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逐渐取代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如何面对这一转变,不仅医学研究、医疗方式,同时护理工作也面临新的课题、新的考验。本文试就护理工作如何适应现代医学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从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水平探讨激光生物效应是激光生物医学研究的热点。在进行激光生物效应研究,特别是探讨生物组织受到较强激光作用的操作修复规律及信号传导通路的分子机制时,为避免体内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建立体外培养细胞的激光损伤模型,以便为深入探讨组织受到激光损伤后的变化提供直观,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医学研究迫切需要大量有价值的生物样本和数据资源集成共享来破解重大疾病难题。在医疗实践和医学研究过程中,临床生物样本库发挥了科研服务支撑平台作用,通过整合有限的生物样本与数据资源,为探索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诊断、治疗及药物研发和健康预防等提供资源保障。本文着重阐述我国临床生物样本库平台标准化建设特点与发展、公共管理平台运行模式、信息化平台与资源平台运行管理及质量控制,以期推动我国临床生物样本库平台化、标准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这种新的模式不同于生物医学模式的医护观点。它认为,作为医学研究对象的人,既是自然的人,又是社会的人,疾病的产生是由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情绪因素外界有害——因素→细胞组织改变→生理功能改变→病理过程→疾病。当今社会中,心身疾病所占的比例逐渐升高,这些问题的解决仅仅从生物学方面来考虑是不够的,而必须把人看作包括自然环境在内的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三个不同层次综合考察人的健康和疾病,才能有效地进行治疗、护理。  相似文献   

5.
精神病患者歧视问题调查及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众多影响精神病患者康复的因素中,歧视问题被认为是最常见的,也是对精神病患者的预后影响深远的一个因素,既往调查表明这一状况较为严重,实有进行干预的必要。为此我们在这方面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6·每个涉及人的医学研究项目开始实施之前,均需审慎评估预期的风险和负担,并与对受试者和其他人的可预见性的利益相比较。这并不排除健康志愿者参加医学研究。所有研究的设计都应该是可以得到的。7·除非医生确信与研究有关的风险已进行了充分评估并得到满意处理,否则医生应该放弃进行该项涉及人类受试者的研究。如果发现研究的风险超过了潜在的利益,或者已有阳性者,和有利结果的结论性证据,就应该停止研究。8·只有当研究目的的重要性超过给收试者带来的风险和负担时,方可进行涉及人类受试者的医学研究。当受试者为健康志愿者时,这一点尤其重要。9·只有当研究人群很有可能从研究结果中获益时,医学研究的正当性才能得到论证。10·受试者必须是研究项目的自愿和知情的参与者。摘自《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学》《实用医院临床杂志》编辑部赫尔辛基宣言涉及人类的医学研究伦理准则(二)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绿脓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藻酸盐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藻酸盐在绿脓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改良平板培养法建立黏液型绿脓假单胞菌PA17和非黏液型绿脓假单胞菌PA01生物被膜模型,半定量RT-PCR测定生物被膜形成不同时间点algD、algU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A01和PA17分别于第3天和第6天形成成熟生物被膜。algD和algU均在微菌落分化为成熟生物被膜的阶段表达增高。单因素方差分析示同一菌株的相同基因在生物被膜形成过程的不同时间点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示同一基因在不同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藻酸盐在绿脓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微菌落分化为成熟生物被膜的阶段发挥作用,不受绿脓假单胞菌表型影响。  相似文献   

8.
医学科研三要素湖南医科大学(410078)胡平成贺石林医学科研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即被试因素、受试对象和试验效应。例如,观察巯甲丙脯酸对肾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这里所用的巯甲丙脯酸即被试因素,肾性高血压患者即受试对象,动脉压变化即试验效应。通常将这三个...  相似文献   

