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处理及临床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对104例60岁以上老年大肠癌患者行手术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4例中,78例(75.00%)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老年人常见病。术后发生并发症共20例,死亡3例。手术前有并存病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手术前无并存病者。结论老年人大肠癌由于早期症状隐匿而拖延了病程,确诊时多在Dukes C、D期。老年大肠癌患者常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但老年人组织结构退化,肿瘤相对生长迟缓,在患者全身情况许可,有效控制各种并存病,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1991年始手术治疗大肠癌612例,术后围手术期死亡11例,死亡率1.8%,手术期死亡与肿瘤、手术、患者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提出早期发现梗阻性大肠癌;合理选择高龄高危晚期大肠癌的手术方式、提高手术质量;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多原发性大肠癌的临床发病特点、误诊或漏诊的原因及手术治疗效果,对16例多原发性大肠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15例施行根治性切除术,其中4例同时性多发癌患者先后共施行6次手术,11例异时性多发癌患者先后共施行23次手术,漏误诊率高达32%。结果表明,多原发性大肠癌术前、术中误诊或漏诊比例较高,要提高对多原发性大肠癌的警惕性,术前全面检查,术中仔细探查,术后早期复查肠镜,争取早期发现,积极手术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肠癌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及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9月~2010年9月680例大肠癌中34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3d左右肠道准备禁食,输液时改普通胰岛素静滴,控制血糖在8.3~13.9mmol/L。结果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满意,无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发生,术中、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掌握血糖水平及其围手术期处理原则可使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  相似文献   

5.
Dukes D期大肠癌的手术治疗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DukesD期大肠癌手术治疗的意义及疗效。方法 对 1 991~ 1 998年间我科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 82例DukesD期大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1例患者行联合脏器切除术 ,2 9例行姑息性切除术 ,1 9例行改道手术 ,1 3例行剖腹探查活检术。行联合脏器切除术后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 ,71 .4%生活质量为优、2 3 .8%为良、4 .8%为中 ,明显优于其它三种术式 (P<0 .0 1 ) ;行姑息性切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为优者占 62 .1 % ,良为 1 7.2 % ,中为1 3 .8% ,差为 6 .9% ,优于改道手术及剖腹探查活检术 (P<0 .0 5) ;行改道手术及剖腹探查活检术后疗效较差 ,生存期短 ,生活质量评估多为差或中。结论 DukesD期大肠癌有手术指征者经手术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命及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大肠癌急性梗阻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42例大肠癌合并急性梗阻的手术处理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 42例全部治愈.并发症:感染性休克2例,切口感染5例,术前结肠破裂患者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本组无吻合口瘘及死亡病例.结论 大肠癌合并急性梗阻时应在适当的准备后,早期施行手术.右半结肠癌梗阻时可Ⅰ期切除吻合.左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龄大肠癌围手术期处理的有关问题,提高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4年6月90例70岁以上的大肠癌病人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多数大肠癌病人术前并存疾病多(75.6%),肿瘤切除率为85.6%,根治性切除率为66.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8%,围手术期死亡6例,病死率为6.7%。结论外科手术切除是多数大肠癌首选治疗方法,术前对并存疾病的合理有效治疗以及围手术期的严格监测处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龄大肠癌外科治疗与围手术期处理的有关问题。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手术治疗的56例75岁以上高龄大肠癌病例。手术切除50例(89.2%),其中根治性切除37例(66.1%),姑息性切除13例(23.2%),单纯结肠造瘘术6例(10.7%)。结果术后并发症16例(28.6%),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充分针对高龄患者特点的围手术期处理、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是减少高龄大肠癌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改善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的姑息手术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6例晚期大肠癌患者行姑息手术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在症状缓解程度方面,一般姑息切除术和扩大姑息切除术明显优于其他姑息治疗术式(P〈0.01);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扩大姑息切除术明显高于其他姑息治疗术(P〈0.01);在生存率方面,姑息切除术明显优于其他姑息治疗术。结论一般姑息切除术式对于晚期大肠癌的治疗有良好效果,是姑息手术中最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合并糖尿病的大肠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1994~1999年外科治疗的23例合并糖尿病大肠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均行择期手术,术后发生切口感染5例,肺部感染2例,尿路感染2例,无酮症酸中毒及高渗非酮症性昏迷.无手术死亡.结论合并糖尿病大肠癌通过围手术期间控制血糖,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大肠癌107例,经过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通过总结分析,本文强调手术方式的正确选择及手术技巧的提高,根据不同的情况在围手术期配合放、化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另外,对92例患者进行了手术前后的CEA测定,并在18例复发患者中确定CEA水平增高。认为,CEA水平监测,对判断病情的进展、治疗、预后、监测术后复发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 对20例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病人施行手术切除及/或肝动脉/门静脉插管化疗(DDS),结合文献对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以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所有患者跟踪随访2年,1年、2年存活率分别为85.0%和45.0%. 结论: 手术切除是治疗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最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肠梗阻是大肠癌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及术后早期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其临床表现不如一般机械性肠梗阻典型,临床类型多样.若处理不当可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多次手术。因此,须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4.
�����󳦰����������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大肠癌术后复发的原因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2002年46例(48处)大肠癌术后复发的原因。结果 吻合口处复发13例,盆腔内复发15例,会阴部复发6例,肝脏转移7例,腹腔内复发7例。手术后2年内复发35例(76%)。本组病例均再次行手术治疗,其中28例直肠癌和18例结肠癌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54%(15/28)和67%(12/18),姑息性切除率分别为4696(13/28)和3396(6/18)。结论 首次手术应根据大肠癌生物学特点,制定合理的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切除足够的肠管、彻底清除淋巴结及其所在的肠系膜、杀灭微小转移灶,是预防大肠癌术后复发的主要措施。对复发病例应根据复发部位、病期早晚选择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报告38例糖尿病患者行大肠癌手术的护理,由于糖尿病人伤口易感染,除常规的手术护理外,应及时制定护理计划并重视术前预防和术后伤口的护理。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腹腔镜手术联合口服甘露醇治疗大肠癌并发便秘的疗效,将95例大肠癌并发便秘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口服甘露醇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  相似文献   

