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9 毫秒
1.
卵巢癌p53抑癌基因非同位素PCR-SSCP检测方法的研究250031济南济南军区总医院王宝成,狄剑时,师秋丽,陈诵芬,杨道理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446p53基因的改变被认为是目前人类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基因变化[1]。卵巢癌的p53基因改变也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2.
p53和C-erbB-2癌基因蛋白在乳腺良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250031济南解放军第456医院桂开林张恒兴李全义关键词基因;乳腺肿瘤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30.2采用免疫组化SP和ABC两种方法观察乳腺良、恶性肿瘤癌基因蛋白p53和C-erbB-2...  相似文献   

3.
100份大肠癌组织,用RT-PCR-SSCP检测P53基因CDNA突变;PAb1801单抗免疫组化检测P53基因蛋白搞表达并对大肠癌术对后病人作5年生存随访,比较上述2结果与大肠癌预后的关系,100例大肠癌中,RT-PCR-SSCP显示51例大肠癌P53基因CDNA突变,PAb1801阳性率62%,P53基因CDNA突变和P53基因蛋白高表达与Dukes分期无关,P53基因CDNA突变与P53基因  相似文献   

4.
:p53基因具有G1期检查站功能,该功能使受损伤的DNA获得充裕的时间进行修复。p53基因突变则丧失了检查站的功能,从而导致细胞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发生变化。研究p53基因突变与辐射敏感性变化的关系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p53基因状态与辐射诱导的G_1期阻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1期阻滞是细胞对DNA损伤作出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它与p53基因状态密切相关。本文对G1期阻滞的发生机制、生物学意义及p53突变对辐射诱导G1期阻滞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p53基因状态与辐射诱导的G1期阻滞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G1期阻滞是细胞对DNA损伤作出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它与p53基因状态密切相关,本文对G1期阻滞的发生机制,生物学意义及p53突变对辐射诱导G1期阻滞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梁喜林  郑晓芙 《武警医学》1999,10(4):196-198
目的通过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ras、p53基因的突变状况,探讨基因突变在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银染—PCR—SSCP法检测42例食管鳞癌组织中H—ras第12位密码子及p53基因5、6、7、8外显子突变的状况。结果2例出现ras基因突变。16例出现p53基因突变(381%)。基因突变与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关系密切。结论突变的ras、p53基因可能共同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与进展。突变的p53基因与食管癌的发展与转移有关并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8.
应用核酸杂交技术(dot-blot)分析了癌基因。-myc、 N-ras和抑癌基因 p53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非淋白血病(ANLL)中的扩增情况。结果发现,有 3 例(33%)的 MDS存在 p53抑癌基因的 2倍扩增,本实验中 p53抑癌基因的扩增发生在 MDS的较晚期阶段; 1例 ANLL中存在癌基因 c-myc和抑癌基因 p53的共扩增,且发现扩增与 MDS的分型及 ANLL的临床病情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应用银染PCR-SSCP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30例横纹肌肉瘤(RMS)中p53基因突变及其蛋白表达。结果显示:30例RMS中,7例SSCP阳性(23.3%)。表明这些病例相应DNA片段中发生了点突变,其中第5、6、7、8外显子SSCP阳性出现的例次分别为0、0、5、4次。p53蛋白表达率66.7%(二者符合率56.7%)。p53基因突变及蛋白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组织类型无关。而与肿瘤  相似文献   

10.
p53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53基因在机体组织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等过程中起重作用。其主要生物学功能是维持细胞基因组的稳定,负调节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研究发现人类恶性肿瘤中至少有50%发生了p53基因改变,因此以p53基因治疗肿瘤的研究发展非常迅速。最近,有学者引入介入技术经肿瘤供血动脉直接灌注重组p53,为p53基因治疗肿瘤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本文就肿瘤中p53基因突变情况以及p53用于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一、p53基因及其产物的结构和特性人类p53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的短臂上(17p13.1),全长16~2…  相似文献   

