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温抗体型AIHA患者进行血清学检测,寻求简便有效的输血对策。方法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ABO、Rh血型鉴定,吸收放散试验,抗体筛查及特异性鉴定,并对检出的特异性抗体进行效价测定及红细胞相应抗原鉴定。结果21例患者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均为阳性。血清抗体筛查阳性15例(71.4%),经谱红细胞鉴定均存在自身抗体;血清抗体筛查阴性6例(28.6%,从6例患者红细胞放散液中均检出自身抗体,其中1例为类抗-E特异性自身抗体(Rh表型CcDee)。另对5例抗体筛查阳性且有输血史的患者进行自身抗体吸收,吸收后的血清和谱红细胞反应,检出3例同种特异性抗体,分别为抗-cE1例(效价4,Rh表型CCDee)和抗-E2例(效价8和2,Rh表型均为CCDee)。结论本组病例检出的同种抗体和类同种自身抗体均呈Rh特异性。因此,选择ABO、Rh(包括D、E、c、C、e抗原)同型血液输注,可有效保证患者输血安全;必要时扩展考虑MNS、Kidd血型系统抗原,可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该原则可替代自身抗体吸收试验,使AIHA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合适的方法解决混合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血型定型和抗体鉴定? 【方法】 分离标本的血清和红细胞,将红细胞进行轻度热放散和氯喹放散实验后,用于ABO正定型?Rh血型抗原分型和后续的自身吸收实验;取适量患者血清,加入等量O型红细胞进行抗体吸收,吸收后的血清用于ABO反定型实验;分别采用PEG法和自身吸收法对自身抗体进行吸收,比较两者的吸收时间?吸收次数?吸收后血清抗体鉴定结果;取适量红细胞进行乙醚放散,放散液用于抗体鉴定? 【结果】 21例患者的ABO血型得到正确鉴定,15例患者的Rh血型进行了正确定型?2种吸收方法处理后的血清抗体检测结果一致:检出自身抗体合并同种抗体7例,其中4例同种抗体得到确认,3例同种抗体特异性未明确;单纯自身抗体14例?PEG法总吸收时间为825 min,平均为39.3 min;总吸收次数55次,平均每例吸收2.6次;自身细胞放散后吸收实验总耗时为2 070 min,平均为98.7 min;总吸收次数66次,平均每例吸收3.1次? 【结论】 轻度热放散结合氯喹放散法适用于混合抗体型AIHA患者血型定型前的红细胞处理;PEG吸收法快速?简便?吸收效果好,适合用于临床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1例冷自身抗体伴同种抗体的自身免疫性溶血病贫血(AIHA)患者的血型血清学特点.方法 将患者血清与筛选细胞和自身细胞在室温和37℃条件下分别在盐水、凝聚胺和抗人球介质中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利用吸收放散实验处理患者红细胞和血清,排除冷自身抗体干扰后进行不规则抗体鉴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结果 在此例AIHA患者...  相似文献   

4.
自身免疫性贫血(AIHA)是某种原因使体内产生了自身抗体,并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或存在于血清中,使红细胞破坏增速的一种贫血,且1/3患者伴有在20℃起反应的冷自身凝集素,它对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常有干扰,因此AIHA患者输血比较困难。最近遇见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孔祥骞 《中国现代医生》2012,(30):116-116,119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实验室检测和输血疗效。方法用吸收、放散实验鉴定血型和不规则抗体特异性。结果 16例患者自身红细胞与自身血清凝集,56℃热放散后,再鉴定血型。结论温抗体型AIHA患者输注洗涤红细胞后,24 h平均Hb较输前低(3~10)g/L,药物相关性AIHA输注洗涤红细胞后,3 d后Hb平均上升14 g/L。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对输血前检查3项的影响,建立AIHA患者血液标本的研究性实验方法及交叉配血策略.方法 对392份AIHA患者血液标本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和鉴定、DAT分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合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免疫史,分析试验结果并选择盐水介质直接离心法、LISS/Coombs卡、经典抗人球蛋白试验等不同方法进行抗体筛选、鉴定及交叉配血.结果 392份AIHA标本中338份(86.2%)为温自身抗体,17份(4.3%)为冷自身抗体,37份(9.4%)为混合型自身抗体(温+冷自身抗体),其中45份同时存在同种抗体;48份自身抗体具有类特异性,344份自身抗体无特异性(全凝集素);交叉配血方法选择LISS/Coombs卡相合21份,试管法LISS-IAT相合22份,经典抗人球蛋白法相合218份,配血均不相合153份.结论 对于AIHA患者血液标本应建立完整的输血前检查试验方法,根据试验结果选择适合的交叉配血方法,保障临床输血的及时、安全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甲状腺自身抗体( ATA )及促甲状腺激素( TSH )对复发性流产( RSA )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18例早期妊娠患者进行常规检查甲状腺功能,其中73例既往有过2次以上不明原因的流产史患者作为研究组,并以45例既往无不良妊娠史的育龄妇女作为对照组。结果 RSA患者中甲状腺抗体ATA,TPOAb, TGAb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甲状腺抗体阳性且伴有促甲状腺激素( TSH)≥3.93mIU的流产率为83.33%与单纯性甲状腺抗体阳性的患者流产率23.53%比较,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与复发性流产关系密切,TSH升高是流产的危险因子,建议两者为孕早期常规筛查。  相似文献   

8.
