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刚  沈美荣  曹旭芬 《山西建筑》2007,33(32):172-173
以江苏昆山地区典型粘土和粉质粘土为例,分别对黄色粘土、灰色粘土、黄色粉质粘土、灰色粉质粘土在不同灰剂量条件下的重型击实试验结果进行了介绍,研究了土质及石灰剂量与室内击实指标的关系,所得成果对指导现场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四川省平通镇牛斐村大咀山震后高边坡上含砾粉质粘土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含水量、干密度和粗粒含量3个因素对震后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试验得出3个因素对震后含砾粉质粘土抗剪强度指标影响的主次顺序和各因素的显著性水平。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震后含砾粉质粘土抗剪强度指标的计算公式。这些将为震后土体强度参数研究积累基础资料,并为强降雨等不利条件下高边坡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何继军 《石材》2024,(3):104-107
本文通过对岩溶地区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查明岩土体的力学特征,并对岩土体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合建筑物特点采用粉质粘土作为地基持力层。研究区场地较平坦,粉质粘土具有一定厚度,具有一定承载力,分布较均匀,粉质粘土适宜作为地基持力层。岩溶地区土质地基作为地基持力层的情况较少见,本文就粉质粘土作为地基持力层对场地进行力学性质及地基评价分析,为后续类似地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以太原粉质粘土水文地质条件为背景进行土钉墙施工,应用正交试验,选取土钉长度、土钉与土体的锚固力、基坑一次开挖深度、土钉的排距作为主要因素,以地表沉降、坑底隆起、坑壁水平位移作为指标分析土钉墙施工的稳定性特征。基于FLAC3D软件模拟监测数据,origin数据处理软件分析确定该地区粉质粘土地质土钉墙施工支护的最优方案,基坑一次开挖深度为土钉墙施工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通过室内三轴压缩蠕变试验,对望江地区淤泥质粉质黏土的蠕变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偏应力水平加载至75%~90%的三轴抗剪强度时,原状土土样即发生快速变形;蠕变试验的等时曲线显示该淤泥质粉质粘土的蠕变特性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基于试验结果,采用广义Kelvin模型和Burgers模型对土样蠕变特性进行描述。采用优化分析软件1st Opt对模型参数进行辨识,得到不同围压和各级偏压下淤泥质粉质粘土的蠕变模型参数,采用两种蠕变模型计算所得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良好,两种模型均可准确描述其蠕变力学特性,Burgers蠕变模型模拟淤泥质粉质粘土蠕变变形优于广义Kelvin蠕变模型。  相似文献   

