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陕西省汉阴县黄龙金矿位于陕西石泉-旬阳金矿带整装勘查区中部,是区内重点调查的典型矿床之一,本次工作通过对黄龙金矿不同地质体的氢氧同位素、硫同位素、石英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稀土元素等方面的研究,以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分析,结合矿体地质特征,认为黄龙金矿床成矿物质是多源的,主要来源有3个方面:(1)中-下志留统梅子垭岩组;(2)煌斑岩脉;(3)早期剥离断层。通过对该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区内构造变形特征分析,建立了黄龙金矿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金成矿模式图。为区内寻找同类型金矿床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秦明  杨贺杰  何玉州  左娅  杨华 《矿产勘查》2018,9(4):596-602
梅子沟金矿区位于华北古板块与扬子板块的接合部位——秦岭多金属成矿带东段朱夏断裂带中部,两侧被深大断裂所夹持,构造、岩浆活动分为多期,且频繁叠加。研究区赋矿岩石主要为碳硅质板岩,最主要的控矿、导矿及容矿断裂为纵贯本区的红石崖—水洞岭韧性剪切带,该区圈定的15个金矿体,都产在韧性剪切带中。研究分析了梅子沟金矿床特征、找矿标志,总结了矿床成因,认为矿床类型为变质—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3.
额尔古纳成矿带是重要的有色金属、贵金属分布区。文章初步论述了大梁金矿床的矿床成因。新元古界南华系佳疙瘩组是金元素富集的重要层位, 额尔古纳剪切带和加疙瘩剪切带是区内两条重要的剪切变形带, 是控制金矿产出的构造要素;大梁金矿的赋矿岩石是佳疙瘩组绢云母绿泥板岩、绢云母千枚岩, 金矿体受走向约330°的右行剪切带控制;大梁金矿4条矿化蚀变带(SⅠ、SⅡ、SⅢ及SⅣ)受控于复式褶皱,SⅠ位于紧闭背斜倒转翼,SⅡ位于向斜倒转翼,SⅢ、SⅣ位于向斜两翼;划分了大梁金矿SⅠ矿带矿床成因模式的3个阶段:金属元素初始富集阶段、韧性剪切变形阶段、片理化阶段。  相似文献   

4.
德兴韧性剪切带是金山金矿田的主要控岩控矿构造,渔塘金矿是金山金矿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地质勘查、岩芯编录、坑道编录对渔塘金矿进行综合分析及研究,发现渔塘金矿床赋存于新元古界双桥山群变质岩系中,渔塘金矿的形成受推覆型韧性剪切带构造控制,韧性剪切带是最主要的找矿标志.由此推断渔塘金矿床成因为韧性剪切带控制的变质热液型金...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5)
桐沟糜棱岩金矿大地构造背景属昆仑——秦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北亚带东段小秦岭复背斜与太行山新华夏系的反接部位。位于小秦岭东端,介于小河和太要两大围限断裂交汇部位,娘娘山主背斜东端倾伏部位,由韧性剪切作用和构造活动叠加形成了金属矿床,通过对糜棱岩带金矿带赋存的金矿床成矿控矿条件研究,并从宏观及微观方面进行成矿控制条件分析,发现金的富集与多金属硫化物,尤其是与黄铜矿关系密切;主要特征是黄铜矿沿早期黄铁矿或脉石矿物的裂纹、裂隙交代充填,局部富含方铅矿,金的分布极不均匀;剪切作用多次叠加及强烈糜棱岩化,形成糜棱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6.
板沙矿田广泛分布中、上泥盆统地层,同沉积山凤断裂将南秦岭泥盆纪海槽一分为二,最终演化形成复式紧闭褶皱和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断裂构造及岩浆侵入活动,创造了该区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板沙矿田的马鞍桥金矿床产于上泥盆统地层,严格受控于清水河-大黑沟脆-韧性剪切带,属后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金矿;正河金矿床受控于中泥盆统海底喷流富钠热水沉积层位和金银沟韧-脆性剪切带,且后期北东向矿化叠加明显,属热水沉积-改造型金矿。  相似文献   