扩张型心肌病与β1 受体自身抗体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抗β1受体自身抗体与扩张型心肌病(DCM)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人心脏β1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表位肽段作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28例DCM患者和32例正常人血清中β1受体的自身抗体。结果 DCM患者血清中有13例(46%)抗β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正常人血清中有2例(6%),两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DCM组自身抗体平均几何滴度为1:92,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20(P<0.01);DCM患者中自身抗体阳性者的抗体滴度在不同心功能间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 DCM患者存在着β1受体自身抗体且其滴度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免疫金银染色法检测抗核抗体(ANA)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金银染色法(IGSS)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ANA。结果8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免疫金银染色法检测抗核抗体(ANA)阳性率97.3%,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阳性率98.2%,x^2=1.006。P=0.316〉0.05)。两种方法结果有良好一致性。结论IGSS可用于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抗核抗体(ANA)。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自身抗体和干扰素抗体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时的检出情况及其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自身抗体的检测为间接免疫荧光法;应用酶免疫法测定干扰素抗体之总抗体。结果:(1)与正常人相比,患者自身抗体及干扰素抗体阳性率明显增高(P<0.01),而且干扰素抗体在慢乙肝及慢丙肝患者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自身抗体的存在与否和疗效无相关性(P>0.05),干扰素抗体在治疗前已阳性和治疗后才转阳的患者,对干扰素治疗的反应可能有一定差异。结论:对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来说,自身抗体及干扰素抗体的出现并不绝对意味着干扰素治疗效果的好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卵巢癌相关抗原FXRl自身抗体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间接ELISA法检测126例卵巢癌、42例良性卵巢肿瘤、142例正常女性血清中卵巢癌相关抗原FXRl自身抗体的相对含量,受试者操作曲线(rece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判定临界值,IRMA检测血清中CA-125的含量,分析自身抗体及自身抗体与CA-125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3组血清中均检测到FXR1自身抗体,FXR1抗原IgG型(42.9%,19%,11.2%)、IgM型(39.7%,26.2%,7.7%)自身抗体在癌血清中的阳性率高于良性肿瘤及正常血清(P〈0.05);良性肿瘤中IgG型自身抗体的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P〈0.05),IgM型自身抗体的阳性率虽高于正常对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G型、IgM型自身抗体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时在Ⅰ~Ⅱ期卵巢癌患者中的阳性率均高于Ⅲ~Ⅳ期(P〈0.05)。IgG型、IgM型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血清中的阳性率高于良性肿瘤及正常对照血清(61.1%,26.2%,11.2%)(P〈0.05);良性肿瘤中的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P〈0.05)。IgG、IgM型自身抗体联合检测时诊断卵巢癌的阳性率与CA125相同(61.1%),在Ⅰ~Ⅱ期为80.9%与51.1%。当IgG、IgM型自身抗体与CA-125联合检测时诊断卵巢癌的阳性率高于CA-125(84.9%与61.1%,P〈0.05)。结论:卵巢癌相关抗原FXR1自身抗体有可能可用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是CA-125的重要辅助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罗德梅  赵建梅  张朝霞 《重庆医学》2016,(19):2623-2625
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族不同类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自身抗体阳性率及其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该院门诊和住院的维吾尔族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51例,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20例(AIH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31例(PBC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检测其血清生化指标和自身抗体,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均明显增高,其中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及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IH组患者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肾微粒体‐1(LKM‐1)抗体、抗肝细胞溶质抗原1型(LC‐1)抗体、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SLA/LP)抗体及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率分别为65.0%、40.0%、10.0%、5.0%、10.0%、5.0%;PBC组患者ANA、AMA及其M2亚型(AMA‐M2)的阳性率分别为61.3%、100.0%和96.8%。结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自身抗体谱具有一定的特征,自身抗体谱的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分型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岛自身抗体与生化指标在1型糖尿病(T1DM )和2型糖尿病(T2DM )临床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T1DM患者(T1DM组)与577例T2DM患者(T2DM )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比较两组胰岛自身抗体及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并分析其特征。结果 T1DM组患者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 )、胰岛细胞瘤相关蛋白‐2自身抗体(IA‐2A)、抗胰岛细胞抗体(ICA)及锌转运体8自身抗体(ZnT8A)单项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高于 T2DM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DM组患者起病年龄、空腹C肽(CP)、餐后2 h CP、空腹胰岛素(INS)、餐后2 h INS、三酰甘油(TG)和体质量指数(BMI)均低于T2DM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高于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CP及餐后2 h CP水平在T1DM组均随着病程延长呈下降趋势,且不同病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T2DM组无明显的下降趋势。病程小于2年的患者空腹CP、餐后2 h CP鉴别诊断T1DM与T2DM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及其95%置信区间分别为0.902(0.850~0.954)、0.905(0.852~0.958)。当空腹CP诊断界点为0.283 nmol/L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6%、89.2%;餐后2 h CP诊断界点为0.421 nmol/L 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8%、89.2%。结论T1DM、T2DM患者的起病年龄、BMI值及血清GADA、IA‐2A、ICA、ZnT8A、INS、CP、葡萄糖、HbA1c、TG 、HDL‐C水平等指标存在差异,可辅助临床对其进行分型诊断。  相似文献   

14.
