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针对具有三级维修机构保障的复杂设备,在不同的中修次数下,以单位工作时间内的平均维修费用最低为目标,通过对设备使用和修理流程分析,给出了设备使用与修理状态转移图,建立了一个设备更新周期内维修间隔期与维修费用关系模型.并结合示例分析说明了模型的适用性与灵敏性,可为设备维修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费用估算方法样本需求量大,实现繁琐的缺点,本文引入灰色理论,建立了某型机维修保障费用灰色GM(1,1)预测模型,并进行了精度检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准确、有效。最后利用建立的模型对该型机一个飞行中队未来几年的维修保障费用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李悦  张诤敏 《微计算机信息》2006,22(27):234-235
在对装备使用维修费用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聚类和模糊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时间序列对象的预测模型,并应用于装备使用维修费用的预测研究,从而探讨了一条适合装备使用维修费用预测的新途径。通过对某型装备使用维修费用的预测分析,证实了本模型的科学性与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为准确估算某型发动机在大部件寿命控制维修体制下的大修费用,借鉴外方对发动机各大部件(单元体)具体大修项目的费用数据,并依据国内执行的具体的寿命控制与维修管理准则,应用Monte-Cado方法建立了发动机寿命控制与维修管理过程的动态仿真模型,为估算发动机在大部件寿命控制维修体制下的大修费用,获得了不同翻修间隔下发动机的大修费用和发动机大修费用随发动机最低放行寿命的变化规律.估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估算方法较为准确,且具有较好的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装备保障力量编组的基本方式,分析了维修人员编组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维修人员编组方案评估过程中各因素组合的非线性及评估对象结构的复杂性,提出将维修分队成员同一属性的组合看成维修分队整体的一个属性,并利用BP神经网络对维修分队每个组合属性进行评估,最后利用线性加权法求出维修分队人员编组方案的综合评估结果。以某型火炮维修分队为例对该模型进行了运用,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客观、准确、简便的特点。研究结果可对维修人员的优化编组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企业关键设备维修费用的优化理论及优化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在美国工业界武器系统咨询委员会提出的效能公式的基础上,建立了企业关键设备效能与维修费用的函数关系,为企业关键设备维修费用的优化提供了一个标准。针对多种设备维修费用的优化,建立了一个维修费用分配的模型,用遗传算法进行了优化,并对优化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可拓法在直升机维修保障能力评估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直升机在军事和非军事行动上的广泛使用,对直升机维修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保障能力的评估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人力资源、维修设备、维修管理等作为直升机维修保障能力评估的要素,采用可拓工程方法构建直升机维修保障能力多指标参数的物元可拓模型,将影响直升机维修保障能力指标以定量的形式刻画出来,应用关联函数计算关联度,采用熵法计算指标权重,使评估过程更趋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8.
栗志荣  高崎  雷从英  冯涛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3,41(10):1615-1618,1644
固定通信台站装备维修需要考虑多维修岗位下共用维修人员的优化配置策略。决策者可以将维修人员动态的分配至各个维修岗位处理维修任务,如果分配的维修人员增多可以提高维修速率,但是也增加保障费用。维修决策目标是在满足限制下保障费用达到最小。通过建立马尔科夫决策模型得到一个函数,来充分描述优化策略。最后用实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多产品生产部件串联系统的生产和维修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二阶段时间延迟的联合优化模型。首先,基于生产周期分段理论,将整个周期等分成若干单位时间段,生产与维修共用每段时间,且若干时间段后采取一次预防维修。其次,考虑生产系统的实际生产时间、可用生产时间和维修耗费时间,建立了生产计划与维修计划总成本模型。其中,维修计划考虑缺陷和故障维修费用、维修检查费用,以及非正常状态下设备运行可能产生的不合格产品损失费用;生产计划考虑生产成本、库存成本、延期未交货成本和维修停机后恢复生产的设备启动成本。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计算最优预防维修周期和各单位时间段各产品产量,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设备在实际运行和执行任务时经常涉及到维修、更新报废等管理活动缺乏定量模型支撑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典型部件的预测寿命和非典型部件的历史寿命对设备系统级的健康状态进行综合评估的方法,建立了一种以状态指标为决策序列的动态规划更新决策方法;该方法能综合考虑维修费用和更新费用,确定最优更新决策,降低保障费用,有效地提高了设备的经济效益;最后经过案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对于提高设备的保障能力和经济效益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1.
