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黄旭清 《大家健康》2014,(9):267-268
目的:观察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手足口病重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90例手足口病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结果:两组患儿在退热、皮疹消失、痊愈时间等方面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手足口病重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5月~2009年11月收住院的240例非重症小儿手足口病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静滴,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炎琥宁注射液,两组均给以水溶性维生素静滴,观察发热、皮疹消退及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在退热、皮疹消退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能缩短小儿手足口病病程,安全有效,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炎琥宁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98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平均数字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患儿给予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治疗过程中无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治疗手足口病患儿采用炎琥宁与利巴韦林联合方案,能够明显缩短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用于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5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29例,在用利巴韦林基础上加用炎琥宁。结果观察组体温复常时间、口腔疱疹和溃疡消失时间、皮疹隐退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可有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与蒲地蓝联合治疗普通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住院的典型手足口病患儿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蒲地蓝及利巴韦林,对照组60例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所有患儿均给于补液、对症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热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炎愈合时间和总病程。结果观察组症状体征消退时间及总病程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利巴韦林及蒲地蓝联合可有效治疗手足口病,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蓝芩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普通患儿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冰  韩云坤  张新朝 《当代医学》2012,18(14):139-141
目的观察蓝芩口服液对手足口病普通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长春市儿童医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门诊诊断的240例手足口病普通病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单一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80例,在常规退热等对症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利巴韦林气雾剂、蓝芩口服液、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观察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蓝芩口服液治疗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手足皮疹消退时间及总有效率与利巴韦林气雾剂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联合治疗能明显缩短退热时间、疱疹和皮疹消退时间,提高总有效率(P<0.05),联合治疗组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手足皮疹消退时间分别为2d、3d和4.5d左右,而单一治疗组和对照组相应时间分别为3.5d、5d和6d左右。两种药物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蓝芩口服液临床治疗手足口病普通病例安全、方便、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62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16例)和对照组(310例),对照组给予炎琥宁治疗,治疗组给予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3天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在退热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儿在皮疹消退、口腔疱疹消退...  相似文献   

8.
郑素静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8):2258-2259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5月-2011年8月手足口病患儿共70例,将患儿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40例。两组均给予退热、补液等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15ml/(kg.d)治疗,连用4d。治疗组给予利巴韦林10~15ml/(kg.d)联合痰热清注射液0.3~0.5ml/(kg.d)静脉滴注,最大量不超过10ml治疗,并根据情况纠正电解质紊乱,连用4d。观察两组患儿体温下降、皮疹消退等症状时间。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疱疹结痂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能够显著改善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手足口病患儿8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2.5%,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高热退散时间、口腔疱疹愈合时间及手足皮疹缓解时间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均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疗效优于单纯利巴韦林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手足口病患儿206例,随机分为两组,给予所有患儿利巴韦林注射液10 mg/(kg·d),1次/d,同时给予降温、补液、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儿加用炎琥宁冻干粉剂10 mg/(kg·d),1次/d,疗程为4 d。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2.24%,高于对照组的80.58%(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及疱疹消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炎琥宁冻干粉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单药应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罗恒 《中外医疗》2012,31(35):114-115
目的探讨观察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在治疗手足口病上的疗效,并研究两者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6月—2011年1月收治的100例手足口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50例观察组和50例对照组。观察组对患者采用5~10mg/(kg·d)炎琥宁联合10mg/(kg.d)利巴韦林予以治疗,对照组则仅采用10mg/(kg·d)利巴韦林,两者均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予以静滴,1次/d。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退热时间(2.10±1.21)d和痊愈时间(4.45±1.42)d明显比对照组的(3.75±1.34)d、(6.48±1.49)d短,且观察组的治愈率(30/50)高于对照组(10/5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在手足口病的疗效高于利巴韦林,不良反应较小,安全性较高,值得医学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胡晓珍  王志奎 《中外医疗》2016,(22):129-130
目的:研究蓝芩口服液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方便选择2014年8月—2015年10月该院接诊的8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及维生素B2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蓝芩口服液和利巴韦林联合进行治疗。治疗后,评价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总病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为72.50%。结论蓝芩口服液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症状消失较快,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华萍  陈凤英  张琳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8):130-131,145
目的探讨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及系统的护理措施对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及家属知晓率的影响。方法58例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单纯进行常规宣教和治疗、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手足口病及并发脑炎知识的知晓率以及两组患儿的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等。结果干预组对手足口病的完全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积极对症治疗后,干预组患儿的皮疹、口腔溃疡的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采取系统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了患儿家属对疾病的知晓率,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自拟泻肝火清肺热中药方外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君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1):108-109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外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治疗的5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中药外洗组30例,对照组20例。两组均用潘生丁治疗,中药外洗组外敷中药外洗方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中药外洗组退热显效率为80%,对照组退热显效率为50%,两组退热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3,P=0.026)。中药外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5,P=0.021)。结论泻肝火清肺热中药方外洗治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退热快、病程短、皮疹消退早、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中使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15.
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娟 《中国现代医生》2012,(32):71-72,76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微生态制剂等基础治疗,同时给予利巴韦林(10~15)mg/(kd.d),静脉滴注治疗;研究组同时加用喜炎平7.5mg/(kd.d),静脉滴注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退热改善时间、腹泻改善时间及总病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显效率37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63.3%,研究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随机将210例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静脉补液、抗生素、能量合剂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利巴韦林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63.81%)高于对照组(48.57%),腮腺肿大和发热时间亦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疗效较好,症状缓解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喜炎平注射液与常规西医疗法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5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8例。治疗组予喜炎平注射液静滴;对照组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滴。比较两组退热及症状消失时间、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总体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鼻塞流涕、咳嗽、呕吐、腹泻及咽喉红肿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TNF-α及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上腹部疼痛2例,恶心呕吐2例,面部皮肤红疹1例。结论与常规西医治疗比较,喜炎平可更好地改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缩短发热及症状消失时间,并可显著降低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的水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金莲清热泡腾片辅助利巴韦林气雾剂对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及疗程影响。方法将16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在常规利巴韦林气雾剂喷咽口腔局部的基础上联合金莲清热泡腾片辅助治疗,对照组以利巴韦林气雾剂喷咽口腔局部进行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予金莲清热泡腾片配合利巴韦林气雾剂较对照组的皮疹消退时间、热退时间、临床痊愈时间均缩短,总有效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金莲清热泡腾片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辅助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9.
张家荣  胡周静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8):143-144,14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手足口病患儿治疗效果的积极影响。方法将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确诊的7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38例,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38例,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手足皮疹消退时间、口腔疱疹溃疡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的总满意率为94.74%,常规组的总满意率为78.95%,干预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既能促进改善患儿的症状体征,又能有效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利巴韦林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所有患儿均口服利巴韦林颗粒,观察组同时加用匹多莫德颗粒。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病程、退热时间、手足皮疹及口腔溃疡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在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基础上联合匹多莫德,可明显提高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缩短病程,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