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工作特点以及燃烧系统输入和输出过程变量间的耦合关系,讨论了CFBB的蒸汽压力和床温的动态特性。认为引起蒸汽压力变动的主要原因在于燃料量(内扰)和汽轮机调门的变化(外扰);而影响床温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给煤量、风量、物料循环量的变动,并从传热和燃烧过程分析了这些因素间的相互耦合关系。这对CFBB燃烧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以及整个控制系统的可靠运行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两相流动对流化床燃烧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循环床锅炉沿床高的烟气浓度及燃烧份额分布测试结果证明,鼓泡流化床和循环流化床的重要差异表现为密相区燃烧行为的根本不同,由于床料平均粒径较低,循环床密相区的流动不同于鼓泡床,导致气固两相之间的传质阻力增加,从而影响燃烧反应,密相区的燃烧行为表现为欠氧。循环床锅炉沿床高乃至分离器都有燃烧反应发生,建立了考虑气固相间传质阻力的流化床密相区燃烧模型,并与实际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测试数据比较,计算结果与测试值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3.
毛宇 《东方锅炉》2000,(2):27-30
流休床燃烧技术的出现为解决因各种化石燃料的利用而带来的环境问题提供了很好的途径。在不久的将来,增压循环流化床(PCFB)燃烧技术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这里须弄清PCFB燃烧产物中灰的特性与常压循环流化床(ACFB)燃烧产物中灰的特性的异同。不过,燃烧产物中灰的各组成成份将随加入的脱硫剂量和机组运行工况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在燃料中硫含量一定和同种脱硫剂的情况下,PCFB锅炉燃烧产生的灰量通常较ACFB锅炉燃烧产生的灰量要少,这主要是由于在增压锅炉中仅需较少的脱硫剂。上述两种锅炉中因脱硫产生的灰量之所以有差异,同时又是由于在常压和增压条件下脱硫反应机理的不同。本文所用到的灰样来自于商用ACFB电站和FW公司在芬兰卡弗莱的10MW PCFB中试电站。文中叙述的灰特性和文中提供的ACFB灰样或PCFB灰样较其它地方所  相似文献   

4.
从鼓泡床到循环流化床的发展过程看,最重要的技术问题是分离器和回料器的可靠性问题。也就是说,分离器和回料器的技术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技术水平。循环流化床锅炉要求达到的一系列技术参数,如循环倍率、燃烧效率、脱硫效率、床温、床压、宽负荷调节比、燃料适应性等,都必须通过分离器和同料器的可靠运行来实现。从一定程度上,分离器比回料器更重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5.
循环流化床(CFB)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发展极为迅速的洁净煤燃烧技术。本文从其燃烧特性及SO2和NOx的排放特性出发,对一些基本原理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当前世界上CFB锅炉的主要的炉型以及我国CFB锅炉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次提出一种新型的高效、清洁煤燃烧方法,即粉煤流化床(PCF-FBC)燃烧技术,并在0.3MW的试验台上系统研究了其燃烧特性。该项技术全部燃用煤粉,且同时具有煤粉炉和流化床锅炉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煤粉能在PCF-FBC中温度为850 ̄880℃的流化床区(FBCZ)稳定着火,释放出57.7% ̄84.2%的挥发份,并完成部分炭及部分挥发份的燃烧(约70%左右);PCF-FBC的炉内最高烟温为11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次提出一种新型的高效、清洁煤燃烧方法,即粉煤流化床(PCF-FBC)燃烧技术,并在0.3MW的试验台上系统研究了其燃烧特性。该项技术全部燃用煤粉,且同时具有煤粉炉和流化床锅炉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煤粉能在PCF-FBC中温度为850~880℃的流化床区(FBCZ)稳定着火,释放出57.7%~84.2%的挥发份,并完成部分炭及绝大部分挥发份的燃烧(约70%左右);PCF-FBC的炉内最高烟温为1100℃左右,平均烟温为950~1000℃;燃烧效率为98%。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褐煤的燃料特性,燃烧特性及燃料、床料、循环物料的颗粒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所给出了床料、燃料、循环物料的颗粒特性数学模型可用于褐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同时对褐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原则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循环流化床锅炉(CFB)边壁下降流的生成机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安恩科  徐通模 《动力工程》1997,17(6):69-72,85
通过大量冷态实验研究,作者提出了CFB锅炉主床内边壁下降流的生成机理,对主床床顶物料层的形成和边壁下降流的发展过程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试验研究得出了边壁下降流的延伸长度随操作速度和物料循环速率的变化规律。该文对CFB锅炉的发展以及CFB锅炉的设计和运行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崔德满  张俊余 《节能》1994,(5):38-39
循环流化床锅炉点火系统的改造大连市金州热电厂崔德满,张俊余1前言循环流化床锅炉是在鼓泡床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流化床锅炉。它的点火就是将沸腾床的炉料加热升温,使之从冷状态达到正常运行的温度,以保证给煤机连续给进的煤能维持正常燃烧。锅炉点火时间的长短...  相似文献   

