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回顾总结我院应急处置某部队聚集性发热疫情的做法,为军队医院应急处置传染病疫情提供借鉴。方法分析探讨应急处置某部队聚集性发热疫情的具体做法和有效措施。结果总结出军队医院防控部队聚集性发热疫情的6点措施:(1)研判疫情,及时预警;(2)快速反应,分级响应;(3)处理病人,腾空床位;(4)联合救治,群策群力;(5)早期隔离,科学防控;(6)善后评估,总结提高。结论总结归纳出的应急处置做法切实可行,对军队医院做好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威海市为了保障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规范有效运行,及时准确掌握相关信息,快速有效地处置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加强对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基本上做到报告管理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档案化、信息化、法制化,为政府制定和评价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提供对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科学规范的传染病暴发事件应急处置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模型。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通过Excel 2007和SPSS 15.0软件,构建传染病暴发事件应急处置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建立评价模型。结果 选取来自卫生管理、高校、科研及疾控部门的专家15名,进行2轮专家咨询,专家积极系数为100%,各指标专家意见变异系数均小于0.1,第二轮总体协调系数为0.478,克朗巴赫α系数= 0.965。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56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为疫情处置准备、疫情调查过程、疫情控制措施和疫情控制效果,权重系数分别为0.1468、0.2598、0.3492和0.2442。结论 初步构建一个能够体现传染病暴发事件应急处置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作为应急处置效果的衡量工具,具备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物资应急管理是疫情期间医院正常运行和疫情防控目标实现的基础保证,如何在疫情防控之初及时启动应急物资管理响应联动机制、开通应急物资紧急筹措渠道、实施应急物资分配全过程管理、严格应急物资分级授权使用和搭建应急物资监管立体防控网是医院疫情防控面临的现实问题。在总结某大型综合医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用应急物资方面的管理实践基础上,对有效保障疫情期间物资有序高效供给,构建重大传染病疫情期间应急物资管理体系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深圳市罗湖区1例本地登革热疫情处置情况,核查整理深圳市罗湖区开展有害生物防治调查及虫媒传染病多部门联动防控模式,为登革热疫情处置及其媒介伊蚊的可持续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分析2018年1例本地登革热疫情处置过程,梳理罗湖区伊蚊传播传染病疫情处置模式。结果深圳市罗湖区2018年1例本地登革热确诊病例,经过流行病学调查精确定位疫点,及时通报疫点信息,协调多部门召开疫情处置现场会,联防联控措施确保疫点处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快速降低蚊媒密度,未发生二代病例。结论深圳市罗湖区多部门联防联控处置蚊媒传染病疫情的机制切实有效,有事半功倍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口岸突发疫情财务应急保障机制,为口岸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效保障。方法根据《预算法》和财政部《财政应急保障预案》,分析评价2009年甲型H1N1流感防控专项经费管理情况,结合口岸检验检疫工作实际,从财务应急指挥系统、应急反应系统、应急保障手段、应急反馈系统等4个方面,探索建立口岸突发疫情财务应急保障机制的思路。结果建立口岸突发疫情财务应急保障机制,明确了应急管理中财务部门的具体职责和工作程序。结论通过建立口岸突发疫情防控专项经费应急保障机制,确保国境口岸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及时有效开展,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系统收集出入境口岸传染病防控的相关文献,按疾病分类归纳其防控措施,为口岸输入性传染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和咨询口岸传染病防控专家,确定检索的中英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以及Pubmed数据库和检索关键词(口岸、出入境、检疫、输入性疾病、传染病、病媒生物等),检索时间限定为自数据库收录至2017年6月。经过文献筛选与严格评价后,对纳入的文献的研究结果进行定性系统评价。结果 共检索获得文献3118篇,查重后余2290篇,通过阅读文章题目和摘要后筛选余852篇,最终通过阅读全文确定纳入47篇(英文2篇、中文45篇)。定性系统评价显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性传播疾病、虫媒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口岸输入性传染病防控的主要类型。根据其各自的特点,都有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完整防控措施。