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莫凌 《微生物与感染》1999,22(6):8-10,16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载量是指HIV感染者体内潜伏的和具有复制活性的病毒数,它包括血浆中的循环HIV-RHA和整合到细胞内的HIV-DNA即前病毒。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早期感染者的组织中已存在大量病毒和病毒产物,因此可用病毒载量来评估无症状感染者的免疫状态和病毒的复制情况。近年来病毒载量的测定已被广泛地用于多项临床研究及观察中,现就HIV感染者病毒载量研究的若干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香豆素类化合物--抗HIV天然药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目前主要用于临床治疗的药物,均属核苷酸类药物,以HIV病毒的逆转录酶作为靶点。这些药物虽然对HIV病毒反转录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选择性较差,对人体细胞的毒性大,有严重的副作用[7]...  相似文献   

3.
余传霖 《微生物与感染》1997,20(2):14-16,30
本文介绍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中有关中和抗体研究的新近进展,包括中和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如中和表位的种类和表达,HIV中和反应的机制等。地HIV-1gp120和gp41分子的研究结果资料,作了较为详尽的描述。文中尚提出了HIV感染预防疫苗研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脂质体——一种理想的抗HIV药物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质体——一种理想的抗HIV药物载体戎隆富秦德安(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上海200062)关键词脂质体抗HIV药物针对AIDS的致病病毒HIV(Ⅰ型和Ⅱ型)复制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已研制出多类抗HIV药物,如:阻断HIV与靶细胞(CD+4T细胞、神经胶质...  相似文献   

5.
魏莘  王岱 《病毒学报》1998,14(4):370-373
艾滋病(AIDS)主要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的免疫系统造成的。许多流行病学研究已证明,疱疹病毒与HIV的共感染可以导致对HIV-1启动子的激活,并加速细胞的病理性反应〔1〕,从而加大个体对HIV感染的敏感和加快疾病的进程。人疱...  相似文献   

6.
巨噬细胞,细胞因子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核-巨噬细胞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主要靶细胞之一。本文概述了HIV感染后,体内外细胞因子的产生情况,各种细胞因子如IL-2、IL-10、IFN-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TNF-α等对HIV在巨噬细胞中表达的调控及影响HIV表达的机制,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包膜糖蛋白gp41核心结构的药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包膜糖蛋白gp41在病毒膜和靶细胞膜的融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叙述了C多肽抑制剂研究成果、HIVgp41核心结构的特征及作用于gp41核心结构的抗HIV药物研究的最新发展。可望在不久的将来,研制出针对HIVgp41核心结构的新的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和预防HIV-1感染和AIDS。  相似文献   

8.
HIV-1反式激活因子(Tat)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梁臣,耿运琪(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300071)关键词HIV-1,Tat,TAR人免疫缺陷病毒-1(HIV-1)属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亚科,为艾滋病的重要病原体。该病毒可长期潜伏于人体内,但在某...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认为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过程中除了CD4^+T细胞外,单核巨噬细胞是HIV最易侵犯的目标。同时认为HIV感染单核-巨噬细胞不仅受各种细胞因子的调节,而且HIV的感染能影响因素的产生。本文重点介绍限HIV感染单核-巨噬细胞的机制、体内外有关细胞因子产生的研究及各种细胞因子对HIV表达的调节作用。通过细胞因子网络功能的研究,进一步阐明HIV致病机制,并积极探索出治疗HIV感染造成免  相似文献   

10.
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是引起艾滋病的病原。由于该病的病死率较高,目前尚没有被广泛接受的有效的医治方法,所以世界各国对艾滋病都十分重视。在感染HIV时,HIV首先与靶细胞上的受体(receptor...  相似文献   

11.
HIV—1复制抑制剂的新靶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市场上的多种治疗AIDS的药物都是病毒逆转录酶和蛋白水解酶的特异性抑制剂 ,但是发现有 2 0 %以上的病人不能在短期内承受这些药物的治疗 ,而且长期使用蛋白水解酶抑制剂对人体正常新陈代谢的影响也越来越突出 ,现已发现HIV 1的耐药变种已经出现并正以很快的速度传播。另外 ,这些药物不能直接清除感染HIV 1病人体内的病毒。所以现在需要发现新型的治疗AIDS病的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长期使用 ,能补充或者部分代替已有的药物 ,而这就需要先找到HIV 1复制抑制剂的新靶标。HIV 1病毒的生活周期是这样的 :病毒被膜和细胞表…  相似文献   