针对全路车辆修理量逐渐减少,各修理点修理能力严重过剩的现状,提出铁路车辆修理布局集中化方法。分析铁路车辆修理布局集中化的内涵,提出铁路车辆修理布局集中化双层规划模型的构建思路;以修理点改扩建费用、运营费用、运输费用之和最小为目标构建上层规划模型,以车辆运输费用最小为目标构建下层规划模型,并利用迭代思想,设计基于改进后的蚁群算法的双层迭代优化算法求解该双层规划模型。借助MATLAB软件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LCC输变电设备技术是一种新型输电技术,未来发展前景广阔。论文详细研究了LCC检修成本控制系统,并对其进行控制模型的建立,得出检修成本随寿命周期变化的关系曲线。检修成本可以分为设备使用初期、使用成熟期、使用后期,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其运用不同的算法进行数学建模。其次,根据某变电站的检修成本,结合以上检修成本数学模型分别对其各个时期进行检修成本计算,通过计算得到的数据得知其LCC的输变电的设备控制检修成本,这样也增强了技术能力,提高了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具有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软件测试是提高软件产品质量和降低软件维护成本的重要手段。针对高安全关键航空机载软件测试质量评价难题,结合航空机载设备研制生存周期、航空机载软件研制生存周期和航空机载软件测试阶段,提出一种全生存周期航空机载软件测试质量评价方法,并建立了基于软件研制过程测试、三方测评、定型/鉴定测评和用户使用四个阶段的质量评价模型,包括测试需求分析和策划质量、测试设计和实现质量、测试执行质量和测试总结质量4项活动和18种度量元。通过工程实践证明,该方法技术实现上可行,具有评价要素更完整、评价模型更合理、评价结果更客观的特点,为解决航空机载软件测试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最终能达到降低软件维护成本和提高软件测试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叶飞  朱小冬 《计算机仿真》2007,24(11):103-106,239
软件维护问题已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除软件产品本身固有因素(如软件维护性)影响软件维护工作量外,软件维护过程也对它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资源配置合理的维护过程能够提高维护效率,并降低维护费用.文中提出了一个用于对软件维护过程运行进行建模和评估的方法,它能够提高一个维护组织的过程成熟度和效率.该方法建立了基于排队网络软件维护过程模型,并通过GRASP仿真来确定它的运行情况,可以对多种过程方案选择进行仿真,从而避免了实际系统运行实验的风险,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切实有效,它为软件维护过程的分析及过程改进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软件开发模型与软件维护模型及其发展过程,通过对软件开发模型的研究,引出系统生命期的最后一个阶段软件维护的模型。详细讨论了软件维护模型的发展过程及现代维护模型-IEEE维护模型与ISO/IEC 12207的维护模型,并依此对软件维护进行了重新定义,指出软件维护是对一个需要提供高效低费的软件产品进行保障所采取的全部活动,最后对维护模型的发展方向作出简单预测。  相似文献   

16.
针对带有库存缓冲区的设备维修问题,提出了随机故障设备的不完美预防维修策略。首先,考虑设备随机故障率随故障次数的增多而变大的情况,基于准更新过程,建立随机故障设备的故障次数表达式。其次,结合设备故障次数表达式,综合考虑维修成本和库存缓冲成本的基础上,构建了设备生产成本模型,以缓冲库存量和预防维修周期为自变量,以生产成本为目标函数。获得设备的最优维修策略和最佳库存缓冲量。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生产线设计的可行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吴耀胜  刘勤明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0,37(6):1657-1660,1665
针对考虑生产多于需求或少于需求的情况下多设备系统的维护问题,建立了状态维护策略模型。首先将设备退化过程分为三个状态,构建状态的转移概率模型,并且针对不同状态采取两种维护策略;其次,基于半马尔可夫模型以损失成本和超额利润、检测成本、维修成本为优化目标,建立在不同策略下维护费用模型,采用策略迭代算法求解不同状态下的维护策略。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并对相应的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cost model to solve for optimum maintenance float policy. The model is based on an iterative solution developed for closed queuing maintenance networks. The use of this approach makes it possible to solve and obtain closed form solutions to maintenance float problems when all the centers in the network are exponentially distributed. A computer program is developed for the cost model. The program searches through a three-dimensional cost surface for the optimum solution. On reaching the optimum, the optimum policy as well as the maintenance float performance measures are generated. The computer program offers a decision support mechanism for the maintenance manager by making maintenance float information readily available, providing a more expedient alternative to simulation.  相似文献   

19.
Designing data warehouses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A Data Warehouse (DW) is a database that collects and stores data from multiple remote and heterogeneous information sources. When a query is posed, it is evaluated locally, without accessing the original information sources. In this paper we deal with the issue of designing a DW, in the context of the relational model, by selecting a set of views to materialize in the DW. First, we briefly present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 DW design problem, which concerns the selection of a set of views that (a) fit in the space allocated to the DW, (b) answer all the queries of interest, and (c) minimize the total query evaluation and view maintenance cost. We then formalize the DW design problem as a state space search problem by taking into account multiquery optimization over the maintenance queries (i.e., queries that compute changes to the materialized views) and the use of auxiliary views for reducing the view maintenance cost. Finally, incremental algorithms and heuristics for pruning the search space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