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单交制种是利用杂种优势这种生物学现象,达到增强玉米生长发育的抗逆性,来提高玉米产量的一项实用技术。通过几年来对制种技术的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2.
玉米制种的几项关键环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玉米杂交种子生产主要以单交种为主,多数情况下采用人工去雄的方法,而雄性不育性的利用尚未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玉米单交种子生产技术,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要通过各种措施保证所生产种子的质量;二是要千方百计提高制种产量。为了确保配制玉米杂交种子的质量和产量,在制种时,必须掌握以下几个环节。1制种地块选择的制种田的选择空间隔离就是要求隔离区四周不能有其他玉米品种,单交制种区要求隔离区距离不少于400米。时间隔离是把隔离区玉米的播种期同区外邻近玉米的播种期错开,以达到隔离的目的。一般情况下,春播制种玉米与大田玉米的错期时间约为40天,  相似文献   

3.
<正> 商丘县常年种植夏玉米50多万亩,其中单交种面积已达95%以上,每年约需玉米杂交种150万公斤。但夏播玉米单交制种产量较低,一般亩产100公斤左右,大量供种主要靠从外省调运,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推广单交种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此,我们于1986~1988年,较系统地进行了夏玉米高产制种综合技术措施的研究。经示范推广,平均亩产杂交种突破200公斤。1986年配制豫玉1号杂交种385亩,平均亩产215公斤;1987  相似文献   

4.
<正> 近年来,我省育成的玉米“交3单交”杂交良种,以其产量高,适应性广,品质较好等优点,深受农户欢迎。但是单交种的制种由于父母生育期相差较大,难以控制花期很好相遇。加之自然灾害频繁,大面积制种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因此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制约了该组合的推广应用。1990年以来,我们选择代表不同海拔高度和气候条件的地区,立项探索了“交3单交”稳产高产制种措施。结果基本摸清了该组合及其类似杂交种制种父母本错期播  相似文献   

5.
<正> 且前生产上推广的玉米品种绝大部分是单交种,由于单交种制种受气候条件影响很大,往往不能按计划完成种子生产数量。河南省1984年风调雨顺,制种产量高,全省却积压了玉米单交种子3500万公斤,造成种子部门严重亏损。1986年天气干旱,制种产量低,形成1987缺种,供不应求,给玉米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怎样解决我省玉米种子余缺问题,是一个急待解决的课题。通过几年研究,我们认为玉米单交、三交、双交种综合利用是解决玉米种子余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正> 玉米制种田父母本花期相遇是保证制种成功和提高成种产量的一项关键措施。但是,在我省玉米制种实践中,往往由于种种原因,使制种田父、母本花期不能良好相遇,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因此,重视玉米制种田的花期预测并进行及时的调整,是十分重要的。一、制种田花期不遇的原因1、没有摸准新引杂交亲本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制种技术。特别是从不同生态地区引进的杂交种,由于生态条件相差较大,其亲本  相似文献   

7.
利用大姚县低热河谷地带的自然条件,研究冬季玉米制种栽培技术获得成功。该技术解决了夏季玉米制种与玉米生产争地的矛盾,又避开了夏季制种的限制因素,还容易满足制种区域内的隔离条件,确保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对大姚县亩产500kg玉米种子冬季制种技术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了一套能获得较高产量的玉米制种技术,现予介绍供参考。1选择制种基地1.1热量是杂交玉米制种取得高产的首  相似文献   

8.
影响玉米制种出苗率的原因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种子出苗率的高低是决定玉米制种栽培是否成功的第一步,并最终影响玉米制种产量。要想提高玉米制种产量,就必须找到影响种子出苗率的原因,以便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9.
玉米自交系的繁殖和长期使用极易发生混杂退化。杂交种是利用亲本自交系杂交配制而成。自交系的纯度对杂交种的产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自交系的繁殖过程中,必须采取严密的防杂保纯措施,坚持"防杂重于去杂,保纯重于提纯"的原则。目前,玉米杂交种子生产主要以单交种为主,多数情况下采用人工去雄的方法,而雄性不育性的利用尚未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玉米单交种子生产技术,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要通过各种措施保证所生产种子的质量;二是要千方百计提高制种产量。为了确保配制玉米杂交种子的质量和产量,在制种时,必须掌握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不同生态区域、热量条件因地制宜地合理安排早、中、晚熟制种品种,形成区域化杂交玉米制种总结出杂交玉米优质、高产制种技术,使杂交玉米制种产量达5250—6750kg/hm^2。  相似文献   