9.
生物信息学在输血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是一门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应用和信息科学的知识方法对生物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处理和应用的交叉学科。它作为生命科学中的信息学科,将会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影响并带动相关学科的进步与融合,本文简要介绍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内容及在输血医学研究中常用的生物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0.
生物利用度     
《新医学》2007,38(1):37-37
生物利用度,是用药动学原理来研究和评价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与程度,是评价一种制剂的有效性的常用指标。有绝对生物利用度(被试口服制剂与其静脉注射剂的曲线下面积之比)和相对生物利用度(被试药制剂与其参比制剂口服后的曲线下面积之比)之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常受药物的剂型与患者的吸收和肝脏首关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延长人类寿命,延缓衰老过程,是世界医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为了更快地发展我国的长寿研究,本文试就影响寿命的有关因素和长寿研究的进展等方面作些介绍,并根据我们1958年以来所作的调查研究,对长寿研究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12月28日上午,由中国科学院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中国科学院四川转化医学研究医院第一届理事会、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成都举行。会议审议并通过了首届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人选及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及委员名单。同时设立中国科学院四川转化医学研究医院行政机构,负责转化医学研究医院运行管理,协调、落实合作中的日常工作。理事会设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3名,理事12人,由中科院及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四川省人民医院领导担任。学术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1名,委员13名,其中院士8名,主要对中国科学院四川转化医学研究医院学科方向、研究领域、重大研究项目进行战略咨询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抗精子抗体检测对不孕不育诊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孕不育是当前生殖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已婚夫妇中,约有15%因各种原因导致不孕不育,其中30%的人可能存在免疫学方面的因素。在免疫不育中,抗精子抗体(AsAb)是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通过检测920例抗精子抗体,观察分析抗精子抗体与不孕不育的关系,以进一步探讨AsAb对生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尿液化学定性测定的量级标准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尿液化学定性试验(半定量等级报告结果)手工法征作正逐步被试条法所替代,关于试条法的应用及测定的影响因素方面的文章多有发表,但手工法与试条祛及试条法不同厂家产品之间定性测定的量级标准问囹不同所带来的实验误差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半定量示值标准的不一致,另一个是测定结果与示值的不一致.加定性标准同是一个(+)号,但半定量示值可差数倍,有的达十几倍。由于方法不同,手工法与试条法常使用不同的计量单位,结果如何比较及换算等,常使临床医生及实验人员在解释结果、判断病情时引起混乱。因此,了解…  相似文献   

15.
空间是人类活动的新领域,空间环境涉及的微重力及高强度射线辐射是与人类生存的地球完全不同的环境。目前,空间医学研究已证实,空间环境会对人类心血管、骨和骨骼肌、免疫内分泌等系统产生影响,导致心血管功能障碍、肌肉萎缩、骨质减少、免疫功能低下、内分泌紊乱等病理变化;地面模拟微重力及辐射生物学研究,也从细胞水平证实了上述因素对细胞生物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流式细胞术是对处在快速直线流动状态中的细胞或生物颗粒进行高参数的定量分析和分选技术。在基础医学研究领域,流式细胞术测定凋亡过程中细胞所发生的变化,已广泛用于细胞凋亡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本文介绍了流式细胞分析检测细胞凋亡的基本原理及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7.
科研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与科研设计的方法以及资料类型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医学期刊中,滥用、错用统计方法的依旧很多,如在某中华牌杂志作退稿处理的论文中,由于统计学因素被退回的占56.8%。现根据作者的工作经验,针对医学研究设计和医学统计方法的基本原则,即:设立对照组、具有均衡性、可重复性、随机化分组以及正确选用统计方法,对研究结果作出正确解释等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循证指南参考文献分析在医学研究产出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基于循证指南参考文献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步骤,并通过实例分析介绍其在医学研究产出评价中的应用。医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健康,循证指南是医疗实践的重要依据,能够直接应用于临床和预防实践及促进健康。一个研究能够被循证指南引用,作为循证指南的证据来源,是评价该研究用于改善医疗实践的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基于循证指南参考文献的分析方法逐渐成熟,成为医学研究产出评价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19.
陈龑  汪晓东  李卡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3):2131-2134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癌症患者生存期延长,患者对生存质量的追求不断提高,疲乏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20.
医学研究中,时常观察到相关关系(association),但因果推断(causal inference)才是临床研究的最终目标。因果关系的判定标准包含关联的时序性、强度、可重复性、特异性、一致性、剂量反应关系、生物合理性以及实验证据8个方面。为了获得因果关系,临床研究设计与分析中蕴含了众多因果推断元素。本文解析混杂因素的存在对因果关系的影响,并针对随机分组、分析数据集及亚组分析3个重要问题,探讨其中的因果推断元素。医学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到临床研究中的因果要素,从而正确认识研究所能提供的证据等级,并在实际工作中产生高等级的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