺功能指标 FVC、MMEF、V_(75)、V_(5(?))、V_(25)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连续20 d对雄性小鼠灌胃染毒3,4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后,探究MDMA对雄性小鼠睾丸组织细胞微核率及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方法将雄性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DMA低(5.0 mg/kg)、中(10.0 mg/kg)、高(20.0 mg/kg)3个染毒剂量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做阴性对照,每日染毒1次。于末次给药后第2天,取小鼠睾丸组织细胞,采用常规微核(MN)试验,检测小鼠睾丸细胞微核率的改变;同时采用染色体畸变试验探究MDMA对小鼠睾丸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结果微核试验结果表明MDMA高剂量与低剂量组小鼠睾丸细胞微核率及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中,MDM高、中剂量组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与中、低剂量组染色体畸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组MDMA能诱导小鼠睾丸组织细胞微核率增加,高剂量组及中剂量组可以使小鼠睾丸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增高,说明其对雄性小鼠睾丸遗传物质有一定的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醛和苯联合作用对小鼠骨髓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选用90只雌性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2×3析因设计,随机分为9组,即阴性对照组、甲醛低浓度组(F1:10 mg/m3)、甲醛高浓度组(F2:20mg/m3)、苯低浓度组(B1:200 mg/m3)、苯高浓度为(B2:400 mg/m3)、甲醛低+苯低组(F1:10 mg/m3+B1:200 mg/m3)、甲醛低+苯高组(F1:10 mg/m3+B2:400 mg/m3)、甲醛高+苯低组(F2:20 mg/m3+B2:200 mg/m3)、甲醛高+苯高组(F2:20 mg/m3+B2:400 mg/m3),对各组小鼠进行静式染毒,2 h/d,连续3个月,染毒期结束后将其全部处死,利用彗星试验检测小鼠骨髓细胞彗星细胞率(DNA受损伤的细胞的率)和彗星细胞的尾长(损伤程度).结果:各染毒组小鼠骨髓细胞彗星细胞率、彗星细胞的尾长均高于对照组彗星细胞率和彗星细胞尾长(P<0.05),小鼠骨髓细胞的彗星细胞率和彗星细胞尾长随甲醛或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高剂量联合组彗星细胞率和彗星细胞尾长高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甲醛和苯对骨髓细胞的彗星细胞率和彗星尾长的作用高于其余各组,甲醛和苯表现为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对接触苯作业的工人进行经常性健康监护中,往往发现白细胞质的改变早于量的改变,如我们在1973年进行的调查中,空气苯浓度在143~660mg/m~3,所查的49名苯接触工人的血象变化中,白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无显著差别,而中性粒细胞杆状核、中毒性颗粒、糖元及脂肪含量等几项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变;上海市站在四个区苯接触工人的调查中,空气苯浓度在24~66.7mg/m~3,对中性粒细胞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的结果,发现在白细胞数尚未低于4500个/mm~3前,已在细胞核内普遍出现核泡,个别出现核凹陷并有拖尾。细胞质内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空泡,少数中性粒细胞中特异性颗粒小于嗜阿尼林兰颗粒;1974年,我们发现在苯中毒及苯接触者的T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降低,后全国各地的临床观察也证实了这  相似文献   

13.
甲醛对雄性小鼠的生殖遗传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醛对雄性小鼠精子畸变、生殖能力和子代胎鼠肝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方法:随机将小鼠分为阴性对照组(NC)、甲醛染毒组和阳性对照组(PC),每组12只,采用静式吸入染毒,染毒组吸入甲醛浓度分别是21 mg•m-3 (1/24LC50)、42 mg•m-3(1/12 LC50)和84 mg•m-3 (1/6 LC50),每天2 h,每周6 d,共13周。染毒结束后处死小鼠,检测小鼠精子畸形率,采用显性致死试验方法,检测雄性小鼠生殖能力及子代胎鼠肝细胞微核率。结果:各染毒组雄性小鼠精子头畸形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并与甲醛染毒剂量呈明显正相关(r=0.83,P<0.001)。各剂量染毒组孕鼠的胎吸收率较阴性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1/6 LC50组的每窝平均活胎数较阴性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甲醛可以造成雄性小鼠精子畸形,降低雄性小鼠生殖能力,对雄性小鼠具有一定的生殖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制备的核壳型纳米羟基磷灰石包覆二氧化锆复合生物陶瓷材料(核壳型n-HA/ZrO2支架材料)对小鼠遗传毒性的影响。方法进行微核实验,按50 mg/kg的剂量,从小鼠腹腔注入高、中、低三种剂量核壳型n-HA/ZrO2支架材料浸提液,观察其股骨骨髓每1000个嗜多染红细胞(PCE)中的微核细胞数,并与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受试样品三种浓度浸提液小鼠骨髓PCE微核率分别为2.2‰(高剂量组),1.8‰(中剂量组)与1.4‰(低剂量组)。统计学分析表明,实验组间PCE微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壳型n-HA/ZrO2支架材料无致染色体突变及潜在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30名临床放射性工作者和20名对照者的骨髓有核红细胞微核细胞率观察结果表明放射组微核细胞率的增高较对照组有极显著意义(P<0.01);并发现放射组中男性与女性微核细胞率的差异极显著(P<0.01);放射工龄的长短与微核细胞率的高低无显著性差别(P>0.05)  相似文献   

16.
