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北山铅锌矿位于广西北山—泗顶铅锌黄铁矿成矿带西段,基础地质研究程度较高,历经了普查、详查和勘探3个阶段,找矿工作成效大,探明储量为大型铅锌矿床规模。近几年来,矿山加强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及成矿规律研究,拓展了找矿思路,摸索开展深部找矿,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文章在介绍北山铅锌矿勘查简况、成矿背景与成矿特征的基础上,理清了矿山深部找矿的思路,讨论了矿床控矿因素与成矿规律,指出北山铅锌矿找矿的成功对北山—泗顶地区开展深部和外围铅锌找矿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凤太矿集区是南秦岭铅锌金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已发现并探明了数量众多的铅锌矿床。如今找矿工作已经转入到深部找矿阶段,运用“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进行典型矿床研究,建立典型矿床“三位一体”地质模型和找矿预测模型,对深部找矿工作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区内铅硐山—东塘子铅锌矿床总结研究,论述了铅硐山—东塘子铅锌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体为深部隐伏岩体,成矿构造为背斜与断裂复合构造系统,成矿结构面为古道岭组灰岩与星红铺组千枚岩岩性接触界面(硅钙面),成矿时代为晚三叠世,矿床类型是层控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床,建立了典型矿床“三位一体”地质模型和找矿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3.
在综合研究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最近开展边部勘查工作取得成果,总结找矿经验。分析铜山岭边部地区隐伏花岗闪长岩体顶板变化形态与成矿关系,矿床地质特征,岩(矿)石特征,围岩蚀变特征;总结岩体接触带矽卡岩型铜铅锌银钨多金属矿体成矿规律以及重要矿种分布规律;进行边部地区找矿前景分析,提出找矿主攻矿种及方向,预测了一个钨钼铋矿种找矿靶区和一个铜铅锌银矿种找矿靶区,为下一步找矿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湖南祁阳地区在热液裂控型铅锌矿床勘查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先后探明有留书塘、清水塘、石桥铺、戴家岭、草鱼塘等多个大中小型铅锌矿床,这些矿床主要分布在岩体外接触断裂破碎带及板岩地层裂隙带中。前人在该地区开展勘查工作的过程中,均是对单个已发现的矿床进行单独勘查,没有将各个矿床关联成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文章通过对留书塘、清水塘、戴家岭3个典型铅锌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等进行分析研究,系统解剖了湖南祁阳地区铅锌矿床特征,总结了该地区铅锌矿床成矿规律,认为该地区铅锌矿成矿条件优越,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首次提出了该地区硫、铅等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热液,部分来自地层的概念,并将该地区铅锌矿体按赋存空间及成矿类型分为3类:第一类为断裂构造破碎带型铅锌矿体;第二类为裂隙充填型铅锌矿体;第三类为推测的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铅锌矿体。  相似文献   