结论 根据不同口岸、不同传染病类型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进行风险评估,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控工作,同时要加强部门间的团结协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徐汇区法定传染病发病特点及流行因素,评价传染病防治效果,更好地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方法,对徐汇区网络直报法定传染病及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9年全区报告乙类传染病11种2 054例,死亡6人,报告发病率为165.40/10万,报告死亡率为0.48/10万;与2008年相比发病率下降了21.30%,11种乙类传染病中,发病率居前3位的传染病为梅毒、肺结核、和淋病,这3种传染病合计发生1 608例,占传染病总数的78.82%,是上海市主要传染病病种。2009年5月,新发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被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全区共报告病例157例。全区2009年报告21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中4起水痘疫情,17起发热疫情。结论徐汇区梅毒、淋病等性传播疾病有上升趋势,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多渠道多部门防控,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等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传染病要重点防治;对每年新发的传染病要做好应急处置的各项准备工作。4起水痘暴发疫情均发生于学校,今后工作中要加强对学校传染病的防控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为及时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经验,从铺叙事件入手,围绕疫情防控的应急组织、疫情防控的应急反应、疫情防控的善后处理、疫情应急处置的保障等内容进行回顾,以此考察疫情防控工作如何在地方上得以顺利开展,为今后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新冠本土聚集性疫情处置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为疫情处置效果的综合评估提供技术工具。[方法]基于危机管理理论与危机生命周期理论,通过文献研究法进行指标的初步构建,再结合专家咨询法形成最终的评价指标集。[结果]构建了我国新冠本土聚集性疫情处置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指示病例发现途径、核酸检测状况、风险与社会面管控情况、疫情防控效果、医疗救治效果、疫情信息发布和舆情引导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结论]研究建立的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可得性和实用性,为客观评价新冠本土聚集性疫情处置效果提供了技术工具,也可为其他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防控处置效果的综合评价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冠)疫情应急响应及常态化防控对其他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的影响及其流行特征变化情况。方法收集、整理沙市区2017—2021年法定传染病的报告发病情况,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比较新冠疫情前期、应急响应期及常态化防控期其他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新冠疫情前期(2017—2019年)比,新冠疫情期(2020—2021年)沙市区乙类、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分别下降25.34%、59.69%,肠道、呼吸道、血液及性传播、自然疫源及其他传染病的报告发病率分别下降63.01%、47.22%、30.40%、27.15%。与新冠疫情前期同时段相比,应急响应期肠道传染病的报告发病率下降幅度最大为89.30%,常态化防控期其他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疾病负担较疫情前期下降,其中报告发病率下降37.30%,死亡率下降53.33%。5种主要法定传染病的报告发病率在疫情期均有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同。结论新冠疫情期沙市区大多数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不同传播途径传染病在应急响应期和常态化防控期的报告发病率下降情况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落实上级要求,建立防控网络,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传入营区,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方法逐步探索,在实践中提高防控工作质量,及时总结防控经验。结果提出了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具体做法:(1)健全禽流感疫情监测组织网络;(2)完善禽流感疫病应急处置体系和疫情快速报告体系;(3)加大宣传教育,防控高危人群和严格落实上级要求,确保思想发动、防疫保障、应急准备三个到位;(4)采取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严格把住4个“关口”:即工作主动关、卫生监督关、消除隐患关和应急处置关,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结论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实现了禽流感零感染的目标,确保了部队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3.