新装修居室空气中甲醛的测定及其遗传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装修居室甲醛污染状况,并研究其对小鼠的遗传损伤作用。方法采用GS3型空气采样器采集新装修住宅室内空气中的甲醛,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分析甲醛含量,通过微核试验和彗星试验检测甲醛的遗传毒性。结果装修组室内甲醛平均浓度为0.223mg/m3,超过国家卫生标准(0.10mg/m3)1.23倍,其中84.13%的监测点甲醛浓度超标,最高达0.688mg/m3,超标5.88倍。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甲醛能引起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升高和外周血淋巴细胞DNA不同程度的电泳迁移,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微核率随着甲醛剂量的增加而升高,迁移率和迁移度在低剂量组与中、高剂量组之间有显著差异,中与高剂量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新装修居室甲醛污染较重,甲醛可损伤DNA,因此应加强该方面的调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室内污染物浓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双苯氟嗪 (dipfluzine)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及体内致突变毒性。 方法小鼠灌胃给予双苯氟嗪 ,计算LD50 ;微核实验设 6组 :空白对照组 (水 )、溶剂对照组 (5g/L羧甲基纤维素钠 )、阳性对照组 (环磷酰胺 )、和双苯氟嗪 3个剂量组 (2 .8、1 .4和 0 .7g/kg) ,于给药 2 4h后取骨髓 ,计数各组骨髓细胞微核率 ;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 :小鼠给药与分组同微核试验 ,分别于给药 1 2、2 4、4 8h后取骨髓进行染色体畸变分析。结果小鼠灌胃给予双苯氟嗪LD50 为 (5 6 81± 6 5 0 )mg/kg ;剂量分别为 2 .8、1 .4和 0 .7g/kg时 ,微核实验和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中 ,各给药组骨髓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 ,也无剂量反应关系 ,实验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双苯氟嗪在小鼠体内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胸腺肽对遗传损伤的作用。方法 以每天 2 5 0mg kg(高剂量组 )、12 5mg kg(低剂量组 )的胸腺肽连续 10d小鼠腹腔注射给药 ,实验另设以生理盐水 10ml kg代替胸腺肽的阴性对照组 ;于第 9、10两天以 40mg kg剂量腹腔注射染色体断裂剂环磷酰胺 ,环磷酰胺末次注射后 6h处死小鼠 ,检测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结果 胸腺肽能显著降低环磷酰胺诱导的微核率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均小于 0 0 1,高低两个胸腺肽剂量组及阴性对照组的微核率分别为 (12 5 0± 3 88)‰、(14 75± 3 42 )‰ ,(2 2 5 8± 4 98)‰。结论 胸腺肽具有拮抗或修复环磷酰胺诱导的遗传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0只,实验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溶液30 mg/(kg.d),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连续5 d染毒,染毒后28 d取双侧睾丸和附睾,计数小鼠精子畸形率和生殖细胞微核发生情况,评价环磷酰胺对小鼠的生殖毒性作用。结果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实验组精子畸形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生殖细胞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亦显著升高(P<0.05)。结论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有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长期小剂量、低剂量率的照射对从事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的细胞遗传学影响.方法 采取外周血,常规淋巴细胞培养,测定微核率,并对不同性别、不同工龄及不同级别医院的从事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的淋巴细胞微核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放射组平均淋巴细胞微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5).淋巴细胞微核率与工龄显著相关,随着工龄延长,微核率显著增加(P<0.01).淋巴细胞微核率与工龄呈显著正相关(r=0.452,P<0.01).对不同级别医院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分析显示,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及社区医院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微核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长期受小剂量、低剂量率的照射可引起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显著增高,工作年限越久微核率增高越显著.女性可能对放射线更为敏感,更应该注意加强放射卫生防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