7.
综合利用各类勘查资料,采用覆盖—半覆盖区矿田构造解析的技术手段,查明大梁金矿的控矿构造发育特征,为矿区勘查工作提供基础地质支撑。研究表明,在早期指向北的分层剪切构造作用的晚期阶段,伴生退变质的强烈剪切变形于新元古界佳疙瘩组中形成富绢云母的S1(S1//S0)劈理及相关的网状脆韧性剪切带,构成大梁金矿的控矿构造;同构造递进变形中,热液沿剪切带运移,并在流体助力的次级剪张性破裂中沉淀富集、生成含矿的扩容交代石英细脉及旁侧的蚀变围岩。金矿(化)体主要产出于佳疙瘩组第三岩性段,多沿不同岩性界面附近发育,并被晚期褶皱、断裂等破矿构造叠加改造。同构造的硅化和绢云母化蚀变是大梁金矿勘查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小秦岭金矿田东段控矿断裂是在统一的构造应力场中形成的,是重褶皱已经定型后另一次区域性构造活动所致,是中燕山期板块活动作用下形成的两组对冲式脆-韧性剪切断裂。  相似文献   

9.
李顺庭  龙灵利  王宁 《矿产勘查》2021,12(4):802-813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是一种重要的金矿成因类型。韧性剪切带型金矿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主要分布在板块边缘;(2)矿体呈上部陡倾、下部平缓的脉状分布,垂向延伸远大于水平延伸;(3)不同矿化类型在同一部位叠加出现;(4)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呈多源性。区域深大断裂和大规模韧性剪切带控制着金矿田的展布,次级的韧性剪切带控制了金矿床的产出,韧性剪切带是这类型金矿的主要控矿因素。具较高金背景值的古老绿岩带和韧性剪切带中的岩浆作用,是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成矿的有利条件。韧性剪切带型金矿中金的活化迁移是伴随着韧性剪切作用进行的。成矿流体的闪蒸作用和沸腾作用是金卸载和富集的重要机制。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成矿作用过程经历了多期次、多阶段的复杂过程。此外,本文对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有效勘查手段进行了归纳,并展望了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陕西石泉—旬阳地区是重要的金矿聚集带。文章以长沟和黄龙矿区为例,阐述了研究区矿床地质特征,重点分析了矿区构造、赋矿围岩等控矿因素,探讨了云煌岩脉与成矿的关系,认为韧性剪切带是区内矿体的重要控矿条件。研究区金矿床含金石英脉中石英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160~280℃之间,表明为低-中温成矿;富含金的黄铁矿Rb-Sr等时线年龄为(208±0.88)Ma,表明成矿时代为印支晚-燕山早期,该期的推覆剪切构造控制本区金矿形成。在上述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该区金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1.
勉略构造混杂岩带是陕西省重要的金矿矿集区之一,矿床成因研究是该区金矿找矿的关键,根据吴家河金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等资料,对吴家河金矿控矿构造、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认为金家河岩组为金矿形成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韧性剪切带内火山沉积和陆源碎屑沉积的过渡层位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沉积场所,矿床形成经历了多阶段、多期次的构造作用改造,矿床成因为产于韧性剪切带内的与火山碎屑岩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研究成果可为该区寻找同类型金矿床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少锋  白文龙 《矿产勘查》2019,(10):2506-2512
丁家山金矿位于青木川—关口垭逆冲型韧性剪切带和金(铜)成矿带。本文研究了丁家山金矿的围岩蚀变类型及特征、蚀变期次,探讨了围岩蚀变与成矿之间的关系,将丁家山金矿分为成矿期和表生期,成矿期从早到晚可分为4个成矿阶段:硅化石英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硅酸盐—碳酸盐阶段。  相似文献   