5.
马市坪铅锌银矿集区位于栾川—维摩寺多金属成矿区带上,该区带是豫西南重要的成矿区带之一。多年来,除栾川地区发现多处大型—特大型钼多金属矿床外,其他地区均未取得较大找矿进展。为解决找矿难题,促进找矿突破,本文通过对矿集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和典型矿床特征进行研究总结,在分析控矿因素、矿床成因、成矿模式的基础上,取得如下认识:①该区具有典型的地层、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控矿特征;②该区成矿体系为斑岩型钼钨矿—矽卡岩型多金属矿—脉状热液交代型铅锌银矿的岩浆热液成矿体系,主要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在此基础上,参照栾川地区的成矿模式,建立了马市坪铅锌银矿集区综合成矿模型。为今后该区找矿指明了方向,特别是有关岩浆热液成矿体系的找矿思路,对本区今后找矿勘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沈光银 《矿产勘查》2013,4(2):219-223
通过对蒙古西北部金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区(带)特征、矿床类型、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等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归纳了该区金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通过分析典型金、银、铜铅锌、钨钼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结合区域综合找矿成果信息,认为蒙古西北部阿尔泰—萨彦成矿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斑岩型、夕卡岩型、韧性剪切带型和石英脉型金矿床,火山喷流沉积型、斑岩型铜铅锌矿床和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铜镍矿床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7.
任继昌  柴胜  刘定凯  符宏  李亚运 《矿产勘查》2022,13(11):1624-1631
天水寨沟铜多金属矿区位于中秦岭华力西褶皱带与北秦岭加里东构造带接合地段的反“S”型构造转折部位,区内及周边已发现多处铜、金、银、铅锌等多金属矿床,成矿条件优越。本文通过系统总结研究区多年来找矿勘查工作成果并开展地质、物探、化探、取样化验、探矿工程等工作,分析了矿区铜多金属矿床赋矿地层、构造、侵入岩、含矿地质体等地质特征及物化探异常特征,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型,自然类型为石英脉型,石英露头、硅化、黄(褐)铁矿化、孔雀石化等是本矿床重要的找矿标志。研究成果可为今后本区地质勘查工作及矿山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永锋  孟文文 《矿产勘查》2019,(7):1559-1564
瓦勒尕矿区是青海省沟里地区整装勘查区之一,是沟里地区勘查成果最好的示范性矿区。通过研究区域地质、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分析,总结岩体成矿的规律及模式。与科研单位合作,结合瓦勒尕矿区实际勘查成果,发现勘查区内规模最大、品位最富的金矿体产于花岗岩体内部蚀变带中的Ⅵ号矿脉。结合成果总结出较为先进的找矿方法,为周边的找矿起到示范意义,在沟里地区实现了勘查理念的转变,从找老地层的石英脉型金矿转变为寻找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9.
王鹏飞 《矿产勘查》2018,9(7):1366-1372
河北省老虎沟门金多金属矿地处上黄旗构造岩浆岩成矿带西部,多组深大断裂的交汇区域。断裂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发育,构成了该区主要成矿地质背景。已发现营房银铅锌矿床、北岔沟门铅锌矿床、牛圈银金矿等众多的大型—中型铅锌银金矿床。区内已发现4条矿化体,矿化体形态、产状及矿化范围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老虎沟门金银多金属矿属于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及韧性剪切带型矿床,石英脉、黄铁矿化是寻找金多金属矿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区地质特征的分析,总结了矿区的控矿因素、矿床类型和找矿标志,为进一步地质勘查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栾川县大红金铅多金属矿床处于卢氏—栾川陆缘褶断带、三川钼钨铅锌金铜银硫成矿区内。上元古界栾川群南泥湖组为区内主要赋矿层位,该矿床为明显受断裂控制、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脉状矿床。对该矿区野外地质特征观察及地质勘查成果资料综合研究,汇总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元素异常特征,并对矿床成因、找矿标志进行了探讨,认为该矿区金、铅等多金属成矿的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显著,具有形成一定规模金、铅多金属矿床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1.
南京郊区化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界定郊区和郊区化概念的基础上,主要从工业和人口两方面对南京的郊区化水平做出评价.通过分析,以期能对南京郊区化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全新认识,从而有助于新时期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12.
赵诗佳  陈蛟 《山西建筑》2011,37(18):189-190
从现象学的角度,以体验者的观察感知与舒尔茨的建筑现象学理论相互博弈,逐步展示江南园林的点点滴滴意蕴,规避对造园具体手法的详细认知,由体验出发,结合现象学理论,再辩证地回归园林体验,以实现对江南园林意蕴本质感知.  相似文献   

13.
对自动扶梯突然反转而导致逆行故障的类别和成因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逆行速度及症状,分析了逆行概率及风险,并针对逆行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4.
住宅的多样性——日本集合住宅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安目前住宅市场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弊端为例 ,说明我国目前住宅需求的多样化和设计手法的单一化之间的矛盾 ,论述了与我国有着相似文化背景的日本在解决不同住宅需求时采用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集合住宅的理念 .试图以此借鉴 ,使我国建筑设计界了解日本集合住宅的发展演变过程 ,吸取他们的经验 ,为我们在住宅多样化研究和设计时提供一种不同的思路和方法 .  相似文献   

15.
张霞 《山西建筑》2012,38(2):123-125
通过了解运城市区的气候特征、地表水含量及排水现状,总结出市区排水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市区排水工程规划思路,以期建设一个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市区排水系统,实现市区洪水、雨水、污水的安全有序排放。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1999-2004年硕士研究生的95篇毕业论文的选题进行整理分析,找出其中的趋势、规律,分析热点问题并试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巷道围岩塑性区的德鲁克-普拉格准则解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考虑到巷道围岩屈服与中间主应力有关,运用德鲁克-普拉格准则推出了圆形巷道塑性区半径及应力的解析解。结果表明,在考虑中间主应力的情况下巷道围岩塑性区增大,证明中间主应力对塑性区具有一定影响。因此,该理论成果弥补了以往理论未考虑中间主应力的不足,也为巷道围岩塑性区的理论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金鹏 《新建筑》2002,(6):51-53
从建筑工效学的角度对上海市吴江路休闲步行街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其在建筑工效学上的一些特点与不足之处并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步行街的建筑工效学设计提供准确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理想塑性、脆性拉裂两种破坏后性状对应桩体的抗弯、抗剪承载力的进行了分析比较,脆性拉裂破坏后性状可以更好地反映桩体弯曲破坏后抗弯及抗剪承载力的降低。对于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表明,路堤荷载、桩体材料弹性模量不同时桩体受力以及路堤失稳时桩体的破坏模式并不相同,当桩体弹性模量、路堤荷载较大时,桩体发生受拉弯曲破坏,需考虑桩体的脆性拉裂破坏后性状以描述桩体抗弯、抗剪承载力的降低以及不同位置桩的连续破坏。  相似文献   

20.
镇江市大市口广场设计构思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梅娟 《中国园林》2002,18(3):31-32
通过对镇江市大市口广场总体设计布局及功能分区设计构思的分析,强调城市广场功能的多样性,以满足不同阶层人们的娱乐、休闲及活动,以人的需求为准则,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