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七十年代初,景德镇首次试制出一种新色釉—铁红釉,俗称红结晶,其外观是在深沉的海参棕的底色上,布有橘红色的圆形或条状的花纹。此釉以它独特的釉色博得人们的赞赏。它不仅可单独用来装饰花瓶、花插等,也可与其它色釉综合装饰产品,取得满意的效果。起初,我们是研究铁红釉的制备工艺,随后,我们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合作,利用偏光显微镜、X光粉末衍射、电子显微镜和直接透射电子显微镜来研究铁红釉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一种在还原气氛下SK7~9的温度时烧成的釉配方。为了在不同温度下能够使用和可以使用不同的色料,作者对所用的木灰作了某些改变。作者已经证实,灰釉不单只在还原气氛下而且在氧化气氛下烧成也是十分有效的。加入木灰、特别是在SK7~9的温度下还原气氛烧成的釉得到了为中国陶工们所赞赏的深沉而美丽的外观。这类中国灰釉向现代  相似文献   

3.
赤铁矿结晶釉是一种最古老的巨晶釉,早在12世纪初就已闻名于世。施用这种釉的产品(食器、花瓶等)当时专为皇宫生产。在煅烧赤铁矿釉时,于黄褐或黑褐色釉玻璃底面形成其主结晶相———赤铁矿αFe2O3晶体星团。这种釉既可以施用在瓷器上,也可以施用在精陶制品上。其最高烧成温度为1300~1350℃。赤铁矿结晶釉的化学组成如下(wt%):60~70SiO2、12~20Al2O3、5~8Fe2O3、5~10CaO、5以下(K2O Na2O)、3以下MgO、少量TiO2和P2O5等。析出晶体的类型、晶粒尺寸和相对数量依据釉的组成、烧成制度和窑炉气氛性质而变化。窑炉中的烧成气氛严重…  相似文献   

4.
陶瓷装饰艺术中,分为色釉装饰和图案装饰。色釉装饰就是利用各种材料,通过预置的烧成气氛和烧成温度达到预置目标的色彩效果和肌理效果。图案装饰有其独特的审美特性,图案装饰分为釉上彩和釉下彩两大类。釉上彩主要是指粉彩、新彩、古彩、珐琅彩等。青花是釉下装饰的主流,采用含钴较高的着色剂为原料绘制图案于坯胎上,然后施以透明釉,高温一次性烧成。而综合装饰是将任意几种手法进行组合的装饰工艺,在一个器物上可以同时有釉上和釉下的手法,如颜色釉、雕刻、镂  相似文献   

5.
不完全燃烧理论在铜红釉烧成气氛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铜红釉烧成气氛的研究中,应用了不完全燃烧理论,详细推导了其计算过程。结果表明:用不完全燃烧理论确定铜红釉烧成气氛是切实可行的;该理论对实验陶瓷烧成过程,特别是对气氛敏感的在还原气氛下烧成的颜色釉生产指导性意义和控制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低温快烧金光釉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宇  邓永茜 《中国陶瓷》1995,31(4):22-24
作者以正交试验法研究探讨了多种金属氧化物对金光釉产生金属光泽及釉面质量的影响,采用快速烧成的工艺探索了金光釉快速烧成的可行性,并在氧化还原不同的气氛下验证了金光釉对气氛的适应性,从理论上分析了金光釉产生金属光泽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陶瓷马赛克陨石花釉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以棕褐色底釉与灰白色面釉组合而成的花釉,该釉烧成后其花纹和颜色犹如陨石效果,用于马赛克的生产。文中主要讨论了底面釉化学成分、着色氧化物的含量、烧成制度、釉层厚度等因素对陨石花釉釉面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由于愈来愈广泛地采用难熔和易熔的地方原料来生产釉面砖和日用陶瓷制品,这种制品坯体显黄色,所以,研究易熔的锆乳浊釉具有迫切的实际意义。特别是在采用快速烧成工艺来生产釉面砖时,这种釉尤其重要。与其他乳浊釉相比,锆釉有许多优点:对烧成气氛不敏感;易熔;线膨胀系  相似文献   

9.
鲁陶 《山东陶瓷》2007,30(2):6-6
近来,日本伊索公司推出一种彩釉砖的装饰技法,据介绍,这种装饰技法是用坯料成形时或成坯后,在其背面加压形成具有一定尺寸和深度的凹处,干燥后在坯正表面施以氧化铝白釉,再施以含有颜料的透明釉,烧成时析出特殊结晶的再结晶釉或烧成气氛下色调产生变化的窑变釉,于1100°~1200℃  相似文献   

10.
文章研究了宋兔毫釉坯釉料的化学组成、坯釉料的细度、坯釉厚度、施釉方法、烧成温度、烧成气氛,其中釉的成分、釉中三氧化二铁含量及烧成温度对兔毫釉的形成起决定作用,烧成中气氛的变化会使之形成不同颜色的兔毫釉。  相似文献   

