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71.9%,2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穴位埋线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对照组30例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埋线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予穴位埋线配合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对照组50例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药物治疗。观察治疗2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0%,对照组为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配合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远期疗效及生活质量。方法该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7年4月于该院诊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6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针灸治疗,观察组用穴位埋线及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各项研究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经穴位埋线+针灸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充分改善患者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及穴位埋线在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65例,分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组(33例)、季节性变应性鼻炎(SAR)组(32例),均采用西药喷鼻及穴位埋线治疗。结果:SAR组的疗效优于PAR组。结论:穴位埋线配合常规药物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手段,穴位埋线治疗从整体出发,不但能减少中重度变应性鼻炎,尤其是季节性鼻炎发作程度及发作次数,还能改善患者体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4、IFN-γ的影响。探讨该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将8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L-4、IFN-γ的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清IL-4含量低于对照组,IFN-γ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有较好疗效,可通过调节IL-4、IFN-γ含量的变化能控制变应性鼻炎的发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鼻腔冲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3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埋线组和冲洗组,每组51例。比较3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6.1%,埋线组总有效率为88.2%,冲洗组总有效率为82.4%,联合组优于埋线组和冲洗组(P0.05)。结论在临床上采用穴位埋线联合鼻腔冲洗的方法治疗患者的变应性鼻炎病症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安全方便易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脐周穴位埋线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结合耳穴贴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穴位埋线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愈显率为8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9%,愈显率为56.9%。两组愈显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脐周穴位埋线结合耳穴贴压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优于单纯穴位埋线疗法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3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行壮医药线点灸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为单纯穴位埋线。分别治疗6次,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3%、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配合穴位埋线对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灸穴位埋线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过敏性鼻炎(脾肾阳虚证)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孟鲁司特钠片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埋线治疗。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75.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埋线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可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微创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埋线组。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喷鼻剂喷鼻,埋线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微创埋线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其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症状评分及症状体征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埋线组鼻塞、流涕症状改善及总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总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埋线组非鼻/眼症状、实际问题、鼻部症状及总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埋线组总有效率为96.7%,优于对照组的66.7%(P0.01)。结论微创埋线对变应性鼻炎有较好的疗效,并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穴位疗法对变应性鼻炎作用分析。方法:变应性鼻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抗组胺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电针刺激迎香穴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9.7%,不良反应发生率5.1%;对照组有效率74.4%,不良反应发生率10.3%。结论:电针刺激迎香穴穴位疗法能缓解变形应鼻炎患者缓解鼻炎症状,对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效果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遗尿症的疗效。方法:将 87 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45 例,对照组 42 例。治疗组给予穴位埋线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治疗配合耳穴贴压。3 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 91.11% ,对照组有效率为 78.57%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穴位埋线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遗尿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用穴位埋线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1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1%,与对照组88.2%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较好,且较针刺组疗法方便,疗效持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耳压联合口服西替利嗪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行耳穴压籽加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对照组行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并运用视觉模拟量表(VAS)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结束治疗后1个月对患者病情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67.67%,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1个月后2组VAS积分具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耳穴压籽联合口服西替利嗪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治疗结束后1个月效果仍显著,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15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106例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50例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免疫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呼吸补泻法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4例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儿童变应性鼻炎患者均采用穴位埋线(主穴取大椎穴、肺俞穴、肾俞穴、迎香穴)配合呼吸补泻法治疗,2周埋线1次,3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44例中,有中途脱落4例,剩余40例。其中治愈32例,显效6例,有效1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7.50%。治疗期间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穴位埋线配合呼吸补泻法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有较好疗效,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阐明面部穴位埋线通过调节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鼻腔黏膜最轻持续性炎症状态(minimal persistent inflammation,MPI)进而延长变应性鼻炎的缓解期,降低其复发率的机理。方法采用卵清蛋白致敏SD大鼠的方法制作变应性鼻炎MPI动物模型,分为治疗组A(穴位埋线干预的变应性鼻炎MPI组)和对照组B(变应性鼻炎MPI组),另设空白组C。A组迎香穴(LI20)埋线治疗。观察内容:1)各组大鼠变应性鼻炎相关的行为学评分变化;2)A组埋线后2周,取大鼠鼻黏膜,应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nsion molecule-1,ICAM-1)的改变。结果 A组大鼠迎香穴埋线后,三组动物变应性鼻炎相关的行为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显示穴位埋线治疗能够改善鼻黏膜MPI状态下EOS的表达,并接近于正常鼻黏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B、C三组大鼠鼻黏膜的ICAM-1积分光密度值经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面部穴位埋线通过改善以EOS及ICAM-1为标志的变应性鼻炎鼻黏膜最轻持续性炎症状态,并由此可能延长了变应性鼻炎的缓解期,降低其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结合耳穴压豆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雷贝拉唑治疗(若Hp阳性患者需同时加予克拉霉素和呋喃唑酮,服用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穴位埋线(主穴:中脘、梁门、天枢、足三里、胃俞、脾俞)和耳穴压豆(脾、胃、肝、神门、交感、皮质下)治疗,均治疗6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结合耳穴压豆治疗慢性胃炎具有较好疗效,省时易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肺脾气虚型AR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予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鼻症状总积分(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