郭岩  王丽萍  马家奇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1):2193-2195
目的了解四川汶川地震灾区18个重灾县区应用应急手机疫情报告系统进行疫情监测工作的效果和作用。方法利用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平台,采用时间序列比较和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对应急手机疫情报告系统应用后的灾区机构恢复情况、传染病发病趋势比较和结果的稳定性、传染病监测暴发探测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应急手机疫情报告系统在灾区的应用,2周内使疫情报告工作快速恢复到震前水平;2008年重灾县区实行手机疫情报告后周报告发病趋势与近3年平均水平报告发病趋势一致;报告感染性腹泻病2 287例,利用症状监测系统共报告腹泻水样便病例18 677例,症状监测数据和传染病数据存在线性相关;利用该系统报告甲肝病例20例,及时探测出甲肝暴发疫情。结论灾后迅速建立的手机疫情报告系统,在应急状态下有效替代了原有网络直报系统的作用,保障了传染病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明显提高了疫情处理的响应效率。为应急状态下人群传染病疫情的预防和预测预警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建立突发传染病疫情综合应急处置平台,为应急状态下实施科学、准确、及时的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提供辅助决策依据.方法 基于Windows平台,运用SQL server、Visual Foxpro决策模型等技术,构建突发传染病疫情综合应急处置系统平台.结果 该系统由突发传染病疫情处置基础数据库(包括专家知识库)和疫情数据采集模块、信息检索查询模块、突发传染病疫情处置模块、疫情预警模块和传染病疫情辅助判别和反馈模块、系统维护等功能模块构成.结论 构建突发传染病疫情综合应急处置系统平台对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工作而言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5.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防控,体现了医院作为医疗救治体系主战场的重要性,同时也凸显建立以医院为基础的新发重大传染病应急响应机制的迫切性。基于全景洞察理论,以疫情发展的预警、应对和后期处理3个阶段为序,构建8个重点领域的风险扫描框架,形成医院新发重大传染病应急响应机制。经过初步效果验证,机制能基本满足疫情发展3个阶段间的迅速响应和动态调整,保障医院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运营平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一套基于结案报告的评价体系,规范疾病预防机构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调查处置能力评价工作。方法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方案、指南等,综合文献复习、专家咨询、工作调研和专家评审方式,筛选、确定评价指标。按照指标重要性赋值,并制定评价规则。结果 评价体系共设一级评价指标5个、二级评价指标11个、三级评价指标23个,采用百分制法进行评价。结论 评价指标符合当前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调查处置工作实际,并具有一定前瞻性,实用性强。同时,配套完整评价规则,评价过程简单、易操作。  相似文献   

17.
<正>及时准确地报告传染病疫情,能够为传染病的预警和应急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为制定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规划及评价措施效果提供准确的依据。为了掌握上海市宝山区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和规范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上海市宝山区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深圳市龙华区校园水痘疫情的经济负担和应急接种的免疫效益成本,为水痘疫情处置的经济学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调查计算水痘疫情总经济负担,通过传染病动力学模型估算疫情发病情况,评估应急接种效果及效益成本比(benefit-cost ratio,BCR).结果2019-2020年龙华区校园共报告188...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文献计量学及科学知识图谱技术对我国30年传染病防控研究热点、前沿及趋势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可视化分析,总结此领域研究方向、梳理知识结构,为后续研究提供指导与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以[(“传染病”or“传染性疾病”)and(“防控”or“防制”or“预防与控制”)]not(“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进行检索,检索起止时间为1992年1月1日—2022年8月11日,检索范围限定为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索引数据库CSTPCD期刊),运用文献计量学软件VOSviewer 1.68及CiteSpace 5.8.3从关键词、突现词、研究作者、机构等多个方面进行科学知识图谱共现网络分析,总结我国传染病防控领域的研究热点、前沿及趋势。【结果】共检索得到文献10 777篇,经过筛选纳入7 676篇文献。从研究趋势上看我国传染病防控领域文献发表量总体均呈波动上升趋势,研究数量与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密切相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在研究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在研究者合作方面,复旦大学郝模、李程跃、王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腺病毒疫情应急处置经验,为部队应急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借鉴。方法结合疫情实际采取组建群策群力的防控组织、建立科学系统的防控标准、落实严格规范的防控制度、运用机动灵活的防控策略、发挥爱卫组织的职能作用等措施。结果 (1)科学处置、专业应对是应急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客观要求;(2)全员参与、群防群控是应急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保证;(3)疫情报告、信息管理是应急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内容;(4)预检分诊、自我防护是预防控制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根本制度。结论为了更好地应急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必须始终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