11.
以新型包裹镉硒红色料为着色剂,长石-石灰混合生料釉为基釉,研制出适于骨质瓷坯料的新型高温大红釉。此釉无镉溶出,不含铅、钡等对人体的有害成分,在氧化气氛下烧成,其烧成温度为1240~1260℃。还探讨了基础釉组成对色釉呈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釉里红是我国的传统釉下装饰之一,它是用铜作着色剂的色料在坯体上描绘各种纹样,然后施透明釉经高温还原气氛烧成,在釉里透出红色的纹样,故称“釉里红”。因烧成合格品很困难,故其产品极为名贵。釉里红有单独装饰的,但大多数与青花结合在一起进行装饰而称“青花釉里红”。其特点既有青花的“幽靓雅致,沉静安定”的特色,又增添了釉里红的浑厚壮丽,丰富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利用普通陶瓷原料,经合理配方,制成釉浆施于坯体上,干燥后在还原气氛下进行煅烧获得试样。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坯釉张力不同而形成藤蔓状缩点釉,无釉的部分有绒毛状花纹。本文主要研究原料、施釉厚度、烧成气氛等方面对藤蔓花纹缩点形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硅酸锆包裹硫硒化镉[ZrSiO4@Cd(SxSe1-x)]为色料,长石-石灰混合生料为基釉,研制了一种适用于镁质强化瓷装饰用大红釉,研究了基釉的组成、升温速率、停留时间和燃烧气氛对呈色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该釉在氧化气氛烧成,烧成温度范围在1170~1250℃,釉料呈现鲜艳的大红色,适合用于镁质强化瓷,且完全无铅镉溶出。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我国宋代钧瓷以它古朴典雅的造型、自然浑厚的胎质、具玉石光泽的釉质和五彩斑斓的釉色而著称于世。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宋钧釉属二液分相釉,它的主要特点是釉呈现乳光状态和具窑变现象。五十年代初期,陶瓷工作者在恢复仿制宋代天蓝釉钧瓷时,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往往是在釉中引入含钴色料,采用还原气氛烧成而得到天蓝釉。这种釉即使用氧化气氛烧成也呈蓝色。与古  相似文献   

16.
烧成是将烘干后的生釉坯放在烧成窑炉内高温处理。这时生釉颗粒由固态逐渐软化熔融而有较大的流动性,釉粒之间的空隙封闭,并均匀地覆盖在坯体上,形成瓷釉层。烧成后的瓷层必须光洁致密并适合各项技术要求;如底釉必须与铁坯有良好的结合,面釉与底釉应融合并具有优良的乳浊性等。由于各种瓷釉的性能与功用各不相同,因此它们的烧成工艺也各异;然而,烧成时必须严格掌握它们的烧成温度、烧成时间和窑炉气氛三要素。  相似文献   

17.
北京龙泉务辽金代瓷器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龙泉务辽金代白瓷和黑瓷进行了研究,其胎的组成以高铝、钠和低硅为特征,其组成与北方古代名窑瓷胎有明显差别,样品釉的组成差别较大:一个样品属碱钙釉、三个样品属钙碱釉;二个样品属钙质釉,酱色釉是在强氧化气氛下烧成,故在黑釉表面形成一屋赤铁矿结晶体,使其釉的外观呈酱红色,细白瓷样品的烧成温度为1240℃左右。  相似文献   

18.
一种用于陶瓷烧成气氛试验的设备——陶瓷烧成试验气氛电炉,最近在湖南省陶瓷研究所研制成功并通过技术鉴定。该电炉具有炉膛结构尺寸大(250×200×120mm),以石油液化气为还原介质源制造还原气氛。CO含量在0~10%范围内可任意调节并连续检测及自动记录,温度自动控制。操作简便。适合1400C以下陶瓷坯、釉配方的烧成气氛试  相似文献   

19.
《陶瓷》1975,(2)
金星绿釉是建筑琉璃瓦的釉料之一。这种琉璃瓦,在阳光照射下,釉色葱翠,闪闪发光,其装饰效果为一般釉料所不及。金星绿釉是一种低温颜色釉,烧成温度、气氛对其呈色影响很大。本试验在本所高温电炉中进行,已取得初步成果,但有待进一步掌握规律后,再下厂推广。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无光黄褐色窑变釉的配方、工艺、烧成制度进行了研究。通过在釉料配方中添加氧化铁、碳酸钡等原料,釉面出现自然窑变黄褐色效果,在合适的烧成条件下呈现无光窑变釉。试验得到氧化铁最佳添加量为5~7%、碳酸钡26~29%,采用氧化气氛烧成,烧成温度范围1210~12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