11.
PCR-SSCP技术检测辐射诱发的恶转细胞p53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确定α粒子诱发的恶性转化大鼠气管上皮(rattrachealepithelial,RTE)细胞中是否存在p53基因突变。方法根据大鼠p53cDNA序列,合成4对引物分别覆盖大鼠p53基因外显子5,6,7和8,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方法分析转化细胞中的p53突变情况。结果在转化细胞,p53基因外显子8的单链条带与正常细胞相比出现泳动变位,经测序证实为265密码子G→C突变,使其编码氨基酸由精氨酸→脯氨酸。结论在α粒子诱发的恶性转化RTE细胞中存在p53基因突变,提示p53基因变异在辐射致癌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2,c-myc,p53与食管鳞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方法检测食管癌活检组织中bcl-2,c-myc,p53基因表达水平,病人接受放射治疗观察疗效,分析基因表达与放射敏感性的关系。结果 bcl-2蛋白表达阳性者放射敏感性明显低于表达阴性者,p53蛋白表达阳性者略差于阴性者;c-myc基因表达与放射敏感性无关。结论 bcl-2,c-myc,p53等凋亡相关基因表达产物的检测及综合分析有助于食管鳞癌放疗疗效的预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阻滞在小剂量X射线照射诱导小鼠精原干细胞辐射增敏中的可能作用及与p53基因的关系。方法 :①动物 :选用Swiss小鼠 (8~10周龄 )和三种 p53不同基因型 ( p53-/ - ,p53+/ - ,p53+/ +)C57BL/6小鼠 (8~14周龄 )。②照射 :单次1~10Gy或分次1GyX射线预照射后24h给予8~10Gy攻击剂量照射。③分组 :分别应用细胞周期阻滞逃逸因子3_氨基苯甲酰胺 (3_AB)和咖啡因检测细胞周期调控在精原干细胞辐射增敏中的作用 ,用 p53不同基因型C57BL/6小鼠分析辐射增敏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53 基因突变在中国人非小细胞肺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方法,对48 例临床肺癌标本(以相应远离肺癌的正常肺组织为对照)进行p53 基因突变检测。结果:(1)p53 基因突变频率为56.25% (27/48);(2) p53 基因突变频率与肿瘤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年龄及性别无统计学相关;(3) p53 基因突变频率与肿瘤分化程度存在明显负相关(P< 0.05);(4)吸烟者p53 突变频率高于非吸烟者(分别为58.3% 和33.3% ),但无统计学差异;(5) 6/7 具有组织浸润及远处转移的肿瘤标本存在p53 突变。结论:p53 基因突变在中国人肺癌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肺癌中存在p53 基因突变提示患者预后不良;而且p53基因突变与吸咽及肺癌高转移性相关。  相似文献   

15.
p53蛋白调节射线所致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证明确,但具体生化过程尚不很清楚。抑癌基因p53的蛋白产物在射线所致的凋亡中起重要作用,它的作用机制可能与p53蛋白的①同特异的DNA一致顺序结合,激活或抑制某些基因的表达;②使射线损伤的细胞停滞在G1期和G2期;③同其它原癌基因的蛋白相互作用,影响细胞寿命等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53基因突变在中国人非小细胞肺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方法,对48例临床肺癌标本(以相应远离肺癌的正常肺组织为对照)进行p53基因突变检测。结果:(1)p53基因突变频率为56.25%(27/48);(2)p53基因突变频率与肿瘤组织类型,淋巴细结转移,年龄及性别2无统计学相关;(3)p53基因突变频率与肿瘤分化程度存在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人β—干扰素在杆状病毒载体与Sf细胞体系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苜蓿尺蠖核多角体病毒DNA中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及其前后序列作为转移载体,将人β-干扰素(HuIFN-β)基因插入转移载体pUAc-5,构建成pAc-IFN-β载体。该质粒DNA与野生型AcNPV DNA经lipofectin共转染秋粘虫传代细胞(Sf9细胞),利用重组病毒不产生多角体蛋白的特征,进行病毒空斑筛选。用核酸杂交方法鉴定出携带HuIFN-β基因的重组病毒。用重组病毒感染Sf9细胞,  相似文献   

18.
p53基因状态与电脑辐射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抑癌基因p53在细胞周期调控、DNA修复和复制、细胞分化、基因组的稳定以及细胞凋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p53诱导细胞周期G1期阻滞和细胞凋亡两大生物功能与电离辐射效应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p53基因状态与电离辐射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抑癌基因p53在细胞周期调控、DNA修复和复制、细胞分化、基因组的稳定以及细胞凋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p53诱导细胞周期G1期阻滞和细胞凋亡两大生物功能与电离辐射效应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0.
p53和bcl-2表达与BT325细胞辐射性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癌基因表达的变化与辐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经X射线处理前后p53、bcl-2基因表达的变化;原位杂交方法检测p53基因在mRNA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①凋亡组内p53蛋白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bcl-2表达显著减弱,p53与bcl-2蛋白表达呈显著性负相关。②凋亡组内p53在mRNA水平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53基因在蛋白水平与mRNA水平表达呈显著性正相关。结论p53和bcl-2基因在X射线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