11.
增压流化床燃烧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燃烧技术,其中锅炉负荷快速调节技术又是PFBC的关键技术之一,具有良好的研究开发前景。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几种典型的PFB锅炉炉料快加快排调节技术,以及我国首座燃烧增压流化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中试电站中PFB锅炉负荷快速调节冷态试验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2.
循环流化床锅炉热力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流化床锅炉与鼓泡流化床相比 ,有许多新的特点 ,床内的燃烧和受热面的传热过程很复杂。由循环倍率决定的颗粒浓度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一个重要参数 ,它对传热强度、燃烧与燃尽、过热器的汽温、负荷的调节范围以及分离器的设计等都产生重要影响。以 65t/h油页岩流化床锅炉的热力计算为例 ,从循环倍率入手 ,着重讨论了循环倍率以及由它决定的飞灰浓度对床内燃烧传热及过热器传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介绍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利用美国燃烧动力公司(简称ABB-CP公司)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而设计制造的低速细粒子循环流化床补燃锅炉。主要讲述该炉型的设计要点和结构布置特性。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内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系统有内置的流化床-沸腾段-分离室-回料阀为一体的高温水冷旋涡内分离器等组成。此结构具有强化燃烧和传热,煤种适应性强(甚至工业废渣),可减小氧化物(SOx、NOx)对环境的污染,回料系统简单有效等主要特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是通过分离及回送机构,将没燃尽的细物料送回沸腾床循环燃烧,使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大大低于普通流化床锅炉,  相似文献   

15.
现有燃煤电厂、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技术主要是末端治理,本文介绍了依据煤炭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中N、S的迁移机理,结合循环流化床和鼓泡流化床的技术特点,研发的双流化床锅炉及其高效洁净燃烧技术工艺,从源头控制、实现燃煤电厂及燃煤锅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超低排放"的技术路线及其优势。  相似文献   

16.
以山东某热电厂采用的鼓泡床和循环床煤泥锅炉的运行实践,分析了两种煤泥发电技术的经济差别,特别是鼓泡炉的埋管经常磨损引起的巨大损失以及需要外购石英砂床料带来的巨大费用,表明采用无埋管循环流化床煤泥锅炉则可减少损失134.8万元/年。  相似文献   

17.
CFB锅炉物料循环实现的条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军  李荫堂 《动力工程》2000,20(1):531-534
提出了大量物料参与循环是CFB锅炉区别BFB锅炉的主要特征的观点,讨论了CFB锅炉物料循环实现的条件,并对国产CFB锅炉出力不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和运行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化床燃烧是一种正在发展中的新型燃烧技术,多年来,世界各国各种炉型流化床锅炉的运行实践为循环流以化床锅炉的发展提供了不少宝贵经验,该文就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和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燃煤粒径,流化速度,循环倍率和物料分离器选型等几个基本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采用计算颗粒流体力学(CPFD)的方法对3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内的气固两相流体动力学参数进行全床数值模拟研究,重点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以及回料阀的气固流动特性,获得固相颗粒浓度和速度场在炉膛内的分布以及固体循环流量、系统压力平衡、回料阀的运行情况等锅炉关键参数。结果表明:颗粒浓度的轴向分布呈现明显的密相区和稀相区两部分,模拟得到的轴向压力分布与实际工况吻合较好,验证了CPFD方法模拟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准确性;锅炉回料阀内压降最大,这与床料分布相符;回料阀返料室流化程度较高,而输运室流化程度较小,呈现鼓泡床状态,气泡大都贴壁逃逸。  相似文献   

20.
循环流化床锅炉流体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银法 《江西能源》1995,(4):2-8,45
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分为湍流床和快床两个区域。本文论述了由鼓泡流化床与从气力输送状态向循环流化床转化过程中的流体动力学现象。研究了湍流床开始出现到完全转化为湍流床及快床时,炉内气体速度变化的规律和相应的计算公式。对转化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如床的当量直径,床温及固体颗粒供给速度等进行了深入试验研究,对循环流休床锅炉的设计和运行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