11.
玉米杂交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巍山县玉米杂交制种经验,从制种组织管理、规范制种技术、提高制种产量、确保制种质量等方面阐述了玉米杂交制种技术,以供广大玉米制种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玉米的隔离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玉米的隔离种植技术主要应用于玉米的杂交制种和甜糯玉米的种植。1.空间隔离在隔离区四周一定距离内不得种植其他品种的玉米,以防花粉的串杂。自交系繁殖区隔离空间应不少于500米,单交制种区不少于400米,双交制种区不少于300米,南北向150~200米。在多风地区,特别是隔离区设在其他玉米的下风处或地势低洼处,应适当加大隔离距离。甜糯玉米种植在选地时,必须与普通玉米或其他类型的甜玉米隔离400米以上,防止串粉影响品质,如有森林、山岗等屏障,可适当缩短距离。  相似文献   

13.
玉米杂交制种父母本花期能否相遇是制种成败的关键,决定制种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4.
司强  王立军 《甘肃农业》2007,(10):87-87,86
根据玉米杂交制种中对制种产量和杂交种质量严重影响的几个主要因素,总结提出了玉米杂交制种中提高杂交种产量和质量的几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北京农业》2010,(9):52-52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发挥区域优势发展杂交玉米制种产业,打造中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品牌基地,4万多公顷玉米制种面积占全国1/5,产量占全国1/4,成为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制种县区。  相似文献   

16.
<正>玉米制种花期能否良好相遇是制种成败的关键,也是决定制种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花期预测是为了最大限度保证花期相遇,达到高产优质目的,对指导大面积玉米制  相似文献   

17.
<正>乌苏市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全年≥10℃积温3 600℃;年日照时数4 400小时,无霜期175天。乌苏市拥有丰富的光、热、水资源,在玉米制种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几年,乌苏市每年玉米制种面积均在5.3~6.7千米2。但繁育基地制种玉米产量一直没有新的突破,制种玉米在生产上结实性差是主要的原因。玉米结实性差主要有3种表现形式:一是玉米果穗秃尖、秃尾;二是果穗缺行少粒,穗轴弯曲;三是整穗结籽很少,呈"花棒"甚至呈空棒。通过几年实践摸索,现分析总结出制种玉米结实性差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 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杂交种子的生产水平,搞好全市玉米统一供种,1989年度,平度市种子公司全面优化了玉米制种措施,使玉米制种产量上了一个新台阶。20000亩玉米杂交制种田中(组合是掖单2号、烟单14号、沈单7号、掖单4号),在有6000亩遭到严重旱灾影响,亩产不足百斤的情况下,产种300万公斤。除满足本市225万公斤供种外,尚支援兄弟县市75万公斤。  相似文献   

19.
<正> 目前在玉米种子生产中,普遍存在着制种单产低、成本高、收益小、质量差的现象。因此,进一步提高玉米制种产量,保证种子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赞皇县种子公司,实行“夏播玉米制种增产配套技术”,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都得到明显的提高。1988年6600亩玉米制种田平均亩产164.9公斤,1989年5400亩平均亩产2361公斤,比最高的1985年亩增产14.9%。其中冀单17号3560亩,亩产222.8公斤,掖单四号1680亩,亩产254.2公斤。在全省种子质量鉴定中三次被评为质量第一名。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市玉米夏播制种产量低长期主要靠外地调种解决生产用种的情况,我们开展了提高我市玉米夏播制种产量和质量技术的研究,总结并制定了玉米规范化夏播高产制种技术,主要内容有:制种田的选择,规格播种,栽培管理,带叶摸苞去雄,加强人工辅助授粉,去杂去劣,收获脱粒。在栽培管理中强调了夏玉米浇水技术,提高了我市玉米夏播制种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