谢鸿飞  倪虹  陈忠余 《四川医学》2009,30(3):404-405
目的检测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姨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这3种胰岛自身抗体,分析其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DM2患者125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99倒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两组的GAD—Ab、ICA、IAA。结果GAD—Ab、ICA和IAA及这3种抗体联合检测在DM2患者中的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AD—Ab、ICA及3种抗体联合检测(P〈0.01),IAA(P〈0.05)。结论胰岛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LADA患者的栓出率,对于早诊断、早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红细胞抗体免疫分型与溶血程度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红细胞表面抗体,用抗C3血清检测C3含量.结果:应用流式细胞仪结合抗C3血清可将AIHA分为较多类型,其中以IgG型为主,其他类型则相对较少.各种类型溶血程度不一,含有IgM的型别其溶血程度较重.结论:应用FCM进行AIHA免疫分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并且免疫分型和溶血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正>溶血性贫血患者常含有自身抗体或伴有同种抗体,含有自身抗体的患者红细胞在体内已被致敏,而血清中含有自身抗体或伴有同种抗体,在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中常干扰检测结果,甚至导致血型误定[1]。因此在多年的工作中,我院总结出一套简易检测血型及配血方法,输血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联合检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等自身抗体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中的表达,并评价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GADA、ICA和IAA。结果GDM组的血清GADA、ICA和IAA阳性率分别为12.5%、6.25%及2%,其阳性率均较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抗体阳性组在妊娠结局、新生儿体重及胰岛素治疗与自身抗体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身抗体阳性的GDM患者易发生妊娠失败及新生儿体重异常,产后发展为1型糖尿病(T1DM)的风险大大增加,尤其是需胰岛素治疗者。尽早发现自身抗体阳性等高危因素,可以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减少母体及子代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及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自身免疫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6项自身免疫抗体。结果:4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6项自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抗组蛋白抗体30%,总抗核抗体(抗ANA)25%,抗双链DNA(抗ds-DNA)22.5%,抗单链DNA(抗ss-DNA)5%,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ENA)30%,抗Sm0%。与40例正常对照者比较,抗组蛋白抗体、抗ds-DNA、抗ENA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其余三项则不显著。结论: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中存在自身抗体,可能与其发病机理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1型糖尿病血清生化指标及各种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从2015年7月-2016年7月10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30例1型糖尿病、70例2型糖尿病,对比两组血清生化指标与胰岛自身抗体,分析其特征。结果:T1DM 组 GADA、IA-2A、ICA、ZnT8A 检测阳性率高于 T2DM 组(P <0.05)。T1DM 组 FBG、2hPG、HbAlc 水平高于 T2DM 组(P <0.05)。结论: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血清生化指标与胰岛自身抗体存在明显差异,可辅助临床分型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免疫印迹(IB)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在糖尿病自身抗体检测中的差异。方法用IB和ELISA分别测定43例Ⅰ型糖尿病(T1DM)和50例正常人血清中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和胰岛素抗体(IAA)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IB法检测T1DM患者血清中ICA、GADA和IAA的阳性率分别为69.7%、67.4%和23-3%。3种抗体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93.0%和98.O%;ELISA检测ICA、GADA和IAA的阳性率分别为72.1%、81.4%和41.9%,3种抗体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97.7%和88%。结论IB法检测糖尿病自身抗体的敏感性低于ELISA(P〈0.05);而IB法的特异性明显高于ELISA(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