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解决突出厚煤层大采高工作面特定环境下顶板难垮落及其带来的顶板压力与瓦斯涌出安全问题,在工作面初采前通过在支架后方顶板及帮部实施震动炮预裂技术,实现了顶板松动预裂和强度弱化;通过在线实时监测的对比分析,对顶板预裂垮落情况、支架工作阻力与来压步距、推进度与瓦斯抽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顶板浅孔爆破预裂技术应用后,初次来压步距在18 m左右,来压周期缩短5 d,工作面初次来压得到合理控制。  相似文献   

2.
马海胜 《煤》2021,30(2):20-22,106
玉溪煤矿1301首采工作面老顶为一层坚硬厚实的中粒砂岩,在工作面切眼内实施工作面回采前深孔预裂爆破,通过对顶板预裂前后老顶断裂极限跨距的理论分析、回采初期顶板垮落情况、工作面综采支架工作阻力等的综合分析,发现顶板爆破有效缩短了初次来压步距,减小了悬顶面积,防止了大面积垮落时工作面瓦斯超限,减弱初次来压对支架的冲击破坏性。  相似文献   

3.
崔晋飞 《煤》2020,29(7)
针对玉溪煤矿1301首采工作面顶板垮落特征与矿压规律不明确,主采的3号煤老顶中砂岩厚度大、致密坚硬,初次回采过程中顶板可能存在不易垮落、初次垮落步距大、易形成大面积悬顶等问题,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提出采用顶板预裂爆破技术,确定了预裂爆破的参数。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合理的预裂高度范围内,使坚硬顶板得到弱化,有效避免了工作面漏风严重、瓦斯超限、工作面煤壁片帮等强矿压现象。  相似文献   

4.
《煤矿安全》2015,(10):28-31
针对坚硬顶板初次断裂步距大容易引起冲击矿压、瓦斯积聚以及在放顶煤开采中降低初采期间顶煤放出率等问题,对唐安煤矿3301综放工作面进行深孔预裂爆破弱化顶板的设计并进行现场试验。试验表明:优化的炮眼间距、炮眼仰角等爆破参数合理,爆破能够使顶板预裂并改变其受力状态;工作面基本顶初次断裂步距成功地缩短了38.43 m,可增加产量22 801 t;基本顶提前垮落,避免冲击矿压问题,同时避免采空区通风困难导致的瓦斯积聚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建新煤业15#煤层厚层坚硬基本顶条件下工作面开采剧烈矿压问题,通过工程类比、理论分析、矿压监测等方法,进行深孔爆破弱化顶板方案设计及应用研究。研究表明,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40.4~52.2 m,周期来压步距18.9~23.1 m,采取爆破预裂技术后,工作面顶板表现为分层、分段垮落,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31 m,周期来压步距16.2 m,工作面未出现剧烈来压现象,顶板弱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张占涛 《煤炭技术》2014,(10):73-76
王台铺煤矿XV#煤顶板属于坚硬难垮顶板,由于条件限制和存在问题不宜采用传统的超前深孔预裂爆破弱化方式处理顶板问题,采用定向水力压裂技术在井下工作面进行现场试验,通过现场围岩地质力学特征测试确定定向水力压裂方案。工作面回采后通过监测支架受力,得出预压裂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步距在26~27 m之间,水力压裂控制顶板效果良好,并且克服了深孔预裂爆破中存在的不足,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煤》2017,(8):58-60
针对坚硬顶板工作面由于回采初期顶板垮落步距大而易引发矿井灾害的问题,选取了马兰煤矿18506工作面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采用深孔预裂爆破弱化顶板的方法。依据相关爆破理论和力学理论,结合18506工作面的实际条件,通过分析深孔预裂爆破弱化顶板的机理,确定了深孔预裂爆破参数,并实施了现场试验。结果显示,初次来压期间矿压显现不剧烈,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缩短10 m,基本顶的初次来压步距缩短了14.2 m。试验表明,深孔预裂爆破对顶板的弱化作用明显,可降低相关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为防治工作面顶板大面积垮落造成顶板及瓦斯超限等事故的发生,沙坪坝煤矿工作面在回采前需提前对其顶板进行爆破预裂,弱化顶板,本文分析了18208工作面顶板预裂爆破方案,得出进行预裂爆破,缩小了顶板初次垮落步距,切断切眼老顶完整性,将顶板初次来压直接变为周期来压,有效防止了大面积顶板垮落带来的隐患,实现了该工作面初采期间安全、高效生产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针对晋城矿区15#煤顶板致密坚硬、强度高,不能随工作面回采及时垮落的问题,以15#煤坚硬K2石灰岩顶板为研究对象,运用定向水力压裂技术致裂顶板,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实践,结果表明:水力压裂裂纹扩展方向趋向于垂直最小主应力方向;定向水力压裂后,工作面顶板初次垮落步距与周期来压步距有所减小,且来压强度低,与爆破法相比,有明显改善;工作面巷道两帮移近量与顶底板移近量控制在安全使用范围之内,与爆破法相比,变形量有较大幅度减小;工作面上隅角顶板悬顶面积大大减小,解决了瓦斯积聚带来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0.
刘丽俊 《煤》2020,29(7)
针对石港煤业15203工作面顶板较坚硬、难以垮落的问题,通过采用水力压裂技术弱化煤层顶板,结果表明:弱化后顶板初次垮落步距缩短近9 m,周期来压步距缩短近5 m,有效降低了工作面大面积悬顶造成冒顶事故的风险,保障了工作面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11.
加强顶板管理 有效遏制顶板事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顶板管理是煤矿生产活动和安全管理中的一项基础工作,部分区域乡镇煤矿顶板事故频发,影响了煤矿的正常运转和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以近年来黔南州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特点,分析区内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现状,提出如何加强顶板管理,有效遏制顶板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以促进区内乡镇煤矿顶板管理工作取得实效进展。  相似文献   

