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新版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必修教科书《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课后练习题之二:西方学者说鸦片战争是“维护商业”的战争,对不对?为什么?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的“练习题答案提示”认为:1.不对。2.①19世纪上半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他们的炮舰和走私船不断出现在中国东南海域,进行骚扰和侵略,鸦片战争的爆发正是这些侵略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和必然结果。②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始终居于出超地位,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掠夺财富,进而发动了…  相似文献   

2.
日本家族国家伦理观与近代军国主义是日本近代以复古为特征的两大意识形态。在明治维新改革不彻底和西方资本主义给日本带来的压力前提下,在维护天皇制统治和扩大对外侵略的过程中,家族国家伦理观逐渐融合于近代军国主义中,从而导致了日本近代对外侵略战争的全民性、疯狂性和野蛮性,并为日本的战争罪行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体西用"是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碰撞融合的产物,是近代中国西学东渐下思想文化革新的基本模式。它的产生和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变局密切相关。西方列强的侵略打断了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清朝出现"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出现了冲突。近代先进知识分子从中国国情出发,传承儒家文化的经世致用,以西学改造传统儒学,以"中体"固本,以"西用"致富强,由此形成"中体西用"文化观。这种文化观对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中国探索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通过战争,联军达到了“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随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材料的狂潮”(参阅《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16页)。  相似文献   

5.
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具有野蛮性,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又具有先进性,两者相辅相成,使近代中国的历史跌宕起伏。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六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即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日本侵华战争,把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逐步拖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相似文献   

6.
一、构建知识网络,理顺各节关系促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主要推力,不是来源于中国自身社会运动规律的作用,而是来源于外国列强为适应工业化的需要,对外扩张,广开殖民地的前提下对华侵略的结果。因此,外国列强对华侵略这一知识板块,构成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学习主线。这条主线在第一章、第二章中,涵盖了两次鸦片战争整个过程,包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节的内容。这些内容比较全面地展现了列强从自由竞争时代到向帝国主义过渡对外扩张的要求与特点…  相似文献   

7.
日本进入近代之际重释大义名分、尊王攘夷、华夷之辨等中国儒家文化元素,创制明治维新发动论,提出适合世界变局的"海国"论。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右翼"思想及侵略理论也在这个时期初见端倪。  相似文献   

8.
原青林 《西江大学学报》2007,28(1):10-13,20
近代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的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日本民族的独立和富强,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日本走向极端民族主义、富国强兵和对外侵略之路,他所鼓吹的是一种“为了社会的教育”;而日本当代教育家池田大作提倡的则是一种“为了教育的社会”,致力于一种建设世界和平、反对战争和对外侵略的教育,一种关爱生命、生命至上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俞启定 《教育研究》2021,42(6):62-69
西方列强的军事侵略及文化渗透,使具有高度稳定性的中国古代传统教育被近代教育所取代.近代教育在缓慢发展过程中的几次跨越式突进,均出现在中国与列强的战争遭受重大失败和耻辱之后.其发展线索是:由举办专业技术教育开始,与传统教育并行发展;到拓展至普通教育领域,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造;最终形成近代教育体系和废除科举,传统教育在体制上消亡.在此过程,西学东渐导致的教育思想观念起到先行的促进作用.鸦片战争后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学校产生的方针.从师夷的"技"到"术",再到"学",最终归为"中体西用",成为清末近代学制体系建立的宗旨.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帝国主义是侵略中国最凶恶的敌人.给中华民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与深重的灾难。中学历史教材,无论是大纲本《中国近代现代史》,还是新课标《历史》必修一,都要讲述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犯下的滔天罪行。如旅顺、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细菌战;政治上“以华制华”扶植汉奸政权;经济上“以战养战”大肆掠夺资源;思想上则推行奴化教育。泯灭国民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