12.
对国内6个厂家生产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抗体酶标诊断试剂盒以不同人群标本进行特异性评价。经过筛查显示,我国抗HIV诊断试剂特异性检出约在8‰以内,阴性参比品特异性检测各试剂厂家约控制在5%以内。同时对国内外生产的试剂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杨文思  王洋 《生物磁学》2012,(23):4560-4562,4565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而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致死性传染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目前无有效治愈的方法,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现今,艾滋病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进入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四大类化学药物和一些中草药制剂。抗HIV药物虽然不能完全治愈艾滋病,但可以控制艾滋病病情的发展,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艾滋病发病机制、HIV抑制药物的抗病机制、副作用及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金宁一 《生物工程进展》2000,20(4):26-29,10
Gag和Env蛋白是人I型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ticiency virus type 1,HIV-1)的结构蛋白,是HIV-1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主要抗原。本实验通过多交亚克隆,将env基因以正确的三联密码读框插入gag基因的下游制备了HIV-1 gag-env嵌合基因,并将嵌合基因分别置于痘苗病毒p7.5启动子和牛痘病毒A型包涵体(ATI)启动子的下游,经过同源  相似文献   

15.
洪梅 《生命科学》2000,12(2):76-79
化学趋化因子受体作为协同受体,为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进入细胞所必需。其中CXCR4被亲T细胞的病毒株利用,而CCR5被亲巨噬细胞的病毒株利用,它们是大多数病毒株利用的协同受体。协同受体和CD4一起形成复合受体,gp120与之结合后发生构象改变,使gp41暴露出来,引起膜的融合。HIV协同受体发现为治疗艾滋病开辟了新的途径。利用趋化因子拮抗剂、单克隆抗体和天然配体封闭趋化因子受体可阻止HIV  相似文献   

16.
邢辉  戴玉琳 《病毒学报》2000,16(2):111-115
上海市卫生检疫局送检了一例HIV-1和HIV-2抗体检测均呈阳性的双重感染样品,对其感染的HIV前病毒的gag和env基因区进行了序列分析,首次阐明我国发现的HIV双重感染样品的HIV部分基因特征。从HIV感染者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提取前病毒DNA,分别使用HIV-1和HIV-2特异性引特用套式PCR扩增HIV-1和HIV-2  相似文献   

17.
至今可以感染Ⅰ型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的动物只有黑猩猩和长臂猿,这严重阻碍了HIV-1的疫苗研究和治疗研究。因此,寻找新的可以感染HIV-1的动物模型成为十分迫切的课题。已知树Ju对许多重要的医学病毒易感,为了探讨树Ju是否可以感染HIV-1,利用不同辅助受体的5种HIV-1病毒株。体外感染云南野生成年树Ju的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同时还用这些病毒感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然后用RT-PCR、PCR和流式细胞术分别进行了检测,用RT-PCR方法未检测到感染上清中有病毒粒子的存在,用PCR法未能发现树Ju的这些免疫细胞中有前病毒DNA,用流式细胞术也未能在这些感染HIV-1的树Ju细胞的表面检测到特异抗原;而感染HIV-1的人免疫细胞均为阳性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树Ju的这些免疫细胞在体外未能感染上HIV-1,可能的原因是树Ju的这些免疫细胞的HIV-1受体(CD4)和辅助受体(CCR5或CXCR4)与人的免疫细胞胞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1(HIV—1)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血液接触和母婴传播,性传播是HIV—1流行性传播的主要途径。HIV—1经性接触传播占全球3340万HIV—感染者的75%以上。对HIV—1的性传播的研究,为预防HIV—1经性接触传播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H...  相似文献   

19.
中国首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A亚型毒株的鉴定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中国首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A亚型毒株的鉴定苏玲邢辉羊海涛1罗小光2邵一鸣(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艾滋病参比实验室,北京100050)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亚型,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ed-PCR),序列分...  相似文献   

20.
HIV感染的辅助因子——融合素黄仕和秦椿华(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汉430060)(同济医科大学工业毒理研究室,武汉430030)关键词融合素HIV感染1984年,研究者发现,HIV感染细胞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CD4进行的。二年后又发现,仅有C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