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梁亮 《科技资讯》2008,(29):226-226
先秦儒家学说强调“德治教育”的原则,强调道德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儒家提出并建立了系统的德治教育思想体系,把教育作为实施“德治”的中介手段,从而形成了“德治教育体系”。“德治”是西周政治思想中的核心,也是儒家德治教育思想的基础。先秦儒家德治教育主要以四种途径展开,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儒家的教育内容也不尽相同。最后,文章阐发了对儒家德治教育思想对于当今教育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德治校”是学校崇德氛围形成的基础,从道德规范、道德影响、道德评判、道德他律和自律等方面论述了“以德治校”的基本内涵,从建立学校德治体系、德治机制、德治实践、德治合力等方面探讨了“以德治校”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德治就是通过道德教化使国人对某些思想理念、行为规范采取认同态度,产生自觉心理,从而形成凝聚力,以达到稳定社会、保证社会正常运转的目的。德治的时代意义是:德治是市场经济发展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迫切要求,是重铸民族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新思想道德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德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一方面强调“官德”和“民德”建设相结合,另一方面强调德治和法治相统一。  相似文献   

4.
我们要理解和把握“以德治国”思想的深刻内汤,就要了解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了解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的主体内容,由孔子、孟子、荀子等到儒学家奠定思想基础和理论框架的德治思想,是一个内容完整、逻辑性强的思想体系。对儒家德治思想的认识和了解,对我们正在实施的“以德治国”方略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法治和人治的争论由来已久,古代西方和中国对法治和人治都有各自的论述,他们之间有许多相同的理念,也有许多差别,比较中西方关于法治与人治的思想,得出法治内含的平等、正义、自由等社会价值。通过分析法治与人治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吸取其法治精华成分,借鉴人治中的“德治”思想,通过当下发生的几起引人深思的案例,分析德治发展的社会基础,以及对现代中国法治进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以德治国”思想,颁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得以深化和具体化。“以德治国”是“以德治教”的政策基础。“以德治教”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高校是贯彻《纲要》、推行“以德治教”的重要阵地。加强高校道德主体的道德建设,不断提高高校干部、教师、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在高校深入贯彻执行《纲要》,推进“以德治教”,实践“以德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7.
皋陶是我国上古时期与尧、舜、禹并列被后人誉为“上古四圣”之一的历史人物,也被后人尊为我国“司法鼻祖”、“德治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梳理和分析了皋陶的法治思想和德治思想。  相似文献   

8.
李冬 《凉山大学学报》2001,3(3):41-43,46
“以德治国”思想是适应时代要求的治国方略。本文着重论述了德治与法治的相互关系、“以德治国”思想的重要意义和现实针对性,阐述了实施德治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法律和道德都是治理国家与社会的工具,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只有实行“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才能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邱玉厚 《科技资讯》2006,(12):182-182
“以德治企”是企业实现健康持续发展最基本的条件,是实施“以德冶国”方针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强化企业党的建设、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提高员工道德素质,将“以德冶企”与“依法冶企”结合起来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实现“以德治企”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严兆铭 《科技信息》2007,(4):129-130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依法治国”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不可否认法治存在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社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和作用。但纯粹的讲法治也是有缺陷的,因此只有与德治的完美结合才能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才能从根本上起到治理国家的作用。本文将讨论法治与德治各自的优点与不足,和怎样将法治与德治二者紧密地联系起来,才能发挥其强大的作用,以及应注意区分二者的不同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德治党是以德治国方略在党的建设上的具体体现,它是指在法治的框架下,在批判地吸收我国古代德治传统和西方德治传统及其现代德治经验的基础上,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去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执政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其价值目标是坚持和当好“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13.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治国思想的新发展。这两个治理国家的路径共同体现着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促进作用,并且统一于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规律。“治理”意味着调整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法治”与“德治”分别从对立性与同一性两个方面着眼于社会矛盾的解决。矛盾对立统一的规律要求必须将法治与德治有机地结合起来,必须将法治置于解决社会矛盾的主导性地位,同时以德治来保证法治的社会主义方向,忽视二者的结合或巅倒二者的关系,都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治理国家的终极目标发生背离。  相似文献   

14.
江总书记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举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法律和道德是由一定经济关系决定并为其服务的上层建造,“法治”与“德治”,这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15.
孔子继承了周代以来关于德和德治 思想的文化传统,从春秋末年的社会现实出发,顺应历史潮流,提出了“为政以德”的主张 ,构建了以“爱民”、“富民”、“教民”、“安民”、“举贤”、“正政”、“善政”为 主要内容的“德政”思想理论体系。孔子的德治思想在历史上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具有重 要的历史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孔子继承了周代以来关于德和德治思想的文化传统,从春秋末年的社会现实出发,顺应历史潮流,提出了“为政以德”的主张,构建了以“爱民”、“富民”、“教民”、“安民”、“举贤”、“正政“、”善政“为主要内容的“德政”思想理论体系。孔子的德治思想在历史上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以法治国,以德治国”的重要论述,分析了“德治”与“法治”的辩证关系,并对如何抓好“德治”提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刘基治国的社会思想之结构功能主义倾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基是明初社会思想家,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主要谋士。其关于社会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他对“人性论”观念的关怀,以及对社会组织思想、“德治”等治国理念在不同程度上都渗透着结构功能主义倾向。阐释他的思想内涵及其分析当时社会的方法和视角对于我们今天研究现实社会仍然具有的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党员干部是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领导,这决定了“以德治官”在实施“以德治国”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德治官”的根本内容是始 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20.
朱熹德治思想对"以德治国"方针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的德治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治国思想的继承。江泽民提出的“以德治国”理论,是对传统德治思想的借鉴和继承。今天,我们要通过研究朱熹思想,联系实际促进公民道德建设,贯彻落实“以德治国”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