6.
区域性粘土物理力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沈阳地区大量的粉质粘土土工试验资料 ,对粉质粘土的物理及力学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 ,得到了土性指标概率分布特征及参数 ,并对其变异系数进行了讨论。另外 ,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质指标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 ,探讨了各个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结果可以作为区域性地基基础可靠性设计相关参数选取的依据 ,并有益于土工试验工作量的合理选取以及提高试验结果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7.
第三系粉质粘土地层隧道大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家鸿 《四川建材》2013,39(3):105-107
结合某第三系粉质粘土地层隧道实体工程,对第三系粉质粘土地层隧道大变形控制技术进行研究;针对此类围岩大变形现象,进行的室内物相和微观结构试验表明第三系粉质粘土含有大量能产生大变形的片状粘土矿物,室外现场直剪流变试验,验证了第三系粉质粘土具有流变特性;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流变对隧道结构安全的影响,通过增强支护强度以及提高初支和二衬之间预留变形量的方式来改善隧道设计和施工工艺,让流变引起的主体变形在二衬施作前完成,最后通过现场监测结果验证优化后的隧道支护设计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8.
《土工基础》2017,(2):211-213
山东西南部地区的软粘土地层具有强度低、压缩性高的特性。当其作为建(构)筑物的地基持力层时,需准确评价其强度及变形特性。针对山东西南部地区高压输电线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软粘土,根据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通过轻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螺旋板载荷试验等多种方法对比分析,确定了山东西南部地区淤泥质粉质粘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并将其应用于线路工程设计。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对以后的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邯郸粉质粘土固结不排水试验归一化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得到土的强度和变形之间的有机统一关系,反映区域性土的本构关系实验参数,本文根据归一化幂因子理论,从围压和平均固结压力两个方面论述了土的归一化理论,通过对邯郸粉质粘土的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得到了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在此基础上用两种归一化方法分析了邯郸粉质粘土的性状,得到了归一化参数,为邯郸粉质粘土的本构关系研究提出了基本参数,可用于岩土工程理论与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碱液加固黄土状粉质粘土在哈尔滨地区的可行性,并研究了碱液加固黄土状粉质粘土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上海奉贤区淤泥质粉质粘土工程性质指标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收集、整理上海奉贤区10个工程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以及室内土工试验的基础上,对上海奉贤区淤泥质粉质粘土的工程性质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工程性质指标的变异系数的变化规律,并拟合了指标间的经验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冻结粉质黏土的声波参数与其物理力学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冻结粉质黏土的超声波测试,同时测定了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抗拉、抗压强度。基于试验分析了温度、含水率和干密度等对冻土波速的影响以及波速与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土样在-1 ℃到-7 ℃的温度范围内,波速变化尤为剧烈;存在一个临界含水率16.03%,使波速随含水率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含水率相同的情况下,波速随干密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通过波速计算得到冻结粉质黏土的三个动弹性力学参数,并分析这些参数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冻土声波波速与强度呈现出良好的相关性,冻土的强度越大,声波波速越高。因此,可利用声波测试技术对冻土进行无损检测,为冻土强度的预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疏浚土作为填埋场粘土垫层防渗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填埋场粘土类防渗垫层的3个关键因素:渗透性、强度、吸附性,对混合土(疏浚土和粉质粘土)与原粉质粘土做了大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优含水量时,前者的渗透系数低于后者,且随疏浚土掺入量增加而降低;前者的不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高于后者,且随疏浚土掺入量增加而增加;前者对Cu2 ,Zn2 的吸附能力远高于后者,在高浓度时对K 的吸附能力也较后者强,且随疏浚土掺入量增加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对黄河三角洲粉质土稳态强度进行研究:首先设计了3组干密度分别是1.55,1.65,1.75g/cm3的粉土样,分析了初始干密度对稳态线的影响,论证了稳态线的唯一性;然后又设计了5组不同黏粒含量分别是10%,14%,17%,24%,30%的粉质土,定量分析了黄河三角洲粉质土中的黏粒含量对稳态强度线的影响,得出了黏粒含量为17%的粉质土的稳态强度最大的结论,并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最终建立了稳态强度随黏粒含量变化的关系函数。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南京典型粉质黏土10℃冻土在不同围压、固结方式、应力路径条件下的三轴试验,分析不同因素对三轴强度影响,结果表明:最大轴向偏应力随围压增大而线性增大,且重塑粉质黏土冻土的最大轴向偏应力随围压的增大速度大于原状粉质黏土冻土的增大速度;固结方式对内摩擦角影响较大,对黏聚力影响不大,先等压排水固结再冻结试样强度会大幅度提高;强度和弹性模量受应力路径影响,其中常规加载应力路径强度及弹性模量要大于卸载应力路径强度及弹性模量;基于Duncan-Chang模型建立考虑围压影响的冻结粉质黏土本构模型,参数a、b与围压呈负相关,获得原状粉质黏土以及先等压排水固结再冻结、先等压不排水固结再冻结和先冻结后固结重塑粉质黏土的破坏比均值分别为0.87、0.89、0.93和0.87。  相似文献   

16.
依据石家庄市世纪花园工程勘察资料,分析了本区具有代表性的粉质黏土与粉土的物理力学指标之闻的相关性及其特点,分析表明,物理指标与力学指标的相关性不好,粉质黏土与粉土的各指标内在的相关性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aims at developing analytical solutions for estimating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geogrid reinforced soil foundations (RSF) for both sand and silty clay soils. Failure mechanisms for reinforced soil foundations a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al study on model footing tests conducted by the authors. New bearing capacity formulas that incorporate the contribution of reinforcements to the increase in bearing capacity are then developed for both reinforced sand and silty clay soil foundations based on the proposed failure mechanisms. The predicted bearing capacity values are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laboratory model tests on reinforced sand and silty clay soil. The proposed analytical solutions were also verified by the results of large-scale model tests conducted by the authors for reinforced silty clay and the data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The predicted bearing capacity values from analytical solution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test results.  相似文献   

18.
以上海奉贤区粉质粘土与水泥混合后的加固体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多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整理分析,得出了以下两方面的结果:不同掺量下无侧限抗压强度与龄期的关系;不同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掺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