12.
复合顶板下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开采安源大槽煤一分层时冒顶原因,并在该矿373工作面初采初放期间,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确保了初采初放期间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3.
常正宏 《煤炭技术》2008,27(4):46-48
长壁采煤法的采煤工艺具有多重特点:顶分层采煤增加了要为下分层填设假顶的工作。假顶下采煤包括支护及顶网管理、假顶下的放顶工艺及分层采高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白芨沟矿南三采区 61 2 1 (一 )高档普采工作面复合顶板下的顶板管理。该工作面支护形式原设计采用传统的 4~ 5排支护管理顶板 ,特种支护为木垛加密集戗柱切顶。工作面初采初放完成后 ,按矿压观测资料显示 ,一直无明显老顶来压和周期来压现象。根据工作面实际压力情况 ,改 4~ 5排支护为 3~ 4排支护管理顶板。通过改变工作面支护方式使工序操作简化 ,工人劳动强度降低 ,提高了产量 ,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顶板压力及顶板动态监测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前言我国煤矿发生的各类事故所造成的死亡总人数中,因冒顶而死亡者约占40%以上,超过瓦斯事故死亡人数而居首位。同时顶板动态、顶板压力的变化又与瓦斯,煤突出相关联,是影响我国煤矿生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矿压的实时监测,降低矿压监测成本,以较少的投...  相似文献   

16.
刘开宇 《山西焦煤科技》2005,(12):24-24,25,26
本文通过对四台矿两种放顶方式的分析比较,结合顶板岩性的采取和鉴定,充分掌握其来压步距规律,选择出合理的放顶方式,以减小来压对工作面的影响,达到安全高效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坚硬表层顶板煤巷锚杆支护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九龙矿207轻施工 回我巷顶板岩芯结构的分析,确定了锚杆支护参数并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巷道经历了静,动压的考验获得成功,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以任楼煤矿实测资料为依据,分析了“三软” 7#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特点,提出了顶板治理的主要措施,采用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郭之宝 《煤矿安全》2004,35(1):50-51
本文介绍了简易支架放煤(Π型钢梁和悬移支架等非综采形式的放顶煤)工作面顶板事故易发地点(上下出口,煤壁线、放顶线、过断层处)并对容易产生顶板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窄煤柱护巷、复合顶板、“三软”煤层等困难条件下的煤巷锚杆支护在开滦矿区占有较大比重。通过总结开滦钱家营矿煤巷锚杆支护的工程实践经验和研究结果,提出了困难条件下煤巷锚杆支护的顶板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