17.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 ,4 0 %~ 70 %的大肠癌于 5年内死于转移和复发[1] 。Yasui和Hirai[2 ] 认为肿瘤的大体分类指标是研究大肠癌转移的有价值的影响因素 ,本项工作对影响我国大肠癌术后转移与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选择 1980~ 1995年间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同一研究小组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 132 5例大肠癌患者资料 ,其中直肠癌 70 8例 ,结肠癌 5 2 4例 ,结直肠多发肿瘤 93例。按Dukes分期 ,A、B、C、D期分别为 187例、5 98例、346例和 189例 ,资料不详、不能确切分类的 4例。自手术当年起建立入院治…  相似文献   

18.
目 的 探讨多原发大肠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16例多原发大肠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多原发大肠癌病人中同时癌10例,异时癌6例。术前均经纤维结肠镜检查及病理学确诊。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100%,并发症发生率12.5%。术后辅助化疗10例,放疗1例,复发率6.25%,转移率6.25%。5年生存率为70%。结论术前纤维结肠镜检查是发现同时性多原发大肠癌的重要手段。手术切除是多原发大肠癌最好的治疗方法。应根据病人及肿瘤具体情况,选择相应术式。及早诊治则预后较好。对随诊病人强调应用纤维结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大肠癌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腹腔镜大肠癌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观察2组患者镇痛持续时间、术后苏醒时间、住院时间,不同时段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镇痛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苏醒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T0)2组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给药15 min后(T1)、手术开始30 min(T2)、手术开始1 h(T3)、手术结束时(T4),观察组患者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大肠癌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以急腹症为主要表现的大肠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30例以急腹症为主要表现的大肠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治疗。一期肿瘤切除、消化道吻合重建16例,占53.3%,分期手术8例,姑息性手术6例,占46.7%。结果术后发生肠瘘1例,切口感染4例,无1例死亡。结论以急腹症为主要表现的大肠癌以中晚期为主,诊断有一定的误诊率,仔细采集病史,必要的辅助检查是提高术前诊断率的关键,Ⅰ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