13.
甘肃文康地区金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文县—康县地区的内生金矿床可分为两类,即兼有变质热液和岩浆热液参与成矿的混合热液型和韧性剪切带型。其典型代表分别为新关金矿和尚家沟金矿。通过对本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的综合研究及典型矿例的分析,认为本区成矿条件良好,尤其是具有形成大型剪切带型金矿的广阔前景,找矿中应特别注意碳硅泥岩中韧性剪切带发育并伴有破碎蚀变及低温元素组合Au-As-Sb-Hg-Ag的浓集中心地带  相似文献   

14.
秦岭地区沉积岩包括从扬子地台北缘的志留纪裂陷沉积到晚古生代被动大陆边缘断陷—坳陷盆地沉积和三叠纪裂陷沉积。现有勘查资料表明,秦岭地区沉积岩容矿型金矿大多集中在泥盆系和三叠系,少量分布在志留系、石炭系和二叠系。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区沉积岩容矿金矿类型有细碎屑岩容矿的变形变质动热改造型、碎屑岩薄层灰岩容矿的韧性剪切带型、钠长角砾岩钠长板岩容矿的热水喷流型、碎屑岩碳酸盐岩容矿的浅成低温热液( 热泉) 型和含碳泥质岩容矿的推覆构造型5 种。该区金矿控矿条件为盆地边缘隆起带控矿、热隆起周边剥离断层系统控矿、不同岩性界面的推覆构造及剪切构造控矿和多期活动的深大断裂控矿  相似文献   

15.
马海峰 《矿产勘查》2018,9(4):618-621
新疆青河县唐巴勒孜北金矿区位于阿尔泰山南缘东段,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下石炭统姜巴斯套组第一段(C_1j~1)、下石炭统姜巴斯套组第二段(C_1j~2)以及第四系(Q),其中下石炭统姜巴斯套组第一段为主要含矿地层。矿体呈脉状产于蚀变破碎岩中,金矿化与蚀变岩关系密切,矿体明显受断裂构造的控制,产状较陡,矿床成因类型为蚀变岩型,强烈的围岩蚀变部位及韧性剪切带中的石英脉就是矿体或矿化体的赋存部位,是最直接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6.
在北祁连西段甘肃境内金矿找矿取得了巨大成果,但在青海境内,该成矿带上金矿找矿遇到了瓶颈。文章以青海境内已有的典型金矿陇孔、黑刺沟金矿床为基础,结合以往区内金矿研究成果。认为金矿体主要产于下奥陶统阴沟群火山岩组,受区域断裂及次级断裂控制明显,蛇绿混杂岩带内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为金矿的富集提供了条件,韧性剪切带是主要的容矿构造。通过对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及地球化学背景初步分析,提出了该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7.
酒店金矿区位于陕西省安康北部金矿田西段,区内闪长岩脉、脆—韧性剪切带发育。目前该区内已发现同类型金矿床10余处。文章针对酒店金矿床中出露的闪长岩脉利用(LA-ICP-MS)进行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其年龄值为(187. 5±3. 8) Ma,时代为早侏罗世。结合区内印支晚期—燕山早期脆—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化关系,认为该地区闪长岩脉中不含金,仅为金元素富集提供了有利的物理化学环境。金矿(化)体多产于闪长岩脉上、下盘叠加同时期脆—韧性剪切带形成的褶皱片岩中。  相似文献   

18.
王超  刘凯  樊忠平  任涛  徐启斌  郑忠林 《矿产勘查》2020,11(7):1334-1343
刘家峡金矿床位于南秦岭山阳矿集区东部,矿床产出于近东西向镇安-板岩镇大断裂南侧的NE、NNE和NW向次级构造带内。矿体主要赋存于泥盆系西岔河组层中,呈透镜状、脉状;矿体形态、产状严格受断裂带控制,断裂构造发育密集处为富厚矿体赋存的有利部位,近矿围岩蚀变较强,主要有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硅化。该矿床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估算金资源量5余吨。文章通过总结刘家峡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分析矿床成因,评价了刘家峡金矿的成矿潜力,为该区的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